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社區網

05月02日
  • Increase font size
  • Default font size
  • Decrease font size

醫道

E-mail 列印
2024年3月2日這天,慈濟醫學中心舉辦113年度的醫師合心共識營課程。參與的新進醫師、預定晉升醫師共有四十九位。這次共識營的課程有別以往,團隊規劃三條動線,分別是中央路環保站和二條居家訪視動線。

學員長吳雅汝說:「今天比較有特色的是,先讓學員參與過去在醫師的生活中比較少接觸的環保,大概有三、四十位是環保路線;另外一組是走居家訪視的路線,讓學員體會『見苦知福』。」

◎難忘的訪視之路

「居家訪視的時候,我們就是墊腳尖慢慢走進去,怕我們身上白袍被血水沾到……」擔任醫務部的王奕方醫師,在靜思精舍的會客室與上人溫馨座談時,他聲音中略帶驚嚇的與大家分享著居家訪視初體驗。

原來王奕方醫師,在花蓮慈院腎臟科副主任王智賢醫師的帶領下,來到這戶居家訪視關懷時,碰巧遇到案家正在辦喜事。由於當地的民俗風情,在辦喜事時會有慶祝儀式,在現場以宰豬隻並將其肉來與鄉親分享。七頭豬的血水加上雨水,因此訪視團隊要進訪視個案家,必須走過血跡斑斑的路面。

王奕方醫師還說:「這是文化的衝擊,因為民俗、環境的不同。但他們真的是很好的一群人,真的很熱情,他們看到我們就說:『醫師今天很辛苦,又來我們這邊,要不要吃一點,這些就是我們今天殺的……』」這時的會客室又是一陣的驚訝聲與笑聲。

地面上的雨水加血水,促成難忘的訪視之路,讓剛從醫的王奕方醫師有著印象深刻的記憶。王奕方醫師更用「十萬八千里」、「南轅北轍」的詞句,來形容今天莊嚴的共識營與居家訪視的情境來對比。他說:「我們這次醫療關懷過程中,到他們家時,體會到要如何幫助他們,他們需要什麼,這是今天我學習到最大的一個福分。」

◎原來慈濟就是我家

「原本這個時候,我應該在臺北巨蛋,看中信兄弟跟巨人隊的比賽,還有啦啦隊,但是後來知道有共識營的課程,而且是一定要參加,所以就忍痛取消……」內科部李博生醫師幽默地分享著心得,也讓會客室充滿著歡笑的氛圍。

去年九月到慈院入職的李博生醫師,覺得在慈濟工作時,會有莫名其妙的感動,淚水在眼眶裡一直打轉。他分享說:「這個感動,可能是看到加護病房的病人回到門診、看到主治醫師們在跟病人解釋的時候、可能是看到志工跟病人在電梯聊天的時候、可能就是中午聽祈禱這首歌……」

高雄醫學大學畢業的李博生醫師,已是慈院第二年的住院醫師,本身是花蓮人的他,慈濟對他來說,就是中央路上很莊嚴的建築。離鄉背井的他在高雄就讀醫學院,每每思鄉的念頭起時,就會眺望北高雄的靜思堂。「這是花蓮的味道,原來慈濟就是花蓮,慈濟就是我的家。」李醫師感動的分享著已回到心中的「家」。

◎環保中體悟永續發展

學員都分享的都很有特色,如中醫部住院醫師林昱廷,畢業於長庚醫學大學,在環保站做回收時,也體悟到「永續發展」是個很重要的觀念。細心的林昱廷醫師在做回收時,觀察到大家在環保站的細節。他說:「做拆解、分類、回收、整理就會發現,其實是展現人類,對這個地球資源運用的一種理念。」

另外,像是第一次接觸環保站的盧鵬年醫師,畢業於慈濟醫學大學,目前是中醫的住院醫師。他在做保特瓶回收時就體悟到,為什麼以前媽媽總會要求他們,將帶回來的外食餐盒、保特瓶在回收前,先用清水沖洗再分類。

