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社區網

05月02日
  • Increase font size
  • Default font size
  • Decrease font size
首頁 全球新聞、活動 臺灣 新竹 補習班訪慈濟 靜思語學品格

補習班訪慈濟 靜思語學品格

E-mail 列印
2024年1月25日寒流來襲,冷風颼颼地吹進靜思堂。

新竹市私立國際英能UCEE文理技藝短期補習班(簡稱UCEE)十二老師與一百一十九位學生參訪慈濟,慈濟教聯會老師設計分站課程,予第一次來參訪的師 生認識慈濟,有三十一位慈濟志工參與。

◎竹筒歲月 助人為樂

一百餘位UCEE關東橋校區師生,從新莊火車站乘坐區間車到新竹總站,再轉車到三姓橋站。走出了三姓橋火車站,各班師生自行找景點拍照留影。接著,由慈濟志工帶領,步行到靜思堂。而二十四位香山校區的師生,則是分乘「娃娃車」至靜思堂。

稍坐休息後,學員長范寧芸老師說明今天的流程與主題內容,與學員建立愛的約定及默契。課程首先手語教學靜思語「知福、惜福,再造福。」接續〈地球的孩子〉帶動唱,讓師生以輕鬆愉快的心情學習。

鄧金水老師分享慈濟「竹筒歲月」的精神。鄧老師告訴大家:「你每日存五塊錢,一個月就有一百五十元。」靠著眾人的力量,匯聚眾人愛心,就可以幫助更多人。除了做一位手心向下之外,還要人人喝著「四神湯」,天天知足、感恩、善解、包容;更要擦「慈濟面霜」,也就是面帶微笑,對待每個人。

午餐後,學生們依序排隊響應「竹筒歲月」,人人投入百元鈔入大甕(功德海),實踐手心向下的助人。

UCEE帶隊的廖瑟佳主任說表示,「寒假冬令營第一次帶國小一到六年級小朋友來參訪慈濟,主要是帶孩子來認識慈濟怎麼去回饋社會,照顧弱勢團體。進而教小朋友關心社會,然後用自己的能力去照顧弱勢。」

廖主任進一步說明,UCEE夏執行長建議從教學費用裡面抽出一百元,希望孩子透過捐一百元的行動,來做善事。補習班、學生跟家長一起做,讓孩子印象更深刻。有小朋友帶竹筒來捐,也是家長默默的支持,家長帶動孩子,大家一起去做好事。

◎見苦知福 感恩擁有

師生分成三小組,到「靜思、淨斯」、「環保樂器─瓶蓋響板」與「靜思語教學」各站上課。

靜思語教學分站,由蔡翠萍和呂禎娟老師以「赫曼家的晚餐---垃圾山下的拾荒人生」故事,讓孩子知道身在台灣,是有福的人。

赫曼家只能靠著垃圾山過活,媽媽從被丟棄的垃圾中撿拾廚餘,烹煮出「豐盛」的晚餐。

孩子們專注地看著影片裡和他們年齡相近的赫曼,背著竹簍在垃圾山尋寶,震撼的畫面攝住了這群孩子,聽著臺前老師的解說。三年級黃羽崟分享:「看到赫曼一家吃的晚餐,他們吃的是廚餘,就覺得原來有那麼多小孩是這樣子沒東西吃。他們吃別人剩下的廚餘,會覺得那些小孩子有點可憐。」羽崟表示:「感受到人要知福、惜福、再造福。」

「你知道它的意思嗎?」羽崟點頭說出她所理解的:「要知道自己幸不幸福,要珍惜那個幸福,然後自己可以創造另一個幸福。」

羅鈺鴻則是分享:「要保護自然,不要亂丟東西,也要把剩的東西吃完,不要把剩下的東西丟掉。」如何處理吃不完的東西?鈺鴻說:「如果很飽的話,可以放著,等一下餓的話可以吃。」

