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社區網

05月20日
  • Increase font size
  • Default font size
  • Decrease font size

佛國團隊弘法利生 火金姑點亮菩提迦耶

E-mail 列印
因緣如此不可思議,佛教聖地菩提迦耶與花蓮靜思精舍剛巧在同一個緯度上,直線距離相距三千七百多公里;承擔起翻轉佛國的新馬慈濟志工團隊,到花蓮和菩提迦耶的距離都是三千公里,飛行所需時數都是五小時,三者拉起一 個等腰三角形。

新馬志工來來回回三地,最多的時間是在佛國,然後是花蓮,他們回新馬的家有時是過門而不入,有時就只是短暫與家人相聚,收拾行囊,他們又要出發了。這是近一、二年來許多承擔「廣淨佛國」願力的新馬慈濟志工的生活寫照,他們甘之如飴,愈做愈歡喜。

◎菩薩從地湧出 如火金姑亮起來

2023年3月新馬志工開始長住菩提迦耶,乍到寶地,除了士楊(Vivek Kumar)這位本地志工,以及之前曾拜會的如心法師(Ven. Rigzin Angmo),既沒有人脈,也沒有落腳處,一切從零開始。5月想要在摩訶菩提寺( Mahabodhi Temple)舉辦浴佛活動,充滿挑戰。

幸好結識了在當地從事導遊的羅摩(Ramashish Kumar),告知應如何申請。而羅摩的父親高卡藍居士(Gaukaran)也是位導遊,與當地政商關係良好,且熟識摩訶菩提寺大法師,經由他居中牽線引介,志工於5月4日見到了總住持察林達尊者(Bande Chalinda)。

送上宇宙大覺者的琉璃佛,郭糧鳴向察林達尊者介紹證嚴上人,及想要幫助佛國貧窮村民的心願,提出要在寺中浴佛的事宜。「法師就一口答應了我們,所以我們很順利地在二個月內,在菩提迦耶、也就是在佛陀成道的地方,辦了浴佛節。所以,這個因緣真的不可思議。」郭糧鳴說。

因緣更上一層樓,「通過秘書和他們的負責人,在摩訶菩提寺前面的書店賣上人的書,希望上人的法可以傳到城裡,當遊客過去摩訶菩提寺時有機會來認識上人,傳到整個世界。」這是多麼殊勝的緣分啊!

通曉中文的羅摩於6月回到臺灣,和他的哥哥悉達多同去拜見上人,「他跪下來跟上人發願,發願做上人要做的事。」羅摩的發心立願,令郭糧鳴感動不已,「每次上人講的火金姑,就是一個、一個慢慢亮起來,所以你會看到,我們的菩薩在菩提迦耶越來越多。」

佛國團隊希望能傳授低種姓村民一技之長,人面很廣的羅摩很快就幫忙篩選到很好的縫紉班、英文班和電腦班師資,讓這三個班能夠陸續順利開班,多虧有他。郭糧鳴很肯定羅摩,「他就是一位一位慢慢地介紹很適合的人,所以會看到就是慢慢亮,亮起來很多很多,很多身邊的人來幫助我們。」

◎印地語說法傳法 溝通無礙

因著佛國團隊努力不懈在菩提迦耶推動慈濟的慈善、醫療、教育和人文志業,本土志工如雨後春筍般湧現。團隊很想為新發意菩薩辦理培訓,卻因還沒有合適的場所,只能先等待因緣成熟。

9月13日,慈濟在菩提迦耶的會所正式揭牌,雖然空間不大,至少有了屬於自己的家,要「開班授徒」或是舉辦活動,相對便利許多。

10月15日,第一梯次的新進志工培訓課程在慈濟菩提迦耶會所舉行,有六十七位參加。二個星期後的29日,有一百一十六人到場,連同二十一位本土志工和佛國團隊,一百五十二人將會所擠得水洩不通,但大家卻是十分歡喜。

其中以縫紉班和英語班的學員居多,在志工們大力邀約下,各村的村民、校長、教職人員、醫師以及商人一起參與了這次的課程。「滴水成河,聚沙成塔,人多力量大。」在苦行林(Tapovana)當轎夫的蘭吉特(Ranjeet ),帶著十多位朋友,隊伍浩蕩長過來上課,更是令團隊士氣大振。

培訓課程由士楊和人文老師迪帕克(Deepak Kumar)擔綱,用印地語介紹慈濟及「竹筒歲月」。他們二位生動的分享,讓抱著期待心情想要多了解慈濟的村民深受感動。很多慈善團體或非政府組織來到這裡,雖然也有開鑿水泵、辦教育或義診,卻從未有一個佛教團體如慈濟這樣,全面性地關照他們,這是在菩提迦耶從未有過的事。

語言無障礙,更能使村民聽法入心。郭糧鳴指出,「我們就要用本地的語言跟他們來互動,我們覺得這是最好的方法來傳上人的法,讓他們比較深入。」課程中也安排慈濟長期關懷照顧的個案,分享因慈濟改善生命的真實故事,有些學員感動到忍不住落淚。

