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社區網

05月02日
  • Increase font size
  • Default font size
  • Decrease font size
首頁 全球新聞、活動 臺灣 花蓮 今昔「無家者」的關懷與展望

今昔「無家者」的關懷與展望

E-mail 列印
在城市街頭,有一群人無家可歸、居無定所,他們有多種稱呼,包括「流浪漢」、「遊民」、「街友」、「無家者」等等。作為社會底層的邊緣人,他們往往被大眾貼上骯髒、懶惰,甚至是危險的負面標籤,被視為社會的亂源。 但事實真的如此嗎?究竟無家者的處境與需求是什麼?社會又該如何給予協助?

◎推醫療普遍化 辦遊民健檢義診

為了解臺灣無家者現況,慈濟基金會6月28日在臺北東區聯絡處舉辦「對話與省思:『無家者』的現況與未來學習座談」,邀請人生百味的共同創辦人巫彥德、芒草心慈善協會秘書長李盈姿,及國立政治大學特聘教授江明修等人,分享、交流街友關懷的經驗與心得,並探討未來合作的方向與可行性。

慈濟基金會慈發處主任呂芳川首先回顧了慈濟對無家者的關懷足跡。1998年,為落實證嚴上人提出的「醫療普遍化」,人醫會不僅深入偏遠鄉村,亦與創世基金會、臺北市社會局等單位合作,在都會區舉辦一年三節的遊民健檢義診,提供內科、婦科、牙科、眼科、身心醫學科及中醫等診療管道,以及健康檢查與疾病篩檢服務。

這些活動不僅讓許多慢性病患者得到及時的治療,若檢查出重大疾病及傳染病攜帶者,人醫會也會將患者的病歷資料轉介社會局,便於追蹤後續病情狀況,避免疾病擴散至其他地區,建構有效的社區防疫網。

◎鼓勵回歸社會 給予膚慰與支持

首次的義診活動,於1998年1月在萬華龍山寺對面的臺北市十二號公園停車場舉辦,之所以選擇該地區,緣於萬華龍山寺香火鼎盛,來到臺北的外地人最容易在廟會陣頭找到打工的機會,久而久之此處便成為居無定所者的聚集地。

像是龍山寺對面的三水街市場,每到夜晚總是擠滿了夜宿的無家者。同年5月,義診與街友關懷活動再次於萬華雁鴨公園舉辦,之後在社會局的協助下,改至老松國小進行,最後因地方政府更替而停辦,由臺北市立聯合醫院中興與和平院區接手辦理。

除了醫療方面的協助,慈濟志工也舉辦寒冬送暖活動,於寒流來襲時送上熱食與保暖衣物,並為街友修整儀容,包括剪髮、洗頭、修剪指甲等等,更打造出行動沐浴車,提供熱水洗澡與簡易醫療服務。在心靈層面,慈濟人每週定期造訪遊民收容所關懷,透過團康遊戲和他們溫馨互動,並開設戒酒班、提供就業諮詢轉介,鼓勵無家者回歸社會,給予膚慰與支持。

◎建構互助社會 形成強大的力量

至於未來,慈濟還能為無家者做些什麼?如何著手?巫彥德分享了無家者面臨的困境,並提出協助他們的方式。巫彥德表示,街友問題與都市貧窮有關,都市相較於鄉下、部落,更重視金錢與物質的交換,經濟能力不足的街友在這樣的環境中,無法與人建立關係,進而與社會脫節。

他以屏東一個貧窮的部落為例,提到部落裡有一個人,即使常常醉到神智不清,但同伴仍相信他清醒時是個好人,願意給對方工作機會,與其共同生活,所以部落雖不富裕,卻沒有出現街友。因此,若希望無家者能夠離開街頭,便必須恢復他們與人的連結。

另外,巫彥德也強調建構互助社會網絡的重要,畢竟一個人的力量有限,只依靠社工服務單一個案,終究有數量的限制;反之,若每個人都能互相扶持,便能形成強大的力量。

街友之所以成為社會上的弱勢群體,一大原因是貧窮汙名化造成的隔閡與誤解,讓大眾普遍對其抱持負面觀感,認定他們好吃懶做、遊手好閒;加上華人社會「愛拚才會贏」的價值觀,促使大眾不願在他們身上耗費社會資源,政府提出協助的措施與政策也容易受到阻撓,導致無家者遭社會排除。