鄭恬瀅老師表示,第一次全部師生一起搭火車,走路來新竹靜思堂。以前是各班導師帶著孩子,搭火車轉公車,去別縣市玩。第一次參訪慈濟的鄭恬瀅說:「感恩、惜福,孩子們一直很需要。現在物資很豐富,所以他們更需要學惜福這一件事。」

◎友善大地 關懷世界

講師介紹慈濟救災物資,毛毯、福慧床……,接著分組至「靜思書軒」和「大愛感科技」參觀。來到「靜思書軒」,有書籍、環保碗筷、穀粉、香積麵等,孩子們四處尋找上課講師提及的「福慧床」。「淨斯多功能福慧床」拉開是一張單人床,再拉起中央的手把輕輕一提,單人床就變成有靠背的椅子。

書軒職工鍾秉溱拿著靜思語給小朋友抽,也請小朋友唸出手中的靜思語。

來到「大愛感科技」,職工曾婉芸告訴小朋友,回收的寶特瓶洗乾淨,粉碎做成瓶片,再做成回收聚酯粒,再紡絲,是友善大地的循環經濟。室內所見的衣物、毛毯、鞋子、行李箱等,是由寶特瓶製成。當有災難發生,毛毯就可以給人溫暖。曾婉芸把瓶片、酯粒倒在孩子手掌中,請他們傳著觸摸,去感受丟棄的寶特瓶可以化為愛心。

「環保樂器─瓶蓋響板」,教聯會老師以回收的塑膠瓶蓋和紙製作響板,孩子發揮創意,搭配眼睛、舌頭與腳,黏黏貼貼就變身成為各式各樣的「環保樂器」,製作屬於自己獨一無二的作品。

白慧真老師利用同學製作的響板,教唱順口溜來告訴孩子節能減碳,很簡單就可以做到。三年級簡蘊伶分享:「環保愛護大自然,環保小小兵,垃圾變黃金。」

「夏執行長說要戶外教學,給一百多個小朋友來認識慈濟。」接引UCEE來參訪慈濟的志工陳范秋燕表示,夏老師有想要行善的心,也希望啟發小朋友的愛心,一次來一百多個小朋友,就等於度一百多個家庭,是很好的因緣。與教聯會老師協商後,決定為孩子規畫一天的課程。

范秋燕感恩教聯會老師用心設計豐富的課程,讓孩子們見苦知福,讓他來發現「原來慈濟是這麼好,是可以很生活化的。」

◎環境與人文 教育生活化

「能夠把書本上的知識,跟環境結合在一起,孩子應該印象會更深刻。」

UCEE林秀玉老師表示,平常小孩子忙於功課,老師還要指導功課。寒假融入靜思語課程,冬令營第一次搭配參訪慈濟的特別知性活動,靜思語又連結到慈濟。

秀玉老師提及以前上過自編的靜思語教材,今年則是隔日摘錄十句靜思語,幫孩子去理解每一句話的意思,再讓孩子寫下一句印象最深刻,最能夠體會的話。今天教的靜思語,孩子都念得出來。

「孩子們所知道的慈濟,都從大愛電視臺得知。今天實際帶過來,他們可以看到這環境,慈濟都在做些什麼事情?例如說剛剛上的環保,就能讓孩子知道,原來我們可以把小愛發揮到全世界的大愛,然後用在全世界受難的災民身上,孩子應該會有很深刻的印象。」

秀玉老師表示,看到「赫曼家的晚餐」影片裡的環境之後,小朋友會問:「老師,怎麼有那麼可憐的地方?那麼可憐的孩子。」

「你們有沒有覺得很幸福?」秀玉老師回問孩子。

「孩子們無法去想像世界上有那樣的環境,但孩子是有感受到,珍惜他現在所擁有的。課程之後接著午餐,他們就更懂得不要浪費食物。」

林秀玉老師除了感恩慈濟志工用心設計課程,也希望有機會夏執行長能夠再安排這樣的戶外教學,讓孩子知道他們是很有福氣的。就像靜思語說的,手心向下是要去幫助別人,孩子能夠由自己的小愛發揮到大愛。

