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社區網

05月07日
  • Increase font size
  • Default font size
  • Decrease font size
首頁 全球新聞、活動 臺灣 志業體活動報導 菩提迦耶成立縫紉班 婦女找到自信與笑容

菩提迦耶成立縫紉班 婦女找到自信與笑容

E-mail 列印
慈濟在今年(2023年)9月13日於印度菩提迦耶正式成立會所,其中一個重要的任務就是希望成立縫紉班,陪伴當地婦女學得一技之長,改善家庭生計。要成立縫紉班,除了解決場地問題外,還有師資的延聘、學員的招募 ,以及設備的建置等需要逐項解決,而這些挑戰在慈濟志工們鍥而不捨的努力下,終於在11月1日正式上路了。

◎多管齊下解決問題 縫紉班成立了

來自馬來西亞、新加坡的志工團隊,自今年2月起陸續進駐菩提迦耶以來,已先後啟動慈善、醫療、教育及人文等志業,足跡遍及菩提迦耶許多落後的低種姓村落,不僅取得當地民眾的信任,也與他們建立密切的關係。因此當會所成立後,為了加速縫紉班的成立,志工即多管齊下進行籌備,而師資的延聘,就是得力於當地導遊羅摩(Ramashish Kumar)的協助。

羅摩曾經到過臺灣,與馬來西亞慈濟志工郭糧鳴(惟翊)相識,且為一個澳洲的慈善團體在菩提迦耶成立過縫紉班。經由羅摩的介紹,慈濟志工在今年9月認識了萍姬(Pinke)。經過詳談之後,萍姬老師非常認同慈濟的理念,答應了志工們的邀請,前來擔任縫紉班的師資。

師資有著落了,接著就是學員的招募了。因為縫紉班必須與電腦班、英文班共用場地,加上只有一位師資,因此招募的學員就以慈濟深耕較久的思龍加村(Silaunja)、牧羊女村(Bakraur)婦女為主。許多NGO團體都曾在菩提迦耶成立過縫紉班,因此志工透過村裡婦女代表提供的名單,再一一家訪,取得家人同意才能參加。所招募的三十多位學員,大部分有上過縫紉班,已有一些基礎。

為了讓學員能夠有效學習,志工們也花費了相當的心思,進行縫紉機的採購。負責陪伴縫紉班的馬來西亞志工胡桂雲(慈羽),在九月初來到菩提迦耶。在此之前,她曾到尼泊爾的藍毘尼付出。她說,藍毘尼會所也有成立縫紉班,當地的縫紉機車身跟腳踏板是分開賣的,由志工自己組裝。

志工們沒有組裝縫紉機的經驗,加上車體與踏板輪軸分屬不同廠牌,組裝好後必須用力踩,輪軸才會動,加上車身輕,以致每次在車東西時,車身都會搖晃、抖動。

有了在藍毘尼的經驗,這次所買的十臺針車,都是有品牌的,也是最好的,就是希望之後在使用上能更順手。三十多位學員中,思龍加村與牧羊女村約各佔一半,分成兩組上課;十多位學員共用十臺針車,也就綽綽有餘了。

◎助緣紛紛湧現 縫紉班順利運作

自從萍姬老師答應前來任教後,胡桂雲就會定期分享《證嚴法師說故事》、《人間菩提》和「靜思語」給她。萍姬不懂得英文,幸好兒子的英文能力很好,而且也有興趣到慈濟當志工,於是胡桂雲先跟年輕人溝通,再請年輕人為媽媽(萍姬)講解影片的內容,和靜思語的含義,目的就是希望縫紉班正式成立後,萍姬可以在每次上課前,為學員分享靜思語。

「這是慈濟在菩提迦耶第一批的縫紉班,而這批學生踏出會所,他們就代表著慈濟,所以萍姬的使命,就是要保護慈濟的品牌,呈現慈濟縫紉班學生的優秀。」胡桂雲說,慈濟五十多年來建立起的形象,每個人都有責任維護。

