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社區網

05月09日
  • Increase font size
  • Default font size
  • Decrease font size

約旦冬令發放 助1518個艱困家庭挺過寒冬

E-mail 列印
「感恩上人的祝福,感恩點滴愛心匯聚,提供豐富的物資,幫助苦難人度過寒冷的冬天。」望著自入冬,慈濟志工們便馬不停蹄,兩個月來,足跡踏遍約旦每個苦難的地方,約旦同仁林綠卿感受甚深。這分猶如菩薩聞聲救苦的慈 悲,每一年都如期展開,每一次總令她感動滿懷。

慈濟約旦分會一年一度的冬令發放,2023年11月10日,在八個區二十一個地點舉辦,共一千五百一十八個家庭;八千二百五十八人受惠,除了食物包還援助二千四百位孩童的冬衣、冬鞋。這分愛,每年志工們都會在11月開始,在12月底前圓滿,讓貧困農工、敘利亞難民、流浪貝都因人等等,得以溫飽挺過寒冬。

◎死海窪地 非裔農工生活困苦

慈濟志工不畏路遙,最遠的地點來到南部,來回五百六十公里,兩區的約旦貝都因人共九十一戶。人數最多的死海窪地南北兩區(Deadsea),以安曼(Amman)為中心,以北是約旦河谷(Jordan Valley),以南是果爾莎菲(Ghawr Safi),這兩區一共一千二百戶。安曼東北邊的馬夫拉克(Mafraq),有兩區貧困的帳棚區,有一區是約旦貝都因人三十二戶,第二區是敘利亞難民三十五戶。

志工在長時間地籌備及規劃下,11月10日跟11月17日,先來到死海窪地北邊的約旦河谷,地勢是海平面以下四百三十公尺,這裡每一年的齋戒月跟冬季,志工都會來發放食物包,幫助六百個貧困家庭。

死海窪地南邊是果爾沙菲地區,在死海南邊的三個農村區,終年炎熱。自2010年起,分會每年兩次的發放食物包,開學時,9月發放書包文具,是居民與孩子最期待的時刻。這一區的居民是非裔的約旦農工,生活艱辛,歲末年終,約旦分會的發放,幫助六百個家庭過冬。

發放的食物包,以素食及實用為主,米、糖、扁豆、麥子、油等等,一共十樣生活必需品,共二十公斤。在固定的預算中,選擇可以吃飽的五穀雜糧,希望他們在冬天不會挨餓。

這兩區的居民都是佃農,平日以打零工維生,收入微薄,家中食指繁浩,沒有多餘的錢照顧孩子的需求,甚至連書包都是奢侈品,平常孩子上學用塑膠袋裝課本。冬令發放除了有食物包,還有孩子期待的新鞋。

志工在大型發放時,會邀請敘利亞籍照顧戶、慈心之家(Tzu Xin House)的媽媽們,及大學獎助學金的學生參與,到偏遠地區親手發放,見苦知福。反轉手心,體會助人的快樂。

◎南部偏鄉 看見教育翻轉人生

南部偏鄉有兩區,11月24日的發放日,還有安賈德醫師(Dr. Amjad Othman) 帶著七位牙醫師,為沙格拉(Althogra)地區的一百四十二位居民舉辦牙科義診,家醫科麥旦尼醫師(Dr. Michael Al Madani)也參與。在南部地區,醫療資源不足,尤其是牙科。慈濟辦的義診,以一般的健康檢查、牙科服務,還有教導孩子口腔保健習慣,對當地民眾幫助很大

志工自2002年開始關懷南部偏鄉,每年兩次的大型發放,每次共九十戶。因為地處偏遠,兩地的學校一百五十名學童,公立學校政府只供應一塊椰棗餅乾當早餐。

2017年起,約旦分會執行長陳秋華(濟暉)跨海求援,由臺灣志工援助早餐費,為偏鄉兒童補充營養,可以專心學習,孩子們營養不良的狀況,2017年後大幅改善。

另一區,在阿巴西亞(Abbasiya)沙漠中,學生莫漢默德(Mohammad Almanajaa)於2022年大學聯考,以九十五分的高分,考上國立大學會計系。在艱困的環境裡考上大學,勵志的故事,鼓舞當地所有的孩子們,只要努力在沙漠裡也能出頭天。

