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社區網

05月05日
  • Increase font size
  • Default font size
  • Decrease font size

傳承與接棒

E-mail 列印
「我們耳鼻喉科一定會更加的用心。」臺中慈濟醫院院長簡守信醫師,回憶起他們在吳宏斌主任 2023年10月15日往生後,他們曾經向證嚴上人與吳主任的雙親所承諾過的話。

◎人工耳蝸技術權威 在慈濟醫院延續

吳弘斌醫師專精人工電子耳微創手術,是人工耳蝸領域的權威,是教授也是博士。2010年吳醫師擔任臺中慈濟醫院耳鼻喉部部長,逐漸在中部地區札根。三百多例耳蝸手術成功率百分之百,成為臺灣醫療的典範,也是國內最年輕的耳鼻喉科教授。遺憾的是在2023年元月20日發現他罹患腦癌,不幸於同年10月15日往生。

吳弘斌醫師往生百日的隔天,2024年1月16日上午,臺中慈濟醫院耳鼻喉部謝承祐醫師,在臺中靜思堂與上人溫馨座談會上,分享他逐漸承擔起人工電子耳微創手術的使命,並承襲許權振副院長與吳弘斌醫師的衣缽,學習他們的智慧。

臺中慈濟醫院副院長許權振,是吳弘斌醫師在臺大醫學院的老師,也是將人工耳蝸技術引入臺灣的先驅之一,師生緣在慈濟醫療志業延續。

◎權威手把手教導 陪伴到最後

當天座談會螢幕上,放映著一張四位醫師在手術檯上的畫面。謝承祐醫師說起,一年來每星期二,他都與許權振副院長同在手術檯上為病患開刀,「其實是許副院長手把手地教導我。」

謝承祐不諱言地說,一般指導醫師開刀的老師,是在一開始或關鍵時刻,或是開刀一結束,沒問題老師就離開了。但是,許權振副院長卻不同。

謝承祐說,許權振副院長接到他的電話說:「明天有一檯刀,我不太會,您可以來看一下嗎?」結果,隔天手術一開始,許副院長就在謝承祐醫師身邊。事後,謝承祐才知道,許副院長昨天才剛下飛機,他一早搭高鐵到醫院看他開刀;而且是從早上九點到下午五點,縫到最後一針,他一直都在,這讓謝承祐感念於心。

◎積極備應期中考 推展電子耳

螢幕上回到,許權振副院長、吳弘斌主任及謝承祐醫師,曾到國外開會閒暇之際,三個大男人手持冰淇淋的相片,他分享過往溫暖的回憶。話鋒一轉,謝承祐慎重地說:「其實今天是我的期中考,主任過世後這半年來,我們到底做了些什麼?」從2023年8月到2024年2月,預約的十七臺刀,至今已完成十四臺人工電子耳微創手術。

謝承祐分享,2023年8月8日一個聽不到聲音的小女生,經過電子耳手術後半年內,語言卻很快速地發展,也有很好的表現,甚至還參加幼兒園的說故事比賽,是令人興奮的成果。

除了手術達到一定的水準外,臺中慈濟醫院耳鼻喉部團隊,在許權振副院長領軍下,一直參加國際間的會議,就是想在醫療技術上更精進。2023年11月,他與許副院長到韓國參加亞太電子耳說明會上分享。因為他們不希望在電子耳權威吳宏斌主任往生後,大家就不知道臺中慈濟醫院仍然在開電子耳,因此繼續推廣人工電子耳微創手術的說明會。當天雖然只有十幾個人,但是效果很好,當下就有兩位預約手術了。

除此之外,2023年11月,謝承祐醫師到臺中市聲暉協進會演講,讓就讀小學的學童父母知道,臺中慈濟醫院有人工電子耳微創手術,並提供相關的醫療照護。另外,謝醫師也統整吳宏斌主任最近幾年的研究,在2023年12月慈濟醫學年會上發表,讓大家知道他們的表現。

◎繼續深造 獲得殊榮與嘉績

除了電子耳外,他們希望再邁向另一個更新的領域——耳咽管障礙診斷與治療。所以許權振副院長與謝承祐醫師,應邀在臺灣耳鼻喉頭頸外科醫學會上演講,當時有三百多位耳鼻喉科醫師在線上聆聽且共同討論,受到非常大的肯定。2024年1月上旬,謝承祐醫師也到香港參加電子耳手術訓練,在技術上不斷地精進。

