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社區網

04月27日
  • Increase font size
  • Default font size
  • Decrease font size
首頁 全球新聞、活動 臺灣 志業體活動報導 總務機動故事多 走動服務慶團圓

總務機動故事多 走動服務慶團圓

E-mail 列印
「現在人的年節氣氛越來越淡,回來這裡,就讓我感覺就好像在家裡一樣……」靜思精舍過年期間,承擔總務機動的慈濟志工曾浩綸說起回到精舍過「心」年的感受。

過漫長疫情的考驗,在後疫情時代,人們的社交活動、經 濟、文化等各方面交流已趨如常。而在花蓮靜思精舍,也恢復往年農曆新春期間的景況,全球慈濟家人自各地紛紛歸來,喜迎這暌違的喜樂團聚時刻。

◎前置先鋒

每一個重大喜慶的日子,在花蓮靜思精舍總會有來自全球各地慈濟人如期而至。就在新春前夕,為了迎接全球各地歸來的慈濟志工回到心靈故鄉,靜思精舍內已悄然可見人人已進入密集整備,無論是精舍師父、常住眾或是慈濟志工,都已然仔細張羅、規劃,人人動了起來,處處可感受到年節氛圍。

除了年節前的除舊布新大掃除外,年糕、發糕製作更是年年不缺席。而來自北區團隊,承擔每年精舍過年的機動勤務更是前置作業不可或缺的一環,他們不論年紀多大,退休或是特地請假,就是為要回到心靈故鄉與上人團聚,一解想師之情,及為這一大家盡一分心力的法親之愛。

2024年2月5日,在靜思精舍菜園、小木屋、人文講堂、茶道區、齋堂、大殿前廣場、知客室等等,到處可見一群身著藍衣藍褲的男眾慈濟志工,無論搬桌椅或屏風等各項器具,或蹲、或彎身或登高……搭帳棚、架長桌、排餐桌椅……樣樣都難不倒,總是快速又完備,真不愧為「慈濟護法金剛」。

這一群主要來自北區板橋與北投的二十餘位慈濟志工,特地在過年前,請假或調配時間利用四天回到精舍承擔總務機動工作,為即將來臨的年節團圓日做好萬全準備。

◎樂於布施

在精舍小木屋前,三五位總務機動慈濟志工合力將一座帳棚撐起架好,短短幾分鐘時間便將它平穩地設置在小木屋前一隅。「這盆移到前面……」聽著精舍師父的規劃,北區板橋大觀二的林振利(本賢)默默配合與夥伴使力移動一棵棵盆栽,讓這些奼紫嫣紅、綠意扶疏能在合宜之處展現更優美之姿。

承擔精舍過心年期間第一梯次,2月5日至2月8日機動勤務。「很高興有這個機會來參與這一次機動勤務,幫忙場布的任務。」林振利細數著兩天來在精舍做得滿心歡喜,無論是布置、搭帳棚或是搬運桌椅器具,都是盡心盡力,一點都看不出他曾是包裝海綿廠的大老闆。

「資深的師兄、領隊會教導我們什麼該做,工作前置作業怎麼準備,最主要大家都要小心,安全最為第一,做事不要太急躁,但是要把事情做好,要做到定位,這是最重要的。」如數家珍細說著領隊和資深總務機動志工的叮嚀和工作心得,林振利第一次在精舍過心年期間回來承擔勤務。

「住得很安穩,心情都很放鬆,能做付出的事情,當然是心情會很高興。」去年退休後,十一月曾回到精舍第一次承擔精舍護法。受證二十多年,兩次回到心靈故鄉服務,他滿心歡喜,不禁露出笑容直說:「這次機動勤務結束後,再過十天就再回來做護法。」即將三度回「家」,林振利不忘分享心中喜悅。除了付出的快樂外,他認為回精舍能讓自己更專注認真習法,也從其他志工的分享中,學到很多。

「今天是太太過世滿兩年。」提起2 月8日這一天,林振利不斷說起太太陳美娥的好,孝順、溫和又好學,更是他今生今世的貴人,帶他學佛,也成就他進慈濟,更讓他懂得布施的快樂。「我們全家都是慈濟榮董,更把太太留下來的現金捐出去。」林振利順暢地說出了千萬的心意︰「千萬的感恩,感恩四重恩,千萬的祝福,祝福天下眾生離苦得樂;希望天下太平、人民安樂。他以這順口溜形容有形的財布施中,卻內含無限的祝福

當時因為太太的鼓勵,林振利開始做生意,卻在賺了不少錢之後,因為貪就開始賭,玩股票。「921那時候,輸得很慘,還負債。」也因此機緣,他被接引到了災區,目睹慈濟為災民及教育所做的一切,深受感動而參與見習,踏上慈濟菩薩道。

◎學會柔軟

在小木屋前,和林振利一起合力搬移盆栽的北投區慈濟志工陳鴻輝,也是第一次參加精舍過心年機動勤務。他表示,三天來過得很充實,搭帳棚、搬桌椅、布置場地、打掃環境……

原在日本定居三十餘年,經營生技醫療的慈濟志工陳鴻輝,十多年前為了讓小孩學習中文及臺語,遂向慈濟日本分會購置小耳朵收看大愛電視臺,因此對慈濟有更多認識。

天下父母心,為了讓孩子中文更流利,三年前他便舉家遷回到臺灣,在臺北市北投區落腳。陳鴻輝深深體會,自從加入慈濟,改變最多的是,與人應對懂得更加融洽地處理人際關係,視野也更開闊。他靦腆分享︰自身曾是一位工作起來就像是「拚命三郎」一般,凡事總是跑在第一線往前衝,加入慈濟後,慢慢放緩腳步,處事也變得柔軟許多。

