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社區網

04月27日
  • Increase font size
  • Default font size
  • Decrease font size
首頁 全球新聞、活動 臺灣 新竹 巧藝裁縫 范菊蘭一輩子的最愛

巧藝裁縫 范菊蘭一輩子的最愛

E-mail 列印
「一個女人一生的好命,結婚前的好命是父母給的;結婚後的好命,是自己爭取的。」

◎裁縫師之路

1950年出生於新竹市樹林頭的范菊蘭,上有兄姊,下有三個弟弟,十二歲時母親往生。那個年代的初中是要經過考 試,再依成績分發入學就讀。范菊蘭倍受父親疼愛,考上了初中繼續升學,農家女孩子,可以念到初中畢業,算是少數了。父親希望菊蘭初中畢業,去學個專業技藝,一技在身不擔心工作問題,未來嫁人也可以養家。

父親給了菊蘭一筆錢,要她去坊間補習學織毛線。然而,對織毛線沒有興趣的范菊蘭認為:「我必須要再繼續念。」因為熟識一位學姊念中壢家職(臺灣省立中壢家事職業學校,現名為桃園市立中壢家事商業高級中等學校),知道全校都是女孩子,嚮往去中壢家職念服裝科。

於是,范菊蘭把父親給的錢,拿去補習準備升學考試。哥哥、姊姊知道之後,都不贊成。堅持念服裝科的范菊蘭克服一切困難,自己坐車到中壢去報名考試。疼愛菊蘭的父親知道小女兒沒有去學技藝,而是一心想要升學。父親對菊蘭說:「你考上,就給你念。」當時父親的一句話,讓菊蘭心安地朝目標努力,也如願考上了中壢家職服裝科。

范菊蘭談及入學第一年學校傳授基礎科目,其餘兩年都是專業課程,考試就是「給你一塊布,比如說要做背心,兩個多鐘頭從製圖開始畫然後剪,旁邊有裁縫機,就是做。打鐘了,看你的程度做到哪裡,就是幾分。」學校的教育,為將來的服裝事業打下了基礎。

◎人生幸福要自己爭取

60年代的臺灣電子業起步,高中畢業在電子工廠就業算是高薪。范菊蘭也不落俗,跟著同學去了工廠上班,因為想要走自己興趣的服裝,一段時間後就離開工廠。

學校三年的基礎教育養成,范菊蘭覺得還是能力不夠。適巧有一位年齡跟她相近的親戚,兩人志趣相同,相偕到新竹市的女裝社當學徒,一家換過一家習藝,花一整年的時間,從製圖、裁剪到車縫,一般服飾到外套、大衣都可以獨立完成。雖然沒有薪水,但是習得了功夫,兩人就很勇敢地各自回家開服裝店。

二十一、二歲就開始自己獨當一面,獲得父親的認同,父親也會幫忙張羅店裡的所需,菊蘭說:「爸爸很疼我,我要做什麼,他認為對的,他就配合我。」「年輕時有夠辛苦的,你想要得到這個東西是要靠自己努力。」范菊蘭回憶父親給她的愛,道出人生體會:「一個女人一生的好命,結婚前的好命是父母給的;結婚後的好命,是自己爭取的。」

開店後接觸很多客人,學習到很多寶貴經驗。二十五歲結婚,店繼續開,帶孩子也做衣服。那時候服裝生意很好,1995年訂做服裝達到尖峰,之後成衣興起,服裝定做就走下坡。四十八歲,把自營將近三十年的服裝店結束,到大潤發服飾課做了十二年退休。

◎巧藝昉巧因緣

2001年,在大潤發的一位行政人員是慈濟師姊,正在招募會員,范菊蘭就加入慈濟會員。那位師姊離職,善款轉給另一位師姊收,之後再轉給了范秋燕。2020年某一天,范菊蘭在靜思堂巧遇秋燕,秋燕知道菊蘭的專業和興趣,帶她到三樓巧藝昉說:「這是你興趣的,你來這邊就對了。」從此,范菊蘭踏入了巧藝昉,也展開了她的慈濟之路。

范菊蘭笑逐顏開說:「我就潦落去啊!」

就跟自己一心一意想要做裁縫,想盡辦法就是要讓自己成為裁縫師;決心要進入慈濟也是一樣,必須要身體力行。菊蘭說:「你一定要做,不是強迫你做,而是你很歡喜的去做,都是自己願意啊。」

