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社區網

05月20日
  • Increase font size
  • Default font size
  • Decrease font size

進村訪視關懷 為印度即將到來的發放做準備

E-mail 列印
慈濟慈善工作從弱勢家庭濟助到心靈關懷,包含長期扶困、急難救助、居家關懷以及海外慈善。自1966年起,證嚴上人親身訪視慈濟第一個長期濟助的照顧戶,以慈善開啟慈濟慈善、醫療、教育、人文等四大志業,時至20 23年,慈濟大愛的足跡遍布一百三十三個國家和地區。

◎深入苦難處 看見真正需求

2023年3月份起,慈濟慈善腳步正式踏上印度菩提迦耶最貧困的牧羊女村(Bakraur)、思龍加村(Silaunja)、恆河比哈村(Ganga Bigha)、賈格迪什布爾村(Jagdishpur)……共八個以上村落,長期補助戶數已達二十五戶。

慈善團隊則是由馬來西亞和當地的本土志工共同承擔,每月定期前往照顧戶家進行訪視、關懷和發放等。12月18日開始,慈善組團隊由來自馬來西亞的志工陳美聰(慈任)、以及本土志工士楊(Vivek Kumar)和蘇達(Sudha Kumari)共同承擔,前往各個村落展開訪視關懷,也是為即將於12月31日的發放活動進行前置準備。

七十五歲的普尼亞(Puniya Devi)奶奶住在牧羊女村,她被兒女棄之不顧,棲身在昏暗的小房間裡,平時只有還在就學的孫女下課後陪伴照顧她。奶奶身體有恙,陳美聰牽起老人家的手,溫言暖語地問候著。

老人家像是看到老朋友般,叨叨絮絮地述說著她的近況,本土志工在兩人中間充當翻譯,但溝通似乎並不完全仰賴語言,彼此的一舉手一投足,或是殷殷關懷的眼神,都已表達了超越語言的互愛、互信與關懷。

對長期照顧戶,慈濟是以每戶需要被幫助的人口數為標準,每戶每月發放不等金額的食物,對特別有營養需求的照顧戶,還會和牛奶商合作,每天發放新鮮牛奶,幫照顧戶補充營養。

普尼亞奶奶就是發放牛奶的照顧戶之一,平常都是她的孫女於下午放學後,約五點左右,去牛奶商那裡取用剛擠出的新鮮牛奶。這天,由於孫女還沒放學,團隊就直接去牛奶供應商處,了解孫女平時拿取牛奶的情形。牛奶供應商告訴志工,奶奶的孫女每天都會固定時間來取牛奶,關於牛奶的費用,會按月和志工結算,請志工安心。

◎感恩戶展笑顏 志工稍感安心

恆河比哈村裡的照顧戶巴比塔(Babita Devi)和婆婆住在一間簡陋的磚造房屋中,家中雖然隔出了幾個房間,但除了其中一個房間內有一張床外,其他什麼都沒有,甚至連窗戶都沒安裝,只有一個空的窗框。

當地居民蓋房子是邊賺錢邊蓋,沒錢就停工。巴比塔的先生於五月份突然往生,巴比塔和兩個稚子及年邁婆婆頓失依靠,生活無以為繼,更別說還沒完工的房子。

經村民提報給慈濟,慈濟先幫巴比塔的先生安葬,並接手關懷一家四口的生活,每月固定送物資過去,幫助一家人的基本生活。經過半年多的訪視關懷,巴比塔現在看到志工,臉上已有了笑容,還拿出自己種的巨型南瓜和志工分享。

陳美聰回憶起關懷過程時表示:「當初剛來看望她時,她和婆婆倆,一個失去丈夫、一個沒了兒子,婆媳倆除了哭還是哭,現在看到我們會笑了,我就安心了一點……」

◎面對挑戰 堅持不放棄

進村訪視,對志工來說挑戰很多,因為受助家庭普遍沒有電話,志工去關懷時常常撲空,有時候要跑好幾趟才能看到照顧戶。不然就是要請家人協助去找,或是請家人帶著志工去找。

12月19日,志工來到恆河比哈村關懷村民拉古(Raghu Paswan)的時候,只遇到外甥女一人在家,外甥女除了帶大家看了舅舅拉古平時睡覺的地方外,其他一知半解。拉古的「床」在沒門沒窗的一堵牆旁,床上鋪著厚厚的稻草還有一床薄毯,旁邊有一個生著火的灶,生活清苦可見。

接著志工就請外甥女帶路去找舅舅,外甥女帶著一行人走出了村子,走進了田間,原來拉古是在田裡工作。

拉古看到志工就暫時放下工作,跟志工閒話家常。他說,他是幫地主種田,酬勞不是錢,而是收成的一半,但他年紀大了,能耕作的面積有限,收成的一半根本不夠一家人吃,所以還要另外購買,還好慈濟補助他們食物,減輕了他的負擔,他很感謝慈濟。

拉古獨身,沒有結婚,但因妹妹是單親還帶著三個未成年的孩子和他一起住,家中又有老母親要奉養,即便妹妹也在為人耕地,但家中共有六口人,食指浩繁,難以溫飽。拉古個性善良又單純,言談間,沒聽到他對生活有所抱怨,志工離去時,在遠處回頭,已看到拉古又拿著鋤頭繼續工作了。

◎翻轉人生 村民效尤

由於志工長期在村中走動,村民看到穿著「藍天白雲」制服的志工出現,會主動的親切打招呼,甚至主動加入志工行列,一起去關懷村中的鄰居。像似曾經在牧羊女廟乞討的甘滿季(Gain Manjhi),因為遇到慈濟後翻轉手心,不再去乞討,還加入志工行列主動去幫助村民。

