全球社區網

05月09日
  • Increase font size
  • Default font size
  • Decrease font size
首頁 全球新聞、活動 臺灣 志業體活動報導 髓緣之愛 生命谷底見暖陽

髓緣之愛 生命谷底見暖陽

E-mail 列印
隨著「因為善讓生命美麗,因為愛讓生命延續,因為慈悲讓生命寬濶,因為感恩讓生命歡喜……」歌聲旋律,在受贈者企盼的目光中,捐贈者緩緩上臺,兩人面對面的那一刻,無不伸出雙手,緊緊相擁,臺下如雷的掌聲也為新生 命喝采。

10月7日、8日兩天,在花蓮靜思堂舉辦的「慈濟骨髓幹細胞中心」三十周年慶暨關懷小組講師認證課程」。7日,十三對有緣人相見歡,讓近六百位學員見證生命的愛與奇蹟。

下午場有八對相見歡,受贈者年紀最小的只有十歲,年紀最大的是三十六歲。為了向救命恩人道感恩,有全家遠從越南、馬來西亞跨海而來。在主持人陳竹琪溫馨感人的帶動中,分享彼此的心路歷程。

◎愛心湧現度難關 萬念俱灰現太陽

「謝謝您!還好有您,才有我們現在完整的家,謝謝您的勇敢,在我們萬念俱灰的時候,看見了太陽!」

現在十三歲就讀國小六年級的曾育凱,靦腆地和爸媽、哥哥和弟弟一起走上舞臺,用企盼的眼神,期待與第六對的生命中貴人相見歡。他是受贈者中年紀最小的一位。

住在桃園中壢的曾育凱,五歲幼稚園時,反覆發燒,剛開始以爲感冒,直到第五天再度發燒到林口長庚醫院掛急診,才知已確診為「急性骨髓型白血病」,需馬上住院化療。

一開始先跟哥哥配對,但不符合,所以才尋求慈濟做配對。媽媽在無助時,曾去一間寺廟抽籤,籤上出現「喜遇良醫」,讓媽媽好像吃了一顆定心丸。開計程車的爸爸個性比較悲觀,想起愛子受苦就掉淚。幸好媽媽的樂觀與信心,安撫了一家人的心。

當醫院第一次通知配對到時,全家高興得像敲鑼打鼓地向左鄰右舍說:「我們有希望了!我們有希望了!」結果對方最後因個人因素沒有捐,讓他們的心情盪到谷底。直到第二次通知配對到時,媽媽說:「這次我們就很低調了,直到幹細胞輸入育凱的身體後,我才真的放下了心。」

「要感謝的人太多了……」育凱的媽媽說,有位鄰居向她的朋友發起募款,讓他們的生活沒有問題。還有大兒子的老師,請全班同學寫信給一位家長的董事長,請他幫助育凱,董事長就撥了一百萬請學校代管,支付孩子的醫藥費。安親班主任協助大兒子課業輔導。「更感謝捐贈者,若沒有他的大愛,就沒有今天的昱凱。也感謝慈濟骨髓資料庫,若不是有這個資料庫,我們連媒合配對的機會都沒有。」

今天曾育凱和爸爸、媽媽、哥哥、弟弟全家人,帶著他自製手拉胚的馬克茶杯,上面有「謝謝你」和二顆串連一起的「心」型,還有一張他寫的感恩卡,期待與生命中的貴人相見歡。

當捐贈者許祺昇身影一步上舞臺,育凱、爸爸和全家人隨即與其相擁。「謝謝您!因為有您,育凱才能長得這麼大。還好有您,才有我們現在完整的家,謝謝你的勇敢,在我們萬念俱灰的時候,看見了太陽。當我收到您的卡片時,真的很感動。我告訴自己,我會好好的教育孩子,讓他長大以後,讓他繼續去幫助人,去延續這分愛。」育凱媽媽代表全家人說出心中蘊藏六年的話。

