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社區網

05月04日
  • Increase font size
  • Default font size
  • Decrease font size
首頁 全球新聞、活動 臺灣 臺中 顛覆人生 發揮生命價值

顛覆人生 發揮生命價值

E-mail 列印
人類特殊的疾病,在臺中慈濟醫院得心應手。2024年1月中旬行腳到臺中,臺中慈院醫療團隊,16日在臺中靜思堂與證嚴上人溫馨座談。神經內科楊智勝醫師,到臺中慈濟醫院已經十年,他專攻令人困擾的癲癇。

◎癲 癇造成生活不便

癲癇來自於大腦神經元突發性、無法控制的同步放電,好像木偶突然間斷了線,沒辦法自我控制。小發作可能只是發呆恍神,或是會做一些無意義的動作,如收東西,或繞來繞去。大發作則是突然的意識喪失、倒地、抽搐、口吐白沫、四肢痙攣等。如此,一段時間後,他慢慢恢復意識。

在抽搐過程中,有時候也會伴隨心跳加快、自主神經亢奮,甚至可能造成缺氧,或突然猝死的可能性。所以癲癇徵候,在神經內科除了急性腦中風之外,是第二常見的神經重症。

「醫師,你有沒有講錯,難道真的是癲癇嗎?有沒有診斷錯誤?不可能是其他的疾病嗎?」是楊智勝醫師常被問到的問題。癲癇可能對他的家庭、婚姻及工作,都會造成很大的改變。

◎十多年來第一次叫媽媽

楊醫師分享一位五十幾歲的個案,十多年前因為車禍造成嚴重腦傷,然後手術後併發腦膜炎,右腦幾乎都沒了,就只剩下左半腦,所以他的左手、左腳是癱的。

他的左腦雖然還在,但是車禍後及中樞神經受到感染產生了後遺症,產生頑固型的癲癇,無時無刻腦部呈現放電的狀態。他幾乎是臥床,不會講話,只會發出嗯嗯、啊啊的聲音。十多年來日常生活都必須依靠年邁的媽媽照顧。老母親當然非常辛苦,每天都很憂鬱,甚至以淚洗面。

來院求診後,經過腦波診斷,確定他是癲癇重症,腦波顯示腦部百分之八十幾一直放電,如此一定影響到大腦的認知功能,所以他才沒辦法言語。經過比較複雜的藥物調整下,慢慢地癲癇的放電波被控制下來,再經過追蹤,腦波顯示只剩百分之十幾的放電現象。

雖然還沒辦法完全根治,但已經比原本的狀況好多了。由一開始的癲癇重症,幾乎沒有認知功能,到目前控制好轉後,他的反應越來越好。

一天,他的母親說,十幾年來他會講自己的名字,會叫「媽媽」,讓媽媽非常感動,照顧他那麼久,終於有了回報。

◎整天戴安全帽的中年男子

「第一次看到戴安全帽走進診間的病人,以為他要搶劫嗎?是不是該叫警衛?是騎機車來,來不及脫下安全帽嗎?」楊智勝醫師繼續分享第二位三十幾歲男子的案例。

經過陪同的母親解釋後,才知道因為他常常癲癇大發作,突然倒下來,時常撞得鼻青臉腫,甚至斷了兩顆門牙。所以為了保護頭部,他不論去到哪兒都帶安全帽,甚至吃飯、上廁所……他的人生真的很辛苦。

反觀,如果奇裝異服,總會引來異樣的眼光,而產生自卑感,人生也會過得很沒有信心。他除了腦部異常放電之外,也很自卑,所以他不敢外出,不敢跟人群相處,更不敢跟朋友出去。但是經過治療之後,他的癲癇漸漸地被控制了,慢慢可以不再擔心了,也不會自卑了,可以自在地生活。