◎心聲被人聽見 有動力改變現況。

至於如何減輕社會對無家者的歧視,去除貧窮汙名化現象,做好社會溝通便相當重要,若人們可以放下成見,試著去了解街友們的故事,便能降低對他們的排斥。

李盈姿以親身經歷為例,坦言自己一開始也對無家者抱有偏見,斷定其懶散、不思進取,然而,實際與街友接觸、互動後,發現他們和一般人並沒有什麼不同,甚至更加勤奮,承擔了一般人不願意做的辛苦工作。

而大眾之所以對街友觀感不佳,一大因素在於街友身份常和酗酒滋事、暴力攻擊等失序行為掛勾,但深究這些行為背後的動機,其實是想逃避痛苦。他們因為疾病、破產、失業等問題流落街頭,又要面對他人不友善的目光,無論生理還是心靈,都受到極大的衝擊,進而產生焦慮、無助、茫然、恐懼等負面情緒。

不被社會需要與存在感的匱乏,讓他們看不到奮鬥的意義,對此有人選擇透過酒精來麻痺自己,有人壓抑不住後爆發、失控,出現一連串失序行為,實則是以這些方式來處理內心的傷痛。

因此,當無家者的情緒有抒發的管道,他們的心聲得以被人聽見,失序行為出現的機率也會隨之降低,像是有個案在撰寫創傷日記後,成功降低喝酒的欲望,也有人原本怒氣高漲,但在社工耐心傾聽他的不滿後便平靜下來,所以,若大眾能給予無家者更多的包容和同理心,找到歸屬感的他們便能更有動力去改變現況。

◎產官學的力量 重獲尊嚴與希望

巫彥德也強調人有自我恢復的能力,就像傷口可以自行癒合,但需要在受傷時給予藥物治療,因此無家者需要的,便是外界在其陷入困境時拉他們一把。

因此,巫彥德建議在其剛成為街友,還處於衝擊與自我封閉狀態時,外界可以提供短期的安置,讓無家者求助有門,有一個安全的空間適應環境的轉換;當無家者開始主動求助時,則給予傾聽,了解他們的需要,此時可以提供三至九個月的二級住宿,外界的協助加上自帶的修復能力,重拾動力的無家者將逐步改變現狀,最後離開街頭。

聯合國「2030永續發展目標」(Sustainable Development Goals, SDGs)的首項目標便是「消除貧窮」,無家者作為都市貧窮現象的一部分,正是其中的一環。這也是慈濟想要在街友關懷領域投入更多資源的原因。

顏博文執行長以《扁鵲三兄弟》的故事為例,期許慈濟在協助無家者時,能像神醫扁鵲的大哥一樣,在患者病發前就給予醫治、剷除病根,從源頭解決問題。不過,他也直言無家者議題龐大複雜,能否找出解決之道、會提出什麼樣的方案仍是未知數。

此次座談會是慈濟對無家者現況的初探,也播下了改變的種子,期望未來慈濟能夠結合產官學的力量,為社會暗角的這些身影帶來愛與溫暖,讓他們能走出困境、重獲尊嚴與希望。

圖左 :6月28日在慈濟東區聯絡處舉辦,邀請民間團體人生百味創辦人巫彥德(前左二)、芒草心慈善協會秘書長李盈姿(前中)與會,交流目前臺灣街友現況,並探討關懷合作的方向與可行性。[攝影者:顏婉婷]
圖右 :在萬華雁鴨公園舉辦的義診暨義剪活動中,慈濟志工為街友吹乾頭髮以免其受寒。[攝影者:張嫦娥]

圖左 :北區慈濟人醫會於老松國小舉辦義診活動服務遊民,遊民排隊等候看診。[攝影者:廖嘉慶]
圖右 :北區慈濟人醫會施純全醫師為街友看診。[攝影者:葉斯穆]

圖左 :行動沐浴車提供洗熱水澡、簡易醫療等服務。[攝影者:慈濟基金會]
圖右 :慈濟志工在行動沐浴車上,為街友修剪指甲。[攝影者:慈濟基金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