「來巧藝昉剛好碰到三年的疫情,三年的疫情也沒有空過,洪貴美師姊要我看一些書,她說如果沒有時間看,你就要聽法、聞法,她說很簡單啊,電視打開來,手機打開來都可以,我就慢慢慢慢的這樣子接觸。」

參加大愛媽媽成長班,張綺薇師姊送的《修.行.安.住:證嚴法師五大長老弟子》一本書,有很深的印象,也啟發很深。范菊蘭說:「上人說『吃苦當作吃補』,這句話對我很受用。」

范菊蘭說來慈濟感覺不一樣,來到慈濟大家都很謙卑,即使不滿的話,會轉一個念頭。師姊們會教她,學到很多。菊蘭說:「走慈濟路是自己願意進來,心能夠安住下來。」

◎醫院志工初體驗

「五天的醫院志工,就是盡自己的體力、能力,去克服就對了!」第一次參與醫院志工的范菊蘭說:「每天一萬二千步起跳。」

「早上交接,下午就摺滿倉庫二百多種醫護人員的衣服,幾個鐘頭就完成了,感受到分秒不空過,以及慈濟人做事的高效率。」范菊蘭接著說,「最大的考驗是早上三點多起床,四點多就必須要進入佛堂做早課,早上要洗四間廁所,感覺很匆忙,考驗體力卻是很歡喜。」

「每一間病房各式各樣的人都很感人,有位糖尿病阿嬤心肌梗塞跌倒昏迷,在加護病房住了一個月,孫女在慈院護當護理師,阿嬤感恩孫女就近照顧,讓她有勇氣活下去。」范菊蘭感受到醫院裡面的人間溫情,「有位中年男士對著窗外發呆,去關懷才知道病人無法講話,他主動拿紙和筆來跟我們溝通。」

「感恩巧藝昉成員的鼓勵,我終於回來了,感恩大家。」范菊蘭表示幾年前右邊坐骨神經開刀,醫生囑咐動作不可以太用力。她感恩:「五天沒發生事情,安全回到家。可是回到家就累倒了,早上沒有辦法下床,變成左邊在痛了,就趕去醫院去治療,還好打針就好。」

接著,范菊蘭笑談醫院加菜三天,去大寮做了二天。第一天洗八十斤大朵香菇,大水槽的水龍頭對個子較小的人來說,困難度很大。必須要躬身彎腰洗香菇,動作要很快,一個多鐘頭,腰快斷掉。菊蘭笑著說「腰快斷掉你又不能講」,惹來大家會心哈哈大笑。第二天更恐怖,也是一大早去做七百份口袋餅,裡面包很多種料,輸送帶兩邊每一個人放一樣食材,累也不能走,如果你缺席的話這邊就堆著。

「大寮工作完畢趕回來幫病人送餐,接著打護理師的餐,然後才輪到我們去用餐。兩天用餐我們是最後去,結果菜也幾乎沒有了,飯也是很少,最不舒服的就是沒有湯,連水都沒有,第三天就知道要帶水壺去了,問題就解決了。還好,大家都平安回來,回來生病沒有關係。」

◎讀書會與培訓 深入瞭解慈濟

巧藝昉每週的讀書會為了配合十月的「經藏演繹」,特別以六月新出版的《無量義 法髓頌---以善以愛照亮全球》書籍來研讀。

范菊蘭分享:「靜思家風這一段,我今天感觸很深,以前是不瞭解『其心禪寂,常在三昧』;禪,就是定。以前不知道什麼叫做四心六度,我現在終於懂了,四心就是慈心、悲心,喜心、捨心,六度就是要靠自己修,六度就是布施、持戒、忍辱、精進、禪定、智慧,然後這個句我現在懂了,以前真是不大瞭解啊。游淑慧師姊講得很清楚,讀書會收穫很多。」

范菊蘭為了鼓勵巧藝昉見習的幾位成員繼續參加培訓,分享了參加委員培訓的成長。范菊蘭說:「培訓上課每一堂課都是不一樣的主題,也買很多書看,每一次課上完都要分享,自己就有一個概念,把上課當下所聽到的分享一些,我也是慢慢學習才有自信這樣講話。」

菊蘭接著說:「經文呢,懂得不多,上課當下所聽到的,我就會分享一些。」培訓就是你上課的時候要很專注,培訓的時候要寫足跡,有時候要寫報告,各方面都要參與,所以也參與到很多的項目。

前面幾次課感覺比較困難,後來多參與活動就懂了。「不識字可以用說的,有人會幫你寫,你可以用說的。完全就是要克服自己的意志力,就是我一定要做到,自己心裡是想說我一定要做到這樣就好了。」

