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社區網

05月03日
  • Increase font size
  • Default font size
  • Decrease font size
首頁 全球新聞、活動 臺灣 桃園 行動環保播善種 導覽相契兩相歡

行動環保播善種 導覽相契兩相歡

E-mail 列印
慈濟「行動環保教育車 」巡迴駐點,3/9來到桃園市建國國小,3/11起一連八天,每天約有二百八十名師生,在四十名志工的引導下,分站導覽,師生在深度體驗和快樂學習中,了解全球暖化危機、以及淨零排碳的重要 性。

氣候變遷造成的影響已經相當緊急,各國陸續提出「二O五O年淨零排放」的宣示與行動。

◎用心打造行動環保教育車

慈濟基金會用心打造的「行動環保教育車」,機動巡迴、主動出擊,以互動遊戲的方式,一方面教導大家在日常生活中落實低碳生活,另一方面加強参訪者循環經濟的概念,回收好,不用更好。

行動環保教育車共分八站:第一站「認識可可、水立方」,藉由猩猩「可可」比手語警示人類要愛惜地球的影片,讓大家知道珍惜自然環境是不分人類和動物的,水立方讓大家明白,地球約有百分之七十被水覆蓋,鹹水佔97.5%、淡水佔2.5%,呼籲大家珍惜水資源。

第二站是「綠色旅行」,現代人講究休閒娛樂,外出旅行也會造成許多碳排,如何用最環保的方式,享受娛樂的同時也照顧到環境。

第三站是「人力發電機與隨身五寶」的設施體驗,藉由踩腳踏車發電,感受到日常生活中的電力其實得來不易。

第四站「早餐車、樂樂牛」,有各種食物模型,拿掃碼機對著食物模型掃條碼,一旁的螢幕中就會顯示各種食物含有多少碳排放。

第五站「氣候緊急、三生一體」,從生活、生產、生態去思考人類生活中所排放的碳足跡,及要如何努力達成淨零。

第六站「暖化危機、淨零轉型」,在生活、產業、能源、和社會層面如何去破除舊有習慣,用新方法來降低碳排放。

第七站「淨零小學堂」則說明了能源及營運的轉型策略,如何運用智能與現代科技,來達到淨零的目標。

第八站「碳匯」,則讓孩子們了解所謂「碳匯」,就是儲存二氧化碳的倉庫,森林、土壤與海洋,都是地球上非常重要儲存二氧化碳的大倉庫。

◎窗口努力溝通、協調

「慈濟教師聯誼會」桃園合心窗口劉美嬌,為了這次「行動環保教育車」進駐「建國國小」,來來回回不停的溝通、協調。

她說:「自從PaGamO進校園,從第一屆到第三屆建國國小都有參加,因常接觸,跟校長、學務主任都很熟了,去年九月在建德國小的行動環保教育車導覽,我邀請建國國小學務主任高俊英來参觀,他看了之後,覺得很好,他們學校也要参加。」

經過慈濟志工梁修銘場勘後,認為大型吊車可以進到校園,因此成就了今天的進駐。劉美嬌表示,二星期前,老師們参與意願還非常低,全校有七十五班,要参加的不到一半。

她問主任:「你們用什麼方式宣導的?」

高主任說:「我開放他們線上登記。」

劉美嬌覺得這樣不對,老師們不了解,他們怎麼會登記?於是她把宣導的影片、圖片,全部傳給高主任,請主任將影片、圖片傳給老師們看,讓他們知道這個活動很好,這樣他們才會報名參加。

結果還是不理想,眼看日期一天天逼近,她跟高主任商量:「我到你們各班宣導好嗎?」但是上課時間不能宣導,劉美嬌只能保握下課的十分鐘,扣除老師不在教室裡,或老師要另約時間,有時四十分鐘,只能訪問兩班。

雖然訪問過的老師都說:「Ok,很好。」但是無法排除的變數,深深困擾著她,她向高主任說:「八天的導覽縮減為六天。」

她向主任說明:「我們志工每天來了四十位,這些志工平時有許多任務要承擔,我們上人教導弟子:分秒不空過,步步踏實做,你卻讓我們坐著空等。」

高主任聽到每天要來那麼多志工服務,他說:「好吧!我來想辦法。」在主任下功夫下,全校七十五班,總共登記了七十二班。」

Run兩天後,四年級的老師上體育課時,特別跑過來跟我們說:「我教了五年的書,從來不曾看過學生會主動檢垃圾。」

老師問小朋友:「你為什麼要去檢垃圾?」小朋友說:「我早上聽志工媽媽說,要保護地球,所以垃圾在地上我要檢起來。」

劉美嬌表示:「早上播種,下午就萌芽了,雖然交涉過程波折重重,但會心的回饋,讓我更堅定自己的腳步要繼續往前走。」

她高興地說:「所有來参觀的低、中,高年級的老師,一致認同,我們的教材,比他們課堂上還要精彩,直說:很棒!很厲害!值得讚嘆!唯一的遺憾是時間太短,每站只導覽四分鐘,學習有限。」

