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社區網

05月14日
  • Increase font size
  • Default font size
  • Decrease font size
首頁 全球新聞、活動 臺灣 臺北 安心上崗 付出良能

安心上崗 付出良能

E-mail 列印
一九八六年八月花蓮慈濟醫院啟業之初,志工顏惠美(靜曦)和杜詩綿院長夫人張瑤珍、婦產科主任楊朝融夫人陳卿子,同心、同道、同志願的穿梭在醫院服務。之後,隨著臺北慈濟委員一波波投入,一九八六年十二月慈濟服務 隊正式成立。一九九一年十月,證嚴上人將「慈濟服務隊」重新定名為「醫療志工」,至今已超過三十二年。

每年舉辦的醫療志工研習,課務團隊總是精心規劃各種課程,培育志工能學到多方位的服務技巧與人文素養,真正滋潤病患及家屬的心靈,成為醫院軟體中的軟體。北區第六聯區(板橋、土城、樹林、三峽),於三月十六日假慈濟板橋志業園區舉行「二0二四年醫療志工第一次基礎研習。」轄區內總計六百二十七位志工參與學習。

每個梯次的醫療志工,都會有一位值星,一位男眾領隊及一位女眾領隊帶領出勤。資深志工顏黎如首先說明領隊是一個窗口,方便接收及傳遞訊息,與志工是共同體,所以要事先培養好默契,做好行前叮嚀,很多的注意事項都要詳細說明,讓志工在值勤時能得心應手,做得歡喜。

◎扮演好志工的角色

醫療志工在醫院中穿梭,如何做好保護自我呢?臺北慈濟醫學中心感染管制中心詹明錦組長透過影片教導,口罩的正確戴法,雖然疫情解封了,但在公共場所還是要戴,與人最好保持一公尺的距離,更別忘了洗手很重要。服務中也需正確戴手套,如:接觸到血液、檢體,戴手套時不能接電話、按電梯,也不能代替洗手;還有隔離衣的穿著,環境的維持、清潔消毒,事先都要做好手部清潔的維持工作。預防流感,除了戴口罩勤洗手,避免出入公共場所,接踵流感疫苗,保護自己保護別人,這些都是很好的自我防護措施。

懂得保護自我,就可安心上崗位付出良能服務。進到病房內,必須懂得與病人或家屬互動的技巧及人文應對。臺北慈濟醫學中心社服室同仁楊美雲叮嚀學員:要從心做起。接著說明升格為醫學中心後,配合健保署規範調整部分負擔的費用,但慈院的掛號費維持不變。

醫院內的有很大的中文看板及指示牌,行進間要注意標示和說明。「但是,因為有太多的『臺灣外國人』看不懂中文,連出口入口都會走錯……」楊美雲幽默地形容不看標示的人。接著提醒:心態要正確,臉上有笑容,做了才會有歡喜心。要用心聽才不會出差錯,不懂、不會就要問。每個人有每個人的習氣,不同的理解力,要互相提醒互相照護,醫療志工是團隊,大家要共知共識共行,整個勤務才能圓滿。

「志工是行動服務臺」,楊美雲提醒學員:不要「守之不動」在崗位上,用心觀察,只要有人需要,都要主動協助。因為我們是全世界最大的家庭,大家要相親相愛,來醫院就是扮演好志工的角色,用心學習、用心付出。

◎架起愛的橋樑

醫療志工的另一門互動技巧必修課題,包括自動繳費機、掛號機、檢驗科、門診區、急診區、病房區的「門診服務與人文應對」。資深志工賴環分享自動繳費機的操作及注意事項。繳費機必須親自操作才能熟悉,因為聽了千遍萬遍不如自己操作一遍。繳費機是以刷條碼作業,不要急,看清楚畫面上的指示慢慢來,只接受現金,不收信用卡等。臺北慈院升格為醫學中心,費用上有些差異,如會眾有質疑,請他們改採人工批價……自動繳費機很方便,只要看清畫面顯示的步驟,慢慢操作,一切沒問題。

萬美玨說明門診區服務時的注意事項:先熟悉附近環境,如診間、報到機、飲水機、化妝室等位置,初診者如何報到,不清楚的事項引導至二三六診間請教護理師。撿到會眾遺失物品或健保卡都請送到一樓服務櫃檯,會眾若有質疑請引導至社服室找社工師,上崗前記得攜帶兩個乾淨口罩放口袋。診間、一般科別、特別科別、看診時段等,志工都需用心熟記,才能真正服務會眾。

迷你袈裟,愛的橋樑,「將志工角色當作生命中的本分事,那是一分與佛菩薩約定好的志願,也是與自己人格所約定的志向。萬美玨期勉:大家都願意突破各種考驗與困難,在慈院各個角落默默陪伴病人,全心全意做好志工的角色;有形的服務給別人,無形的福氣給自己,我們一起努力加油。」