◎入經藏的成長

范菊蘭說入經藏也是難得的因緣,難得的機會,剛去練的時候,雖然累可是回到家休息,第二天就好了。以前不懂什麼是入經藏,只是知道比手語,之後瞭解動作就是要融入經文。所以,跟著團隊當音樂一來就一次一次的練,熟能生巧。雖然身體很累,可是心靈卻是很滿足。

「入經藏必須要左鄰右舍都是要彼此顧的很好,還有在演繹的時候可以認識很多師姊,我們在演練的時候就會互相提醒,他們都會教我,因為我動作也比較慢一點。」「跑豆豆時大家都會禮讓說你要往這邊,告訴你的位置在這裡。有一次,隔壁的種子師姊已經站好了,她對說我站好了你要去哪裡。」

「剛開始跑豆豆的時候,彼此撞來撞去,這也是一種修行。因為當初是不瞭解,一直到最後知道要敦親睦鄰,左鄰右舍要認識,溝通也是一種放下,也是一種修行的法度。」

范菊蘭雙手合十說:「入經藏演繹感恩簡呂美師姊,如果沒有呂美師姊,我沒有辦法去完成。」「從去臺北雙和搭遊覽車,我都跟他在一起,因為我膝蓋不好,她會瞻前顧後看我有沒有跟上,過馬路她都會拉著我。我那時候梳包頭不靈光,她在遊覽車上就會幫我夾得很整齊。」

簡呂美長范菊蘭六歲,兩人是巧藝昉的好搭擋,參加經藏演繹共修的前一個月,兩個人是在K藍隊伍外跟著練習,還沒有身份證位置。

范菊蘭分享踏進小巨蛋還沒開始演繹,才進場就感動的熱淚盈眶。范菊蘭說:「因為以我的體力,我認為是不可能,然後又經過那麼長的時間,那麼多的師姊來幫我,護持我,我終於可以踏進去,真的很感動。」「都是大家互相照顧,互相扶持完成這場法會,真的很感動,好感恩!」

2020年加入巧藝昉,結了很多的好緣。做布包也做衣服,做衣服一直是自己的拿手技藝,還可以分享給別人。在巧藝昉做布包卻有不同的體會,布包款式一直創新,工作量也很多,一個布包大家分工一起完成,不是單打獨鬥。2021年參加志工見習,次年參加委員培訓。在慈濟大家庭就是這樣,在經藏演藝跑豆豆一樣,不是各跑各的,而是靠著團隊的互助來完成。

圖左 :范菊蘭(右一)2020年剛加入巧藝昉,就遇到用雨傘布趕著做二百個地墊。[攝影者:彭慧美]
圖右 :2023年七月開始參加經藏演繹共修練習,每星期二早上和星期四晚上靜思堂有共修,范菊蘭(左二)和簡呂美(左三)以及巧藝昉參加經藏演繹的志工們都來參加演練。[攝影者:黃敏祥]

圖左 :2023年培訓,范菊蘭(中)參加花蓮慈濟醫院醫院志工,「五天的醫院志工,就是盡自己的體力、能力,去克服就對了!」第一次參與醫院志工的范菊蘭說:「每天12,000步起跳。」做很多事,也走很多路,整理醫護人員工作服是其中一項工作。[攝影者:王琪瑛]
圖右 :裁縫A4牛仔手提包與靜思堂C級長照站長來上課的長者結緣,都是巧藝昉志工們的手藝作品。由左至右為江姿穎、范菊蘭、王金娥[攝影者:洪貴美]

圖左 :范菊蘭(左二)於2020年加入巧藝昉志工,2022年參加見習委員,2023年參加委員培訓與新竹市北區和氣組隊及培育組座談。[攝影者:邱鏸斳]
圖右 :新竹巧藝昉成立之後,每星期一早上的讀書會,是志工們精神資糧的來源,研讀慈濟月刊,入經藏之後改讀《無量義 法髓頌》。[攝影者:洪貴美]

圖左 :2023年10月21日在臺北小巨蛋無量義法髓頌經藏演繹,第四場桃園和新竹的演繹志工擔綱,法海區一千六百多位演繹志工,范菊蘭是其中一員。[攝影者:黃敏祥]
圖右 :演完了10月21日第四場經藏演繹,巧藝昉范菊蘭(第二排左二)和簡呂美(第二排左三)10月23日特地再來臺北小巨蛋當觀眾看加演場。菊蘭分享原來自己是和那麼多人一起演出這樣的劇碼。[攝影者:魏琬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