馬來西亞雪隆分會副執行長蘇祈逢(濟祈)祝福學員都能加入慈濟大家庭。郭糧鳴也拿出手中的一盧比,分享它「一生無量」的力量。他用上人的靜思語「布施不是有錢人的專利,而是有心人的參與」鼓勵大家,匯聚彼此的愛心,形成的力量將不可思議。

◎有心人來參與 人多力量大

正式課程後,志工將學員分成十二小組,分散到會所的一樓和地下室交流心得。參與的學員一直留到最後聆聽分享,唱起〈一家人〉時,在志工帶動下,大起一起比手語,課室裡充滿正能量和愉悅。當志工詢問他們是否願意成為慈濟志工時,大家紛紛舉手表示願意加入。

尼然加納公益學校(Niranjana Public Welfare School)校長拉克什(Rakesh Mishra)和牧羊女村政府學校(Sujata Bakrour Gov school)的老師約根德拉(Yogendra Pathak),兩人拿起志工報名表,毫不猶豫表示要加入志工行列。最後完成志工報名表填寫的,達到一百三十二位人。

協助過多位慈濟醫療個案,在巴特納(Batana)為他們進行手術的三傑醫生(Dr Sanjay Kumar)還是跟上次一樣,花了四、五十分鐘,從位於迦耶(Gaya)的家來參與今天的課程,並在課程完後留在會所幫三位村民複診。只因他深刻感受到,「慈濟做的事真的很不一樣!」他期許自己與志工同行,為苦難村民施醫施藥。

以雕刻佛像為業的普喇默德(Pramod),一到會場看到上人法相就雀躍不已。會後他問:「可以幫我跟海報一起拍照嗎?」他從王舍城遠離家鄉過來菩提迦耶尋找生計,志工從他雕刻佛像臉上的慈悲,感受到他的善良。

虔誠〈祈禱〉後,大家一起留在會所用餐,為這天的課程畫上美麗的句號。背後還有幾位默默付出的人物,例如馬來西亞志工林玉金(懿定)和會所的廚師阿善(Shyamdev yadav)合作無間,煮出一道道令人讚不絕口的美味佳餚。

郭糧鳴感恩表示,「雖然要煮一百多位的午餐,他們都很願意做,看到我們的團體的美就是大家都來付出,好像上人講的『人人有事做,事事有人做』。」

阿善一見可以開餐,立刻又過來幫忙服務,因為他覺得「能服務別人的人最有福。」還有即將在11月1日正式開課的縫紉班老師萍姬(Pinke Devi),在志工協助下把頭巾、志工背心和圍裙套上,歡喜在生活組付出。

「我願意!」在靈鷲山說法臺上振臂高喊的新馬志工團隊,把握因緣在佛國付出,他們畫願力為行動力,讓人看見「一幅幅動人的畫面」。火金姑微光成炬,傳正法照亮佛國;小螞蟻勇登須彌山,利群生慈悲濟世,讓慈濟大家庭「膨膨大」,慈濟人以你們為榮,更要向你們看齊。

圖左 :縫紉班學員踴躍參加了10月29日的新進志工培訓課程,團隊希望她們能習得一技之長,改善家庭經濟。[攝影者:丁翠柳]
圖右 :認識慈濟志業後,分組交流。馬來西亞雪隆分會副執行長蘇祈逢(前坐穿慈濟志服者)祝福學員都能加入慈濟大家庭。[攝影者:阿瑪爾]

圖左 :摩訶菩提寺前面的書店現在也有上人的書。志工希望當遊客來到摩訶菩提寺時都有機會認識上人,進而將上人的法傳到整個世界(左為郭糧鳴,中為蘇祈逢)。[攝影者:郭糧鳴]
圖右 :在高卡藍居士(Gaukaran,右)引介下,志工於5月4日見到摩訶菩提寺總住持察林達尊者(Bande Chalinda,左),順利在該寺舉辦浴佛活動(中為志工郭糧鳴)。[攝影者:郭糧鳴]

圖左 :10月29日的培訓課程由士楊和人文老師迪帕克(Deepak Kumar,前)擔綱,用印地語介紹慈濟及竹筒歲月。他們二位生動的分享,讓抱著期待心情想要多了解慈濟的村民深受感動。[攝影者:阿瑪爾]
圖右 :課程結束後,學員紛紛填寫志工報名表,共計一百三十二位有意願成為志工。[攝影者:阿瑪爾]

圖左 :本土志工穿上背心來付出。郭糧鳴(右一)用上人的靜思語「布施不是有錢人的專利,而是有心人的參與」鼓勵大家,匯聚彼此的愛心,形成的力量將不可思議。[攝影者:阿瑪爾]
圖右 :尼然加納公益學校(Niranjana Public Welfare School)校長拉克什(Rakesh Mishra,左)和牧羊女村政府學校(Sujata Bakrour Gov school)的老師約根德拉‧帕塔克(Yogendra Pathak,右),兩人拿起志工報名表,毫不猶豫表示要加入志[攝影者:陳文忠]
圖左 :在苦行林(Tapovana)當轎夫的蘭吉特(Ranjeet),前中),帶著十多位朋友,隊伍浩蕩長過來上課,更是令團隊士氣大振。[攝影者:丁翠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