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社區網

05月04日
  • Increase font size
  • Default font size
  • Decrease font size
首頁 全球新聞、活動 臺灣 南投 髓緣救人 少不了我一人

髓緣救人 少不了我一人

E-mail 列印
「這個是無損己身就可以救人,我覺得很不錯,而且說不定只有我能救他,所以就過來了。」暨南大學國際文教與比較教育學系的林又萱捐完十CC的血樣後,秀氣的臉龐掛著笑容。

10月14日這一天,暨大舉辦「校慶園 遊會暨秋季健行」活動,埔里區慈濟志工把握這個學生聚集的日子,在學校圖書館大門前廊道舉辦造血幹細胞驗血活動,募集有緣人的愛心。

為了這一場活動,志工事前做了許多宣導活動,除了將活動訊息上傳到學校的網站,也在9月16日於日月潭的「喝喝茶」舉辦「世界骨髓捐贈者日」宣導活動時,結合暨大慈青社將訊息放到他們的FB,邀約同學一起來參加。另外,在9月26、27日的暨大社團博覽會,志工也結合慈青社設攤位宣導,不少人預約建檔。

◎受贈者現身見證 建檔挽救一個家庭

驗血活動在下午一點才正式展開,但志工們早上八點就來到現場進行場地布置,無非希望有更多的時間邀約建檔。就讀暨大教育政策與行政學繫碩士班的魏兆偉也出現在現場,他是受志工黃瑞嬌之邀前來擔任工作人員,協助填表區及印表區。

魏兆偉是香港僑生,他在香港已登記做骨髓捐贈,所以當他在社團博覽會的攤位上,聽到志工宣導這次的驗血活動,覺得這是個很有意義的活動,即使他在臺灣沒有身分證,無法建檔救人,同樣可以出一分心力。

擔任解說員的中區骨髓關懷小組志工王孟專夫婦,帶著造血幹細胞受贈者許志成來到。十年前許志成罹患血癌,在臺中榮總就醫,住院期間,王孟專等志工前去關懷,他一顆徬徨的心才安定下來。後來他經由慈濟幹細胞中心配對成功,接受移植手術。

進入移植室時,他在內心發願,「如果移植成功,我要跟著慈濟志工去關懷病友。」他真的做到了。走過身體康復的艱辛之路,他不要病友像他當初一樣不知所措,就在移植九個月後,他走進病房關懷病友,分享經驗。持續到現在,已經九年了。

他說:「看到病友恢復健康,我就很高興了。」這幾年因為疫情不能進入病房,他改到診間關懷。他的善行感動了一位病友,也加入關懷的行列,還成立群組,為病友解答疑惑,相互打氣。

許志成不僅到榮總關懷病友,只要王孟專擔任建檔活動的解說員,他都會同行。他要以自己做見證,告訴來建檔的人:「有你們來建檔,就能救一個家庭。」懷抱著不捨與感恩的心,許志成從受助者變成助人的人。

另一位受贈者張家羚,陪伴媳婦石佳容來建檔,她們都是滿懷感恩之心。石佳容說:「因為我婆婆是受贈者,我自己有時間,身體狀況又允許,可以回饋給其他需要的人。」

◎媽媽立身教 三姊妹樂於助人

隨後,慈濟志工湯碧媓的兩個女兒也來到。湯碧媓有三個女兒,前來的是大女兒黃姿穎和二女兒黃榆庭。二女兒是來「見習」的,因她前些日子手部開刀輸血,無法建檔。而三女兒黃榆琁經營早午餐店,下午才會過來建檔。

黃姿穎表示,媽媽已經不符合捐贈的資格,她有能力,自然不能錯過。拿到「大愛捐髓卡」,黃姿穎開心地說:「如果能夠配對成功,可以幫助到人,那真的太好了。」

黃榆庭全程陪著姊姊,聽過解說,知道捐贈造血幹細胞對身體不會造成傷害,心裡不害怕。她說:「將來有機會建檔,一定會參加,因為救人是一件很好的事情。」

下午,老三黃榆琁也來建檔了。看到女兒們來建檔,湯碧媓眉開眼笑。她只是事前跟女兒提及這次的建檔活動,沒想到她們今天都願意前來,「太開心了!有這三個貼心的寶貝,是我這輩子最歡喜的事。」

就讀暨大國際文教與比較教育學系的林又萱也是主動來建檔。說起來建檔的因緣,她表示,那天參加社團博覽會時,看到慈濟的攤位,因自己吃早齋,以為志工是來推廣素食的,就走近攤位,才知道志工是來宣導驗血活動,還簡單地向她解說,現在是以週邊血方式捐贈造血幹細胞,很安全。

當時她以為驗血活動就是純粹的捐血活動,回去上網查了之後,才知道捐週邊血是不同於捐骨髓的一種方式,也就不覺得可怕。「這個是無損己身就可以救人,我覺得很不錯,而且說不定只有我能救他,所以就過來了。」林又萱表示,她很喜歡做好事,所以都會把握做好事的機會。

