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社區網

04月27日
  • Increase font size
  • Default font size
  • Decrease font size
首頁 全球新聞、活動 大洋洲 澳洲 澳洲天主教醫院的「慈濟室」 當114與33邂逅

澳洲天主教醫院的「慈濟室」 當114與33邂逅

E-mail 列印
1906年成立的天主教瑪特醫院,坐落在澳洲的布里斯本, 1910年修建的古修道院,這是永遠不可拆除的百年古蹟建築,至今114年。2000年瑪特醫院特別在這棟古跡裡設立「慈濟室」,同年11月15日啓用, 象徵著瑪特人對慈濟人的 深切感激。證嚴上人的法相,從此供奉在此,慈濟人歷年付出的足跡,掛滿整個房間的牆壁。

瑪特醫院在2023年年底重新裝潢,以紀念慈濟人進入第三十四年的善行,2024年2月23日「慈濟室」的裝修重啟日,二十三位慈濟志工,其中包含其雪梨志工四位受邀。期許證嚴上人的妙法、慈濟志工的善行,透過「慈濟室」能夠影響南半球大洋洲更多的社會人士,傳播美善,淨化人心。

◎慈悲印記 從一而生

1990年8月1日,慈濟志工吳照峰全家移民澳洲布里斯本,當時澳洲還沒有慈濟人,吳照峰邀約臺灣移民的婦女們出來為社會付出,尋尋覓覓走入布里斯本瑪特醫院(Mater Hospital)。同年11月16日以慈濟委員身分進入瑪特醫院做志工,至此慈濟人正式踏入澳洲主流社會,攜手瑪特醫院服務社區,醫療、教育、研究等方面。

瑪特醫院「新生兒中心 」每年約一萬兩千名嬰兒誕生於瑪特醫院,其中約有兩千名重病和早產的新生兒,需要進入特殊的病房(Neonatal Critical Care Unit);1991年澳洲正處於經濟蕭條,醫院申請不到政府的經費補助,無力添購急迫需要的先進醫療儀器。

「我要把手上的紅寶石、綠寶石、黃寶石鑽戒,變成早產兒加護病房上,每一床心臟監視儀器上的紅、綠、黃燈。」吳照峰念念不忘上人的恩情,慶幸在她年輕富有、愛慕虛榮的年華得遇明師,上人是她一生中指引人生方向的明燈。

當年雖然初來乍到,語言不通,卻抱著大無畏的精神,四處奔走拜訪,短短八天內籌募新臺幣七十萬元。1992年6月為瑪特醫院購進,院方苦苦等待五年之久的儀器(Ultra Sound Scanner),兩個月後,這臺儀器發揮大功效,拯救一位世界金氏紀錄最小的早產兒(僅有三百七十四公克的小生命)此事轟動了全澳。

如今,瑪特醫院已成為南半球接生及治療早產兒最大的醫院。一路走來攜手並進,慈濟與瑪特醫院結下深厚的情誼。1994年瑪特醫院特別將每年的7月10日定為「慈濟日」。

每當慈濟尋求幫助,安琪拉修女(Sister Angela Mary)和瑪特醫院全力以赴,為慈濟人在異國他鄉給與援助。「慈濟室」重啟日,雪梨志工呂文松、李蕙芳懷著感恩的心,拿著當年的照片與修女面對面、手握手,在共同回憶的時刻,兩位志工幾度熱淚盈眶。當年修女協助慈濟擴展到雪梨、墨爾本等城市,並協助慈濟正式走進主流社會,修女是慈濟的四大志業在澳洲落地的重要推手,亦是澳洲慈濟的大貴人。

◎步步法華 真跡人間

1995年吳照峰等慈濟人支持了瑪特醫院的醫學研究、顏面外科、癌症服務、兒科及新生兒護理,並協助員工餐廳整修;1998年慈濟與瑪特合作,為巴布新幾內亞水災災民,提供救生設備與服務。

自2004年起,慈濟與瑪特難民醫療中心合作,提供牙醫義診;2020年吳照峰再次呼籲集結愛心,來自臺灣、中國、印尼、馬來西亞、澳洲等地慈濟人紛紛響應捐款,為瑪特購得多項新生兒病房儀器,包括呼吸器、保溫床和腦電機等重要設備;同年(2020年)全球新冠疫情爆發,慈濟捐贈了十九箱個人防護裝備。