這樣的使命感,不僅萍姬認同,她的先生、孩子都已到慈濟會所上志工培訓課,現在都是志工。萍姬、學員都不懂英文,因此上課時要與學員們溝通,就不得不靠本土志工欽圖(Chintu Kumar)了。

正半工半讀的大學生欽圖,是慈濟承租作為會所的菩提飯店(Bodhi Stay)經理。自從志工團隊在九月初搬進飯店以來,欽圖幾乎二十四小時都待在飯店,協助志工打理飯店事務。看見志工團隊進進出出,為著自己的鄉親忙碌著,他也樂於為志工服務,舉凡用水、用電及修繕等居住上的問題,欽圖總是快速地幫忙解決。

會所成立後,一樓大廳就是團隊共修的場所。每天中午一時十五分,團隊帶領本土志工定時在大廳收看《人間菩提》,之後的心得分享生動感人,也漸漸感染這位坐在櫃檯後的年輕人,有時會看到他打開手機,自己默默看著《人間菩提》。他告訴胡桂雲,當他第一次看到上人的影像時,竟然不知為何流淚了。之後,他總是靜靜地跟著大家共修,在自己不用上班時,也穿上志工背心出勤務。

看到這位年輕人這麼願意接近慈濟,志工也把握機會接引,鼓勵他申請到慈濟大學就讀。或許是緣分吧,胡桂雲和欽圖就一起陪伴縫紉班,幫忙打理縫紉班的事務,也身兼翻譯。

◎志工以誠以情 問題一一迎刃而解

萍姬老師每次上課前,都會為學員分享靜思語,也會鼓勵學員分享心得,這都必須透過欽圖的協助。可是胡桂雲發現,每次萍姬分享靜思語時,學員都很冷漠。「她們不懂得表達情感,我們就要引導她們。」

胡桂雲請欽圖告訴她們,感恩要表達出來,比如說可以去抱抱老師。但是她們懂得擁抱嗎?胡桂雲說:「不會,她們不懂得怎麼擁抱。」胡桂雲只好親自示範,「要先學笑;會笑了,才來抱。」也因為這樣的引導,上課一段時間後,每次上課,她們會跟老師請安;下課,也會擁抱老師道感恩。

其實胡桂雲來菩提迦耶,本來是要加入慈善組的,但有時香積缺人,她就去補位;慈善組缺人,她又去慈善組。蘇祈逢希望她幫忙成立縫紉班,她也二話不說就接了。

接下這項任務,擺在眼前的各項挑戰,是胡桂雲始料未及的,也是難得的經驗。比如,學員們大多不識字,她看到萍姬告訴她們,一根食指的長度是三吋,一節是一吋、兩節就是兩吋。要標示的時候,一吋點一個紅點、兩吋就點兩點;半吋就是黃點……老師在白板上寫,她們也認真地筆記下來。

「我們的學生才是恐怖!」胡桂雲提高音量說,長期生活在低種姓地區的女性,處處面對威脅,而想要好好生存的方式,就是不要被欺負。所以學員們也習慣吵架,拿著剪刀在課堂上揮來揮去,這些景象令胡桂雲瞠目結舌。她只好好言相勸,「這樣是很嚇人的,不應該拿著剪刀指向別人;刀口向內遞給別人,這才是對的。」

有一次控制不到亂象,胡桂雲告訴她們,兒子前一天打電話給她,「媽媽,妳什麼時候回來?我很想念妳。」「我不可以回去,因為我的使命還沒有完成。」她說著說著掉下眼淚,學員們見狀也哭了。從那天開始,就沒有再發生拿剪刀揮來揮去的現象了。

還有另一項挑戰,也考驗著胡桂雲。學員中有五位穆斯林鄉親,她們告訴胡桂雲,她們來這邊不是為了學慈濟的宗教,而是來學縫紉的。還說:「你們要教我們靜思語,我不要來了。」胡桂雲好聲地表明立場,「靜思語是教我們做人的道理,如果妳們無法接受這些做人的道理,我們也不勉強妳們來。」可是這五位穆斯林婦女還是每天都到。