盧鵬年醫師:「當我在拿到有用水沖過的保特瓶時,我會覺得這個人其實蠻貼心的……」這個體悟,也延續他在臨床上或未來的學習上,可以更著重在臨床上的細節,針對這些細節去好好的努力。盧醫師還說:「感謝各位師長,在您們經歷幾十年的行醫生涯中,給我們提點很多重要事情,讓我們少做很多,可以直接到問題核心……」

課務團隊為學員安排居家訪視、環保回收的體驗。也邀約到林欣榮院長、林俊龍執行長、葉映廷醫師、龔彥綸醫師、中西醫合療之父林昭庚教授、陳宗鷹副院長為同學授課。慈濟基金會副總執行長林靜憪為學員分享「慈濟醫師的使命與承擔」,一整天的課程是非常豐富、充實的。

共識營除了課程豐富外,精舍師父也準備超豐富的點心、水果、茶飲、咖啡。多次回來精舍的中醫師張簡媜鶧,就很有感受的說:「今天雖然下著雨,看到師父們很熱情地接待我們,不管是點心或是午餐,都是幫我們準備非常豐盛,相信大家都有感受到精舍回家的溫暖。」

◎守護生命 守護健康 守護愛

今天課程、分享告一段落,證嚴上人為此次的合心醫師共識營勉勵:「感恩、尊重每一位大醫王,這是我要對當醫師的每一位再鼓勵。屢次的詢問,為什麼要當醫師?為什麼要當護理?他們回答『都是為了要救人。』那就要自願當醫生。為什麼要自願當護理?他們說『要照顧病人。』這就叫醫師、護理師。」上人為準醫師們慈示:「這就是生命,守護生命、守護健康,一定要守護著愛。」

上人還說:「立志當醫師是『守志奉道』,這種『志』要守好,醫師這條道路,真正的要在自己的生命中,把醫道好好的開闊、再開闊……」

「只有學習、研究,沒有臨床真的很可惜。所以既然是臨床,都是跟生命很有關,就是要搶救生命、守護生命、守護健康。為病人一定要用心,讓他們健康有力的站起來,把生命發揮在可以為社會付出,這叫做『生命的循環』。」上人再次的提點「醫道」。

最後,上人再次溫馨叮嚀醫師們:「真!善!美!是人生的精神,生命才是人類的希望……當醫者就是要有使命感,這才是真正的『守護生命』、『守護健康』、『守護愛』的醫療。」

圖左 :醫師們仔細觀看環保志工如何做拆解、分類、回收、整理。[攝影者:陳毅麟]
圖右 :去年九月到慈院入職的李博生醫師(右),覺得在慈濟工作時,會有莫名其妙的感動,淚水在眼眶裡一直打轉。[攝影者:陳毅麟]

圖左 :醫師們在做環保回收中,大家都各有體悟。[攝影者:陳毅麟]
圖右 :慈濟基金會副總執行長林靜憪為學員分享「慈濟醫師的使命與承擔」。[攝影者:薛崑城]

圖左 :花蓮慈濟醫學中心林欣榮院長(左)陪同準醫師一同做保特瓶拆解、分類。[攝影者:陳毅麟]
圖右 :中央路環保站站長鄭金華(右)和醫師們說明如何做分類。[攝影者:陳毅麟]

圖左 :林俊龍執行長為醫師們分享醫療志業的願景。[攝影者:薛崑城]
圖右 :花蓮慈院腎臟科副主任王智賢醫師(右二)帶著醫師到案家做居家關懷。[攝影者:薛崑城]
圖左 :擔任醫務部的王奕方醫師(右一),第一次到案家訪視,就遇到辦喜慶。而喜慶的殺生的儀式,看到地上的血水淋淋,讓他有了難忘的訪視初體驗。[攝影者:薛崑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