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社區網

05月03日
  • Increase font size
  • Default font size
  • Decrease font size
首頁 全球新聞、活動 臺灣 志業體活動報導 慈濟六十 文宣從心出發

慈濟六十 文宣從心出發

E-mail 列印
「六十周年不應只是在做海報策展,不是只想到要怎麼介紹慈濟,讓人接受,而是在言行中或與人互動中,要很自然地把法散播出去。」北區慈濟志工朱英彥與「北二合心區」二十三位夥伴,一起前來花蓮靜思堂參加「2024 全臺慈濟文宣研習營」,在「實作發想:執行策略」分組討論,針對慈濟六十周年道場計畫,提出看法。

2024年02月24日及25日,為期兩天的「2024全臺慈濟文宣研習營」,在經過第一天豐富課程,精彩內容從文宣的組織架構、科技運用、社群媒體經營、短影音製作、AI的認識與實用等。2月25日進入第二天活動,除了同樣有志工們精闢專才分享外,更有各區分組討論與分享,從各區成果發表,及對慈濟六十周年道場的經營規畫及發想。三年疫情過後,文宣團隊舉辦這第一次文宣營研習,無論是在國議廳主場上課現場或是各區分組討論現場,處處氣氛熱絡。

◎成果分享

一早,來自臺北、臺中、高雄區的文宣團隊成員代表,各自分享在社區經營社群媒體、海報製作及布展規劃心得與實作。

「慈濟@臺北」小編,慈濟志工簡因玉以她特有的爽朗笑聲,感染著臺下所有「聽眾」。簡因玉以「社群經營」主題分享,來鼓勵大家成立粉絲團,以適合年輕人的媒體,接引更多年輕人認識慈濟。她指出,經營自媒體無非是要讓人家關注,久而久之,就會自然影響關注的人,進而改變每一個人。「因此你要常常分享,廣泛分享,產生善的循環。」簡因玉鏗鏘有力、充滿自信的口吻,繼續在國議廳內傳送著。

「社群媒體中,TIKTOK是擁有年輕族群最多的媒體,時下都說,FB是年紀大的人在玩的……」她認為,TIKTOK會如此盛行,年輕人都玩,「是因為它在手機上,很容易觀看。」因而簡因玉提出建言,要推廣慈濟,就要在各種不同社群媒體做文宣,採比較適合在手機上播出的直式影片模式製作短影音。「要搶年輕人就要跟上時代潮流,就要發展短影音。」

來自中區,從事營養業的劉宇涵於2004年參加美編研習營,一路來體會到文宣無非是要讓來參加這一場活動的人感動,因此在版面設計,需以讓人心動、秒懂、願意看為主要;版面企劃要有整理訊息,找出重點,化繁為簡的規畫,因此要完成好的文宣,平常就要收集資料和常參考他人做法,來刺激發想。

她以設計浴佛、吉祥月、歲末祝福三大活動海報的作法,及一般心靈講座、人文講座等活動的呈現分享。「是從做中累積經驗,抓到符合大家的味,找符合節日的圖來搭配,做出符合慈濟要的而不是自己想要的,會讓人看了想要來參加這場活動,才是最重要的。」

高雄區慈濟志工林淑娥,回溯2006年慈濟四十周年志業策展的經驗分享,從不會學到會,邊做邊學習,到慈濟四十八周年的布展,在已有經驗之下,開始擬出四個方向:要有質感、要有佛法、能吸引各界人士來參觀、要讓導覽者易導覽。她分享,「當時吸引很多人來參訪」的展場,利用科技的設計,呈現〈譬喻品〉、海燕風災、氣候變遷、成住壞空等空間布置,並設立與會眾的互動區……

◎六十發想

至2026年,慈濟將屆六十歲,藉由討論,思考創意,各道場家人腦力激盪,依5W1H分析法,發想在慈濟六十周年,社區道場的推廣計畫,要如何和大眾分享這個喜悅,有什麼亮點?以什麼形式呈現慈濟的足跡?如何活化道場?學員依各自所屬社區分組,分別在一樓感恩堂、地下一樓、國議廳前、地下二樓220講堂前進行討論。

