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社區網

05月09日
  • Increase font size
  • Default font size
  • Decrease font size
首頁 全球新聞、活動 臺灣 外島 慈濟志工不是傻子 修正自己利益眾生

慈濟志工不是傻子 修正自己利益眾生

E-mail 列印
花蓮慈濟靜思精舍釋德旻師父在澎湖歲末祝福開示:「慈濟志工不是傻子,不是沒事做才來做慈濟志工,做慈誠、委員,穿這一套的旗袍、制服。是因為他們懂得累積眾生緣,去行善、布施。慈濟慈善團體的平臺累積大家的善行 ,為社會奉獻付出。」

2023年澎湖社區歲末祝福感恩會今天(1/27)在靜思堂舉行,今年證嚴上人給大家的主題「弘法利生信願行,蔬食共善護大地」。參與上、下午兩場的會眾共有兩百五十一人,工作人員有一百二十人次。志工用心付出,甚至接兩三個功能工作,讓時間不空過。

◎溫馨做愛心菜 無菜單料理

「這項好像不錯喔,不然我們來研究看看。」早期香積志工曾月卿跟曾朱滿圍摸索著煮素食的方法。在澎湖還沒有靜思堂的時候,都在志工曾朱滿圍的家煮飯,遇到大活動,要到處跟人家借廚房、餐廳、大鍋子,即使颳風下雨這樣忙過來,他們倆是好搭檔。

「以前沒有說香積,民國78年開始,就是那時有功能的時候才有香積組。白手起家不會學到會,慢慢學習。」曾月卿早期接到要負責香積時,都不知道香積是做甚麼,與志工曾朱滿圍互為搭檔。如今他倆帶領團隊,歲末祝福大活動也不怕。

「做事情相挺,吃飯時大家互輪很團結。我們以前不是只有做香積喔,我們以前手語、訪視、跟人家打掃甚麼都做。」志工曾朱滿圍說著。他們大活動時團隊約十二、三位,他們從環保志工進來,很合作彼此互補,平日就是做環保。

「我們就都沒有菜單,因為都是委員、會員、附近鄰居自己有種,每年他們都會供應我們的菜,有甚麼菜就煮甚麼菜,今天人少就煮少的東西,明天人多就煮菜多的東西。」曾月卿跟曾朱滿圍一起說著,曾遇到的困難的部份是送餐拿捏不準,有時不夠,有時剩很多,但辦完活動還是很溫馨。

「以前出去都靠師兄們載,525(澎湖)空難時做七七四十九天那個才是溫馨,曾月卿一大早就出門去菜市場,而我師兄清晨三點就載她去空軍營地煮早餐。」曾朱滿圍說著,兩個輪買菜跟煮飯,高雄區有志工來幫忙七天。營區阿兵哥看到都對我們都立正敬禮。

發生空難當時,聯絡處在桂桑師家,「那天四點左右,接到桂桑師姊從臺北來電說,澎湖發生空難,她臨時回不來要下午才有飛機,吃的方面妳就要先趕快處理。當時花蓮只有7-Eleven,我跟總務講,所有的都買,不管牛奶、麵包甚麼都都買,晚上的菜都鄰居挨家挨戶去敲門,大家都說你先拿去煮,看怎樣在說。」曾月卿描述著當時情形。

市場上大家看到慈濟人為空難去採買,要算錢紛紛說不用,即使賣菜利潤微薄,看到穿藍天白雲的曾月卿說,「我知道穿這衣服都是好人,但我沒有空去幫忙,我這些菜給你們。」曾月卿想起當時的情景,感動得掉下淚來。空難助念四十九天看到空運寄來的菜跟物資,都是對慈濟的信任。

當時也是大鍋菜,都是人家結緣,無菜單,有什麼菜煮甚麼菜,有做便當、自助餐、點心,也都是無菜單料理,即使現在有靜思堂,澎湖鄉親還是送菜來,仍然是無菜單料理。

◎遇到考驗 灌食也堅持素食

「他是大二就發病,開始的時候是走路穿鞋就不會,穿拖鞋就會掉,所以我發現為什麼穿著拖鞋就一直在掉,所以感覺怪怪,就開始去檢查,從臺灣繞到臺灣尾,還有慈濟醫院也查不出原因,最後是在臺北長庚確定就是漸凍人。」志工蔡有仁分享家中兒子蔡嘉倫的確實病因。

