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社區網

05月04日
  • Increase font size
  • Default font size
  • Decrease font size
首頁 全球新聞、活動 亞洲 馬來西亞 馬六甲分會 慈濟獎助金 點燃一家的希望

慈濟獎助金 點燃一家的希望

E-mail 列印
慈濟獎助學金秉持「鼓勵」、「獎勵」、「肯定」,助弱勢孩子勇於面對困境,培養良好品德,表揚他們積極向上、向善的精神。

對於今年十七歲、中學五年級生陳欣怡(化名)來說,父母只是名詞,畢竟在她約四歲時,父 母親遺棄他們,三姊弟由爺爺奶奶撫養。小學四年級時,爺爺健康亮紅燈無法割膠,奶奶在學校食堂打工賺取微薄收入養育他們,隔代教養以及缺乏父母親的愛,背後有著許多的心酸。

慶幸的是小學四年級時,因學校推薦陳欣怡申請「慈濟獎助學金」,志工上門家訪,進而開啟每個月關懷之行,從中輔導學習放下對父母親的怨恨。同時替陳欣怡的弟弟與妹妹申請「慈濟獎助學金」,至今三姊弟年年獲得獎助學金鼓勵。

「雖然我不是很聰明,學業也是中等,但我很珍惜每年領取到的獎助學金。我會很努力地朝向目標前進,用行動來感恩大眾的愛,感恩奶奶的養育之恩,感恩志工的關懷!我許下一個心願,我會和師姑們(志工)做慈濟,有一天成為慈濟人一起助人。」陳欣怡說。

◎獎助學金的愛 讓隔代教養不孤單

2023年10月29日,慈濟馬六甲分會舉辦一年一度的「慈濟獎助學金頒發典禮」,今天同一時間在兩個不同場地,分別以馬來文與華文同時進行。獲得慈濟獎助學金八年的陳欣怡,站在華文場次的典禮舞臺上,與眾分享自己的故事。

陳欣怡曾經一度叛逆,很感恩志工及時開導關心,才化解祖孫間緊張關係。過程中,獎助學金給予的「自我評量小冊子」,按照所提供的方法檢視自我行為態度,課餘跟隨志工參加志工服務,從中學習處事態度與待人禮儀,養成投入愛心零錢助人習慣,逐漸懂得感恩與知足,懂得珍惜與孝順,進而改正叛逆的個性。

這些年來,陳欣怡逐漸建立自信、提升自我能力,不僅獲得學校模範生獎,還獲得多項獎狀鼓勵,建立弟妹的好榜樣。「弟妹看見大姊豎立的品德典範,兩人完全沒有叛逆期,如今祖孫間溝通無隔閡。孫子們很孝順,去打工為了減輕我的經濟負擔,又要認真讀書拿獎助學金,很乖巧懂事!」奶奶江明美(化名)歡喜分享。

江明美感恩「慈濟獎助學金」幫助她解決開學時的經濟負擔,她替孫子存下部分獎金以備不時之需。此外,與孫子起衝突無助之時,不管何時只要一通電話,志工都會用心協助溝通與開導。

陳欣怡說:「慈濟是我們另一個家,師姑(志工)關心我們,也會跟我們一起討論面對的問題。有時,有什麼心事,我會跟她們說,給我像家人一樣的愛。」

看見孩子的成長與蛻變,以及一家生活安定,關懷志工陳幼涓(慈涓)滿是欣慰。志工長期陪伴與不間斷關懷,給予孩子成長最需要的鼓勵,是一家身心靈支持的力量。

◎慈濟與老師攜手讓孩子亮點被看見

典禮上,兩邊場地各自呈現一齣關於品德教育的戲劇,傳達父母親是孩子的模,要求孩子之時,大人也要反思自己的行為,而孩子需要從小培養良好的禮儀、態度等行為,品格教育影響孩子一生。

坐在臺下,一樣隔代教養的陳美華(化名)心有戚戚焉。女兒在孫子林明義(化名)小學三年級時,因意外離開人世。陳美華從芙蓉帶林明義回來馬六甲撫養,如今祖孫三人相依為命。初期,林明義只會說英文,在外公外婆以及小學老師的教導下,才漸漸學會說中文。

