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社區網

05月03日
  • Increase font size
  • Default font size
  • Decrease font size
首頁 全球新聞、活動 臺灣 志業體活動報導 慶元宵 文宣營歡樂學習

慶元宵 文宣營歡樂學習

E-mail 列印
「以前辦的是策展、展布營隊,文宣營是第一次辦;這次是結合文宣,不只是單純的布展,而是加入文宣的製作……」「2024全臺慈濟文宣研習營」主辦,文史處文宣室主任羅政忠說明此次舉辦首次文宣營的目的及內涵。

傳統農曆春節期間,深受華人世界重視,是人人珍視與家人團聚的好時光。2024年2月24日,適值農曆元宵,在這樣的日子裡,一群來自全臺各地的慈濟人文真善美志工及組隊成員,更有透過雲端共同集聚於花蓮靜思堂國議廳內,大家庭家人溫馨團圓,並一起來認識科技的無遠弗屆與AI的創意無限。

◎精彩課程

經歷早上由慈濟基金會執行長顏博文、副執行長何日生、文史處主任賴睿伶、文史處文宣室主任羅政忠及高專陳怡君就其專業與經驗,分享專精的見解,並就文史、文宣相關議題的說明後,下午透過來自各專精領域的慈濟志工及基金會相關專業人才,帶領大家進入實務操作的指導與說明。

來自中區的慈濟志工張廷旭以「科技傳法-資料庫與AI運用」為題,談起他運用AI開發各項軟體功能,提供人文真善美志工實務操作的應用。「2019年上線的雲端資料庫,容量可以至100T,人文真善美派班系統,自動寫圖說功能結合自動製作紙本檔案、電子檔案、剪報……」除這些功能外,張廷旭說明,它還能同步上傳社區道場及志工語音轉文字、臉譜人臉辨識等,對人文真善美志工工作運作幫助很大,可以提升工作效率,縮短工作時程。

「今天,你AI了嗎?」螢幕上斗大幾個字,就為大愛電視臺李欣元導演今日的分享破題。她以短短七十分鐘告訴大家「AI影像生成與運用」,善用AI繪圖軟體,簡單下「咒語」就可以生成圖畫。「只要願意學習,人人都可以成為AI詠唱師。」她以此鼓勵大家。

「如唸咒般,對它下指令,不懂程式語言也能做。」李欣元以色彩繽紛的簡報引人入勝,與大家分享與AI溝通的五大祕笈:主題、場景、風格、構圖及參數。「主題:人物、特徵;場景:背景、氛圍、光線;風格:動漫、繪畫;構圖:衛星圖、烏瞰圖、特寫……參數:影像品質、尺寸……」詳細說明祕笈內容後,她再次強調,下指令、給「咒語」須清楚。「要繪畫出想要的圖,多一點好奇心與耐心,佛度有緣人,多試幾次,人人都可以成為AI溝通師。」

宜蘭慈濟志工鄭文彬則以曾在宜蘭社區製作蒸汽火車模型的經驗,分享「AI多元運用小撇步」。他分享,如何利用AI寫出會鳴笛、有蒸汽、燈光的復古火車程式與撰寫簡報。

「下達提示,也就是一般所稱的咒語,分成任務、格式、角色,任務需簡明、扼要、具體;格式分成段落、要點、表格、簡報大綱;角色分無角色、專家、接受對象三類。」鄭文彬更指出,如何優化提示?要提供回饋,針對AI答覆重複提問;拆分任務,將一個問題拆分成數個子任務;改變AI人設,友善、不主動、給明確答案;TOKEN限制:詞句數限制。

「知己知彼,百戰不殆」文史處文宣室同仁劉阡婷提出三問,為什麼我們要轉化內容去溝通?社會大眾的溝通語言是什麼?及為什麼他們喜歡這樣的溝通方式?帶領大家認識「社群短影音」。隨著科技發達,時代演進,現今社會大眾習慣速食資訊、快知識,社群成為傳達理念的重要管道。「短影音具有快捷性、即時性、真實性、互動性等功能優點。」

