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社區網

04月28日
  • Increase font size
  • Default font size
  • Decrease font size
首頁 全球新聞、活動 臺灣 臺中 資深迎新話慈濟 回首篳路藍縷的歲月

資深迎新話慈濟 回首篳路藍縷的歲月

E-mail 列印
「明天我們有約喔!帶著歡喜心到大甲靜思堂,與法親家人們聚會話家常。」臺中市大甲和氣區組長饒玉萍再次熱情邀約大家,一起回家歡迎兩位新受證委員、一位新受證慈誠之外,還特別請回資深志工們回首來時路,分享早期 如何做慈濟的點滴。

元宵節剛過,慈濟大甲靜思堂大廳的入口處,仍然可以看到紅色春聯、紅燈籠、炮竹以及應景的花卉,充滿著農曆年節的喜氣,也將2月25日迎新迎心的新春聯誼活動會場,妝點得更加亮眼,志工們紛紛拍照留影,記錄自己走過的足跡。

◎添新丁 新年新希望

這是一場大型「家庭聚會」,大甲靜思堂福慧廳裡雲集了一百一十二位志工、和四十三位工作人員。廳裡濃濃喜慶味的屏風,化身為大宅院中的照牆,將與會的法親家人,暖烘烘地團聚在一小方天地裡,此起彼落的掌聲與歡笑聲,迴盪在會場每一個角落。

現場洋溢著春節的餘韻,喜迎「新人」是每年大家最雀躍的時刻,2023年完成培訓受證的三位新人,服儀整齊、姿態大方,胸花及委員證莊嚴地挺立膛前,在不絕於耳的掌聲中,來到臺前發心立願,並接受大家的祝福,緊張又興奮的心情躍然臉上。

「在我的幸福聯絡簿裡,有慈濟這個大家庭,很感動也很感恩!」新受證委員温雅惠,在1991年就加入會員至今,在近三十三年間她歷經許多人生大小事,志工及資深蔡韻婷的陪伴,讓她銘記在心頭。參加慈濟教師聯誼會及委員雙培訓的她,期許將來能發揮生命良能,教育出更優秀的下一代。

新受證慈誠柯仁程,慈二代的年資似乎要從小時候就開始計算。站在父親柯國壽身旁分享,開心地像極了一個剛獲大獎的孩子,他感謝父親引領進入慈濟大家庭,也說著小時候父母用逛夜市的方便法,帶他去共修的趣事,父子倆一搭一和有如相聲表演,讓臺下每個人笑得合不攏嘴。

柯仁程提及:「九二一大地震搖很大,我們很多慈二代在佛堂鐵皮屋睡蠻久的,小時候很天真,不知道大人在忙什麼?只知道他們要去救濟、要去忙……現在有這麼好的設備,很感恩!希望能為慈濟大家庭再出一份力。」對於大甲慈濟會所的變遷他一清二楚,現在有大甲靜思堂如此莊嚴的道場,他很感恩資深志工們無私付出而成就,更期許自己身在福中要知福、惜福、再造福!

「做自己的貴人,也做別人生命中的貴人」這句靜思語是新受證委員張名華的最佳寫照。八年前的她,因轉職而無法完成培訓,2023年再度克服困難,勇於參加培訓,如今終於圓夢。她說:「一路走來有許多的不容易,感恩自己終於甘願堅持。」她相當敬佩資深林昭偀敬師愛師的精神,期待心中這位地表最強的資深,能一直引領著自己前行,走這條菩提大直道。

◎回娘家 喜迎大甲第一粒慈濟種子

當饒玉萍唱出慈濟歌選〈普天三無〉,同時又緩緩走到慈濟在大甲的第一顆種子李文塗(法號思齊)桌前,所有志工們都凝視著當下感動的一刻。

受邀來參加迎新感恩會的李思齊,已高齡八十五歲,和大家睽違已久,能前來分享他將慈濟從花蓮帶回大甲的故事,讓每個人都振奮不已。

李思齊十三歲的時候,居住在花蓮,1969年追隨證嚴上人,成為慈濟編號22號委員。李思齊皈依上人之後,因為體會佛法的殊勝,希望能設立一個小型圖書館,把佛陀的真理,普現給社會上的人知道,因此有了後來的「慈濟義診所」。

一直到1975年,李思齊因為過勞罹患肝病,父親決定叫他回大甲。他覺得這樣也好,可以將花蓮所學,回來報答出生的家鄉,把師父的悲心、慈悲濟世的精神帶回到故鄉。

搬回大甲當時,金華寺的講堂才剛成立,由鍾金良老居士出面去借用講經堂,加以上正下戒法師的慈悲護念,以及地方善信的護持,由李思齊定期講演佛法,並領導大眾共修念佛,同時將慈濟介紹給金華寺的師父及會眾,因而他們多數也都成為慈濟的會員。