胡桂雲認為,既然走進慈濟會所,上、下課就要禮佛,課前要讀靜思語;如果覺得不適合禮佛,就不要合掌。「我們看到長輩,也要是點頭,這不也是一種禮貌嗎?」

◎參加縫紉班 學會展露笑容

課程進行到第八天,每個人都如願完成一件小朋友的衣服,都開心地笑了。胡桂雲說,希望她們透過縫紉來維持生計,雖然是成立縫紉班的目標,最重要的還是看到她們態度上的改變,「她們會知道感恩、要相親相愛,不是靠打架、吵架,才可以得到想要的東西。」

其中有一位學員露琵(Rubi),之前完全不認識慈濟,因為婦女代表到村裡宣導慈濟有成立縫紉班,她才報名參加。其實開始的時候她也很猶豫,因為村裡的婦女都不敢出門,但是上課三天之後,她自己察覺到,「我到這裡來是對的,我很開心可以到這裡來學習。」

從小在貧窮環境下長大的露琵,父母每天為了生活奔波,即使她現在已經結婚,但還是認為生活就是為了填飽肚子、有個遮風避雨的家,而未想過原來人可以自由、快樂地活著,甚至不知臉上還有一種運動,叫做「笑容」。

先生在外地工作,每年只回家六、七次,露琵獨自在家帶著三個孩子。11月12日是印度的新年(排燈節),先生從外地回來,看到露琵臉上露出笑容,且比較會跟人交談,問她原因。她說,自己參加了慈濟的縫紉班,現在覺得日子過得很開心。

露琵接著唱由靜思語編成的歌――〈心中有愛 才會人見人愛〉給先生聽,還告訴先生,「慈濟人教我們心中有愛,是最美的笑容,而且做每件事都要面帶微笑。」先生聽了,也為她感到高興,還囑咐她天天都要去上課。

露琵還告訴胡桂雲,她最喜歡的一句靜思語就是,「心不難,事就不難。」原來很多事情,都是來自於「心」,只要心不覺得難,天底下就沒有難事。

「一個縫紉師不只是要有技巧,也要具備縫紉師的氣質。」雖然學員們不一定聽得懂,但是胡桂雲還是苦口婆心地提點。畢竟,印度的簽證只有三個月,時間一到,她必須離開,如果欽圖又順利申請到臺灣就學,他也要離開菩提迦耶。而縫紉班要順利地運作、學員要學得縫紉的技能,終究要靠她們自己。也唯有「志工本土化」,才能實現上人希望「翻轉佛國」的重要目標。

圖左 :欽圖(Chintu Kumar)懂得英文,他會在上課前,將當天要分享的靜思語,用印度文寫在白板上,解釋給萍姬(Pinke)老師聽後,老師再分享給學員。[攝影者:胡桂雲]
圖右 :萍姬(Pinke,右一)老師非常認同慈濟的濟理念,不僅每天為學員分享靜思語,也認真指導每位學員。[攝影者:胡桂雲]

圖左 :露琵(Rubi),之前完全不認識慈濟,來到縫紉班之後,臉上漸漸展露出笑容,也比較會跟人交談了。[攝影者:胡桂雲]
圖右 :慈濟菩提迦耶會所縫紉班所採購的十臺針車,都是有品牌,也是最好的,就是希望學員在使用上能更順手。[攝影者:胡桂雲]

圖左 :負責陪伴縫紉班的馬來西亞志工胡桂雲(中)表示,縫紉班的使命是要保護慈濟的品牌,呈現慈濟縫紉班學生的優秀。[攝影者:周麗雲]
圖右 :每堂課前的靜思語帶動,縫紉班的學員們也都很投入學習。[攝影者:胡桂雲]

圖左 :當地婦女大多習慣坐在地上做事,但是縫紉班的學員卻能在志工為她們準備的大桌子上做筆記。[攝影者:胡桂雲]
圖右 :每堂課前的靜思語帶動後,學員也會主動分享她們對靜思語的收穫與感動。(右一,萍姬老師;右二,欽圖)[攝影者:胡桂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