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社區網

05月19日
  • Increase font size
  • Default font size
  • Decrease font size
首頁 全球新聞、活動 臺灣 臺中 中山醫大邀靜思精舍德悅師父分享生死皆自在

中山醫大邀靜思精舍德悅師父分享生死皆自在

E-mail 列印
2023年12月9日慈濟靜思精舍德悅師父,受中山醫學大學之邀,在「2023全人醫療靈性照護國際研討會」上,以「生死皆自在」為題,闡述臨終關懷對生命的價值與意義。

「世間最好的良藥就是愛,清淨無染的愛 和慈悲為懷的大愛。『愛』是生命中的真諦。」一直以來,德悅師父在慈濟醫療團隊、和志工一起關懷陪伴病人,共同經歷過不斷的學習與成長。德悅師父說:「我把它視為是生命教育的旅程,更珍貴的是生命最後一哩路的寶貴時刻。」

德悅師父研讀 上人的著作《生死皆自在》一書,除了用心去體會生命、體會生死,更重要是,能夠契合生死,也就是善用生命,了解生命的價值與意義,讓它更寬廣,更自在。

既然生死是自然現象,何不好好利用呢?因為人身難得,既然有幸來到人間走一趟,生死之間的這條道路過程更為重要。所以除了用心去體會生命、體會生死,更重要的能夠契合生死,也就是善用生命,讓它更寬廣,更自在。

生命其實就在一呼一吸之間,如能了解其中之理,自然就能「生時輕安,死時自在」。

德悅師父比喻,每個人進到嬰兒病房,都會聲聲恭喜,此時唯一沒感受到「喜」的卻嬰兒本身,因為每個嬰兒一出生,一定嚎啕大哭,即使不哭,醫護人員也會打他小小屁股,以確定他是健康地來到人間。

只要活出意義,活出價值,從生到死,無不自在

「生不一定是歡喜,那麼死也不一定是恐懼的。」德悅師父表示,既然生死是一種自然的現象,是一個自然法則,何不好好利用它呢?有幸來到人間走一回,就要好好利用有限的生命,為社會做出一番貢獻,才能夠契合生死。

人為何生?因何死?只要活出意義,活出價值,從生到死,無不自在!

我們都以為自己擁有生命的主控權,然而,生命卻是照著自己既定的軌跡不停地往前走──從出生、成長、年老,到死亡。

生命之旅很可能會在每個人不注意的時候,悄然到站。若要避免虛度此生,就必須在匆匆忙忙的例行生活中,偶爾停下腳步,好好地想一想:如何善用生命,讓它活得快樂自在,活得更有價值?

證嚴上人常常提醒弟子們,「世間無常,到底是明天先到還是無常先到?」生命何其短暫,從出生、成長、年老乃至死亡,短短幾十年,晃眼即過。

「我們總以為自己擁有了生命的主控權,生命卻是照著自己既定的規則不停地往前。生命之旅很可能在每一個人不注意的時候,悄然而至,所以不應虛度此身。」

如何善用寶貴生命,讓自己活得更精彩?

如何善用寶貴的生命,活得更精彩,快樂自在且更有價值跟意義呢?「要把握更要能夠體會契合,這也就是常言道,人為何而生?因何而死?活出意義,生命的價值與意義,從生到死,無不自在。」

生命有形有限,慧命卻無窮無盡。在佛教的「因緣觀」裡,「生是死的開頭,死是生的起點,生死只是因緣的聚合與離散。一切世間的權勢功名利祿,皆是假合體。如果能夠深刻理解其中的奧妙,就能夠轉換心態,讓自己更輕安自在。」

一天有86400秒,要如何珍惜與把握?如同生、老、病,也不一定要等到老才會生病。如何看待生命呢?德悅師父說,「它是一個探索生命、了解自己的機會,讓我們停下腳步,回顧我們所做,盤點生命。在生病的過程中,往往看似苦難卻是一個祝福,必須去省思、覺察我們的生命力。」

在慈濟醫療體系,師父、醫護人員、志工常常穿梭於心蓮病房,關懷臨終患者。「生病者被照顧也需要學習。生病會讓一個人開發內在的潛能,所以病人是需要成長跟改變的,臨終更是生命成長的最後旅程。」所以當信念沒有照顧好,沒有準備好,或是以矯正的心去陪伴,往往是被拒絕和不被接納的,甚至以自己的煩惱心去陪伴也不適宜的。

到底該用什麼樣的心態來陪伴臨終患者呢?德悅師父提出三點,「以慈悲心來接納一切」,因為眾生皆平等。「以清淨心陪伴,以菩提心相應」。要相信人人皆有佛性,人人皆可成佛。

唯有愛 才能瓦解人與人之間的鴻溝

人生如戲,日前一位十二歲的小女孩,就在家人正要為她做生日準備時,一個意外的無常,十二歲的生命就結束了。父母不捨難以接受這個事實,想知道女兒在哪裡?過得好嗎?

