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社區網

05月05日
  • Increase font size
  • Default font size
  • Decrease font size
首頁 全球新聞、活動 臺灣 高雄 腦力激盪 共知共識共行

腦力激盪 共知共識共行

E-mail 列印
「使用『曼陀羅思考法』,讓大家專注在核心主題上。」高明智(法號惟智)老師解釋了為何設計這樣的課程,以及對學員的影響。

高雄區慈濟志工首次返回花蓮,共有四百九十一位學員和三百二十五位工作人員參加了「2 024年高雄四合一組隊長研習營」,活動於3月8日至10日在花蓮靜思堂持續三天。在3月9日的課程中,邀請了高明智老師帶領探索團隊分享和實踐「曼陀羅思考法」。學員被分成小組進行討論,透過「聚焦」問題,共同尋找解決方法,以便在回到社區時能有效引導他人。

◎合心共協力 共識共行動

「共事共行工作坊」,這是小組討論的時間,小組討論的重點是形成共識。因為通常的小組討論可能會比較分散,每個人都談自己的想法,但曼陀羅思考法能夠幫助討論集中在大家最關心的議題上,例如如何有效進行「組隊的傳承與陪伴」,以及如何使「四法四門四合一的組織運作更順利」。

在「慈濟六十週年的期許與願景」下,運用曼陀羅思考法,學員的表現都非常出色,能夠集中注意力,並讓許多平常未被提及的意見被提出。這些意見如果帶回組隊或社區,就能夠得到實踐。因此,高明智老師對於使用「曼陀羅思考法」進行「共事共行工作坊」,讓每個人表達內心真實想法,形成共識,對未來組隊運作將有極大幫助。

學員陳坤達(法號本躍)對於慈濟即將邁入六十周年,有何啟示?他受證已二十年,自問自己究竟學到了什麼?參與了什麼樣的工作?對於成為人間菩薩,他是否有所付出?團隊成員是否存在歧視?到底上人的法有沒有深入心?所謂法入心、法入行,就要實踐菩薩之道,若能將法融入心,走上菩薩之路,就要度化人間。如何度化人間?「淨心第一,信心第一」,方能同時修養福德與智慧。

法入心很重要。四法四門的結構包含合心、和氣、互愛、協力。合心代表總持一切法,互愛代表持一切善,和氣代表合和之門、互愛代表關懷之門,協力則為學習之門。四法四門並無高低之分,而是平行的。在這個平行結構中,彼此共同勉勵、提醒。因此,協力並非比其他門更低,合心也非更高。當合心的使命完成後,必須回歸協力,進行實際執行。協力是首要之門,尤其對於人間菩薩而言。這個首要之門極為重要,即為力行之門。從協力之門進入者,逐漸培養自己的能力,或許會發展至互愛、和氣,甚至合心。然而,從協力門進入者,在發展至合心後,同樣需回歸到協力之道,在日常生活中與眾人攜手並肩走向菩薩之路。

◎感恩尊重愛 用溫馨接引

滿頭白髮的學員陳飛龍來自苓雅文化和氣,對於「如何做好組隊的傳承與陪伴」議題,他認為其中最重要的是「感恩、尊重、愛」,以及「用心陪伴與經驗傳承」。透過同理心來陪伴新人,共同解決問題。培養人才是關鍵,就像上人所說的,菩薩大招生。因此,不應害怕舉辦活動,辦活動的最重要目的是廣招菩薩。此外,如果看到年輕菩薩進入,給予他們舞臺,讓他們了解「慈濟宗門四大八法」,瞭解後進一步體會「做中學、學中覺」。

學員林安在(法號濟存)分享如何推動四合一組織架構,平日法親關懷,凝聚大家共識,聞法精進,推動社區活動。他強調「帶人要帶心」,慈濟是一個大團體,需要共善合和。

在分組討論時,第十六小組被分配到「如何運用組織架構在社區運作」這個主題。學員王銘賢提出一個方法,即「回到靜思精舍的感覺,決定是否加入慈濟的重要關鍵。」在社區運作中,學習營造精舍的氛圍,以奉茶接引參觀、熱情接待的方式,讓初次踏入慈濟大門的民眾感受到溫暖與歡迎。這種待客之道會口耳相傳,會將人引導至慈濟道場,體驗其中的法味。