◎驗血建檔 小舉動大貢獻

志工在圖書館前辦理驗血活動,自然不會放掉要走進圖書館的學生。在志工熱情的邀約下,有些人也願意先聽聽解說,再決定是否參加驗血。

鍾惠晴和莊佑安是歷史系同班同學,面對志工的邀請,心想不趕時間,聽聽無妨,結果最後兩個人都挽袖建檔。

其實在鍾惠晴的心田早已種下善種子。就在她讀國中時,有一次學校舉辦講座,有血癌患者來分享罹癌後對抗病魔的心路歷程,也因為有人願意捐贈造血幹細胞給他,他才有重生的機會。鍾惠晴當下聽了,覺得血癌患者很辛苦,心中暗下決定,以後有機會也要參加建檔,給患者一個活下去機會。如今機會出現,她沒有放過。她希望將來有一天能夠配對成功,可以幫助到需要的人。

莊佑安毫無猶豫地答應建檔,因為高中時讀第三類組,接觸過骨髓移植這方面的知識,而且醫學很進步,他不擔心捐贈造血幹細胞會有什麼問題。

科技學院學士班三年級的楊忠謁,也是在進圖書館之前,因志工的宣導而停下腳步。抽完血之後,他開心地說:「非常有意義!」原本他對於造血幹細胞捐贈不了解的,透過志工的解說、分享案例,讓他深深覺得自己只是小小的舉動,卻可以挽救一個患者的生命,是一個很不一樣的貢獻。「非常有意義,很期待將來有一天可以配對成功!」楊忠謁彷彿中獎般歡喜。

◎建檔者年齡偏高 企待加入新血輪

為了號召更多人來建檔,志工不僅是守在圖書館門前,更是走入校園,逢人就說。人多力量大,早上到南投聯絡處參加新芽獎學金頒獎典禮的十多位志工,在結束活動後也立刻趕到現場,加入宣導行列。下午三點多,參加健行的人陸續返回校園,志工紛紛向前邀約,不少人熱情響應。

剛從暨大觀光餐飲休閒管理學系畢業的蔡怡真,來參加校慶活動,看到圖書館前懸掛的「2023年埔里區造血幹細胞驗血活動」布條,立刻上前報名。

「這一生有機會幫助人就幫助人」,蔡怡真以前在網路上看過一些造血幹細胞捐贈的介紹,再經過志工的解說,更堅定救人的心念,臉上一副理所當然的神情。

溪南國小老師黃聖閎受暨大朋友的邀約來建檔,也加入健行的行列。他說,幾年前有位朋友也是罹患血液疾病,住院化療幾次,最後是得到配對才慢慢恢復健康,所以特別能夠感受到驗血建檔的意義,況且他平常也有固定捐血的習慣,如果能多一個機會可以幫助別人,當然很好。

志工黃瑞嬌指出,現在社會面臨少子化,所以血液患者有可能沒有兄弟姊妹可配對,因此非親屬間的捐贈就很重要。但慈濟骨髓資料庫三十歲以下建檔的人只占10%,建檔者年齡偏高,捐贈的年齡有五十五歲的上限,幾年之後,很多筆資料就會被淘汰,所以需要更多的人來建檔,尤其是年輕人。

約八十位志工,經過一整天的奔走呼籲,共募集到五十八支血樣,每一支都是一個家庭的希望。但志工們知道,唯有更多的人建檔,血液患者才有更多配對成功的機會,因此尋找有緣人來驗血建檔,更是要落實在日常生活中,一支、一支的建檔,積少成多。

圖左 :埔里區志工把握暨大舉辦「校慶園遊會暨秋季健行」的日子,在圖書館大門前廊道舉辦造血幹細胞驗血活動,募集有緣人的愛心。[攝影者:黃南暘]
圖右 :就讀暨大教育政策與行政學繫碩士班的魏兆偉(左三) 是香港僑生,不能建檔,他以工作人員的身分,為這有意義的活動,盡一分心力。[攝影者:徐朝堂]

圖左 :許志成(中)是造血幹細胞受贈者,他要以自己做見證,告訴來建檔的人:「因為有你們來建檔,就能救一個家庭。」[攝影者:黃南暘]
圖右 :慈濟志工湯碧媓看到孩子來建檔助人,無比開心。[攝影者:黃南暘]

圖左 :為了號召更多人來建檔,志工不僅是守在圖書館門前,更是走入校園,逢人就說。[攝影者:黃南暘]
圖右 :張家羚(右)是受贈者,陪伴媳婦石佳容來建檔。她們懷著感恩心,要回饋社會的大愛。[攝影者:黃南暘]

圖左 :暨大科技學院學士班三年級的楊忠謁,捐完十CC血樣後,開心地說:「非常有意義!」他覺得自己只是小小的舉動,卻可以救人一命,是一個很不一樣的貢獻。[攝影者:徐朝堂]
圖右 :救人一命,無損己身,年輕人歡喜伸出手臂抽血建檔。[攝影者:徐朝堂]
圖左 :經過一整天的驗血活動,共募集到五十八支血樣,帶給血液患者更多的希望,志工們個個滿心歡喜。[攝影者:黃南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