在前往沙格拉發放與義診的路上,醫師們也親手為孩子們製作蔬菜三明治早餐,在專業領域以外,貢獻自己的一分心力。參與的醫師們都很敬佩慈濟在這個地區長達二十一年的耕耘,也感受當志工的歡喜。

◎馬夫拉克 沙漠柴火家的溫度

12月8日,志工們到馬夫拉克兩區舉辦冬令發放。關懷三十二個約旦家庭跟三十五個敘利亞家庭。約旦家庭的區域,自2001年開始關懷,每兩個月一次的食物發放,醫療照顧,志工與他們建立家人般的情感。

他們平日以打零工維生,住在帳棚區,教育不足,難以翻轉人生。證嚴上人的愛與慈悲走進他們的人生,發放冬衣、冬鞋,給寒風中受凍的孩子帶來溫暖。

虎威賈村(Huweija)是敘利亞家庭的區域,志工自2017年開始關懷,也是每兩個月一次的食物發放、醫療照顧,救助難民以減輕他們的苦難。虎威賈村因為地點適中,靠近札塔里(Zaatari area)大難民營,每次中型義診的時候,由卡蒂佳老師(Khadija Alramlah)幫忙登記有看診需要的患者,讓愛不遺漏。

今年(2023年)發放的物資還有木柴。安曼的蘇梅雅公主科技大學(Princess Sumaya University for Technology)5月捐贈了六十五噸的木材,這兩區的家庭每戶可以分到九百七十公斤的柴火,居民用來煮飯取暖。木材是冬天積雪壓斷樹木,從校園整理曬乾,慈濟負責運輸到馬夫拉克區,並雇用工人切成適合的大小。

帳棚避風遮雨的功能有限,所以生火取暖非常重要,木材對帳棚區的鄉親是必需物資。一家人可以在寒冬中圍在火爐邊烤火取暖,是一件最幸福的事。

◎安曼機場 慈心之家暖心陪伴

12月23日,志工們到安曼機場兩區舉辦冬令發放。兩區的照顧戶,一共有二十個家庭。第一區有十六戶約旦家庭,第二區是四戶巴基斯坦家庭。

第一區的約旦家庭,慈濟每個月提供食物包的發放,8月有學童書包文具發放。冬令發放加上孩童的冬衣、冬鞋及瓦斯補助。男眾的工作是在大街小巷收回收;婦女的副業是幫人養山羊、鴿子、土雞,撿土雞蛋可以賣錢,羊奶可以做起司,但帳棚外就是家畜圈養區,人畜共處,居住環境堪憐。

這十六戶人家,以每年五百約幣(約合新臺幣二萬元)的價格承租一片三千三百坪大的農地,在上面搭建帳棚,因地主不允許在上面蓋房子,只能種牧草養羊。他們居住在城市邊緣,方便撿拾回收維生。但在教育方面,孩子經常在國小後就輟學,幫忙農活。志工不捨孩子斷了教育,還在想辦法找解方。

除了每個月固定的食物包,冬天還補助四個月的瓦斯費,這段期間分會還會安排熱食供應。由志工承擔,在家準備好食物後親自送達。今年十二月跟明年(2024年)一月的熱食,由慈心之家的媽媽們發心烹煮,來到現場,並照顧年幼的孩子們吃飯。

慈濟自從2017年起開始照顧慈心之家的房租和兒童學費。開辦跆拳道課程、醫療照顧、職訓班等等,這些年的陪伴關懷,單親媽媽們與孩子們多次參與志工活動,親眼見到約旦還有許多需要幫助的人。如今她們可以手心向下,貢獻自己的一分力量,幫助他人,這分喜悅豐盈了心靈。

「我不認識您,但是我願意為您服務,希望您恢復健康。」這是一分真誠的祝福與付出。不分種族宗教國籍,是一幅美善的畫面。不需要言語,只要人與人之間真心誠意的互動就足夠。