此外,黃金海岸慈濟志工定期送上素食便當,以感謝瑪特醫護人員的辛勞;2023年慈濟人資助「瑪特凱瑟琳之家」,成為澳洲獨一無二的整合型家庭心理健康中心。

三十多年來,志工吳照峰一刻都不敢懈怠,謹記師訓,海外的慈濟人一定要入人群,利益當地,時時感恩天、感恩地、感恩人與人之間。因為上人的教化,真實體悟生命的價值,吳照峰時時自我提醒,一定持之有恆的聞法信受。

◎心心相印 惺惺相惜

「難忘第一次與上人會晤的時刻,語言不通,宗教、國家等種種不同,但四目相對的那一刻,彼此什麼都明白了。」證嚴上人的老朋友,即將在2024年8月滿九十九歲的安琪拉修女,克服一個多小時車程特別前來見證「慈濟室」重啟,安琪拉修女又一次追憶與上人的情誼,轉眼進入三十四年。

2023年澳洲「弘法利生」團隊返回花蓮,臨別時,上人特別叮囑澳洲志工,回去後一定要好好照顧修女。雪梨志工林中堅此次轉達了上人的問候,修女握著他的手,深情地表達對上人的思念。

「為何離開家鄉來這裡?我能做什麼?」修女憶起1947年坐了五個星期的船,從愛爾蘭過來雪梨港口至布里斯本,七十多年前很落後,什麼都沒有,修女很震驚很沮喪,修女回憶那時候沒有任何遠見,不懂管理、領導,在開始的一年半,都不知道在做什麼,也不知道該怎樣做?當一位修女,只能盡力付出,先當老師、在手術室當了十五年的護士之後,在瑪特醫院做了二十二年的院長。

志工們憶起瑪特醫院,為慈濟人舉辦三十周年茶會時,安琪拉修女曾深情地表達:「證嚴上人,雖我們或許不會再見到面,但我絕對不會忘記您,我時常想到您,您是一位多偉大多棒的女性,還有這樣多美好的慈濟志工們追隨您,願神與菩薩永遠保佑您。」

1993 年,上人為修女授證慈濟人。佛教證嚴上人與天主教安琪拉修女,兩位宗教家,或許這輩子不會再相見的知己,在地球的兩端,各自默默為服務人群,竭盡奉獻了一生。

慈濟基金會副執行長劉濟雨譬喻:「慈濟一乘真實法」是「無上甚深微妙法,百千萬劫難遭遇」。劫是很長的意思,分大劫、中劫、小劫。一個大劫有成、住、壞、空四個中劫,每一個中劫有二十個小劫,而每一個小劫是1680萬年,這個數字連計算機或電腦都算不出來。因此用「劫」來形容。

「百千萬劫難遭遇」就好像汪洋大海中,漂浮著一塊有一個小洞的木板,而大海裡的某一隻烏龜浮上來,把它的頭鑽進洞裡,再從洞中伸出來水面,這是可能性非常低的概率,所以才說是極為稀有,也極為珍貴的遭遇。

上人曾開示:「全球八十億人口,而慈濟人又有多少?比例也是非常低,所以碰到就是有緣,而且珍貴」。

◎見證苦難 激發愛心

「謝謝慈濟人在背後多年的扶持,我們才有辦法,一直在各個方面不斷地進步,讓整個社區民眾更加健康」。公關執行長萊絲莉(Lesly Ray)分享,每天至少三十個病人會來諮詢服務,不是只有在瑪特生小孩的人,瑪特也類似慈濟的宗旨,慈悲為懷,不論國家、語言、宗教,任何有需要的人,都可以享受我們的服務。

九零年代,慈濟捐助早產兒加護病房的設備,那是當年從舊換新的重要階段,也是大跳躍。「我真的高興又安慰,盤點人生,一路走來得到慈濟的援助,一起挽救了無數的嬰兒的生命。」在瑪特醫院服務四十多年,退休的新生專科醫師及早產兒加護病房主任,八十多歲的大衛(Doctor David Tudehope)一次次感謝吳照峰等慈濟志工。