其中一位在金華寺學佛的高日華,為人正直、直心,聽李思齊介紹慈濟,很認同證嚴上人慈悲濟世的精神,也隨同李思齊去花蓮靜思精舍參訪,回來之後,他心無二志的投入慈濟志業。

1978年8月24日,慈濟功德會借住大甲鎮金華寺成立濟助發放據點,在金華寺展開慈善工作—訪視、發放、助念、居家關懷,急難救助……這期間,上人曾經多次來拜會上正下戒法師以及視察慈濟的慈善工作。

大甲早期的訪視工作以及濟助的範圍,南至彰化、北至竹南,包括苗栗縣後龍、通霄、苑裡,和臺中市大甲、清水等鄉鎮,於每月農曆初一發放。大甲地區採隨到隨取方式,前來領取發放的照顧戶,若有不良於行的則以米票折換現金發給,以他們方便為要,其他地區則郵寄到家。

當時,只有李思齊和高日華兩位委員,李思齊的工作重心,以募心、募款,向大家介紹慈濟以及上人慈悲濟世的精神和理念為主。為了濟貧教富,方便勸募,他自己設計、製作黃色的勸募本,可以寫下捐款者的姓名、捐款金額,以便開立收據,讓每一筆善款有公信力,後來也被花蓮本會採用,在全省流通。

因為李思齊的窮追不捨,才有高日華、鄭文卿、吳本、陳三寶、張瑞蘭、鄭皓友、許素芬、林素惠、林昭偀、黃玉燕、謝金鑾等人的加入,一時,人間菩薩從大地湧出。李思齊回想當時說:「回來大甲做慈濟,人說一步一腳印,我們是三步一腳印,非常的艱辛。很難得這群陪我一起走過的師兄、師姊,轉眼間,大甲聯絡處設立已經三十二年了(從1992年許素芬提供大甲鎮光明路208號設立聯絡處,之後又歷經幾次搬遷,迄今新政路現址)。」

李思齊再說到:「特別讓我印象很深刻的事,是1993年11月12日,為了響應尼泊爾國際賑災,大甲慈濟人於大甲文昌國小舉辦『愛心送全球 救援尼泊爾』園遊會。園遊會之前,很多志工們先拋磚引玉,紛紛樂捐購買『愛心屋』。」募款期間,志工們幾乎每天去拜會各公司行號,出門前必向藥師琉璃光如來禮佛祈願,再分組出發,大甲永光寺、金華寺、妙法寺等宗教界也熱烈響應。因為這一次義賣園遊會亮眼的成果,他還受邀去宜蘭、花東分享義賣愛心屋的心得。

「小零錢,救命錢,十元不嫌少,一千元不嫌多。」常常在義賣活動現場,聽到這一句口號,也是李思齊的經典之作。因為,做好事並不是有錢人的專利,不分貧富貴賤,大家都能行善。

李思齊感嘆道:「想不到年屆八十五歲的我,還能在這裡和大家分享,期勉大家做為上人的好弟子,不要忘了佛心師志,心、佛、眾生三無差別,善用我們自己的心,就是佛心師志!心有智慧,活著才有意義,並給予在黑暗角落的人有希望,做人間大吉祥之人;把握人生做好大愛的工作,才是有價值的人生。」

◎通霄媽 有求必應的資深典範

「當時,我在通霄鎮十方素食館工作,有一天,李思齊師兄來到我工作的地方,跟前跟後緊跟著我,硬將黃本子塞給我。」林昭偀的分享,惹得大家哈哈大笑。

林昭偀一直幫忙收善款,在李思齊熱心的鼓勵之下,於1989年受證,同期受證的還有黃玉燕、謝金鑾。早期,她不知道要如何跟大家介紹慈濟,有一次,手上有一筆錢,左思右想要怎麼運用,後來靈機一動,不如請一部遊覽車,邀約幕後和會員去花蓮聽師父說慈濟。

「我請求李思齊師兄帶我們去,雖然他很會暈車,還是答應了。」林昭偀說著,又談到回程的時候,因為有交通管制,所以無法在花蓮靜思精舍用早餐,精舍師父們清晨兩點多,就起來幫大家做饅頭和豆漿。當大家正在車上用餐時,聽到李思齊轉述這件事,無不感動地落淚。

花蓮參訪回來之後,林昭偀的會員大增,讓她更有信心,沒有多久,她又帶著會員和有心人去花蓮參訪。這一次她改搭火車,在一個月以前,向鐵路局申請加掛車廂去花蓮,大家對於慈濟的四大志業更加了解和認同,感召許多人加入慈濟行列,她的會員多達三、四百戶。