約旦分會2023年進行了六次義診。每一次的義診,都是滿滿的病患,看著他們渴望獲得治療的企盼眼神,即使是在三十六度高溫的沙漠帳棚中,志工們一點都不敢懈怠。而慈心之家的媽媽們,在2022年參加過四個月的「居家長照職訓班」,所以她們在義診團中負責基本醫療檢驗,是量血糖、血壓的固定團隊。

每年8月底開學之前,志工都會備好二千七百份的書包與文具,到固定關懷的十八個地點,加上社會部的三個兒童收容所,捐贈書包與文具。慈心之家的四十二位孩子,也是慈濟小志工,幫忙打包書包和文具,用自己能力所及的方式,為他人付出愛心。

◎地球永續 環保袋藏減塑心意

南薩區(Ramtha)有四十八戶家庭,自2013年5月開始定期每個月的發放。還有特教兒童,醫療個案等。2023年經過家訪,確定敘利亞籍長期照顧戶,依照約旦籍標準,留下三十個家庭,都是孤、寡、病、老、殘等等無工作能力者。

陳秋華每個月來關懷,說上人的法,「竹筒歲月」的精神,一點一滴沁入心。今年他們點滴匯聚愛心,也手心向下。由阿里媽媽(Asmahan Almasri)和伊爾罕媽媽(Elham)經過家訪,登記資料建檔,三十四個南薩家庭,也在冬令發放食物包名單中,南薩鄉親匯集一百六十約幣,分會補助五百二十約幣,將愛流入慈善大海。

發放中,還藏著志工的環保心意,約旦分會9月開始在安曼尋找可以製作環保袋的廠商。選定一家有七十年歷史的工廠,根據志工的需求,環保袋內層是防水防污材質,外層是藍色帆布料加上慈濟標誌。兼具實用與美觀,每一個袋子可以承重十二公斤。

大型發放的時候,食物包有二十至二十二公斤,所以每一戶會發兩個環保袋,方便照顧戶提物資回家。

環保袋,可重複使用,減塑愛地球,贏得大家的喜愛。發放結束每一區的負責人把環保袋收回保管,等待下次發放時再度使用。減少塑膠袋使用,比起容易破損的塑膠袋,環保袋裝物資更深得民心。

約旦志工二十七年來,四大八法足跡遍及偏鄉、暗角,照顧的對象都是與慈濟有緣的人。不分國籍、宗教,用愛陪伴,在困頓中溫暖心扉,就盼打開每個人心門,將「為他人付出,為自己植福。」的善種,深植入心田,在約旦貧瘠的沙漠中開出善念的花朵。

圖左 :2023年6月受證的志工如思(Mohamed Khir Alriz,左),在發放的時候介紹慈濟,恭讀上人祝福信,體現了在慈濟世界中的大愛,不分宗教,種族,國籍,淨心第一,利他為上。[攝影者:陳秋華]
圖右 :冬令發放加上孩童的冬衣,寒冬裡小小身軀有愛就不冷。[攝影者:劉金玫]

圖左 :12月8日,慈濟志工到馬夫拉克兩區舉辦冬令發放,發放的物資還有木柴,居民用來煮飯取暖。[攝影者:林綠卿]
圖右 :約旦南部地區的沙漠,慈濟自2002年開始關懷。每年兩次大型發放,每次共九十戶受惠,沙格拉與阿巴西亞區是約旦貧窮貝都因人的家園。[攝影者:陳秋華]

圖左 :在南部地區,醫療資源不足,尤其是牙科慈濟辦的義診,對當地民眾幫助很大。[攝影者:陳秋華]
圖右 :志工及醫生們親手為孩子製作蔬菜三明治早餐,見苦知福,親手布施,感受做志工的法喜在專業領域以外,貢獻自己的心力。[攝影者:陳秋華]

圖左 :約旦志工二十七年耕耘,布善種子,為苦難眾生拔苦救難,接引志工,菩薩大招生。[攝影者:林綠卿]
圖右 :大學生在課業之餘,參加慈濟活動,多了解慈濟,同時見苦知福,播善種子,菩薩大招生。[攝影者:劉金玫]
圖左 :發放環保袋,選定內層是防水防污材質,外層是藍色帆布料加上慈濟標誌兼具實用與美觀。[攝影者:劉金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