證嚴上人慈悲地開示,這個妹妹如此天真可愛,她的離去令大家心生不捨。相信她來到人世間與大家有這一分清淨的緣,她是一位小菩薩,相信她會再來和眾人結這分緣的。上人慈慰悲悽的父母,學習放下,讓孩子歡喜地再來,或許有因緣會再相會。上人並鼓勵這位傷心的父親要拉長情、擴大愛,把這一分對女兒的愛,要愛更多的人。

在慈濟各大醫院裡,常看到醫護照護團隊、志工圍繞著病患、家屬關懷、陪伴。「我們在病房裡,在團隊中,也許我們是唯不足道的小小兵,但是偶爾也能夠立大功。」

德悅師父舉一個故事,有一位留美的音樂才女,曾在醫院大廳、病房,以她的音樂專長為患者演奏。當她跟著志工、醫護團隊去探望一位病患,這位患者的傷口猶如鐘樓怪人,每走一步傷口就會疼一下。所以當這位小姐走進病房看到他的時候,竟流露出驚訝的面孔。

事後,她在電視上看到教宗親吻罹患神經纖維瘤的這個男子時,讓她想到了自己當初進到病房,緊握鐘樓怪人的手時的內疚感。回顧當時:「雖然緊緊握著他的手,但肯定流露出來的是猶豫、憐憫和慌張的眼神。」事後很內疚她當場的驚嚇、沒有辦法正視疼痛以外再來審視一個生命的盡頭。她說:「他的癌細胞長在我們肉眼看不到的地方,因此人們會惶恐不敢親近,但是更多的時候,癌細胞是長在我們內心黑暗的一角,看不見也醫治不好。」

「我相信教宗知道,建立慈濟醫院的證嚴上人也知道,最好的治愈良方就是無私的愛。唯有愛才能瓦解人與人之間的鴻溝,才能給訴苦的生命一絲絲他們也應得的陽光。」

所以志工的愛與關懷,正如 上人說的,「志工無私的付出,宛如及時的春風,能夠為世間貧病苦難的人生,帶來希望。」志工、醫護人員有時還須充當導演團隊用心陪伴,引導臨終患者與家屬之間道謝、道愛、道感恩與道祝福,及至懺悔道歉的人生。

一切唯心所現,唯心所造

德悅師父以佛教的宇宙觀,世間各種物質皆有著「成、住、壞、空」,而人們也應以「四念處」自我提醒,因為七孔常流不淨物,一口氣不來,生命就結束,身體只是一個載道器,本就是一個臭皮囊。

「一切唯心所現,唯心所造。觀心無常,觀法無我,相信每一個病患都是一個獨立的個體。」德悅師父以自身關懷臨終患者的經驗,「尤其臨終的病人,須面對他的社會及自我,所以靈性的照顧不僅在於宗教的形式,更重要是在於病患的需要,能夠提供陪伴輔導跟傾聽。」

其中家屬至親,隨侍在側,就是最好的一個陪伴,因為家人的聲音的頻率與患者是最相近的,與臨終的整個聲氣要能相通,還要膚慰臨終者的情緒,引導臨終者的意念,才能夠圓滿臨終者的心願。

「以病為師」是慈濟醫療的人本精神,生病的過程當中,病人是主角,德悅師父說,「家屬也是主角,照顧者也是主角,志工團隊亦是主角。在不同的時間因緣裡,我們要各有我們的職責所在。」像一位復發的口腔癌患者,情緒的起伏肯定很不穩定。所以家人的陪伴,志工的作伴,往往能夠安定他們的那一顆不安的心。

除了探望病人,陪伴家屬,更要鼓勵家屬如何在病人生命的最後一刻,彼此感恩,道祝福,為他們的人生留下圓滿的回憶。

「在陪伴的過程裡,往往三年五年乃至十年,還縈繞在彼此心田裡,因為他們都是我們生命的老師,即使時間過了好久,但我相信這一刻都會令人永生難忘。」

「臨終患者其實是用生命病苦在示現,也用生命讓我們知道生老病苦,愛恨別離,無處不在。但是它卻能夠激發我們更大的愛,匯聚更多人的愛心,共同在病房中去陪伴,去關懷。也激勵我們、鍛煉我們成為一個個努力,真的能夠去愛人的能力。」

「死亡的課題」從網路上隨時可查得,但知道不代表一定做得到。「佛陀的因緣觀教導我們因緣和合而生,因緣分散而滅。要有無常觀、因緣觀,我們要警惕在分秒之間,覺悟更要在念念之間。」

德悅師父鼓勵在座者,多多看自己擁有的人生,相信人生會更美好。更要把握珍惜,才能夠恆長不變。且顧好自己的心念,找回生命的自主權。

圖左 :靜思精舍德悅師父於研討會後,以靜思語書卡與教授群們及來賓結緣。[攝影者:章宏達]
圖右 :靜思精舍德悅師父(中)與來參與全人醫療靈性照護國際研討會的臺大黃宗正教授(左),和慈濟大學醫學系王英偉教授(右)合影留念。[攝影者:章宏達]

圖左 :德悅師父在慈濟醫療團隊、和志工一起關懷陪伴病人,共同經歷過不斷的學習與成長。德悅師父說:「我把它視為是生命教育的旅程,更珍貴的是生命最後一哩路的寶貴時刻。[攝影者:章宏達]
圖右 :德悅師父表示,「我相信教宗知道,建立慈濟醫院的證嚴上人也知道,最好的治愈良方就是無私的愛。唯有愛才能瓦解人與人之間的鴻溝,才能給訴苦的生命一絲絲他們也應得的陽光。」[攝影者:章宏達]
圖左 :德悅師父提及,在佛教的「因緣觀」裡,「生是死的開頭,死是生的起點,生死只是因緣的聚合與離散。一切世間的權勢功名利祿,皆是假合體。」如果能夠深刻理解其中的奧妙,就能夠轉換心態,讓自己更輕安自在。[攝影者:章宏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