「宜蘭有夢」是宜蘭區的設計藍圖,志工們希望打造一個老中青都能前往參訪的道場,有蔬食攤位、展覽活動、還有DIY的體驗課程與短講,結合小農、文創,善用FB、IG,公車上、火車站前廣場、有線電視跑馬燈等謀體與管道廣為宣導,並廣邀人才,尤其是年輕人,共同參與設計規劃。

「0到60 go go go」是臺南區企劃的口號,今年正值臺南古城四百周年,提到「臺南」讓人聯想到小吃美食;近幾年相當盛行蔬食市集推廣,透過市集吸引會眾前往參訪。而人口老化是一特色,「長照」平時做得很好,關懷據點的延伸是亮點;團隊規劃,回到社區後,先進行組隊共識,預計2025年開始一整年的宣傳與邀約,透過各種社群媒體廣邀來眾,並積極培養人才,尤其是年輕人,全面啟動,邀約大家到臺南玩、參訪慈濟。

屏東有很多偏鄉社區,平時在輔具、安美專案及訪視,都做得很好,也是屏東地區的亮點。屏東臨海,也有山區,漁工健檢與一般健檢已行之有年;在偏鄉學校開辦暑期營隊,學校及家長都持正向肯定……團隊希望以這些經年耕耘項目持續推廣,在慈濟六十周年有更亮麗的成績造福社區,讓人人看見慈濟,接引更多會眾。

大家在短短的七十分鐘內集思廣益、熱烈討論,紛紛以各區特色,提出如何舉辦活動、培養人才等建言。在每一處小圓桌圍成的大圓桌上,一張張大壁報紙上增添了便利貼與墨水印,收集了密密麻麻的字句與創想,在大家的創意發想中,慈濟六十周年策展已然在人人心中,悄悄築起了構思與模型出來了。

◎體驗學習

來自臺北新泰區,四十二歲的培訓志工許正維,參加人文真善美一年多,承擔圖相功能,從事科技產業,平時有接觸AI及Chat Gpt,他認為,AI是未來趨勢,可以透過AI在工作上或文宣上有更便捷的方式。參加文宣營,讓他打開眼界。「講師精湛的分享,對AI有了更深一層的認識。」

大愛臺導演李欣元分享的「AI影像生成與運用」課程,以文字生成畫面及剪映軟體運用的課程,讓他印象深刻:「以前完成一部作品可能要花一週時間,但是透過AI生成,可能只要花一兩個小時。」許正維表示,這也是自己一直想學的,平常在社區也用過AI生成圖相,曾想與讀書會結合,利用AI技術製作經典的時空背景影像。「不過,下指令沒那麼容易。」

昨天(24日)晚上,他和社區一些年輕人聊到在文宣營一天所學,大家都覺得很不錯,並希望他回社區後,要多分享。許正維滿是感觸提起:「年輕人多元化,尤其短影音更是年輕人在玩的,回到社區後,將分享所學與大家一起學習。」

而來自桃園區的慈濟志工劉家誠,畢業於慈濟科技大學資管系,從事資訊業。平常對影音製作有興趣的他,承擔過拍照、影像剪輯,劉家誠分享,桃園區有二十多位夥伴回花蓮參加文宣營。「社區一直想招募更多年輕人,所以這一次邀請不少年輕人參加。」

「在營隊學到很多關於AI生成影片的概念,對真善美的工作有很大幫助,可以縮短工作時程。」他提及,在參加真善美之前,已多少有涉獵AI,文宣營讓他了解,其實AI不只用在媒體,影片的剪輯,也能以生成新穎的影片方式呈現,縮短了人與人之間的距離,能更緊密看到視覺效果。

在「實作發想:執行策略(分組)」討論中,劉家誠在與夥伴的討論中,更了解社區如何在慈濟六十周年所要呈現的及想要傳達的理念與想法。他印象深刻的是,桃園區新住民多,透過各國不同飲食宣傳蔬食,行動環保車結合埤塘行程,在地化與社區結合,讓民眾更了解慈濟。

