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社區網

05月20日
  • Increase font size
  • Default font size
  • Decrease font size

慈濟人初探菩提迦耶 立志翻轉佛國

E-mail 列印
「他們的房子屋簷都很低,因為沒錢,要進去的時候,真的要謙卑。」慈濟基金會副總執行長林靜憪(碧玉),在2023年2月11日抵達印度菩提迦耶。

2月13日當天,透過視訊鏡頭,向位在三千七百公里遠,臺灣花 蓮靜思精舍的證嚴上人,實地說明她在印度迦耶縣(Gaya)進到思龍加村(Silaunja)一處村民住屋的狀況。

◎親見房舍簡陋 難以發揮遮風避雨

從畫面上,只見林副總彎腰低頭,才能走進用土牆和乾草搭建而成的矮房內。多數家庭低矮的屋內,家徒四壁,僅有簡單的炊具及家人共擠的一張小床,其中還有一家四人同睡在一張簡陋的竹床上,其他人則只能睡在泥土地上。

少數幾家有一盞小燈泡外,家家戶戶的水源來自抽取地下水,家門外則有越南及馬來西亞等國援建的手動幫浦。

思龍加村是位於尼連禪河旁的貧民村落,初估有兩百多戶「賤民」。村民所居住的房舍非常簡陋,顯然難以發揮遮風避雨的功能,又因種姓制度觀念根深蒂固,這群被稱為「賤民」的人們,大部分只能過著乞討的生活。

這一天(2/13),團隊還走訪了洽齊村(Chhanchh)、苦行林村(Tapovana),都是生活窮困的貧民村。

◎慈濟團隊承師志 抵達菩提迦耶

從2020年初開始,全球深陷在COVID-19疫情的籠罩之下,交通、經濟等因素都受到嚴重的衝擊與阻隔。三年了,直到2023年,疫情終於緩解,林副總與慈濟基金會宗教處海外事務室主任蕭靜湲(佩芳)、高專曹淑華,在2月11日上午七時從臺灣出發,預計在泰國曼谷轉機後,前往印度迦耶機場。

「希望佛法能再次在印度興盛,人人得到安樂,最重要的是心靈的安樂。」林副總表示,二千五百多年前,釋迦牟尼佛在菩提迦耶悟道,他希望種姓平等,人人慈悲等觀,「這是上人要做的,也是弟子們要做的。」就是帶著上人「翻轉佛國」,讓正信、正見的佛教從佛陀悟道之地――菩提迦耶復興,以及改善賤民生活的宏願,慈濟人走進了印度菩提迦耶。

這心情也如蕭靜湲在飛機上所想的,「此刻,靜思弟子的心,與上人的悲心宏願相契,切切祝願,再六個小時能將上人的眼睛帶到菩提迦耶,祈願此行能促使沿街小乞兒的渴望眼神,在『藍天白雲』(慈濟志工)的庇蔭下,化為清澈與曙光。」

飛機順利在迦耶機場降落。如心法師(Ven. Rigzin Angmo)與另位年輕法師、印度志工士楊(Vivek Kumar),以及三位負責菩提迦耶城市建設規畫的官員,已在機場等候。

由於三位官員對慈濟了解不多,加上慈濟在菩提迦耶算是新來乍到,還需更了解當地需求及慈濟要著力的點,於是團隊在抵達下榻的飯店後,由蕭靜湲先為大家做簡報,再由林副總與官員們討論未來在菩提迦耶推動慈善的可行性。

◎如心法師心生不捨 為乞討的孩子辦學

慈濟團隊此次行程的規劃,除了士楊以外,重要的關鍵人物應屬如心法師了。

今年(2023年)四十一歲的如心法師,出生於印度拉達克(Ladakh),父母親是西藏人。法師於1998年離家到加爾各答佛光山修習佛法和學習中文,又於2001年到臺灣高雄佛光山念佛學院,並且在此出家;2004年在澳洲受比丘尼戒後又到北印度修行藏傳佛學,在2013年來到菩提迦耶。

法師在中華寺前看到街上到處都是乞丐兒童,心生不捨,萌起辦學救助賤民孩子的想法。

如心法師目前在菩提迦耶有十六所學校,阿難愛心小學(Anand Vidya Peeth School)是法師在迦耶辦的一所有課室的學校,其他十五個地方都是在帳篷、樹蔭或露天下。這些學校所在之處,基本上都屬特困區的貧民村,由民眾提供不大的土地讓法師來辦學。

「我希望孩子們真的不要當乞丐,希望他們好好地念書;書,能改變他的命運。」在菩提伽耶耕耘慈善、辦教育的如心法師,於菩提迦耶已經住了十多年,他所關懷的貧童人數,從2015年第一位,到2022年底已經累計關懷多達2050位。

其實法師在當地辦學,並非所有人都樂見其成。以法師在思龍加村募資興建的學校而言,當建到齊肩的高度時,就被人破壞,然而法師不死心,誓願要把學校蓋起來。「不教育貧困的孩子,他們永遠翻不了身。」如心法師對孩子的父母親說:「你們乞討,你的下一代也跟著乞討,一定要停止讓他們在街上乞討。」

法師對當地十分了解,在林副總等人即將來到印度前,就每天與慈濟保持聯繫,也幫忙安排此次的所有行程,包括住宿的飯店等等。法師表示,菩提迦耶已有來自全球各地的道場,在當地進行大大小小的建設,但他一直認為,既然要在菩提迦耶耕耘,就要做得很扎實。

◎拜訪迦耶縣長 擘畫志業推展藍圖

2月12日當地下午四點半,九位來自新加坡、馬來西亞的慈濟志工也抵達菩提迦耶,隨後在牧羊女蘇嘉塔(Sujata Temple)與林副總、如心法師、士楊等人會合。隔天(2/13)上午五點,一行人在如心法師陪伴下從飯店出發,抵達摩訶菩提寺(Mahabodhi Temple)禮拜《無量義經》,且前往思龍加村,參訪如心法師所創辦的「學校」。

