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社區網

04月30日
  • Increase font size
  • Default font size
  • Decrease font size
首頁 全球新聞、活動 臺灣 彰化 印尼第一代慈青 帶著全家做慈濟

印尼第一代慈青 帶著全家做慈濟

E-mail 列印
「做慈濟的快樂,是真正的快樂。我發願我的家庭全部做慈濟,做慈濟是很感動的幸福。」

來自印尼的饒金華與太太陳麗善,都是第一代慈青。2003年印尼慈青成立,兩人分別承擔總幹事、幹事。二十年來,饒金華從自 己一個人做慈濟,到現在全家人都做慈濟。

彰化靜思堂菩薩雲來集,現場有新加坡、馬來西亞、印尼、斯里蘭卡、尼泊爾、澳洲、日本、菲律賓、南非、美國、加拿大等多國慈青學員。在指導德格師父、德諦師父及彰化志工團隊的陪伴下,展開為期六天的研習課程暨年會。

◎擔使命學佛行儀

「陽光普照山河大地,法雨滋潤十方世界,發揮生命功能,藉事練心散發慈濟的光。尊重生命廣結善緣,調和聲色理直氣和,事圓理圓人圓,慈悲的心,實踐出生命的愛,我們是慈青的菩薩,肩負著佛陀的使命,我們是慈青的菩薩,傳承慈濟歷史的腳步……」

「2023年海外慈青幹部精進研習營暨全球慈青年會」12月26日於彰化靜思堂講經堂舉行開營、相見歡。〈慈濟大專青年聯誼會會歌〉呈現出慈青的信、願、行,為開營揭開序幕。

提早進駐的海外慈青,12月25日把握時間在講經堂,彩排將在課程中呈現的演出,及歲末祝福的演繹。

晚間安排了「禮儀之美──學佛行儀」課程,讓慈青深入了解何謂學佛行儀。由於冷氣團來襲,幾天來早晚溫差大,德格師父授課前,親切地提醒慈青要將外套穿上,不要感冒了。

「上人是出家師父,所以慈濟就是佛教團體。佛教也是一種宗教信仰,在慈濟,上人不怕你信仰任何宗教。最重要的是,要很透徹了解,宗教是人生的宗旨,生活教育,是人人終身的教育。」

「學佛,就是要學習佛陀的精神,而佛陀的教義,最重要的就是『諸惡莫作,眾善奉行』……」

德格師父在課程中,仔細解說學佛行儀。他講到慈濟人,左肩擔慈濟的使命,胸前掛的是個人形象。做人要人模人樣。把形象顧好,內、外的美一致,不只外在形象的美,還要付諸行動去幫助別人。

課程中慈青示範問訊,德諦師父也在現場親和指導,讓慈青更清楚學佛的行儀。

◎看見愛 學習付出

「剛才在靜思堂導覽的時候,其中的一位師姑的腿有受傷,她走路其實很不舒服,但是她仍然還是帶著我們,走遍整個靜思堂,從師姑的動作來看,我就非常感動。」

「雖然天很冷,師父依然暖心迎接,就像家人一樣……」來自印尼的慈青施勇胜,分享他的感動。

2019年曾參加慈青營隊的他,疫情後,第一次回臺灣,覺得臺灣就像慈濟大家庭的家。

施勇胜看到學長、學姊,為了營隊活動不斷的排練,花很大的心思。在示範怎麼疊被子中,讓大家認知禮儀美,細心為大家著想。

他覺得自己也必須付出更多,更加用心來做每一個事情,也更努力去幫助別人。

◎善循環祥和人間

「如果每個人能夠有這分愛心來付出,就可以帶動這個社會善的循環,行善是安定社會的一股力量,是祥和人間的一股清流。」

「莫因善小而不為,莫因惡小而為之。因為滴水可以成河,粒米也可以成籮,大家這一分小小的大愛,小小的這分愛心,匯聚眾人的力量,可以讓它變成大愛。」

德杰師父在精舍,透過連線與慈青夥伴分享。讓慈青了解,慈濟募款不是為了錢,是為了要啟發每個人一分愛心。

「期勉大家都能夠說慈濟、做慈濟。改變自己影響他人,社會就會更祥和,世界會更和平。」

◎全家行菩薩道

「我以前的快樂跟現在做慈濟的快樂不一樣!做慈濟的快樂,是真正的快樂。我發願我的家庭全部做慈濟,我的快樂比較大、比較好。我一半的時間都給慈濟了,做慈濟是很感動的幸福。」