許祺昇是現年四十一歲的公職青年。2012年抽血建檔,六年前接到配對成功的消息。

「當您被通知配對到(要捐週邊血)時,您有什麼想法?」主持人問。

「造血幹細胞每天都會長出來,就像吃喝拉撒睡一樣的自然循環;捐出去時,有需要的人就用得上,我也從來沒去想捐給誰。」隨著捐贈日期到來,他特別注意飲食,希望讓自己身體保持良好的狀態,讓受贈者能早日康復。

「謝謝您,才有現在的我,我才能和家人一起出來玩!」曾育凱親自表達感謝。

「要努力地生活下去!你已經克服最困難的一關了,要再努力把身體養得更好,讓未來更好。」許祺昇像哥哥、又像叔叔般給育凱愛的叮嚀。

感謝救命恩人付出無所求的精神,育凱的爸、媽也參與抽血建檔了,希望有朝一日也能成為捐贈者。

◎第六對相遇 你我是天涯兄弟

來自越南的黎文任,為了改善家裡經濟,2015年在三哥的介紹下來到臺灣工作,沒想到工作八個月就急性白血病發作。2016年接受哥哥的造血幹細胞移植,不幸失敗。

黎文任無法工作,必須被遣返越南,但他家境貧困,若是回家根本沒有存活機會,經醫院社工通報慈濟協助。臺南慈濟志工隨即啟動關懷,代為支付勞健保,並協助大哥申請來臺,為其在醫院附近租房,就近照料生病的弟弟。黎庭富語言不通、路不熟,志工經常為他帶去米及蔬果。大哥說:「有師姑,一切沒問題!」

黎文任在慈濟骨髓資料庫配對成功進行移植手術,因治療時嘴破,沒有食欲,志工特地為他煮食越南口味的冬粉,也帶他就醫,漸漸地他的身體獲得改善。兄弟倆告訴爸爸說:「在臺灣有很多愛心的人,他們的名字叫做『慈濟人』。」志工長期關懷,猶如一家人。兄弟回越南後,即使由越南志工接手關懷,臺南志工的關懷也不斷線。後來三哥結婚,多位臺南志工還搭飛機去越南喝喜酒,跟著去迎親。

黎文任和爸爸、大哥、三哥要拿到護照來參加相見歡很不容易,而且在最後一刻臺灣有颱風,計畫一變再變,在志工協助下排除萬難,他們終於順利來臺。而陪伴黎文任的關懷志工,專程從臺南包車來見證這感恩的時刻。

相見歡之前,主持人問黎文任受贈後有什麼改變?他說,鬍子變多了,頭髮變少了。當捐贈者施協局一上臺,黎文任立即送上鮮花,爸爸、二個哥哥也一起上前擁抱,一家人喜極落淚。

黎文任的父親向施協局說,他們一家人很幸福,能夠得到施先生的捐贈,讓兒子得以重生,不知道要用什麼語言來表達,除了感恩還是感恩。

「沒想到,我還能活著見到救命的恩人。」黎文任激動地說。「我今天能夠再生要感恩您。我身上流的是您的血,您的年齡看起來就是我的兄長。不知道您是否願意,在我心中已經認定您是我的哥哥了,我覺得我自己就已經跟你結拜為兄弟了。」

施協局是海巡署人員,十四年前擔任慈濟志工的父親鼓勵他參與建檔活動,沒想到今天可以挽救一個人的生命。施協局說,當時接到配對到的消息,很驚訝,因為當初填寫的電話已經停用了,住址也改了,志工還能找到他,感到不可思議。為了給受贈者最佳的造血幹細胞,施協局盡量三餐規律、少吃垃圾食物,也規定自己每天運動,讓身體達到最好的狀態。

「只是捐個血而已,沒想到因緣這麼大。」施協局轉頭對黎文任說:「我沒有你想像的鬍子那麼多!」臺下爆出一陣笑聲。施協局接著說:「我只有付出一點點,你不要太掛意,祝福你將來的生活更精采。」