劉美嬌有感而發地說:「用心播下的種子,有一天一定會發揚光大,PaGamO與行動環保教育車,是知識性與具體行動的完美組合,共同目標都為保護地球,二O五O年能達成淨零排放,盡一分心力。」

◎看淡人情炎涼

每次展覽的場勘、吊掛作業,必須與學校相關人員接洽的梁修銘,接觸的過程中,讓他深深感受到人情的冷暖。

他說:「有時跟學校接洽,接待人員冷默以待,好不容易與相關人員已敲定擺放位置,又有人跳出來反對,認為擺那個地方,會妨礙學生進出動線。」碰到這種情形,梁修銘總是耐心解釋,直到對方認同。

他說:「有一次到大園國小,天氣非常冷,刮風又下著雨,物品被風吹得滿場飛,志工穿輕便雨衣跟著滿場跑,衣服都濕透了,校長看在眼裡,全程不語。」

固定作業時,校長也到現場靜靜地看著,也是不發一語,轉身就離開。
等到前置作業完成,校長熱情招呼學校相關人員,在環保車前與志工合影。

梁修銘說:「慈濟志工的誠與情感動了校長,縱使初接觸時,冷默如冰山,但是溫情會使冰山融化,慈濟人聞法、說法、傳法,人間道場是試練志工修行功夫的最佳處所。」

◎阿嬤娛孫 觀機逗教

在「碳匯站」導覽的唐東菊看到二年級小朋友走過來,熱情招呼著:小朋友過來,我們排兩排站好,來——深呼吸——吐氣——,請問你們:我們是呼出什麼?吸入什麼?

小朋友爭先恐後的舉手:吸入氧氣、呼出二氧化碳。

唐冬菊接著問二年級小朋友:請問你們今天早上是坐車或是走路來上學?

七個小朋友此起彼落聲呼應著:四個走路來的、三個爸媽開車接送的。

唐冬菊再拋出問題:請問坐車上學會增加什麼?

一片靜默之後,回答聲再響起:碳足跡。

唐東菊告訴小朋友:答對了,你們好棒喔!如果我們能走路到達的,就不要開車好不好,回去記得跟爸媽說喔!

唐東菊分享導覽心得:用他們生活上接觸得到的事情導入,引導他們實作、思考,對低年級的小學生而言,比較能起共鳴。

唐東菊語重心長地說:「全球暖化,碳排放濃度節節升高,地球沸騰了,世界各地,天災人禍頻起,減緩暖化已刻不容緩,環保教育向下扎根,是上人的睿智,我們必須依教奉行。」

◎迎合童心啟妙用

接著來到「碳真多」早餐店,賺很多的慈濟志工老闆黃建文招呼著五年級小朋友:小朋友我是早餐店老闆,請問你們今天要吃什麼早餐?

一陣鴨雀無聲後,黃建文以撒嬌的口吻說:「不要這樣嘛!選一樣好不好?」

小朋友被他逗趣的模樣,勾起興趣,紛紛發言:「我要牛肉漢堡,我要蔬菜漢堡、我要蛋餅⋯⋯」

接著黃建文引導五年級的小朋友看數據,只要在各項食品上刷條碼,電腦螢幕馬上show出所選食品的碳製造量。

王逸文小朋友說:「每天吃一個牛肉漢堡,要製造4.5kg的碳排量,一年製造1657kg碳排量,必須種138棵樹才能減少,而蔬菜漢堡每天吃一個製造1kg碳排量,一年365kg,要種30棵樹才能減少,從數據上比較,碳排量葷食是素食的六倍多,所以少葷食,多素食,是解救地球最快的方法。」