繼而她就各類媒體分析指出,使用FB(臉書),年齡層約五十歲,大多是慈濟人、長者,喜歡圖文類型、故事、報導為主的形式;IG使用者年齡層約三十歲,主要是關注社會的青年、慈青、慈濟醫院醫護、慈濟學生,喜歡短影片、快速精美的資訊,著重在自己有興趣的內容……「短影音具備易上手、影音享受、親切感、容易取得,可以很快速傳播,這也是短影音這幾年這麼紅的原因。」

文宣室策展組張寶文和大家分享「從素材到資源」,她請學員在三十秒內,用三角形、四方形圓形和直線,構畫出自己心中所想的圖案,再與鄰座學員分享各自構圖。沒有任何解說,試探鄰座學員能否理解圖案意涵。「只看圖案就能了解圖中所要表達的意境,這是做文宣很重要的一環。」張寶文解釋課程設計的用意並說起海報內容須從主題、亮點、地點、風格、受眾考量,要在有限時間內,以圖、文、影完成一張能被理解與接受的海報。

張寶文接著從海報談起布展,也就是從平面式呈現到建置與人互動區,及立體式模擬空間的表現,如李阿拋的家、安美專案的空間設置、慈濟列車、大愛屋的縮小立體模型等等。「有人的地方就有不同的聲音,如何融合彼此的高低音,才能譜出經典。」張寶文期許,在創作中人人要與時俱進,集思廣益、共同參與,希望傳達給外界什麼?參訪者希望看到什麼?和過去不一樣的是什麼?她說:「形塑和實現心中對於慈濟的想像,才有機會找出新的可能。」

文史處文宣室同仁曾至鴻在「AI計畫與運用」分享中,說明今年慈濟基金會運用AI研發的專案-社區網2.0以文稿自動生成年表、全球資訊網-透過AI跨站臺搜尋、英文網站-透過AI自動生成西語、日語等多國版、慈濟學術網-論文摘要、索引等自動生成及利用AI引進各種專案-慈濟週報、AI短影音製作、學術論文AI摘要及搜尋、慈濟電子書城、慈濟慈善大地圖……

在課程中,他介紹各種不同功能的AI生成工具,也解說如何利用AI做出一份圖、文、影具足的多媒體簡報,並實地示範操作,如何下主題標,讓AI自動產生腳本。「腳本內容有誤或不足之處可補充修改,之後AI可產出你所需要的影片。」曾至鴻暢談著,AI的發展,將對人們的生活產生深遠影響,值得大家深入思考。

◎學員分享

加入人文真善美二十多年,來自北區中和的慈濟志工古敏華,一直深耕於文字功能,除了是學員外,她還有一個陪伴關懷學員鞋的身分,隊輔。這次營隊承擔隊輔角色,古敏華笑稱自己是來被照顧的,古敏華抱著做中學的企盼,希望能將營隊中學到的種種觀念與做法帶回社區分享、運用,接引更多的年輕人加入志工行列。

「像『科技傳法』、『AI影像生成與應用』、『社群短影音』這些課程,聽到很多講師談到AI(人工智能)技術與觀念,覺得這是未來趨勢……」她認為,善加利用AI等科技產物,對於慈濟推動弘法利生與社會接軌,能更接地氣地讓社會大眾及更多年輕人走入慈濟。

同樣來自北區的慈濟志工蕭惠玲,偕同十八位組員前來參加文宣營,身為北一合心區人文真善美幹部的她慨嘆,這幾年因為自然法則,夥伴年紀都已漸長,體會世代交替的重要性,必須有年輕人接棒,也一直在努力接引、陪伴;因此這次報名參與文宣營學員,有一半以上都是四十五歲以下年輕人。蕭惠玲也感到這次課程很前衛,社區年紀大的志工礙於年齡,可能反應不夠快。「而年輕人平常對於自媒體或是AI都有涉獵,透過這次課程,應該會加深他們的學習。」