謝承祐醫師深情地回憶起,吳宏斌主任在病榻中,一直給他很多作業。其中一項作業就是,希望謝醫師延續電子耳蝸手術,因此安排他2023年8月,到全世界最大的澳洲電子耳Cochlear中心進修,並且要求謝醫師繼續深造,說他是臺大畢業的,所以也要再進臺大。所以謝承祐就到臺大研究所進修,不負眾望,他2023年以全班第一名,獲得「分子與細胞生物學」書卷獎的殊榮。

成果不勝枚舉,謝承祐醫師如數家珍,他參加了兩次國際手術特訓、一次國際會議、四次國內演講。自2023年2月到2024年2月,將完成二十四檯電子耳手術。

◎成立的耳咽管中心 提供一站式服務

除了電子耳外,謝承祐不忘吳宏斌主任的期盼,一定要做好耳咽管障礙診斷與治療。其實他從一畢業,第一年住院醫師開始就投入該領域了,因為這領域鮮少醫師在做,所以團隊開始制定中文版症狀問卷,由德國引進三合一的診斷工具,包括氣球擴張術等,能即時電腦斷層掃描(Real-time CT),建立全國唯一的診斷流程,精準地診斷。因此,臺中慈濟醫院有關耳咽管相關論文量,與執行耳咽管氣球擴張術的手術量,目前都是全國第一名。

謝承祐醫師希望未來全臺第一個成立耳咽管中心,在門診提供一站式服務,病患當天能夠接受檢查、診斷,並且可以當天手術,不讓病人耗費多次往返醫院的時間。成立的耳咽管中心,將達到SNQ國家認證的目標,並且是除了電子耳以外的另一項特色。

積極進取的謝承祐,為自己與團隊立下目標,他將在2024年9月攻讀臺大研究所博士班。目前臺中慈院已完成三百三十九檯電子耳手術,希望可以往五百檯邁進,拼到全國第一名。

◎愛的接棒 持續都在努力

「聽見世界、說出希望、陪伴成長」是吳弘斌主任生前對團隊的期許,謝承祐希望在他這一輩可以多加「愛的接棒」。他代表團隊告訴上人,以及當天在現場吳弘斌的妻子余思慧與慈濟家人們,團隊持續一直都在努力。

證嚴上人感慨地說,「時間真過得快呀!回到臺中總是很溫馨,滿滿的感情,實在有很深的感受。雖然能感受到美好,但總有個小小的落失感。」上人回憶起2023年8月3日吳宏斌醫師,分享他手術後的小病人。失聰的小孩手術後,不但能聽到,還可以清楚的說話,發揮他往後美好的人生。「但是,現在雖然想著他,他卻永遠無法在我們的面前。不過,相信他永恆的存在我們的記憶中。」

醫療是拔除苦難的妙法,人生世間苦難偏多,苦莫過於病苦,病苦需要有良醫的醫治,所以慈濟的醫療志業推展非常的重要。

圖左 :2023年11月,臺中慈濟醫院許權振副院長(右二)及耳鼻喉部謝承祐醫師(左三)率團隊到韓國參加亞太電子耳說明會。[攝影者:截圖]
圖右 :2023年11月,臺中慈濟醫院許權振副院長(前左三)及耳鼻喉部謝承祐醫師(後右一),到韓國亞太電子耳說明會後與觀眾合影。[攝影者:截圖]

圖左 :2023年12月,謝承祐醫師到臺中市聲暉協進會演講,讓就讀小學的學童父母知道,臺中慈濟醫院有人工電子耳微創手術,並提供相關的醫療照護。[攝影者:截圖]
圖右 :2024年1月上旬,謝承祐醫師(左)前往香港參加電子耳手術訓練,在技術上不斷地精進。[攝影者:截圖]

圖左 :2023年8月,謝承祐醫師到全世界最大的澳洲電子耳Cochlear中心進修。[攝影者:截圖]
圖右 :謝承祐醫師(左)在臺大研究所進修,2023年以全班第一名,獲得「分子與細胞生物學」書卷獎的殊榮。[攝影者:截圖]

圖左 :謝承祐醫師(右)統整吳宏斌主任近幾年的研究,在2023年12月慈濟醫學年會上發表。[攝影者:截圖]
圖右 :許權振副院長(前左)在手術檯上,手把手帶領耳鼻喉部謝承祐醫師(右)為病患開刀。[攝影者:截圖]
圖左 :臺中慈濟醫院耳鼻喉部謝承祐醫師,在臺中靜思堂與證嚴上人溫馨座談,分享他逐漸承擔起人工電子耳微創手術的使命,並承襲許權振副院長與吳弘斌醫師的衣缽,學習他們的智慧。[攝影者:呂榮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