黃建文再問小朋友,碳真多為什麼要種樹?小朋友七嘴八舌回答:「因為樹會行光合作用,吸入二氧化碳,呼出氧氣,淨化空氣。」

黃建文不忘再叮嚀大家:「所以少葷多素,大家一起來保護地球,快速達成二O五O年碳排淨零的目標,好不好?」黃建文語閉,「好」的回盪聲,充滿整個空間。

◎退休教官 因才施教

導覽志工吳嘉裕是退休教官,以慢條斯理的語氣問六年級的同學:「人發燒了要看醫生,那地球發燒了怎麼辦?」

靜默許久後,學生喜悅聲衝口而出:「節能減碳。」

吳嘉裕再問:「請問要如何節能減碳?」

學生因到尾站参覽,心中答案紛紛拋出:「綠色旅遊、少葷多蔬食、一支筷子省水、攜帶五保、能源轉型⋯⋯」嘟嘟嚷嚷中,答案傾巢而出。

吳嘉裕滿心歡喜頻頻點頭,面對居高不下的碳排量,他先以家裡的冰箱作比喻:冰箱是儲存食物的倉庫,而碳匯呢?他再說明:「碳匯是儲存二氧化碳的倉庫,可分自然碳匯與人工碳匯,自然碳匯是大自然平衡的力量⋯⋯」有條不紊的解説方式,在學生對焦的眼神裡,環保意識已入八識田中。

他向志工分享到:「参覽學生的年齡層高低相差五-六歲,理解程度不同,必須自己先消化了,才能運用自如。」

他進一步解釋:「高年級以數據分析,他們可以理解,幼稚園、低年級偏重生活化,以觸摸得到的東西來導覽,這樣效果比較好,體驗式的教學,成果是非常鮮明的。」

他說:「大愛媽媽進校園,我們告訴學生免洗筷含有漂白劑,用免洗筷吃東西,會對身體產生負面影響,但走進校園,仍看到有學生使用免洗筷吃早餐。」

於是他把免洗筷泡在裝水的保特瓶中,放置一星期後,再打開讓學生聞味道,那股酸臭味學生都嚇到了,再也不敢使用免洗筷。

他說:「以實體的東西讓他們碰觸,親身體驗,記憶就會比較深刻,行動環保教育車,就具備這種功能,這是很成功的教育,四分鐘導覽,講解有限,用孩子聽得懂的語彙,聽入心了,才會力行。」

他接著表示:「透過教具,讓學生明白,減碳達成淨零的目標,就從日常生活做起。」

◎環保車教育 教師認同

建國國小羅崑宗老師說:「課堂上教學生環保議題,大部分用影帶教學,學生感覺比較單調乏味。」他認為慈濟環保教育車,讓知識與科技相結合,學生在快樂學習中,增長知識,是很有意義的創舉。

他舉例說明:「平常小朋友在家,手一按電就來,因為太容易得到,他們不懂得珍惜,透過腳踩單車,拚盡力氣、氣喘吁吁,小乒乓球才能升到管子的頂端,讓學生明白天下沒有不勞而獲的事情,珍惜所擁有的,這是很正向的機會教育,我覺得非常棒!」

行動環保導覽,志工以誠情相伴,學童在歡喜學習中,樂築共知、共識之行。

圖左 :黃建文引導五年級的小朋友看數據,只要在各項食品上刷條碼,電腦螢幕馬上show出所選食品的碳製造量。[攝影者:葉美瑛]
圖右 :王華珠(穿背心者)引導學生踩腳踏車,藉風力讓乒乓球往上升到管子頂端。[攝影者:葉美瑛]

圖左 :劉美嬌(左一)高興地說:「所有來参觀的低、中,高年級的老師,一致認同,我們的教材,比他們課堂上還要精彩,直說:很棒!很厲害!值得讚嘆!唯一的遺憾是時間太短,每站只導覽四分鐘,學習有限。」[攝影者:葉美瑛]
圖右 :朱美丹(面向鏡頭者)向學生說:地球約有百分之七十被水覆蓋,鹹水佔97.5%、淡水佔2.5,呼籲大家珍惜水資源。[攝影者:葉美瑛]

圖左 :幼稚園小朋友神情專注,聽楊宜臻(左穿背心者)解說猩猩「可可」比手語警示人類要愛惜地球,讓小朋友知道珍惜自然環境是不分人類和動物的。[攝影者:葉美瑛]
圖右 :吳嘉裕(彎腰者)說:「學生的年齡層高低相差五-六歲,理解程度不同,必須自己先消化了,才能運用自如。」[攝影者:葉美瑛]

圖左 :梁修銘(右)說:「有時跟學校接洽,接待人員冷默以待,好不容易與相關人員已敲定擺放位置,又有人跳出來反對,認為擺那個地方,會妨礙學生進出動線。」[攝影者:葉美瑛]
圖右 :秦美倫引導小朋友認識杯、碗、筷、手帕、購物袋等環保隨身五寶。[攝影者:葉美瑛]
圖左 :第七站「淨零小學堂」志工向學生說明了能源及營運的轉型策略,如何運用智能與現代科技,來達到淨零的目標。[攝影者:葉美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