◎青年新血

因為參加入經藏的因緣,三十五歲的林思妤加入慈濟青年志工,曾協助慈濟萬華社區做過歲末祝福與新春團拜海報,之前在「奧美廣告公司」做過AE的她表示,都是自學,本身對美術有興趣。一直也對AI工具的運用有興趣的她,當看到課表有關AI及社群媒體時,就決定一定要來參加。林思妤靦腆說起,今天也是社區新春團拜的日子,但是經過細想,還是選擇到文宣營學習。

「這幾天課程都很紮實。」林思妤對李欣元導演分享的「AI影像生成與運用」人人都可以成為詠唱師,還有生成一張圖要下什麼咒語等,印象深刻。平時經營IG、FB,她表示,今年在為萬華社區製作新春團拜影片、海報及青年志工鼓隊隊徽、衣服等,利用平時就「在玩」的AI製作,一直卡關很久。「聽完課程,學到如何下指令,以後就可以快速完成繪圖。」她更開心,這一次學到很多工具可利用,可以馬上使用,可以減少很多時間。

在「實作發想:執行策略(分組)」討論中,針對慈濟六十周年的展覽設計,林思妤表示,萬華區有很多發想,譬如在車站旁邊又有捷運站,可以更加靈活運用設計。身為慈三代的她表示,在去年才積極加入慈濟,離六十周年還有兩年,希望新進的青年志工大家可以延續熱情,一起發想,以萬華的地緣、文化、環境等,如何籌劃社區活動。「剛討論到像舉辦音樂會,萬華是一個高齡社區,也有學區,有很多中小學生,想邀請藝人參加,讓更多人來認識萬華。」

經營電商業的林思妤認為,這兩天課程與之前參加的慈濟活動有很大差別,很創新、具體,有收穫。她平時都是在家以網路學習資訊,兩天課程也實際操作做出作品,聽到經營慈濟@臺北的經驗分享,林思妤很驚艷:「講師很靈活的分享,印象深刻,讓自己收穫很多。」

◎法的延伸

「雖然這次課程AI的比例較高,還是希望回到有海報的呈現,策展的規劃……」北二合心區慈濟志工朱英彥認為,透過這樣的展示,可以與人近距離接觸,相對比較重要。她語重心長提及:畢竟策展的目的,是以文史為主,海報內容都是慈濟的歷史。

每個社區都有年輕人較少的問題,朱英彥認為,年輕人對新科技媒體吸收快,對熟悉各項社群媒體絕不是問題,AI的生成讓人易懂也較「炫」、較好閱讀,她表示,這次北二合心區有二十三位前來參加營隊,而且大部分是年輕人。

「所以,AI要如何使用才是重點,要如何把它帶進慈濟六十周年,畢竟六十是花甲之年。」在「實作發想:執行策略(分組)」討論中,朱英彥認為,要去深入了解,「慈濟六十」是什麼樣的意義?她舉出,在分組討論時,也有夥伴提出,應該要一波一波推動,可以從家人六十歲時,是怎樣慶祝或紀念去發想、著手規劃,再帶出慈濟六十的意義……

朱英彥意猶未盡、語重心長道出心中感觸:「對於志工來說,『六十年』對於上人的法的吸收,應該要很足夠才對,就像《無量義經》上人已經講到第三遍,應該要已消化在內心中才是……」就如討論中,也有人提出,信仰人人都有,慈濟對信仰很能包容,信仰是給人安定的感覺,在與人互動中,要帶進這元素,而不是只是在玩遊戲。

「對菩薩招生如何更具體,讓它延伸到後年,慈濟六十?」朱英彥也提出團隊討論的議題,延續到課程中分享:證嚴上人出生地的策展,從當地的風土人情談到慈濟,再談到慈濟六十,她覺得這樣的規劃很好,不一定人人認識慈濟,先從大家熟悉的環境再引入慈濟。「同理心很重要,要尊重。」她認為,一生中,很多人認為六十歲是大壽,更要大肆慶祝。以這觀點,去訪問店家、會眾:「『六十』對你的意義?」從討論中激發火花,相信會是一個亮點。

