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社區網

04月27日
  • Increase font size
  • Default font size
  • Decrease font size
首頁 全球新聞、活動 臺灣 新竹 尋根 帶著心尋找心

尋根 帶著心尋找心

E-mail 列印
2023年北桃竹宜花東培訓委員慈誠尋根暨精神研習於11月25日與11月26日兩天假花蓮慈濟靜思堂舉行,共五百二十八位學員,其中十八位來自新竹區。

本次研習會課程第一天有「禮拜法華經序意義闡述」、「禮 拜法華經序」、「慈濟十戒」、「靜思家風 脈脈相傳」精舍常住師父們分享自己在精舍的生活、「做慈濟有愛無礙」學員提問師父解惑雙向交流、「慈濟志業博覽會」、「人文與接待禮儀」、「飲一杯智慧的水」學員與精舍師父們相互分享、「反觀自性(拜懺)」。第二天「協力廠與精舍巡禮」、「慈濟永序全球共善」顏博文執行長呈現量化統計慈濟志工的行善足跡、最後在證嚴上人的引領學員們完成皈依儀軌下完成發心立願「圓緣皈依」。

「以很平常的心來看待這件事,因為花蓮就是慈濟人的家,回去尋根去瞭解慈濟的歷史背景與師父的教導,對我而言是一個嚴謹的學習,對於佛法,秉持著戰戰兢兢的學習心態。」在台北等待轉車前往花蓮時王子文穩穩地述說著自己的心境。

◎禮拜法華經序 結善緣

德勷師父跟學員間的問答「各位菩薩你們剛剛有拜過經嗎?」「有!」「剛剛聲音沒有出來,是不是因為師父唱台語?」台下一陣笑聲「你們剛剛跟著這樣唱可以嗎?」「可以」
接著德勷殷切的叮嚀「上人鼓勵我們在拜經的時候要大聲唱出來,因為我們虔誠的心諸佛菩薩都在聽,那份虔誠的心念。」並補充說「在禮佛時要觀想我們的現世父母,冤親債主,法界眾生,跟著我們一起禮拜。所以當你虔誠的心念大聲唱誦時他們也可以離苦得樂。用虔誠的心念迴向給我們的親人朋友,有過去,有現在,有未來,我們要跟每個人結一份善緣,結一份好緣。大家大聲唱好嗎?」所有學員齊聲回應「好」。

「拜經會累嗎?」歐蕙貞輕鬆的回應著「不會啊!會很舒暢」「拜完的感覺怎麼樣?」「法喜充滿,全身舒暢」突然呵呵笑了起來道出「過程中仍會有點緊張,但會馬上將自己拉回思緒回到當下,拜到後面整個身體是很輕盈!很開心!雖然是剛開始(學習)。」

江姿穎則是覺得很震撼,師父的聲音很宏亮很莊嚴,聽在心裡不自覺的起出「恭敬心」。她表示以往拜經時會有妄念雜想,但今天仍是有,不過似乎有好一點,可能是因為師父引領的氛圍讓自己較能安住當下。姿穎接續分享印象最深的是師父跟大家說「拜經的時候很多諸佛菩薩也在旁邊,親朋好友,冤親債主們都跟我們一起來,所以要很恭敬,所以一定要大聲唱誦。」並表示非常受用。「從來都認為拜經是自己一個人在拜,沒有想到過身旁還有很多的人在一起,大家都用很虔誠的心在禮拜。師父的這段話,讓我之後在拜經時一定會更嚴謹,更升起我的恭敬心在拜。」姿穎稍稍的調整坐姿,感覺找到一股支持的力量。

「拜經拜懺時的身體感受如何?」王子文表達「感覺很莊嚴,心理就是沒有任何的….(反覆兩次)就是把握當下,沒有任何的…,就是空的。心理是放空的,就是專注在(身體起落時的)那一刻。」今日是首次聽到師父對於禮拜法華經序的講解的子文接續道出「以前就是不懂,反正就是人家怎麼講我怎麼做,現在覺得是自己如果有心要踏入的話,至少自己要瞭解,開始有想要投入的感覺,此刻感受到在拜經時的自己似乎多了份『虔誠』。」

◎慈濟十戒 修心指引

德懷師父授課慈濟十戒「一、不殺生;二、不偷盜;三、不邪淫;四、不妄語;五、不飲酒;六、不抽菸、不吸毒、不嚼檳榔;七、不賭博、不投機取巧;八、孝順父母、調和聲色;九、遵守交通規則;十、不參與政治活動、示威遊行。」勉勵學員自許為菩薩,人生的劇本自己寫,藉由聽聞佛法中來改習氣,明道理,知方向。在不斷地付出與從利他過程中找回自己的本性,練自己的一念心,也就是內修清淨心,外行菩薩道。該做的事情要積極,不該做的要時時提高警覺,「守戒」才能安住在歡喜中。

「你都有遵守慈濟十戒嗎?」錢天德堅定的表示「我都有遵守!」。其表示印象最深刻的就是「不偷竊」,以前的觀念是不偷東西不拿別人的東西,今日聽課學習到「偷不走別人的時間,但是延誤了別人的時間,就是等於偷別人的時間。」天德感覺是一個很先進的說法。舉例而言「浪費自己的時間是一點點,但浪費大家的時間是聚集起來。也就是說一百個人就是一百倍,五分鐘就五百分鐘,快要十個小時,如是一個觀念的話,就是要正確『要守時』,避免因此讓自己失去信用,可能將以往的豐功偉業付之一炬,一無所有。」天德對此的詮釋是「白過日子」同時謙虛的表達自己可能沒說得很清楚,但對慈濟十戒是非常理解的。