好幾次志工進村訪視時,不經意就會發現甘滿季已默默跟在訪視隊伍中了。志工問他:「您怎麼知道我們來了?」甘滿季回應:「我平時都在村中走動,會特別注意慈濟的嘟嘟車有沒有在村子旁,只要有看到車,我就來找大家……」原來是平時載志工出門的嘟嘟車,都會掛上慈濟旗幟,志工入村挨家挨戶訪視時,車子就會在村口等候,甘滿季就是以車找人。

甘滿季還會向村民介紹慈濟的「竹筒歲月」,由於村民看到他遇到慈濟以後的改變,他的分享也變得特別有說服力。照顧戶賈格狄什(Jagdish Manjhi)是甘滿季的鄰居,他說,甘滿季常常會提醒要投竹筒發好願,孫子學校有善心人士發放零用錢,孫子會拿一部分給他,他就會投進竹筒,投竹筒的同時也不忘祝福自己的生活能越來越好。

村子裡很多人家都養牛,平時牛隻就栓在門口的空地上,放牧時間到了或結束了,成群的牛隻就會在巷子裡移動,曾經有志工因被牛隻衝撞而受傷。只要甘滿季在場,他就會擔起守護志工的角色,保護志工安全閃過牛群。村民看到甘滿季的動作,也會主動加入,和他一起守護志工安全。

甘滿季很有趣,他因和慈濟人一起關懷村民,而顯得自信滿滿,看到自動加入的村民還會好心告知:「你以後要跟慈濟人一起關懷村民,就要穿上慈濟背心……」甘滿季說別人的時候發現自己都沒穿上慈濟背心,不免摸摸頭,尷尬地笑了出來。

◎用行動表達感恩

善的效應正在志工以付出無求的足跡中開出了朵朵蓮花,去恆河比哈村的田中央探訪照顧戶拉古時,突然有一位村民滿手捧著剛摘下的新鮮芭樂出現,正當大家想著這位村民是誰的時候,每天和醫療組去拉蒂比加村(Rattibigha)幫截肢女孩特麗(Tetari Kumari)換藥的本土志工恩德拉吉告訴大家,這位正是特麗的爸爸蘇卡爾(Sukar Manjhi)。

平時醫療志工幾乎每天都去幫特麗清洗傷口換藥,偶而見到不善言詞的蘇卡爾,總覺得他心情沉重,面容嚴肅,但今天看到笑咪咪的他,還一而再地捧著芭樂出來分享,讓志工們深深感受到他發自內心的感恩,志工們也在心中為這位愛女心切的父親,及他們一家人深深祝福。

還有一位在會所上縫紉班的學員露比(Rubi Devi),她住在一位照顧戶家的隔壁,看到志工去關懷鄰居,她也出來打招呼,告訴志工她正在縫製歲末祝福需要的福慧袋,邀請志工去她家看看。

露比的先生藍紀特(Ranjeet Kumar)正在為露比縫製好的福慧袋上串上束帶,他說,他很支持太太去上縫紉班,也看過太太在縫紉班比手語的影片,他覺得太太去縫紉班後改變了很多,脾氣比以前好了,他很開心看到太太的收穫和改變,也從太太的分享中得知這些袋子未來有機會送去臺灣,所以只要太太有需要他協助,他義不容辭。

關於慈善,慈濟重視的不只是救濟、援助的成效,更在乎啟發人性善的良能--「教富濟貧」。使富者因施而樂,學習付出愛心濟助貧困,找到生命的意義;「濟貧教富」,啟發貧困者富有愛的心懷,走出生命的幽谷,讓愈來愈多的人願意盡一己之力,且能在付出中自我成長,匯聚愛的能量,積善造福。

圖左 :縫紉班學員露比(Rubi Devi),右二)把在縫紉班學習手語的影片給先生看,先生也很支持她。[攝影者:林家如]
圖右 :七十五歲的普尼亞(Puniya Devi,左)奶奶看到志工,就像看到老朋友般叨叨絮絮的說著她的近況。[攝影者:林家如]

圖左 :截肢女孩特麗的爸爸(右),一而再地捧著芭樂出來分享,讓志工們深深感受到他發自內心的感恩,志工們也在心中為這位愛女心切的父親及他們一家人深深祝福。[攝影者:林家如]
圖右 :經過半年多的訪視關懷,恆河比哈村的照顧戶芭比塔看到志工,臉上已有了笑容,志工也安心了不少。[攝影者:林家如]

圖左 :照顧戶賈格狄什(Jagdish Manjhi)說,孫子學校有善心人士去發放零用錢,孫子會拿一部分給他,他就會投進竹筒,同時也不忘祝福自己的生活能越來越好。[攝影者:林家如]
圖右 :照顧戶拉古的「床」在沒門沒窗的一堵牆旁,床上鋪著厚厚的稻草還有一床薄毯,旁邊有一個生著火的灶,生活清苦可見。[攝影者:林家如]

圖左 :甘滿季(左二)會向村民介紹慈濟的「竹筒歲月」,由於村民看到他因遇到慈濟以後的改變,他的分享也變得特別有說服力。[攝影者:恩德拉吉]
圖右 :12月18日開始,慈善組團隊由來自馬來西亞的志工陳美聰(右二)、和本土志工士楊(左一)及蘇達(左二)共同承擔[攝影者:林家如]
圖左 :縫紉班學員露比的先生藍紀特從太太的分享中得知,這些袋子未來有機會送去到臺灣,所以只要太太有需要他協助,他就會協助。[攝影者:林家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