今年四年級的林明義,初次獲得「慈濟獎助學金」,除了英文以外,其他科目成績都不太理想。陳美華感恩轉來立人小學後,在老師的悉心教導下,孫子慢慢進步,也變得乖巧好學。

舞臺上呈現的話劇內容,陳美華十分認可,因為林明義患有過動症,在家總是上躥下跳,大喊大叫,她從未對孫子不耐煩,而是耐心規勸,不給他太大壓力。陳美華說:「自己小時候經歷過『棍棒教育』,不忍讓孫子也體驗那種暴力行為,因此用愛的教育。孫子也不辜負我的期待,如今能自立地做完自己的事情,如在家裏幫忙做家務,會煮方便麵、曬衣收衣等等。」

陳美華很感恩學校老師,以及慈濟對他們一家的幫助,當初因老師的熱心,幫助他申請慈濟獎助學金和食物銀行補助,減輕他們生活上的困難。她期待林明義拿到獎助學金後,繼續努力學習,也能對幫助他們的人心懷感恩。

◎打開千千心結 開啟孩子希望與愛

就讀中學五年級的卓文玲(化名),聽聞陳欣怡分享經歷後,也坦言自己曾有一段叛逆時期。舞臺上演出的話劇,就如同她家三姊妹與母親的相處情況。她覺得媽媽嘮叨很煩,會反駁頂嘴,或關在房間不理睬媽媽;姊姊也會與母親吵架;姊妹不睦會打架……一家不得安寧。尤其父親幾年前,在施工現場發生意外,失足摔落變成了腦中風患者,需要家人照料,一家更是吵得不可開交。

媽媽侯素琴(化名)表示,十分感謝慈濟志工在她的丈夫出事時,拜訪及關懷他們的生活,協助安排與補助先生進入安養院休養,才逐漸平息家中的紛爭。今日的話劇,讓侯素琴反思,自己以前與丈夫在孩子面前爭吵不斷,對孩子們產生了不良的影響。

對孩子們大聲說話,孩子們也學習大聲反駁,最終影響親子與手足間的關係。所幸兩個女兒已出嫁懂事多了,如今與小女兒卓文玲的關係也緩和不少。話劇也讓卓文玲有所啟發,「溝通很重要,溝通不好的話,會毀了一個家庭的和諧。」

典禮中,席間有位同學觀賞完話劇,自告奮勇分享自己正與憂鬱奮戰,學習壓力讓她擔心害怕失敗的心情。卓文玲感同身受,她正面臨馬來西亞教育文憑考試,功課繁重,壓力很大,加上在學校人際關係欠佳、生活環境等因素,導致她心情起伏很大。幸而經過心理輔導,逐漸走出憂鬱。

「我下定決心要順利完成自己的高中學業,未來朝向數學或是美術的方向發展。我很高興今天能獲得慈濟獎助學金鼓勵,自己家境比較困難以及媽媽的辛苦勞累我都看在眼裡。感恩志工們的關心與幫助,日後我有能力時,會回報大家的恩情。」卓文玲感恩地說。

◎努力向學獲獎 為減輕父母的負擔 

魏秀美(化名)帶著三個孩子出席,大兒子去年曾獲得「慈濟獎助學金」,二兒子黃明禮(化名)和小兒子黃明輝(化名)也相繼獲獎,對於一家只靠先生賺錢養家,慈濟獎助學金不僅是鼓勵孩子努力向學,也減輕家長開學沉重的負擔。

「去年(2022年)因不了解而導致老二錯失申請機會,而哥哥和弟弟都獲得,孩子內心有點受傷。今年老二提出申請,並獲得『品德獎』鼓勵,孩子很開心!」

魏秀美分享,雖然家境不富裕,但孩子都很乖巧懂事,自小灌輸孩子學習自理與自立,協助分擔家務,打開親子溝通話題,不給手機創造閱讀環境和親子互動時間,教導理財金錢觀等等,從小培養孩子良好的品格,這是家庭教育可以給孩子受用一生的寶藏。