大衛強調,申請「慈濟室」,這件事其實是非常不容易的,在這一百多年歷史天主教的古跡裡,掛上證嚴上人的法照,整片照片牆上陳述著佛教慈濟人付出的點點滴滴,還要與四方來賓做介紹。但「慈濟室」非常重要,這是象徵瑪特醫院對慈濟深切的感激,目前該醫院早產兒的設備及技術世界頂尖之一,所有的榮譽裡面都充滿慈濟人的足跡。

上人說:非佛教徒的慈濟人愈來愈多,大家有共同的精神理念,這也是慈濟宗門的特色,而慈濟宗門的精神理念就來自靜思法脈。慈濟立宗門,還要有法的系統,源頭就是「為佛教,為眾生」。佛教不是拜拜求平安的宗教,而是能夠運用在生活中的教育。

◎長情大愛 眾緣成就

「如此珍貴的禮物,不能遺失在自己的臥室,因為我不知無常何時來臨。」即將九十九歲的安琪拉修女,選擇在2023年的母親節,將上人贈送的「宇宙大覺者」暫放在黃金海岸靜思堂,這是她認為最安心的地方;但後來遵循修女的意願,目前回到瑪特醫院的「慈濟室」。

「慈濟室」重啟這一天,也恰逢當地Channel 9第九號電臺(澳洲電視臺龍頭之一),來拍攝慈濟在瑪特醫院三十年的真實旅程,並專訪慈濟志工吳照峰。延續1998年第九號電臺隨修女返臺拜訪上人、專訪慈濟的慈濟緣。

上人慈示:移民到新的國家,一定要做一個手心向下、利益人群的人。吳照峰表示很榮幸,代表慈濟接受澳洲國家第九號電視臺的採訪,慈濟人深耕醫療志業,挽救了無數嬰兒的生命。終於慈濟在邁入第三十四年的時刻,透過媒體採訪,從不同角度的報導,讓更多澳洲百姓瞭解,慈濟人恆持的愛心行動,源於大導師證嚴上人的教化,當地媒體的再次肯定慈濟人多年無所求的付出。

「今天在瑪特,再次牽起修女的手,繼續走入人群利益眾生,任重道遠。」2024年2月23日,吳照峰與安琪拉修女手牽手漫步在醫院,同樣的場景,同樣的人物,所不同的是慈濟人走過三十三年的歲月。

澳洲慈濟人依教奉行,用身形敘述著慈濟故事,身體力行做上人海外的分身,「慈濟室」重啟時刻,也是慈濟志業在澳洲新的里程碑。就像114年的古跡建築一樣屹立不動,祝福下一個三十三年,慈濟志業慧命永存並生生不息。

圖左 :二十三位慈濟志工(其中雪梨四位)受邀參與2024年2月23日「慈濟室」的重啟殊榮。[攝影者:慈濟基金會]
圖右 :雪梨志工林中堅代表澳洲志工轉達了上人的問候,修女握著他的手,深情地表達對上人的思念。[攝影者:張紅]

圖左 :雪梨志工呂文松,拿著當年與修女在花蓮參加三十周年慶時的合影,與修女一起回眸來時路,期間呂文松幾度熱淚盈眶。[攝影者:張紅]
圖右 :「如此珍貴的禮物,不能遺失在自己的臥室,因為我不知無常何時來臨。」遵循即將九十九歲修女的意願,上人贈送的「宇宙大覺者」回到瑪特醫院的「慈濟室」。[攝影者:萬良駿]

圖左 :慈濟志工吳照峰(左一)與公關執行長萊絲莉(Lesly Ray.右),在早餐會時再度回眸來時路,並代表慈濟和瑪特互道感恩。[攝影者:張紅]
圖右 :三十多年來,志工吳照峰一刻都不敢懈怠,謹記師訓,時時自我提醒持之有恆的聞法信受。[攝影者:張紅]

圖左 :慈濟志工吳照峰(右一)與安琪拉修女(左一)手牽手漫步在醫院,同樣的場景,同樣的人物,所不同的是慈濟人走過三十三年的歲月。[攝影者:萬良駿]
圖右 :安琪拉修女(左)、慈濟志工吳照峰(右一)亦師亦友,三十年如一日,圍繞著慈濟與瑪特,就有聊不完的話題。[攝影者:謝佩蓁]
圖左 :三十多年前的安琪拉修女(左)與慈濟志工吳照峰(右一)感情甚篤。[攝影者:慈濟基金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