雖然陳鴻輝平常在關渡靜思堂也承擔過生活機動勤務,然而精舍是慈濟人的心靈故鄉,是慈濟的源頭,他認為,回來承擔更能體會精舍師父的農禪生活,克己、克勤、克儉、克難的精神。

◎做中學習

在到處走動服務的一群機動志工中,有一位身材清瘦又頭髮花白的身影,總是動作敏捷地和大家一起扛、一起搬……北投慈濟志工黃開南,雖然已經七十七歲,除了疫情期間之外,他連續十多年來,都回到靜思精舍參與總務機動勤務。「我都主動跟和氣長要求,不論如何一定要讓我回精舍。」黃開南露出笑容說著:每次回來都很開心,覺得很有意義。

勤務領隊窗口黃柏翰總是擔心他年長,體力是否可以附和而總是要提醒他、幫他一把,對此,黃開南大笑一聲說:「每天都到環保站,對自己的體力很有信心,就是愛回來精舍。」他表示,只要精舍有勤務,不論是護法值勤或是機動都不曾缺席。

說起勤務總總,黃開南回想曾到菲律賓參與海燕風災後的組合屋工程,他也不放棄任何付出機會,次次參加;除了是那股熱情,同時也能學到一些蓋組合屋的技術。他細數著所學,像是拆解、切鐵、磨鐵……「本來只是以為去奉獻,想不到在慈濟都是從不會學到會。」黃開南如獲至寶般地提起︰拆解技術,在環保站都能派上用場。說起環保站,他話匣子就開,更細數在精舍出坡,從蓋房子綁鋼筋、清水溝、推三輪車……學到的技能都能運用到環保站用。

談起了開心的經驗,過去種種的荒唐也一幕幕浮現,他想起從前,從事餐飲業工作時,抽菸、喝酒樣樣都會。「進到慈濟就都戒掉了,除了是身體不行了,看到身邊的慈濟人都沒在抽菸,不好意思,就改掉了。」雖是雲淡風輕地帶過,卻看出黃開南感恩進入慈濟的種種學習與收穫。

每次在精舍,看到師父們和和氣氣很慈愛的身行,都很感動。「要學習師父他們的慈祥,帶回家裡、社區……」黃開南發願,回到社區不再動不動就生氣,他人對他的指點、批評,都要一笑置之,一切就過去了。

◎品嘗年味

而這一群只要接收到資訊便義無反顧「吾往矣」的志工身影中,有一位曾在螢光幕中扮演不同角色的演藝工作者曾浩綸也置身其中,和大家一起發揮小蜜蜂精神,到處服務勤做工。「這裡是人文真善美?」確認春節期間功能組臨時工作場地無誤後,他二話不說,立刻將手中的長桌架起,獨自一人在頃刻間就將長桌架好、定位。

2013年,受證慈誠之後,他受基金會同仁邀約回到精舍過年。憶起第一次回精舍過年,曾浩綸當時沒有安排任何工作,只認為是「回家過年」。然而,總在一旁看著一群人忙著勤務,不停工作著,他不禁尷尬了起來,也不知自己是客人還是家人。因緣合和,正當此時,曾浩綸巧遇當時機動組負責窗口慈濟志工林德源(惟大),便跟著他學習,也就這樣「動」了起來。

從此,除了疫情兩年間外,每每精舍過心年活動伊始,曾浩綸一定都會回到心靈故鄉,向機動組報到。他感恩有此機會,能夠回到精舍過心年感受濃厚的大家庭氛圍及人情味。

「過年那段期間吃素也不方便,父母家也不吃素……」現在曾浩綸每年都在精舍感受濃濃的年味,也到處走動服務,過個充滿意義的年,也因此,他與精舍便有了年年相聚的春節。

今年機動組有三梯次,每一梯次約有二十餘人,每梯次四至五天。志工們,人人跟著精舍作息,體會農禪生活,做早課、午休祈禱,除了體力上的付出,也能有滿滿的慈濟人文,不僅學習師父們的身教,也能把精舍的「境教」,深植於心帶回社區與各自家中,落實於生活中。

圖左 :曾浩綸每年都在精舍感受濃濃的年味,過個充滿意義的年。[攝影者:蔡翠容]
圖右 :行進間井然有序,充滿慈濟人文,顯現行中有法。[攝影者:張清和]

圖左 :人人跟著精舍作息,體會農禪生活,做早課、午休祈禱。[攝影者:柏傳琦]
圖右 :陳鴻輝加入慈濟後,慢慢放緩腳步,處事也變得柔軟許多。[攝影者:李志成]

圖左 :黃開南露出笑容說著:每次回來都很開心,覺得很有意義。[攝影者:李志成]
圖右 :林振利兩天來在精舍做得滿心歡喜,看不出他曾是包裝海綿廠的大老闆。[攝影者:蔡翠容]
圖左 :機動組走在最前作到最後,進行撤場迅速恢復場地。[攝影者:張清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