雖然很多有關AI人工智能課程,平日很少接觸到,蕭惠玲卻發現沒有想像中困難。「大家決定,回去後要大力推廣,而不是只是來參加的幾人接收到這些訊息。」從李欣元導演分享的「AI影像生成與運用」中,她印象深刻的一句話:要有好奇心,還要不斷練習,蕭惠玲更信心滿滿表示,應該可以簡單上手;同時,回到社區也要在人文真善美月會或基礎課程中,進一步安排課程。「除了來學習,也是來取經,文史(處)的趨向、各區的優點都可以帶回去學習。」

十多年來一直在人文真善美照相功能,家住高雄大社區的慈濟志工林景河,進入慈濟後,從社區才慢慢地學,看別人作品求進步,了解構圖等,每每拍到慈濟人與會眾互動的溫馨畫面,他都深受感動,更從四大八法的活動,不只是圖文影的記錄,也了解到各功能運作。

「從課程中了解到文史、文宣的架構,慈濟快六十年了,怎麼去推廣,讓更多人認識慈濟?尤其是如何快速地引導年輕人來了解慈濟?」林景河分享上課心得,更要將上課所得帶回社區。

參加人文真善美十多年,在社區承擔美編與展布功能,來自臺北關渡的林惠雅因慈濟將屆六十周年,這次參加文宣營,想了解將來布展的方向與趨勢,並進一步在社區推動、找人才。「人才很難找到,希望來文宣營取經。」

「科技傳法-資料庫與AI運用」課程,讓她印象深刻。林惠雅表示,很多人很害怕AI,以為是虛擬世界,其實AI是透過大數據取得所要資料,先了解再運用,就不害怕使用它。「張廷旭師兄講到,AI其實可以是一個善法。」林惠雅很認同,她並強調:「怎麼利用AI傳遞善法,這是最重要的。」

林惠雅認為,唯一美中不足的是,這次營隊中缺少「永續」這個國際趨勢的大議題。「因為關渡園區接引很多國外人士來參訪,希望可以安排一些相關議題的課程。」

兩天一夜的營隊,以創意且生動的課程引導大家學習文宣記錄觀念,不只是留下歷史足跡,更以創意與技巧記錄每一個當下。這不僅是一場學習的旅程,也是一個啟發創意的時刻,更是一個充滿年節溫馨的一天。除了開場的舞獅,還有下午的「慶元宵 猜燈謎」讓人人合和互協、集思廣益,在學習精進中,增添歡樂氛圍。

圖左 :林景河(中)每每拍到慈濟人與會眾互動的溫馨畫面,他都深受感動。[攝影者:廖文聰]
圖右 :蕭惠玲更信心滿滿表示,回到社區也要在人文真善美月會或基礎課程中,進一步安排課程。[攝影者:廖文聰]

圖左 :「只要願意學習,人人都可以成為AI詠唱師。」李欣元導演以此鼓勵大家。[攝影者:劉鴻榮]
圖右 :曾至鴻暢談著,AI的發展,將對人們的生活產生深遠影響,值得大家深入思考。[攝影者:廖文聰]

圖左 :林惠雅(左一)強調:「怎麼利用AI傳遞善法,這是最重要的。」[攝影者:劉鴻榮]
圖右 :劉阡婷帶領大家認識「社群短影音」,現今社會大眾習慣速食資訊、快知識,社群成為傳達理念的重要管道。[攝影者:廖文聰]

圖左 :張廷旭談起他運用AI開發各項軟體功能,提供人文真善美志工實務操作的應用。[攝影者:羅明道]
圖右 :張寶文期許,「形塑和實現心中對於慈濟的想像,才有機會找出新的可能。」[攝影者:廖文聰]
圖左 :鄭文彬則以曾在宜蘭社區製作蒸汽火車模型的經驗,分享「AI多元運用小撇步」。[攝影者:廖文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