黎家大哥說,他現在變成二哥了,並請求施協局逐一跟他們一一握手。父子禁不住又緊緊擁抱恩人。主持人打趣地對施協局說:「你一口氣多了三個弟弟,還有一個乾爹。」臺下又揚起一片笑聲,笑中有淚水。

◎帶著捐者的善緣與祝福 繼續傳遞溫暖與善良

相見歡的最後一對受贈者郭洹希,活潑開朗。郭洹希曾經是工作狂。三十歲的時候,莫名高燒三十九度,持續一週,因脾臟腫大,塞滿腹腔,擠壓其他器官,體重下降,消瘦成皮包骨。當時她人在上海工作,覺得情況不對勁,回到臺灣就診,確診為慢性骨髓性白血病,開始進行化療。

做完二次化療後,癌指數下降緩慢,醫師表示基因突變出現抗藥性,標靶藥無效,轉成急性淋巴性白血病,必須盡快靠骨髓移植來治療。郭洹希當時有種無藥可用的失落感。

「我只有一個女兒,我希望女兒活著,希望有人願意捐贈,有機會讓她活下去。」媽媽哽咽著說,弟弟有骨髓配對,但是不成功。「慈濟目前有骨髓資料庫,可以尋求配對。」滿心期待的媽媽聽醫生這樣說,心中燃起一線希望。

當郭洹希得知獲得捐贈時,喜極而泣,三個月後輸入捐贈者的造血幹細胞。經五次化療後,她從移植室轉出普通病房。移植後陸續出現一些症狀,舌頭紅腫、乾眼症、皮膚敏感,照射陽光容易起蕁麻疹等諸多現象。檢查發現身體無法自行製造足夠的免疫球蛋白,醫師懷疑是慢性排斥影響脾臟功能。

雖然抗藥性非常嚴重,但她沒有想過要放棄。「因為我在生病之前是在上海做媒體行銷的專案管理,所以把這個疾病當作我的客戶,用另外一種心態來好好管理它,舒緩這個焦慮。」郭洹希把疾病當作是天上掉下來的客戶。

「既然有救回來,那要好好享受生命在美好的事物上。」郭洹希想把自己的經歷分享給病友,2018年成立「血拾人生」,鼓舞他們不要因為疾病而放棄了自己的理想或是生活,更要號召十萬人來建檔,給病友更多救命的機會。

郭洹希生命中的貴人是林洺弘醫師,他帶著一臉笑容上臺,「非常開心,沒想到我會以捐贈者這樣的角色站在這裡。」

林洺弘是兩個孩子的爸爸,也是一位家庭醫學科醫師。大學時在學校看到造血幹細胞捐贈登記的宣傳活動,就去登記建檔了,林洺弘感恩地說:「運氣真好,有機會與緣分能配對成功,來幫助人。」

捐贈前,媽媽和太太關心會不會傷身體?「捐贈流程就像是分離術捐血,過程簡單安全。」林洺弘向家人解釋。為了讓受贈者獲得優質的周邊血幹細胞,本來沒有運動習慣的林洺弘開始做運動,每個週末帶著孩子爬山健行,享受親子歡聚的時光。

「我是一個很幸運的人,從小到大都有很多的貴人幫忙。我想我的幸運可以在這個捐贈過程中,有很大部分會傳給受贈者。」林洺弘帶著一貫的笑容說。

「我真的很感謝,很感謝!因為你,我女兒到目前多活了二千一百六十幾天。」郭洹希的媽媽對著林洺弘真情流露。「我們來相見歡,看到很多人受到慈濟的幫忙,就跟我當初在那麼絕望的情況之下,醫生提供我一個管道,慈濟有做幹細胞捐贈。」媽媽呼籲大眾能夠站出來,支持女兒號召十萬人建檔的心願,結合慈濟要做的事情。

「妳很偉大,照顧這麼多的病友,幫助他們。」林洺弘看到郭洹希這麼健康地站在面前,非常開心,給予祝福:「希望妳平安健康,擁有美好的人生,帶著慈濟的善緣與我的祝福,繼續將溫暖善良傳遞下去。」