◎不敢入睡的少女

一個十來歲的少女,時常在想睡覺時癲癇發作而驚醒,她的人生相對比較辛苦。她是屬於夜間顳葉癲癇癥候群的患者,每次只要想睡覺時,她的臉就開始抽動,因為有異樣的感覺,所以她會不自主地遮住臉,一天可能發作數十次。所以只要感覺很累想睡覺時,她就害怕癲癇會發作,因此她根本不敢入睡,所以白天都很沒有精神,學習效率很不好,功課一落千丈。

經過治療後,夜間癲癇發作的情況減少很多,雖然無法完全根治,但是由本來的數十次,到目前沒有發作,甚至頂多一次而已。即便只有一次,她就可以比較正常的睡覺了,也可以恢復比較正常生活。

楊醫師十年來發現癲癇患者,經常面對幾個常見的困境,第一是生理上的困擾,因為突如其來毫無預期的發作,可能發生意外,造成身體的受傷,也可能釀成無法挽回的後果。另外也擔心別人異樣的眼光,影響正常的社交功能,人際關係也造成很大的阻礙。

◎醫病更要醫心

除了使用藥物、手術治療外,楊智勝醫師認為最困難的是如何治療病人的心理障礙,他花費更多精力與時間,陪伴病人走過自卑與畏縮的心理層面。首先楊醫師會讓他們了解,自我的價值並不是來自於他人而是自己,對自己的肯定是自我價值的開端。

另外,也要接受人生的不完美。因為世界上並沒有十全十美的人,人生本來就充滿著許多的無常跟苦難,必須一一去面對、接受及克服。楊醫師提到一個案例,他先天腦部缺損,因此怨天尤人、憤世嫉俗,抱怨媽媽怎麼給他生成這樣子。後來經過開導後,他可以接受事實了,也接受自己的不完美。

楊醫師再提到人生必須放下計較跟執著,因為許多煩惱都是因為過度計較,或過度執著所導致的。

「世事短如春夢,人情薄似秋雲,不須計較苦勞心,萬事原來有命。幸遇三杯酒好,況逢一朵花新,片時歡笑且相親,明日陰晴未定。」楊智勝醫師以宋朝朱敦儒的《西江月·世事短如春夢》這首詞,來說明人世間的人情冷暖、權利、富貴,就像浮雲般,無需要去計較、比較。及時把握開心的事情,又何必去煩惱明天會發生什麼樣的事情。放下執著後,心靈上就可以得到解脫。

◎生命的價值

除此之外,楊醫師以「發揮良能,貢獻他人」,與他的病人互勉,希望病人痊癒之後,以他的能力可以服務他人,分享個人的經驗。

臺中慈濟醫院地下一樓,乳房醫學中心外牆上,一幅「拔苦予樂」圖,讓楊醫師回想起他行醫的初發心。他說,在醫院是一顆小小的螺絲釘,但是他的使命是拔除病患的痛苦,給予快樂,希望他們可以解脫煩惱。雖然這並不容易,但是需要大家感同身受同理病苦,集思廣益,才能共同完成。

另外病人也是老師,因為一方面治療病人、傾聽他的心聲及膚慰病人的同時,也得到病人的回饋,同樣給了我們正向的力量,也提醒自己人生的確很多無常,必須去接受。面對人生,發現生命其實非常渺小,總是沒有辦法扺抗無常。楊醫師說,所以面對生命必須要更謙卑,更尊重生命。

「很感動啊!我們的醫療就要有那樣的情與愛,在醫療體系裡提出了生命的價值。」上人希望醫師不但啟發病患的生命價值,更要提升自己的生命價值。不但守志奉道,在理想的大願力下,發揮醫師的生命價值。

圖左 :臺中慈濟醫院神經內科楊智勝醫師(前左)、耳鼻喉部謝承祐醫師(前右),在臺中靜思堂溫馨座談會上,聆聽上人開示。[攝影者:張美齡截圖]
圖右 :臺中慈濟醫院醫護團隊,在院長簡守信領軍下,與證嚴上人溫馨座談。逐一分享後,大家端坐聆聽上人對醫療志業的開示。[攝影者:張美齡截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