回想二十多年前,當王銘賢初次踏入慈濟大門時,也是透過「慈濟列車」的接引。在列車上聆聽許多感人的慈濟故事,再親自見證精舍內的一切,感受到克勤克難、克儉克苦的精神,這些令他深受觸動。他計畫在社區中每年安排一次慈濟列車之旅,邀請願意回到精舍參訪的社區志工或民眾,複製這個模式,讓他們真正走進慈濟靜思精舍的大門,親身體驗其中的感動。在社區中,個人的德行可能尚不足夠,若能接觸上人和精舍師父的德行,協助接引社區的菩薩們。

◎回歸用電話 鼓勵慈二代

學員潘振法(法號惟岶)參與討論的議題是「如何實踐四法四門」。經過討論後,每個人的看法各異。潘振法提出兩點報告:首先,建議盡量使用「電話通知」,因為目前大多數人使用 Line,雖然某些資訊可以透過 Line 傳遞,但對於一些緊急、重要、急迫的訊息,需要透過電話通知。因為 Line 缺乏情感表達,而電話則更具情感溫度。其次,他建議鼓勵「慈二代」積極參與活動,因為慈二代大多是年輕人。若能增加慈二代的參與率,將有助於未來當第一代年長時,若因緣無法參與活動,慈二代可以接棒。由於部分第一代可能對電腦、手機的應用不如慈二代熟練,因此建議鼓勵慈二代積極參與各項活動。

四合一研習營為高雄區合心、和氣、互愛、協力等組隊長帶來妙方。透過「施責不施權」,讓菩薩們心心相應,讓慈濟四門四法的志業能夠更順利推展。在修行菩薩道上,需要勇猛精進,才能避免給他人造成障礙。大家共同人間菩薩大招生,造福眾生,讓社會更加祥和。

圖左 :高明智老師(站立者)帶領探索團隊分享和實踐「曼陀羅思考法」。學員被分成小組進行討論,透過「聚焦」問題,共同尋找解決方法,以便在回到社區時能有效引導他人。[攝影者:蔡鳳琴]
圖右 :學員陳坤達(中)分享上人的法沒有高低之分是平行的,只要勤付出就能做中學學中覺,菩薩道上慧命增長。[攝影者:廖佳婷]

圖左 :如何推動四法四門四合一組織運作,利用「九宮格」法,王銘賢(圍巾)提出,「回到靜思精舍的感覺,是決定要不要進入慈濟,一個很重要的關鍵」,在社區要就以精舍的氛圍角度,用奉茶接引參觀、很熱忱的接待,這是一種讓一位剛走入慈濟大門的人,大家會口耳相傳,把那位菩薩接引到精舍來感受那些法味。[攝影者:廖佳婷]
圖右 :學員陳飛龍(右二)覺得「感恩尊重愛」很重要,以及用心的陪伴和經驗的傳承,用同理心來陪伴新人,共同來解決任何問題。[攝影者:廖佳婷]

圖左 :學員林安在(法號濟存)分享平日法親關懷 ,凝聚大家共識,聞法精進,推動社區活動,「 帶人要帶心」,慈濟是個大團體, 需要共善合和。[攝影者:廖佳婷]
圖右 :以九宮格的中央方格為核心主題,向外聯想出相關概念:如何推動四法四門四合一組織運作架構。[攝影者:廖佳婷]

圖左 :學員潘振法(法號惟岶),用電話聯絡勤務有溫度,鼓勵慈二代來參與慈濟活動,為傳承做準備。[攝影者:廖佳婷]
圖右 :學員陳惠珠(握筆)與同組學員集思廣益,共同討論慈濟六十週年的期許與願景。[攝影者:黃雪芳]
圖左 :五十八組分享慈濟六十的期許與願景,需擴大社會參與,強化共知、共識共行,應用科技服務接軌、宣導,用心接引人才、進而人間菩薩大招生。[攝影者:鍾美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