天德接續分享「『智慧財產是一個財產權』有人很樂意大方地付出來是很不容易的,如這次莫德納(新冠病毒的疫苗),因為研發者釋出智慧財產權,讓疫苗變得普及與便宜受惠很多人,民眾因此不須花多錢即可享受疫苗,這是我自己的反理論,相對於『竊取』是一個正向的手法。」

◎有礙能行 自我成長

在「做慈濟有愛無礙」分場雙向座談中,德懷師父勉勵學員「看不見的付出叫做不求回報的付出,慢慢地去體悟人生,會得到許多善的回應,好的臉色,好的聲音,但我們不起煩惱心,給我好聲音我也這樣,給我不好的聲音我也這樣,我做我自己,但不是高傲,而是說我不會受別人的聲音臉色影響,我堅定地行這條菩薩道。這樣好嗎?」學員們齊聲「好」!堅定的聲音在感恩堂內共鳴回響著。

陳錦鏗將所聽到的都記下來,慢慢地說著「很多的事情是在聽的時候會有感觸,聆聽時會有自省的能力,也就說很多事情會去想自己的行為,而不是去觀照別人的行為,從自己的行為去改變。」

林永軒領則受到「做就對了!不要有煩惱心。」並笑著說培訓過程中偶爾也曾遇到障礙,但藉由與其他志工發發牢騷就讓事情過去了,要計較也計較不完,反而會造成自己退轉,因為壓力會一直湧入。

◎堅毅信念 活出生命力

室內課程往室外移動,第二天精舍巡禮。徳勱師父問「剛剛走在靜思草原有甚麼樣的感覺?」學員答「非常的柔軟」「很舒服」還有學員表達想脫鞋。師父請大家移動左右區塊踩踩問「現在甚麼感覺?每個地方都柔軟嗎?」「這邊比較硬,那邊比較軟。」「為什麼會比較硬?一直被踩嘛!踩有沒有壓力?有壓力會不會往生?」學員答「會」師父說「蝦?會唷?」笑聲彼落。

德勱師父告誡「不要被壓倒!生命的歷程一定會有壓力的,哪裡沒有壓力?但是你到底是要超越還是就是倒了?」一個聲音冒出來「超越」師父堅定的說「你懂得,要記得,一定要超越。沒有人踩就傻傻地在哪裡,沒有豐厚,慈濟人的生命是非常的豐厚的。」如同身後的大樹有三百年的歷史,風雨來時仍穩如山鮮少有枝葉的擺動,屹立不搖,堅定的站好自己的位子。

突然有一陣騷動「ㄟ,上人耶!」一行人馬上轉向迴廊搖搖手呼喊「上人好!」德勱師父帶動喊「我是新竹的、我是台北的」回身考大家「我剛剛講到哪裡了?」歡愉的氣氛,是一種親切回家的感覺。準備移動離開時,師父腳步快也不忘提醒學員再次感受踏在這草原上的感覺,並略提高聲音說「不要輕易的被壓倒。」

對此,范菊蘭感受到做每樣事情需要按部就班,不要爭先恐後做同樣的事情,大家擠在一塊,土地就會僵硬了,不去踩它給它呼吸,那個草坪就會很漂亮。

◎菩薩道上勤精進

隨著德勱師父的腳步,走過草原,看到九芎大樹,竹林,還有遠眺中央山脈,農田,路過落羽松步道,陶藝坊,環保站,站在人文走廊仰望想像精舍師父曬棉被的場景,到觀音殿除了聽師父述說當年上人起家的精神,還有隨機考禮佛時的問訊手勢。是否學員都過關? 只能說還有進步空間。最後到主堂與大圓明鏡前,德勱師父勉勵大家要把心裡垃圾清空做個說法傳法人。

精舍走一圈,曾桂麗感受到「精舍真的是我們溫暖的家,因為師父都很精進,一直都希望我們走在菩薩道上,真正的讓我們回歸到成長心靈又真的有很豐厚的收穫。」。

范菊蘭表示這次相較於以往,自己又更瞭解慈濟與上人的足跡及精舍的環境,憶起曾經回到精舍跟著徳佩師父做大體老師的衣服,當時師父要求的工很細,代表的是「尊重」的靜思家風。期許將來能盡自己的體力發揮良能,鼓勵有更多新的志工投入慈濟志業共行助人菩薩道。

圖左 :德勱師父期許尋根的學員們能如身後的大樹風雨來時屹立不搖[攝影者:劉蕙穎]
圖右 :德勷師父闡述禮拜法華經序意義[攝影者:林瑞華]

圖左 :歐蕙貞(圖左二)與江姿穎(圖左三)專心禮拜法華經序[攝影者:林瑞華]
圖右 :王子文(圖左一)與黃忠榮(圖左二)在慈濟志業體博覽會分站交流[攝影者:林瑞華]

圖左 :精舍師父(左起) 徳傑、德淵、徳和、徳宜師父分享靜思家風[攝影者:林瑞華]
圖右 :錢天徳(圖右一)與黃紹剛(圖右二)於課堂休息時合影[攝影者:劉蕙穎]

圖左 :德勱師父引導學員體驗感受腳踩草原的感覺[攝影者:劉蕙穎]
圖右 :抽考禮佛時的問訊手勢[攝影者:林瑞華]
圖左 :范菊蘭手持筆記本在聆聽並記錄志工對於銅門的解說[攝影者:方惠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