在進入慈濟做志工,上人一直在呼籲大家要素食,所以蔡有仁與同修穆麗珠開始覺的氣切以後臥床的孩子,能跟著大家一起來吃素救地球也是好的。目前孩子頭腦清楚,操作電腦也還可以,會在電腦抓些年菜圖片給穆麗珠看,很貼心,與看護溝通有他自己的方式。

「既然也都是用灌食的方式,就不要再有葷的這種東西進來,因為我們請的看護是印尼人,她不吃豬肉所以就開始跟著我們,都完全不碰葷食的東西。」蔡有仁夫妻倆認為一般有蔬菜,有豆腐,看護也有煮一個蛋下去打泥,就可以這樣灌食。蔡有仁說,上人呼籲我們,就跟著一起做。

「孩子需要請看護,家中經濟夠不夠用?」德旻師父、德柔師父關懷。到蔡有仁家看到真實情形。警界退休的蔡有仁說,領月退也沒有外面需要去發甚麼大筆的費用,做慈濟也是有這點好處,別人若知道我們在吃素,找吃飯的機會就沒有,也不用(應酬),沒事就做慈濟。

當蔡有仁兒子發病之前,在完全就不知道的狀況下,蔡有仁夫妻倆就在環保這一個區塊領域做志工,付出自己的一份心力。目前承擔澎湖區的護愛隊長,談到之前在澎湖區受證慈濟志工當天,卻也是母親一百零三歲的告別式,所以他延後場次,民國100年才受證為慈濟志工。

以前除了任公職之外,一直在環保領域幫忙的夫妻倆,也照顧臥床的母親很長時間。一路走來有上人的法,才比較釋懷走過最艱難的時段。

◎行入經藏改習氣

「很多朋友及同事都戲稱我打五五折,我不能開百貨公司。」以前從事消防局工作的吳武澤,因為工作關係接觸慈濟,他說:「還沒受證之前有連續辦了四場的愛灑,是由自己主動邀約的愛灑場次,從此走進灰天志工,從環保做起。」

「到了民國98年代理隊長的時候,環保、機動、交通一個人身兼數職,忙得每天團團轉。以至於生帶狀泡疹不自知,即使有微疼也覺得沒關係,而錯過治療期留下後遺症」四年了,他感到身體做一點事情就很累。環保也就沒有去做,其實以前都跑第一的。「過去每樣的工作我都有參與幾乎都馬不停蹄的一樣接一樣,跟著上人的腳步,做對的事情做就對了。」

也因身體關係提早退休轉換跑道,吳武澤開了素食店。他介紹著:「做煎餅跟割包,用澎湖的特色做素食山珍海味,山珍是仙人掌跟風茹茶,海味是紫菜和海帶。」他從民國93年加入慈濟,102年消防局退休,餐廳也開了六年兩個月了,現在承擔澎湖靜思堂交通幹事。因為歲末祝福吳武澤在入經藏演繹前,練習兩個月。他覺得從生病以來,懈怠心了要精進。

「無量義經佛宅來、十大功德潤蒼生,」歲末祝福参加經藏演繹的吳武澤,對瞋盛者起忍辱心在心中最為深刻。靜思語有句「忍不是最高的境界、能夠忍而無忍,才會覺得一切逆境都是很自然的事」吳武澤参加慈濟以來,除了行菩薩道還要改變習氣。他仍有一些習氣,要修行對於忍的境界是忍而無忍,更需體會體驗內心的修行。

◎人人有愛心 輔具是一個法門

全臺慈濟唯一承擔輔具平臺的女窗口是澎湖區志工陳沛琳,她從歲末祝福活動的分享,補充澎湖長者要出院的前一天,家屬希望先送輔具到家中,準備迎接長者回來休養。當志工準備好了要送去,天氣大雷雨,家屬很擔心怕輔具沒有來,那長者出院怎麼辦?