「每天都要加油鴨」病房區的公共空間,有很可愛的圖案很溫馨的小語,又有椅子,走在病房區走廊,似乎看見了陽光,讓人寬心許多。劉玉珍說著病房區的溫馨,同時提醒:到病房區值勤時,要懂得自我保護,戴口罩、勤洗手,接觸病患後一定要洗手。為了讓病患辨識,病房外增加了蘋果、木瓜的特別標示。如何破冰與病患互動?她強調:要注意四威儀,用感恩心關懷,選擇適當時機分享靜思語、竹筒歲月或是勸素。

醫院是最真實的人生道場,天天上演著不同的生老病死劇本。志工分享時常會說的一句話「寧可睡寮房,也不要睡病床」,希望人人都能把握因緣,用心在當下做好事。

◎把握因緣 做有意義的事

網路報名加入志工行列的黃煜淳先生,本身是佛教徒也在研修佛法,也想加入助人行列。因為是佛教徒,在尋找志工團體時自然就聯想到慈濟。經由志工許倩惠引薦,參加二0二四年元月份的社區歲末祝福,也參與歲末祝福的場佈工作。在參與過程中,他體會到信仰是一種生活,若能走入社會服務人群會更有意義。

當許倩惠邀約參加醫療志工研習課時,隨即把握機會,他表示,想要當醫療志工就要先上研習課,才能有足夠的認知去服務別人。課程中資深志工分享的很多元也很完整。對上人的「不求身體健康只求精神敏睿,不求事事如意只求毅力勇氣,不求減輕責任只求增加力量」三不求的精神印象深刻。深刻感受在幫助別人過程中自己的收獲最大,也就是這個理念想來當志工。

陳依琳護理長分享「安寧療護及器官捐贈」的最後,影片中婚禮上的新娘,因為突來的意外永遠缺席了。陳素香不禁悲從中來,因為她的先生高血壓引起中風入院急救迄今一年多,目前在機構安寧療護。當時她決定放棄急救,是因為長期擔任醫療志工,時常上課充電也在醫院中吸取許多寶貴經驗。她也簽了器官捐贈同意書,所以很贊同放棄急救這個觀念;何況放棄急救並不是不救,而是放棄無效的醫療行為減少不必要的反覆折磨。現在醫師每個月還是會評估先生狀況投藥,而家人也都贊成。

但當時醫師覺得她太理智反問她:「你真的不幫先生氣切嗎?如果你先生因為痰很多沒辦法抽乾淨因而危急,後果是妳自己要承擔的,這一點妳要清楚喔! 」陳素香很難過,覺得醫生很不慈悲,不僅沒有鼓勵,反而把這個壓力重重的加諸在她身上。 看著先生躺在病床上被動式的醫療,他一定很不舒服!她心念一轉「幫先生圓滿榮董吧!」和家人溝通後兒子說:「媽媽妳考慮清楚就好。」聽完這堂課,對當時毅然決定讓先生放棄急救,更心安了。

陳萌蘭、李美麗同是今年受證的委員,因此成了好朋友、好法親,上課或出勤務總是互相邀約成行。對於器官捐贈及預立醫療也都一致贊同,陳萌蘭也想與先生及子女商量一起簽器官捐贈及預立醫療,她認為生病已經是很痛苦、很煎熬的事,如果無畏的治療只是在花錢且讓病人更痛苦,應該讓病人有尊嚴地走完最後一程,讓有用的器官去幫助人。李美麗雖然聽過此訊息但不瞭解,也曾經跟小孩提過要器官捐贈一事,只是不知道如何辦理。今天終於可以完成心願,她把表單帶回家,鼓勵孩子能一起簽署。

醫療志工課務團隊精心規劃的研習課程,讓志工能學到多方位的服務技巧與人文素養,真正滋潤病患及家屬的心靈,成為醫院軟體中的軟體。

圖左 :資深志工顏黎如首先說明領隊是一個窗口,方便接收及傳遞訊息,與志工是共同體,所以要事先培養好默契[攝影者:林三銘]
圖右 :資深志工賴環分享自動繳費機的操作及注意事項。繳費機必須親自操作才能熟悉,因為聽了千遍萬遍不如自己操作一遍。[攝影者:林三銘]

圖左 :志工萬美玨以「迷你袈裟 愛的橋樑」為題,分享門診區服務注意事項,有形的服務給別人,無形的福氣給自己,願與大家一起努力加油。[攝影者:林三銘]
圖右 :資深志工劉玉珍分享病房區的溫馨點滴,並提醒到病房區值勤時,要懂得自我保護;醫院是最真實的人生道場,天天上演著生老病死不同的劇本。[攝影者:林三銘]

圖左 :網路報名加入志工行列的黃煜淳(左),課程中志工分享的很多元也很完整收穫良多,感受到在幫助別人過程中自己的收獲最大,也就是這理念要來當志工。[攝影者:林三銘]
圖右 :學員陳素香,長期擔任醫療志工,時常上課充電也在醫院中吸取許多寶貴經驗。很贊同放棄急救並不是不救,而是放棄無效的醫療行為減少不必要的反覆折磨的觀念。[攝影者:賴麗珠]
圖左 :陳萌蘭(右)、李美麗同是今年受證的委員,上課或出勤務總是互相邀約成行。對於器官捐贈及預立醫療也都一致贊同,除了自己也要邀家人一起簽。[攝影者:賴麗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