說是學校,其實是露天學校。學生們多分成三處,席地坐在用布鋪著的泥地上上課,有的以膝蓋為「桌」,有的彎腰低頭就地寫字。其中一處的三十多個學生中,卻只見兩雙拖鞋放在地上,可以想見其他的孩子都是打著赤腳來的。

孩子們的前方,簡單立著一塊白板,旁邊一張桌子、椅子,那就是老師上課的地方。士楊告訴過團隊,其實菩提迦耶並不缺老師,最缺的是教室。因為六月到九月是印度的雨季,一旦雨季來臨或是炎熱的夏天,孩童們都被迫暫停上學。

當天下午,團隊本欲前往苦行林村訪察,臨時接到印度志工普明(Pravin Bhalesain)的電話,表示已聯繫上迦耶縣長阿濟古瑪(Azit Kumarcx),於是改變行程前往拜會。

阿濟古瑪縣長不知慈濟人的來意,經林副總與蕭靜湲解說,才開始對慈濟產生好感,了解慈濟是個國際慈善團體,且得知慈濟有意跟他的縣府合作,也表示熱烈歡迎,並建議從教育和為貧困的鄉民建屋做起。

林副總表示,如果縣府能撥出一塊夠大的土地,慈濟可以幫忙蓋二千間大愛屋,以及學校、醫療診所等設施。此外,林副總也提到另一個重點,「一定要有教他們技術的處所,讓他們可以生活重建,自力更生,以後才不是政府的負擔。」

陪同前來的慈濟新加坡分會執行長劉瑞士(濟悟)說,見了阿濟古瑪縣長之後,他的腦海立即湧現一個想法,「馬來西亞、新加坡、臺灣,要怎麼樣調度人力,把志業穩定,再加上本土的志工,我想,我們是充滿信心的。」

根據印度政府普查,迦耶縣有6,289處貧民區,接近41,000人生活在困苦的環境底下,但是來自各國的慈濟志工,都立志要翻轉佛陀的故鄉,改善貧民的命運。

其實慈濟新、馬志工關懷團隊,已於2022年就已分梯次進入尼泊爾付出。看到志工走進佛國立心立志,上人在2023年3月20日於靜思精舍與尼泊爾、印度慈濟關懷團連線時提到,如心法師都能做到,再加上慈濟投入進去,「這種的翻轉人生,只要有心不困難。」

上人也說,這個時代,沒有以佛法走入人間,不知要用什麼方法來護大地。上人很感恩新加坡、馬來西亞慈濟志工代替他(上人)走到佛陀的故鄉,去幫助他們、教育他們。「要如何建立慈善,如何幫他們教育,再建設了醫療,真正地提升人文,這才是真正四大志業落實在當地,這叫做回饋佛陀的故鄉。」

圖左 :如心法師(Ven. Rigzin Angmo)募資在思龍加村(Silaunja)建學校,建到齊肩的高度時,往往就被人給破壞,然而法師不死心,誓願把學校蓋起來。[攝影者:吳南凱]
圖右 :「他們的房子屋簷都很低,因為沒錢,要進去的時候,真的要謙卑。」慈濟基金會副總執行長林靜憪(碧玉),在2023年2月13日當天,透過鏡頭,向位在靜思精舍的證嚴上人說明她進到思龍加村(Silaunja)一處村民住屋的狀況。[攝影者:李麗心]

圖左 :慈濟臺灣、新加坡、馬來西亞志工團隊,前往參訪如心法師在迦耶縣辦的阿難愛心小學(Anand Vidya Peeth School),是法師所辦的學校當中,唯一一所有課室的學校。[攝影者:李麗心]
圖右 :志工團隊前往參訪如心法師在迦耶縣,為乞討的孩童辦的學校,多數是在樹蔭或露天下上課的克難教室。[攝影者:李麗心]

圖左 :如心法師在迦耶縣為乞討的孩童辦的學校,多數是在樹蔭或露天下上課的克難教室,學生們席地坐在用布鋪著的泥地上上課,有的以膝蓋為「桌」,有的彎腰低頭就地寫字。[攝影者:李麗心]
圖右 :「我希望孩子們真的不要當乞丐,希望他們好好地念書;書,能改變他的命運。」在菩提伽耶耕耘慈善、辦教育的如心法師(左),他所關懷的貧童人數,從2015年到2022年底已累計到2050位。(圖:如心法師與授課老師。)[攝影者:李麗心]

圖左 :慈濟志工前往貧民村落思龍加村(Silaunja)訪查,關心低種性的貧民鄉親的生活狀況。多數家庭低矮的屋內,家徒四壁,連張像樣的桌子都沒有。[攝影者:李麗心]
圖右 :志工團隊2023年2月13日拜訪伽耶縣(Gaya)縣長阿濟古瑪(Azit Kumar )。蕭靜湲(佩芳,左二)用流利的英文向縣長介紹慈濟,並說明慈濟有意跟縣府合作。縣長表示熱烈歡迎,並建議從教育和為貧困的鄉民建屋做起。[攝影者:楊文輝]
圖左 :來自慈濟臺灣、新加坡、馬來西亞志工團隊,帶著上人「翻轉佛國」,以及改善賤民生活的宏願,在2023年2月走進印度菩提迦耶。【由左而右,蘇祈逢、李麗心、蕭靜湲(佩芳)、林添益、羅康儒、劉瑞士、黃日隆、林靜憪、曹淑華、黃福強、吳南凱、士楊(印度志工)】[攝影者:李麗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