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社區網

05月03日
  • Increase font size
  • Default font size
  • Decrease font size
首頁 全球新聞、活動 臺灣 新竹 慈善訪視無悔路 關懷陪伴受啟發

慈善訪視無悔路 關懷陪伴受啟發

E-mail 列印
2024年3月3日慈濟志工清晨頂著攝氏十度低溫夾帶強風,依然腰桿挺直地陸續抵達新竹靜思堂,參加每個月一天的精進日,把握分秒不空過;又如靜思妙蓮華從地湧出的菩薩般,不論身分高低、角色扮演、年齡大小,珍惜 一份慈濟緣,擴大愛行人間路,藉由共修彼此薰習正知見,計有學員二百七十五位、工作人員二百一十三位參加。

精進日的聞思修,學習佛陀的智慧,學習如何讓生活禪實踐,一飲一食、一對話、一微笑都可以布施,分辨對錯才能在善緣與惡緣裡明辨是非,說好話、存好心、做好事。

研習課程裡,兩位精舍師父帶領大眾禮拜《法華經序》,藉著的法音流轉虔誠祈禱世界無災無難;德淵師父並以導讀方式將《靜思法髓妙蓮華·譬喻品》,結合 上人開示及手札本,交互講解。

新竹培育團隊以標題­­-「志工養成、誠情相伴」為主軸,請龔志富與范秋燕兩位志工解說,如何讓新培委上手,並且說明勸募APP的操作方式。

◎感動處處見 溫情處處現

香山區的志工李金龍師兄,十多年前走路開始有些困難,現在更要依賴四腳的助行器行走,即便步履艱難但仍很歡喜的一大早就來執行交通組的勤務,在靜思堂門口指揮車輛進出、確保通行無礙,貢獻一己之力。

此次精進日看到很多溫馨的畫面,如:竹東區的張新龍和呂春蓮兩位同修,一心掛念來參加精進日,但是女兒今天有事需要幫忙帶孫子,於是帶著二歲的外孫女一起來靜思堂,小女孩在靜思堂內也很安靜不會吵,原來小朋友不是第一次來,之前已經跟著爺爺奶奶來過多次陪伴香積菩薩了。

另外,有多位超過八十歲以上的長者,頭髮已是白髮蒼蒼也積極來參加,志工們主動圍著寒暄問暖,隨伺在側關懷陪伴長者嘻嘻哈哈,好不熱鬧,這份慈濟法親情緣,感受到心理暖洋洋地。

還有兩位志工黃茂村和蔡雪玲開著菩薩車,新竹市兜了一圈載著八十多歲的楊梨珠、吳玉尊、吳淑慎和蘇陳涼師姊參加這次的精進日及禮拜法華經,幾位長者回到靜思堂這個大家庭都很歡喜也不喊累。

◎師父關懷環保志工 學會放下不要空過

德淵師父、德恭師父特地撥空到環保站關懷環保志工。

志工陳秀鳳回憶過往,如釋重負地說:「做環保將近二十多年的時間,在還沒授證時就勇於承擔協力組長,每件事情都親力親為,而另一個身份是鄰長,熱心忙於鄉里間處理事務,長期下來累積不少壓力,又加上十年前因先生往生而傷心,造成精神不穩定。」於是到身心科看診,可是不想靠著長期吃藥控制病情,就利用工作來排除心理的創傷。

直到前幾年處理鄰里王伯伯的遺產問題,公親變事主遭受到語言暴力的攻擊,長期的隱忍使得病情更加嚴重,終於在三年前爆發心理冤屈不知向誰說,無明現前受到強烈的刺激,身心靈起煩惱而精神受創思緒紊亂,幸而孩子及時帶去看醫生積極治療,經過一年多的調養恢復健康,再次回歸慈濟路,她說在慈濟學到很多的智慧法語,誠如剛剛德淵師父鼓勵的話:「要學會放下,什麼都是假的,不要執著,珍惜當下,時間不要空過。」

精舍師父也關懷環保站的菩薩們,殷殷叮嚀做環保要一切小心,天氣冷要穿暖,也帶來祝福的吊飾,發放給環保站的志工。環保站站長余招琴跟師父分享:「之前在疫情期間大家不太敢來環保站,於是自己儘量完成環保的工作,身體也累壞了,膝蓋也要進場維修。」德恭師父關心的說:「要好好照顧身體,看見大家做環保做的很歡喜,也做到真空妙有,做就對了,才是真實的體會。」

◎大病初癒投入訪視 慈善醫療合和互協

香山區訪視團隊張秀枝師姊在2020年得知罹患大腸癌,而後進行手術與一年多十二次的化療,在這段常進出醫院的期間,她感受到沒自由之身、寸步難行,因此發願:「等我身體好了,一定要來做慈濟。」果然身體康復後投入訪視,她說:「要把握當下,做就對了。」她由被動參與訪視個案到承擔訪視幹部,主動參與並學習師兄師姊的經驗。她說:「每個個案都有不同問題所在,有的是貧的苦,有的是貧加病的苦,有的是心靈上的苦。」

她上台分享訪視的重要心得,就是要有「三心二意」- 三心就是同理心、耐心、感恩心。站在案家立場用同理心看個案,才能夠比較了解其狀況,尤其不能有先入為主的想法,要多方面觀察了解,不能只看表相,要以客觀態度看待案家,才能做出務實的幫助;當案家拒絕我們協助時要有耐心,建議先尋求左右鄰居及鄰里長的協助;另外要感恩個案的示現,因為他們的需要才有我們付出和發揮生命良能的機會。二意就是心想好意、正面思考,如此案家和訪視菩薩就會事事如意。

團隊另一位楊永相師兄在慈濟投入訪視已經有十一年了,訪視過的案家約超過三百個,他說:「每次訪視回來就覺得自己好幸福,真的體會到什麼是見苦知福。」目前永相師兄是訪視幹事,所以負責的多是新案,新案會碰到的狀況較多,有的可能有精神問題或家庭問題,需要多花些心力去了解和觀察。另外他還承擔教育功能的親子手語班,因此同時陪伴孩子和家長,這十年來看到很多家長從原先完全不認識慈濟,到參加見習、培訓和受證,共接引超過三十位的家長進入慈濟這個大家庭,有些後來也參與訪視團隊。他期許自己說:「我就像個播種人,把善的種子撒到孩子和家長的心中,長期的陪伴,可能不知哪一天就會發芽。」

圖左 :香山區志工黃茂村(左一)蔡雪玲(中)陪伴八十多歲的楊梨珠(左二)、吳玉專(右二)和蘇陳涼(右一)參加精進日及禮拜法華經,都很歡喜也不喊累。[攝影者:古茜雯]
圖右 :香山訪視團隊由張秀枝師姊(左一)上台代表分享訪視心得。[攝影者:古茜雯]

圖左 :人醫會范文勝醫師、張傳錞醫師(前排右起)雖然已經八十多歲,仍然是執業醫師,也會隨著訪視團隊和輔具團隊安排路線到有醫療需求的個案家中往診。[攝影者:古茜雯]
圖右 :香山訪視團隊楊永相(左起)、黃茂村、鄭秀琴、蔡美雪和錢秋紅分享慈濟以慈善為根的訪視心得。[攝影者:古茜雯]
圖左 :擔任環保志工二十幾年的陳秀鳳,前三年當鄰長面對繁雜事務,因追求完美、起了煩惱心而導致精神受創,調養一年多再次歸隊。[攝影者:古茜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