林昭偀的創舉,比起後來海線舉辦兩天一夜慈濟列車,去花蓮尋根之旅還要早。她在社區對於慈濟四大志業的推動與落實,無不勇猛精進;對於弱勢家庭的關心和照顧,無微不至有求必應,所以有「通霄媽」的美名。

◎盤點生命 志工法喜分享

學佛因緣,結識李思齊的陳三寶,跟著訪貧,出車、出力、又出錢,是大甲第一位榮譽董事,於1990年受證;之後再參加委員培訓,於2000年受證;又於2003年受證慈誠。他也到場分享自己的法喜:「為了募心、募款,有一次我和李思齊鼓起勇氣,兩人帶著忐忑的心,去大甲永信製藥公司拜訪李天德董事長,要向他勸募。三顧茅廬之後,終於募到大甲第一位企業家榮董。」

早期,男眾志工很少,在苗栗縣苑裡鎮消防局服務的張聖宜,經李思齊向他的父親懇求讓他加入慈濟之後,於1992年受證為委員,成為通霄、苑裡地區慈善訪視工作的得力助手。

涂烏金、張碧蓮兩位委員都有四百戶以上的會員,她們也分享如何勸募以及和會員互動的心得。張碧蓮和先生陳永和,每個月花大約四小時,騎著摩托車去南投一戶會員的家,收三百元的功德金,十多年來沒有見間斷。

人文真善美志工李弘文,搜集很多資深志工早期在大甲辦活動的珍貴照片,搭配播放。希望透過憶當年,隨著時光隧道回到從前,眾人能盤點生命,看看自己曾做了多少慈濟事!聆聽資深志工話當年的時候,知道他們是如何募款,又是怎麼呈現祥和歡樂的氣氛,藉此來接引社區會眾。

資深志工的分享,讓大家都深受感動和讚歎,也覺得有他們的鋪路,讓後進的人很幸福!來參加感恩會的社區志工柯政明,感性地說:「聽完了資深師兄、師姊,分享當年籌措醫院及慈善募款的精彩故事,還自發心的捐款募款,心中滿滿的感動與敬佩!覺得自己很榮幸,能夠跟這麽多善心的慈濟人一起做好事,接觸到的都是善心的人,受善的力量感染,家庭也會跟著有好因緣!」

單純又善良的柯政明,會後心心念念「感恩會上資深志工分享無私大愛的募款經過」,深受感動的他,馬上回家取款要捐贈慈濟做慈善,希望透過慈濟基金會,把這筆錢幫助社會上弱勢的人,以自己小小的力量及感恩的心來回饋社會!

資深委員們篳路藍縷,恆持那一念心,一路走來始終如一,是後進的最佳典範。在〈千手來牽手〉的歌曲帶動下,大家在慈濟道上,以愛傳承,手牽手、心連心,人人付出一點愛,讓溫情滿人間,也讓感恩會的溫馨縈繞在心中。

圖左 :臺中市大甲區第一粒慈濟種子李思齊(左二),歡喜地回到大甲靜思堂參加感恩會,與多年未見的資深好友相見歡,同時勉勵大家做為證嚴上人的好弟子,不要忘了佛心師志。[攝影者:洪利當]
圖右 :林昭偀(右)和謝金鑾(左),三十年來在社區對於慈濟四大志業的推動與落實,勇猛精進始終如一,令人讚佩。[攝影者:洪利當]

圖左 :在〈千手來牽手〉歌曲帶動下,大家在慈濟道上,以愛傳承,手牽手、心連心,讓感恩會的溫馨縈繞在心中。[攝影者:洪利當]
圖右 :李思齊(左一)回顧當年,回來大甲做慈濟,人說一步一腳印,他們是三步一腳印,非常的艱辛。轉眼間,大甲聯絡處已經成立三十二年了。[攝影者:慈濟基金會]

圖左 :林昭偀於三十年前,發起坐火車回花蓮靜思精舍參訪的創舉,比起後來海線舉辦兩天一夜慈濟列車,去花蓮尋根之旅還要早。[攝影者:慈濟基金會]
圖右 :慈二代柯仁程(左)是新受證慈誠,站在父親柯國壽(右)身旁分享,感謝父親引領進入慈濟大家庭。[攝影者:洪利當]

圖左 :臺中市大甲區三位受證新人柯仁程、張名華、温雅惠(依序右三、右四、右五),服儀整齊,姿態大方,胸花及委員證莊嚴地挺立膛前,在不絕於耳的掌聲中來到臺前分享,並接受大家的祝福,喜悅的心情躍然臉上。[攝影者:洪利當]
圖右 :臺中市大甲區的慈濟志工,於1993年在大甲鎮文昌國小舉辦「愛心送全球 救援尼泊爾」園遊會。[攝影者:慈濟基金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