◎ 品格教育 落實日常生活中

「一整天的活動覺得很不錯,讓小朋友從學中去認識,然後去瞭解一些生活中的品格,跟社會弱勢的關懷、態度、想法跟行為。」

廖瑟佳主任表示,「提高小朋友生活自理能力,落實小朋友的生活教育,戶外教學不要只是局限在遊覽車。」「慈濟很用心,用比較簡單及孩子有興趣的方式去設計課程,導入正向的觀念。」廖主任說,很多可愛的歌和動作,跟一些生活中的故事,「赫曼家的晚餐」用赫曼小男孩的角度,對孩子來說很貼切。

「孩子會知道我現在生活很幸福,我不想過赫曼的生活,所以我要好好讀書。我覺得簡單扼要傳達,小朋友也能夠接受,慈濟設計得很好。透過別人的故事,或是透過歌曲、音樂,跟一些照片真實案例,可能就會比較有感覺,相信孩子們回去之後一定會去省思。」

最後,廖瑟佳主任語重心長地說:「我們是教育者,很多東西都要特別教育,讓小朋友可以更理解。希望我們讓社會更好,讓世界更好。」

圖左 :慈濟志工帶領觀賞「赫曼家的晚餐」影片,用赫曼小男孩的角度,述說面對生活的困境,對孩子來說很貼切。讓孩子知道現在幸福,不想要像赫曼那樣,所以要好好讀書。[攝影者:黃敏祥]
圖右 :靜思書軒的職工鍾秉溱拿著靜思語籤給小朋友抽,也請小朋友唸出手中的靜思語。[攝影者:黃敏祥]

圖左 :新竹市私立國際英能UCEE文理技藝短期補習班(簡稱UCEE)十二老師與一百一十九位學生,第一次來參訪慈濟,認識慈濟。課前,夏執行長特別介紹慈濟團體,並且勉勵孩子好好把握學習機會。[攝影者:林德文]
圖右 :鄧金水老師分享慈濟「竹筒歲月」的精神。鄧老師告訴大家:「你每日存五塊錢,一個月就有一百五十元。」靠著眾人的力量,匯聚眾人愛心,就可以幫助更多人。[攝影者:林德文]

圖左 :來到「靜思書軒」,有書籍、環保碗筷、穀粉、香積麵等,孩子們四處尋找上課講師提及的「福慧床」。靜思書軒裡有好多書,小朋友最喜歡圖畫故事書,靜思語小冊隨手就可以拿起來念一句。[攝影者:林德文]
圖右 :一百餘位UCEE關東橋校區師生,從新莊火車站乘坐區間車到新竹站,再轉車到三姓橋站。出了火車站,各班師生自行找景點拍照留影。[攝影者:彭慧美]

圖左 :出了三姓橋車站,由慈濟志工和班級老師帶領,沿縱貫線往南步行1.3公里到新竹靜思堂。UCEE帶隊的廖瑟佳主任(穿著紫色外套)和鄭恬瀅老師(紅圍巾藍外套)。[攝影者:彭慧美]
圖右 :「環保樂器─瓶蓋響板」,教聯會老師以回收的塑膠瓶蓋和紙製作響板,孩子發揮創意,搭配眼睛、舌頭與腳,黏黏貼貼就變身成為各式各樣的紙響板,製作屬於自己獨一無二的作品。[攝影者:彭慧美]
圖左 :「大愛感恩科技」職工曾婉芸告訴小朋友,回收的寶特瓶洗乾淨、粉碎做成瓶片,再做成回收聚酯粒,紡絲,是友善大地的循環經濟。室內所見的衣物、毛毯、鞋子、行李箱等,是由寶特瓶製成。[攝影者:彭慧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