「說沒關係,等到我們要送的時候,天氣就會放好天氣給我們,雨就會停。」志工安慰她,長者的媳婦聽了說:「真的嗎?哪有可能。」

當天所有的輔具都準備好了,案家孩子們很開心,都在門口等著協助搬運,輔具真的很重。天氣不好澎湖區的社區志工六個一起把這一件事情完成。過程當中,真的出門到案家都沒有下雨,讓案家也是很放心。

「你知道、你瞭解才會去接這一門功課,但是當我是不知情、不瞭解而接了這一門功課,輔具兩個字,我就不知道它是什麼。」陳沛琳輔具因緣要學的很多,她沒推遲。慢慢的進入瞭解,跟臺灣的志工們視訊、連線,瞭解這一些東西要有一點點的專業,才可以安撫案家,協助案家。

「你的狀況?為什麼要使用這一些工具?一路跌跌撞撞找資訊來學習。」陳沛琳說,做輔具原來不是只是送而已,在送之前接到個案,要先家訪,看它的環境可不可以放下病床,需不需要協助打掃。從家訪至送到案家手上,還要教他怎麼用是最安全的。回收後還要去清消、打掃、維修。

陳沛琳學習見苦知福,貧病是最苦。因為好幾個案家,送過去睡福氣的床,兩天就安詳回去了。師父告訴我們,女人要當男人用,在輔具一這一個區塊,我真的是很難真正的體會,整個過程當中她覺得,當人力不足的時候,要怎麼來去志工招生?

澎湖區靜思堂男性志工不多,輔具是一個粗重的法門,陳沛琳把家裡的先生從輔具慢慢的度進來,「他幫我接引同事一起進來,他說這麼好的事情,只要付出兩個小時,我們一起來去幫助人家。所以從社區的理事長、里長,甚至在公務部門的人,都進入到我們的菩薩道。」

「有兩三個軍人退下來,說這麼好的事情,你怎麼不跟我講?」而且這一個退休的軍人不太認同慈濟,現在進入輔具幫忙。輔具就是一個最大的菩薩招生的法門。

陳沛琳也入經藏演繹,體會《無量義經》有一句「頭目髓腦悉施人」從貧跟病去看待一些佈施,身體就是一個載道器,用得上還在呼吸中,用不上了,其實都可以延續生命。輔具的串聯是非常重要的,她感觸生命就是要把握當下,看到人家的苦難,更要惜福,更要把握時間去付出。

陳沛琳發願,要透過輔具的平臺多度一些人進來,壯大澎湖區的志工力量。她會把志工們照顧好,把護法金剛顧好,讓這一股力量越來越壯大。

慈濟志工從做中去體悟,修正自己利益眾生,「做慈濟是真的沒有車馬費,因為社會的經濟成長,今天生活的無憂無慮,要想怎麼樣回饋這個社會?累積我們的善心,累積我們的福德因緣。」釋德旻師父在會中祝福大家說,這一輩子能夠生長在臺灣、澎湖就是幸福的。

圖左 :志工陳沛琳(右)分享做輔具原來不是只是送而已,從家訪至送達,還要教他怎麼用是最安全的。回收後還要去清消、打掃、維修。[攝影者:蔡秋對]
圖右 :溫馨做愛心菜的無菜單料理,早期香積志工曾月卿(右)跟曾朱滿園(左)摸索著煮素食的方法,兩人是好搭檔。[攝影者:游錫璋]

圖左 :志工蔡有仁確認兒子的病因是漸凍人,於是與同修穆麗珠覺的氣切以後臥床的孩子,能跟著大能跟著大家一起來吃素救地球是好的。[攝影者:游錫璋]
圖右 :靜思語「忍不是最高的境界,能夠忍而無忍,才會覺得一切逆境都是很自然的事。」志工吳武澤參加慈濟以來,除了行菩薩道還要改變習氣,體會體驗內心的修行。[攝影者:游錫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