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社區網

05月29日
  • Increase font size
  • Default font size
  • Decrease font size
首頁 全球新聞、活動 臺灣 臺中 更放心把孩子交給慈濟

更放心把孩子交給慈濟

E-mail 列印
「Left Left Right Right Go Turn Around Go Go Go 」2023年10月22日早上,豐原靜思堂三樓的講經堂,慈濟志工帶著一群小朋友,蹦蹦跳跳地跳起〈兔子舞〉,輕 快的旋律與律動,打破彼此初次見面的隔閡。當天是慈濟臺中豐原兒童親子成長班一百一十二學年度開營的日子,二百三十一位學員、家長與志工參與活動。

戲,人人愛看,教案團隊體悟耳提面命的說教,不如貼近生活的戲劇效果好,於是一齣齣寓教於樂的戲劇,在豐原靜思堂不同的角落上演著。

◎食、衣、行的威儀 施比受更有福

「哇!這條魚好新鮮。老闆,幫我包起來。」一對母女路過魚攤,媽媽說著。
「媽媽,兒童班的媽媽(隊輔)說,穿制服不可以買葷食。那青菜很新鮮啊!而且多吃蔬菜有益健康。」女兒說。
「是哦!老闆,改包高麗菜啦!」媽媽改口說。

就讀小學二年級的高妤瑄,首挑大樑承擔劇中的女兒,她把之前在學校參加演講比賽的經驗,融入了戲劇。

另一處,也同時上演著「衣的威儀」戲劇。

「好討厭哦!為什麼假日還要做家事?」大勳說著。
「我們如果不幫忙,要讓媽媽累死嗎?快點做事情啦!不要拖拖拉拉的。」一旁的爸爸說著。
「啊﹗這麼多衣服要曬、要摺,我們怎麼做得完?」口愛煩心說著。
「對了,我們可以號召現場的正義勇士一起來幫忙喔!」大勳說著。

頓時,感恩廳的人都化身正義勇士動起來了,有人摺衣服,有人晾衣服,一會兒功夫,籃子裡滿出像小山的衣服都被整理好了。

劇中的媽媽說:「哇!這件是誰摺的怎麼摺得這麼漂亮?這件外套拉鏈沒拉起來,沒用夾子夾好,風一吹就掉了……」現場在飾演媽媽的志工廖秀瑜帶動下,學員們熱絡的分享做家事和穿衣的細節。

最後,利用回收紙箱製作的摺衣板上場了。「1、2、3」三個動作,跟百貨公司一樣整齊的衣服摺好了。這神奇的「三秒摺著衣術」,讓學員搶著帶回家跟媽媽分享。

「行的威儀」中,飾演警察的志工曾郁棻,為了增加演出的真實感,志工許勤特別商借民防制服,再由年輕志工劉其璋,燙出制服必備的標準七條線,共同成就「行的威儀」戲劇的呈現。

團隊合作精神,令剛當志工的曾郁棻非常感動,她有感而發「原來短劇表演需要編劇、導演、演員共同用心付出,更需要花費時間彩排,實際加入才知道,原來兒童班的隊輔,每次活動日『歡頭喜面』,就是因為深深感受『施比受更有福』的真實意義。」

◎小小善行 激盪出美善的漣漪

志工黃娟娟以〈貧婆布施衣角》的佛典故事,與國小五、六年級的孩子分享「布施」的真諦。生活中捐錢的財施,給人一個微笑、一個溫暖擁抱的無畏施,一句靜思語分享的法施,是人人都做得到的布施。

〈孩子看世界——終結童工阿里——我想回敘利亞〉影片觀賞後,震撼了孩子的心。同樣是十二、三歲的年紀,影片主角阿里為了生活卻必須天天在工廠工作賺錢,黃娟娟引導孩子省思,自己是多麼幸福能在臺灣讀書,過著無憂無慮的生活,所以要知福、惜福、再造福。

另一端,志工楊淨惠以「施比受更有福」靜思語,引導國小一、二年級的孩子,布施就是幫助別人,把自己擁有的分享給別人;手心向下懂得付出的人,是有能力、有福氣的人。

學員潘柏銓分享,他在學校會幫助同學掃地。學員劉鎮語說,他有幫忙倒垃圾。大家你一言、我一語,紛紛說出自己的小小善行,在課堂上激盪出一波波美善的漣漪。

◎首次親職座談會 更放心把孩子交給慈濟

少子化加上3C產品普遍使用,現在的家長對孩子的教育理念不同以往。面對形形色色的家長,隊輔在新學年與家長聯絡時經常因不認識而碰壁。俗話說,「見面三分情」,志工羅妙珠靈機一動提議,「可以像學校一樣,來辦個『家長班親會』啊!」就這樣豐原社區兒童親子班,史無前例地在開營前夕,10月21日啟動親職座談會,首次針對國小一、二年級的家長舉辦。

黃媽媽因座談會,了解兒童班的課程特色,以生活教育、品格教育、生命教育及環境教育四大主軸為核心,透過探索與體驗的方式,並融入一○八課綱,培養孩子解決問題的能力,而融入兒童班的課程裡。

座談會結束,黃媽媽行問訊禮後,第一次合掌彎腰頂禮時,她眼淚忍不住滴下來……「真感動!謝謝你們的用心,今天收穫滿滿;也在這氛圍,讓我卸下為人母親的壓力。」

王小姐原本考量座談會結束時間很晚,又要趕回家安頓孩子,本來不想來參加。不過結束後她說,「一開始我是抱著觀望心態,覺得應該很無聊。」結果她聽完整個介紹,再看到志工們集思設計出的多元課程,比原本舊思惟想像的課程更創新、更有趣。王小姐又看到照片裡的隊輔,照顧孩子的眼神,蹲下身子與孩子同高度的互動,讓她感動了,「我更放心把孩子交給你們了。」

豐原兒童班是一個很用心、很溫暖、有愛、與時俱進、人文教育的假日學校。一群志工秉持證嚴上人慈示:「用媽媽的心,來愛別人的孩子;用菩薩的心,來愛自己的孩子」。希望在孩子的心地種下一顆善的種子,啟發孩子的善良心地,讓他們不只有愛,而且懂得付出,這才是他們人生受用不盡的資糧,這樣的理念獲得大多數家長的肯定與支持。

圖左 :現場在志工廖秀瑜(前中)的帶動下,學員們熱絡的分享做家事和穿衣服要注意的細節。[攝影者:許書源]
圖右 :慈濟臺中豐原社區兒童親子成長班,開營前夕邀請學員家長來到豐原靜思堂進行一場雙向溝通的親職座談會,讓家長了解兒童班的課程內容及教學理念。[攝影者:王鈺淞]

圖左 :就讀小學二年級高妤瑄(背粉色書包)首挑大樑,承擔戲劇中的小女主角——女兒。她把之前在學校參加演講比賽的經驗,融入了這次的戲劇。[攝影者:林鴻豫]
圖右 :學員在隊輔的引導下,一路從三樓講經堂開始,陸續進到靜思書軒進行環境巡禮。[攝影者:林鴻豫]

圖左 :靜思語教學是潛移默化的教育方式,透過故事或例子,可以啟發孩子於無形。[攝影者:許書源]
圖右 :戲,人人愛看。天天在家裡上演的生活狀況劇,令學員會心一笑,誇張的臺詞對話,卻是生活的寫照,發人省思。[攝影者:許書源]
圖左 :慈濟臺中豐原社區兒童親子成長班,開營前夕舉辦親職座談會,分組讓家長與隊輔互相認識,彼此溝通相關細節。[攝影者:王鈺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