「2004年南亞大海嘯,有六個月時間,在亞齊協助救災工作,2015年去尼泊爾賑災……」

來自印尼的饒金華與太太陳麗善,都是第一代慈青。2003年印尼慈青成立,兩人分別承擔總幹事、幹事,願心帶家人行菩薩道,此次全家來臺參加研習營。

2016年受證積極參與慈濟會務,二十年來,從自己一個人做慈濟,到現在全家做慈濟,是饒金華最大的快樂。

和樂的一家人,現在兩個孩子也都是慈青,小兒子是慈少班,跟著父母一起做慈濟。

「2004年我參加慈青營,那時候我發願要當上人的孩子、要受證,但是我今年才受證。因為結婚後,要照顧三個小孩,師公上人告訴我們,要先照顧好自己的家庭。雖然很羨慕我的先生,有機會投入救災的地方,但是我就想,我是在養慈濟的小種子。」

「我告訴我的孩子,不要浪費時間,要把握時間。要一起跟著爸爸媽媽投入慈濟,從孩子小時候,就帶著參加大船的義診,慈善、醫療還有香積。」

「我就希望他們可以一起做慈濟,因為他們有自己的路,但是不要忘了,我們一起陪伴他們在菩薩道……」

陳麗善分享,因為要照顧孩子不能參加慈濟活動,眼眶泛淚。如今能帶著孩子一起參加慈濟活動,她臉上洋溢著幸福喜悅。

大兒子饒順安說:「想幫助整個社會,讓社會更美好。」

他們也要對師公說:「媽媽已經帶我們回來了!」

◎愛語祝福延續善愛

「每一個當下用心的話,收穫的是自己。很期待大家在這幾天的課,沒有空手而回,收穫滿滿。師公上人每天心想的,都是天下的眾生。所以常常提醒年輕人也要關懷天下。」

「昨天晚上耶誕大餐,是不是非常的豐盛?而且還每個人有一個甜筒(沙拉聖代),大家把每一個人,都當成自己的孩子。」

「這麼豐盛的餐點,除了感恩之外,其實心裏面也會覺得我們好幸福。因為我們在享用這麼豐盛佳餚的同時,很多人面臨的是災難……」

德諦師父期勉慈青用心在當下,把握研習的每一堂課。課程不只聽過、上過,更重要的是,要去思考跟生命的連結。

他提到加薩走廊戰爭造成的災難,五十七萬人因為沒有食物可以吃,要面臨飢餓而失去生命。希望大家在享受豐盛食物的同時,能知福、惜福、再造福。

德格師父也期勉慈青,擔負慈濟傳承的責任,讓善與愛不斷延續。

「要擔負責任,就要先了解慈濟法脈的源頭跟方向。走在慈濟菩薩道上,能夠勇往直前,為普天更多的苦難眾生付出……」

「彰化的師姑、師伯,他們為了這一次海外的慈青回來,動員整個十一個和氣組一起籌備這個營隊。他們為了你們的衣食住行,各方面費盡了很多的心思,為的是一個『愛』字。」

「在慈濟,大家都是因為一個共同的大愛。每一個人付出一點,這一點光,我們的愛,就能夠傳播出去延續下來。」

「慈濟走過五十八年了,開道鋪路的慈濟師姑、師伯都已老邁,慈青是慈濟未來的接棒人,也是社會的未來希望。大家愛師公,就要勇於承擔慈濟的責任和使命,讓慈濟這個充滿愛與善的團體能永續,為這個社會創造希望和溫暖。」

德格師父告訴慈青學員,要珍惜現在所擁有的一切,把愛再延續、傳播出去,讓這個世界充滿愛與關懷。期許慈青做發光發熱的螢火蟲,大家一起凝聚更多年輕人的力量,創造更美好的人間。

圖左 :學佛行儀是佛弟子應該要懂的儀軌,指導德諦師父親自帶領學員正確的禮佛三拜。[攝影者:鄭春金]
圖右 :指導德諦師父親自教導學員,在向上行問訊禮時,應當如何打出正確的佛教手印。[攝影者:鄭春金]

圖左 :慈青幹部及學員,為呈現莊嚴經藏演繹,把握時間加緊練習,臺上、臺下相呼應。[攝影者:鄭春金]
圖右 :為了讓海外回來的孩子更認識彰化靜思堂,活動組志工詳細解說每處定點的意義。[攝影者:鄭春金]

圖左 :饒金華(左二)和太太陳麗善師姊(中)都是印尼第一屆慈青,帶著三個慈青兒子,回臺灣參加慈青精進研習營。[攝影者:鄭春金]
圖右 :慈青幹部營隊指導德格師父,慈藹的向海外歸來的慈青學員問候,以及愛的叮嚀。[攝影者:鄭春金]

圖左 :指導德格師父殷殷叮嚀,慈濟一路走來篳路藍縷,請學員也要謹記慈濟克難精神。[攝影者:鄭春金]
圖右 :行住坐臥無不是禪,慈青幹部臺前示範正確摺疊棉被的方式,生活儀軌不可缺。[攝影者:鄭春金]
圖左 :開營時刻,課務組帶動慈青隊歌,在低溫中溫暖身心靈,也喚起今天動力與能量。[攝影者:黃宗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