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社區網

05月27日
  • Increase font size
  • Default font size
  • Decrease font size

貧困村落毛毯發放 暖意包圍菩提迦耶

E-mail 列印
印度菩提迦耶一年中最冷的月份是一月,1月18至19日,慈濟在菩提迦耶,選擇最貧窮的村,以感恩、尊重、愛之心,實際發放八百二十二件毛毯,讓四百十一個家庭受惠,度過寒冷的夜。

◎寒風冷冽 感同身受

冬 季低溫冷冽,馬來西亞慈濟志工郭糧鳴(惟翊)心疼村民不敵寒風,晚上睡覺蓋棉被一層保暖不夠,都要蓋上兩層。「想到這些貧窮村民的處境,去勘查後發現他們的被單大都有破洞,有的甚至很薄。」當他再繞到另一村落時,看到村民在屋外生火取暖,進去他們家了解後,看到村民薄薄的被單,根本無法保暖。

經過討論,決定在五個村,針對五百多戶家庭,每一戶發放兩件毛毯,預計採購一千條毛毯。「因為氣候寒冷,是村民最需要溫暖的時候。」郭糧鳴馬上聯絡廠商,希望在一至二天內能趕送到菩提迦耶;雖是一項挑戰的任務,但廠商終能體諒,答應供給,價格上也很合理,志工馬上下單訂購。

然而,如何在兩天的時間內,規劃發放這五百個家庭的毛毯?郭糧鳴一語道破,「就是用我們的感恩、尊重、愛,來發放毛毯。」

1月17日晚間,大卡車運送毛毯抵達慈濟在菩提迦耶的會所,尚未下班的本土志工們,大家合力淨空一樓,將一包包的毛毯很快地搬進會所,進行數量清點。

◎一早守侯 等待毛毯

1月18日早上八點,志工們將毛毯搬上嘟嘟車的車頂,不畏七八度的寒風吹著,志工將保暖的衣物穿戴上,準備上路。凜冽寒風颼颼,沿路的民眾隨處就地取柴,升火取暖,煙霧彌漫,空氣顯得污濁,一片灰濛濛。

沿路所見,動物們也難耐濕冷空氣,紛紛被村民披上舊衣或是車好的麻布,加以禦寒。

經過四十五分鐘車程,志工來到第一站苦行林前的賈格迪什布爾村(Jagdishpur)。一抵達現場,開始著手場布,只見早有迫不及待的居民,一早就來守侯,等待毛毯的發放。

同一時間,醫療組志工進入村民家中,依先前所編好的慈濟門牌號碼,發給門牌號碼條。當村民來到現場,只要拿出門牌號碼條,村長即協助簽名核對,進行報到。

現場一個家庭一人代表,入座在帆布鋪的地上,小孩則不受此限制;其餘民眾站在外圍或是以繩索及門口來區隔,區分出可領毛毯的村民。志工們在現場並教導村民展現人文,將鞋子一一擺放整齊。

◎啟動活動 溫馨感人

活動開始,本土志工蘭吉(Ranjeet Kumar)、士楊(Vivek Kumar)、蘇達(Sudha Kumari)在不同場次輪流介紹慈濟因緣後,讓大家重溫收看1 月7日,印度菩提迦耶首場歲末祝福〈行願〉、〈千手世界〉兩則演繹影片;小小螢幕前,大人、小孩吸睛的眼神,在心靈上起了陣陣漣漪,讚歎不已!

志工們之前也觀察到,村民們為了生火取暖,只要可以燒的任何東西都會拿來用,尤其是燒塑膠類所排放的空氣是有毒的,有害身體;因此也藉機透過照片、影像,宣導防災防火,保護健康的觀念。

一場活動在〈一家人〉的手語帶動下,大人、小孩手牽手,現場笑聲洋溢,孩子們的熱情展露,顯現在天真無邪的小臉龐上,溫馨感人。

眾人最期待的毛毯發放開始,先由十位新馬志工代表發放。當十位村民一個個排列整齊,來到志工面前時,志工虔誠奉上一戶兩件毛毯,村民們雙手接受,靦腆的喜悅顯露在臉上;本土志工們亦代表奉上毛毯,感受施者歡喜,受者感恩的溫馨畫面。

◎悲憫苦境 訪安妮塔家

從出生後走路一跛一跛的安妮塔(Anita),住在賈格迪什布爾村,歡喜領到兩件家裡最需要的毛毯,開心掛在臉上。經安妮塔同意,志工一行三人隨著她走了一段很長的路,本土志工迪帕克(Deepak Kumar)幫忙她拿毛毯。

「我很窮,我為我的家人準備了兩條毯子,我們可以免受寒冷。」安妮塔心懷感恩,大人小孩共六個人,一起蓋兩件毯子,「我們有了毯子可以避免寒冷。」

安妮塔說起丈夫的身體狀況也不好,有時他會賣麵條,一家人才能生存;先生目前也沒有做其他工作。「因為毛毯非常貴,買不起,我們很窮,我就拿著這條舊披肩來使用,現在有了毯子,我可以過冬了,謝謝!」

安妮塔家中環境極為簡單,地上鋪以稻草,再鋪上薄薄的一層布,安妮塔與家人就睡在稻草與旁邊布條做成的床上面。志工們發現安妮塔家中被子很薄,也是早有破洞。安妮塔分享日常所蓋的被子:「我們使用(撿來)舊衣服和紗麗,並將其縫合在一起,以供寒冷天氣使用。」