◎心再出發

來自北區萬華林雅晴,曾是慈濟大專青年聯誼會成員,畢業後落實社區,她表示,以前參加慈青舉辦的營隊,常有「師姑、師伯」(慈濟志工)幫忙拍照、做短影音文宣等,這次營隊發現人文真善美很全面,有很多可以學習,像科技、社群媒體、AI、數據應用……「這營隊就像是懶人包的精華,告訴我們在未來怎麼做更方便。」常用年輕人較常用、關注的IG,她對用AI寫圖說或生成圖片印象深刻。將以前很多的空想,現在用AI製作出來,完成那夢想。

從顏博文分享,及何日生所提,她對於網路訊息,心安不少,也認識到美是可以超越的,林雅晴心有所感提及:不好的,不要再廣傳,這是另一種層面的法,這也讓她體會到,在活動中,若遇不如意人、事、物,就會有所抱怨。然而,若是再向他人抱怨,就會成為一樣令人不快的人。

「小編很重要,不是只是在操作社群媒體,而是要如何把慈濟核心精神與法散播出去,還要了解什麼是法,如何簡單化?」林雅晴不但提醒自己,也呼籲大家,要常參加慈濟活動或是參與志工培訓、受證,這樣對法的了解會很有幫助。「不能只是當成一個工作或勤務。」一直曾想要職志合一的她,更是滿懷感想提及,職志合一是有道理的,要有將職業當成志業的心,才有辦法做工作之外,更要深入了解的事情。

文史處主任賴睿伶在總結回饋時間,針對即將到來的慈濟六十周年策展,她整合大家熱烈討論而來的各道場規劃內容,有健康、環保、溯源……主題、有辦園遊會、音樂會、展覽等方法還有TA合作夥伴、人才、共識等。

「從2018年就存在的問題,文史處一直努力在想辦法解決,號召年輕人加入、新媒體時代傳法、歷史人文典範存、勤務分配、以人文提升慧命……」她提及,過去真善美五大中心組織架構已不符實用需做調整。賴睿伶更深入指出,組織架構與執行一切由心開始,慈濟是一海星型組織。「任何結構切割開來,都是一個獨立的組織,合起來也很好。」

在這文宣營活動研習後,如何達成觀念上的共識?以什麼形式?技術環境、資本、人員、工具如何更進一步獲得?她希望大家在問卷中提出需求,文史處也將為大家開設各項課程。從中區的空拍團隊組成延伸到各地,空拍團隊遍地開花的例子,文史處也將組織成立社群小編、AI運用、直播運作、短影音,以達菩薩大招生。賴睿伶衷心期盼,文宣營課程雖告一段落,卻是另一篇章的開始。

圖左 :在「實作發想:執行策略」分組討論中,各組針對慈濟六十周年道場計畫,提出看法。[攝影者:蕭寂興]
圖右 :臺南區團隊規劃,透過各種社群媒體廣邀來眾,並積極培養人才,邀約大家到臺南玩、參訪慈濟。[攝影者:沈淑女]

圖左 :花蓮工作團隊帶動〈一家人〉手語,為此次文宣研習營畫下圓滿句點。[攝影者:廖文聰]
圖右 :林雅晴:「小編很重要,不是只是在操作社群媒體,而是要如何把慈濟核心精神與法散播出去。」[攝影者:蕭寂興]

圖左 :朱英彥認為,「AI要如何使用才是重點,要如何把它帶進慈濟六十周年,畢竟六十是花甲之年。」[攝影者:蕭寂興]
圖右 :文宣營讓劉家誠(左三)了解,其實AI不只用在媒體,影片的剪輯,也能以生成新穎的影片方式呈現,縮短了人與人之間的距離。[攝影者:陳毅麟]

圖左 :賴睿伶衷心期盼,文宣營課程雖告一段落,卻是另一篇章的開始。[攝影者:陳毅麟]
圖右 :劉宇涵:「從做中累積經驗,做出符合慈濟要的而不是自己想要的,會讓人看了想要來參加這場活動,才是最重要的。」[攝影者:陳毅麟]
圖左 :人人聚精會神聽課,為即將到來的慈濟六十周年道場規劃汲取新知,凝聚共識。[攝影者:劉鴻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