她感嘆,現今社會,小孩子與大人沉迷網路世界,孩子們接觸太多沒有被過濾的資訊,影響人格與價值觀發展,甚至與父母講話連頭都不擡、不理睬、不回應,只顧玩著手機、電腦,完全喪失禮儀教養。「今日的戲劇,希望現場的家長與孩子有所啟發。」

魏秀美注重孩子的教養,看見孩子們為了獲獎更加倍努力,黃明禮和黃明輝兄弟倆互相勉勵,做好分內事情,如準時完成課業、孝順父母、幫忙做家務、對師長有禮貌、對同學友愛等等。

黃明禮單純一念心說:「我很開心可以獲獎,我都有照著『慈濟獎助學金』的條件去達到要求,自己的事情,不讓父母親操心。我要拿到獎助學金給母親,感恩母親照顧的辛勞。」

黃明輝也開心回應,第二年獲得「慈濟獎助學金」;今年自己更加努力,很開心獲得「品學兼優獎」鼓勵。

魏秀美看在眼裡欣喜地表示,獎助學金背後的意義很重要,今天典禮又傳達品德教育的意涵,在場孩子和家長都感受到志工們的用心。此外,她很感恩學校老師的協助,幫忙申請「慈濟獎助學金」和食物銀行,減輕每個月生活開銷。

今年除了典禮之外,並提供孩子二手書籍閱讀區,鼓勵孩子培養閱讀習慣,歡迎孩子挑選喜歡的書籍帶回家。同時現場並設有免費驗眼服務,讓家長藉此了解孩子眼睛狀況,不因經濟因素或沒有掌握正確資訊,而錯失視力矯正的機會。

在家長、師長、志工的見證下,孩子們獲得獎助學金的殊榮,肯定他們一年來的努力。孩子們培養出良好的品德,逐步建立自信心及成就感,進而提升學習動機,同時也增進家長對子女教育的重視,減輕家庭的經濟負擔,讓弱勢孩子求學路變得更順遂。

感謝各界人士每一筆的愛心捐款,都是對孩子深深的祝福,讓這些孩子能夠翻轉命運,為自己與家庭脫貧,並創造更好的未來。

圖左 :陳欣怡(化名.右二)三姊弟多年來獲得慈濟獎助學金鼓勵,奶奶江明美(化名.中)與志工陳幼涓(左一)看著孩子成長蛻變,滿心欣慰。[攝影者:楊秀麗]
圖右 :獲得慈濟獎助學金八年的陳欣怡(右)站在獎助學金頒發典禮的舞臺上,與眾分享自己的故事。[攝影者:楊秀麗]

圖左 :舞臺上有關品德教育的戲劇演出,傳達父母親是孩子的模,要求孩子之時大人也要反思自己的行為,而孩子擁有良好品格將影響一生。[攝影者:廖志勇]
圖右 :外婆陳美華(化名.右二)期待孫子林明義(化名.右三)繼續努力學習,對幫助他們家的人心懷感恩。[攝影者:廖志勇]

圖左 :卓文玲(化名.左二)與母親侯素琴(化名.左一)看著舞臺上的戲劇演出,彷彿是一家日常吵鬧的縮影,幸而志工的關懷與調節,改變家庭氣氛。[攝影者:廖志勇]
圖右 :魏秀美(化名)帶著三個孩子出席慈濟獎助學金頒發典禮,對於一家只靠先生賺錢養家,慈濟獎助學金不僅鼓勵孩子向學,也減輕家長開學沉重負擔。[攝影者:楊秀麗]

圖左 :今年除了典禮之外,也提供孩子二手書籍閱讀區,鼓勵孩子培養閱讀習慣,歡迎孩子挑選喜歡的書籍帶回家。圖為黃明禮(化名)兄弟倆討論著書籍內容。[攝影者:王淙鋕]
圖右 :家長、師長、志工共同見證孩子們獲得慈濟獎助學金,肯定他們一年來的努力,並送上深深的祝福。[攝影者:楊秀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