試著蓋上毛毯,安妮塔開心與滿足的臉龐分享著:「我們將新毛毯與自製的毛毯一起使用,會比較保暖,如果只用自製毛毯,會覺得冷,新毛毯很暖,我們蓋著會睡得比較好。」

◎一分溫暖 不再喊冷

19日早上,志工們將在兩個村發放,其中位於牧羊女村可洛尼巷(Bakraur colony)屬於第四場發放。志工們善用空地,熟練地做場地布置,照顧戶變為志工的甘滿季(Gain Manjhi)早在場地做清掃,也跟著一起摺毛毯。

同樣地,當〈一家人〉手語音樂響起,大家手牽手,大人與小孩的歡笑聲來到最高點,此刻村民們的真摯情感流露,如同家人般的溫馨與快樂。

恆河比哈村民(Ganga Bigha)柯雪兒(Cecilia)說著:「毛毯對我們很重要,慈濟幫我很多,包括衣物也給了食物,現在還送我們毛毯和毛衣,很感恩慈濟。」牧羊女村可洛尼巷村民馬爾蒂(Malti Devi)也說:「我每天蓋的都是用很薄的布,今天我領到了兩件毛毯,有了毛毯這種感覺非常好,對我很有幫助。」

牧羊女村可洛尼巷發放聯絡窗口阿吉特(Ajit Manjhi)有感而發,最近這幾個星期實在太冷了,村子裡的每一戶,晚上都沒睡好,因為被子不夠暖和。「慈濟一直幫助我們、關心我們,我很感動。」

之前志工來發放物資,以及發放營養豆子以及對村民量血壓,做BM I身體檢測;今天又來發放毛毯,阿吉特感恩說不盡,「謝謝,發給我們兩件毛毯,這樣孩子晚上就不會再喊冷了!」

◎見苦知福 灑播大愛

五場發放告一段落,郭糧鳴提到慈濟在菩提迦耶扎根,共有四個里、七個村,這都要好好地與當地村民互動與陪伴,多花點時間,更加了解他們的生活,深深地讓他們感動。「因為志工們都從很遙遠地方過來,就要把他們愛回來,佛心找回來。」

郭糧鳴憶起在17日夜裡,與葉晉宏(濟松)、楊文輝(本揚)在思龍加村(Silaunja)村民家,體驗睡在泥土造的屋子,屋頂就是茅草。「當大家穿著夾克進去的時候,覺得還好,但睡到半夜的時候,真的很冷;一位師兄蓋著一條帶過去的厚毛毯,都睡到發抖。」

這時,郭糧鳴更能體會,很多村民的被子都破了、舊了,剛好現在的時間點,將毛毯發給他們,「村民們真的會很感動!」現在他也了解冷的時候,為什麼村民都會半夜出來,看到有什麼東西,就會拿來生火取暖。「也很感恩在菩提迦耶,體驗到這樣的生活,真正地看到、了解到自己多幸福!」

兩天的發放,從18日第一場苦行林賈格迪什布爾村,共來了一百六十二户家庭;下午第二場恆河比哈村共八十六戶,附近的拉蒂比加村(Rattibigha)來了十一戶人家。

第二天1月19日上午,統計第三場巴克拉爾市集地(Bakrour Bazaar)發放予四十一戶,第四場位於牧羊女村的可洛尼巷六十五戶;當日下午,第五場尼瑪村(Nima)四十六戶。全部五場,扣除不在家的村民,實際總共發放八百二十二件毛毯,溫暖了四百十一戶家庭。

證嚴上人總是心繫著佛國子民,二千多年來貧窮依舊,新馬志工們不畏嚴冬與酷暑,將上人翻轉佛國的心願一步步實現;祈願喚起當地更多當地人,同耕這方福田。

圖左 :慈濟提供一戶兩件毛毯,村民們靦腆的喜悅,顯現在臉上。[攝影者:楊文輝]
圖右 :1月18至19日,慈濟於印度菩提迦耶,選擇幾個貧窮的村落,以感恩、尊重、愛之心,實際發放八百二十二件毛毯,讓四百十一個家庭受惠。[攝影者:楊文輝]

圖左 :賈格迪什布爾村(Jagdishpur)村民來到現場,拿來門牌號碼條,由村長協助簽名核對,進行報到。[攝影者:楊文輝]
圖右 :活動進行,由本土志工輪流場次介紹慈濟慈善因緣。[攝影者:楊文輝]

圖左 :活動現場,本土志工們,大家齊心逐一將毛毯一一折疊整齊。[攝影者:楊文輝]
圖右 :活動在〈一家人〉的手語帶動下,大人、小孩大家手牽手,現場笑聲隨之升起溫馨感人。[攝影者:楊文輝]

圖左 :賈格迪什布爾村(Jagdishpur)村民安妮塔(右二Anita)開心分享到:「我們將新毛毯與自己的毛毯一起使用,會比較保暖,我們會睡得比較好。」[攝影者:楊文輝]
圖右 :恆河比哈村民柯雪兒:「慈濟幫我很多,包括衣物也給了食物,現在還送我們毛毯和毛衣,所以感恩慈濟基金會。」[攝影者:楊文輝]
圖左 :牧羊女村可洛尼巷村民阿吉特(Ajit manjhi)分享:「謝謝志工發給我們兩條毛毯,這樣村里孩子晚上就不會再喊冷了。」[攝影者:許麗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