◎堅持救人信念 廣招青年共善

慈濟推動幹細胞捐贈今年屆滿三十年,目前為止,臺灣已經有超過四十六萬志願捐贈者建檔,為六千五百多個患者,接受移植者遍及三十一個國家。正如慈濟醫療志業林俊龍執行長所言:「今天的相見歡,要感恩前人的努力,因為發現淋巴有特定抗原,研發出HLA這套檢驗系統,才能做移殖。更要感恩上人慈悲建立骨髓資料庫,以及捐贈者的大愛,才能創造生命的奇蹟。」

花蓮慈濟醫院林欣榮院長指出,捐贈者必須施打白血球生長激素,刺激造血幹細胞大量增生,可以多十倍,大約抽出其中二十分之一,其餘留在身體裡,它可以激發腦的幹細胞,以及心臟、肝臟、腎臟的肌肉再生,所以救人一命不但「無損己身」,現在可以說是「有益己身」。

慈濟骨髓資料庫成立於1993年,上人透過螢幕回顧當年成立骨髓資料庫的因緣,因罹患血癌的旅美留學生溫文玲的敦請,上人當時認為,若慈濟不做,骨髓資料庫無法建立,所以很大膽地去做。上人感恩慈濟人相信師父不會為了救一個人而犧牲健康的人,「做就對了!」上人期勉人人,發心正確,就要向前走,把握因緣,成就福德。

「每年參加相見歡,見證到生命重生,感動之餘,又注入許多正能量。」坐在臺下的學員黃瑞嬌,慶幸自己能成為這個全球獨一無二的「骨髓關懷小組志工」的一分子,在捐贈者和受贈者之間搭起生命橋梁。

目前還有很多人等待配對,而慈濟骨髓資料庫三十歲以下建檔者僅占十分之一,捐贈年齡又有不得超過五十五歲的規定,身為慈濟志工又是關懷小組成員,黃瑞嬌堅定地說:「唯有呼籲更多年輕人來建檔,才能幫助更多病患,成就愛與善的循環。」

圖左 :感謝救命恩人付出無所求的精神,曾育凱(右二)的爸(左一)、媽(右三)也參與驗血建檔了,希望有朝一日也能成為捐贈者。[攝影者:葉唐銘]
圖右 :2023年10月7日慈濟骨髓造血細胞中心三十周年慶相見歡會上,善愛交融的場面,不只臺上,臺下的學員一樣感動銘心。[攝影者:李彥緰]

圖左 :慈濟醫療志業林俊龍執行長致詞指出,今天的相見歡,要感恩前人的努力,因為發現淋巴有特定抗原,研發出HLA這套檢驗系統,才能做幹細胞移殖。[攝影者:楊凱誠]
圖右 :五歲罹病、現在十三歲就讀國小六年級的曾育凱(中)和家人與生命中的貴人許祺昇相見歡,媽媽(右三)感恩地說:我會好好地教育孩子,讓他長大以後,可以繼續去幫助人,去延續這分愛。[攝影者:楊凱誠]

圖左 :來自越南的黎文任(右)與捐者施協局相擁感恩喜泣地說:「在我心中已經認定您是我的哥哥了,我覺得我已經跟你結拜為兄弟了。」[攝影者:楊凱誠]
圖右 :郭洹希(左四)感恩林洺弘(左三)醫師的捐贈,她於2018年成立「血拾人生」,鼓舞病友不要因為疾病而放棄了自己的理想或生活,更要號召十萬人來建檔,給病友更多救命的機會。[攝影者:楊凱誠]

圖左 :花蓮慈濟醫院林欣榮林院長致詞表示,捐贈者施打白血球生長激素,大部分留在自己體內,有益於腦、心、肺等器官,可說是「救人一命,有益己身」。[攝影者:楊凱誠]
圖右 :林洺弘(左二)看到郭洹希(左三)這麼健康地站在面前,非常開心,給予祝福:「希望妳平安健康,擁有美好的人生,帶著慈濟的善緣與我的祝福,繼續將溫暖善良傳遞下去。」[攝影者:楊凱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