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社區網

05月19日
  • Increase font size
  • Default font size
  • Decrease font size

佛國縫紉職訓代工並進 共創福慧針線情

E-mail 列印
佛國團隊自從二月下旬馬來西亞慈濟志工林玉金(懿定)來承擔香積以後,每天都非常幸福地品嚐她精心準備的早、午、晚餐。不管是手工饅頭、包子、泰式東炎麵、馬來西亞椰漿飯「辣死你媽」、印度風味餐還是雙色果凍、蝶 豆花豆沙粿……樣樣都難不倒她。更有軟嫩嫩豆花和各式涼茶、煲湯,說得出來的她都會做,沒有想到的則是驚喜上桌,讓人忍不住想要再添一碗。

除了拿手的香積料理,林玉金還有一項技藝,就是縫紉,始自少女時代所學。婚後她相夫教子,很少再碰,沒想到來佛國會派上用場。

◎手藝有落差 海外來指導

慈濟於去年(2023年)11月1日在印度菩提迦耶會所設立了二班縫紉班,廣邀附近的牧羊女村和思龍加村婦女前來學習一技之長,也聘請了一位本地裁縫師萍姬(Pinke Devi)指導她們,希望她們學會以後,能夠用這項技藝來改善生活。

由於村婦大多來自低種姓階級,受教育程度不高,有的甚至不識字,連簽名都有困難,因此萍姬老師得從頭教起。她很有耐心地指導,幾個月下來,學員初步能做出一些小衣服、小褲子和小背心,進度距離團隊期待做出學生制服或更多成品,卻仍有落差。

為了讓她們更有成就感,車縫出立即可用的成品,林玉金利用香積的空檔,前去指導她們製作「米撲滿袋」,好讓村民效法緬甸的「日存一把米、恆持一念善」。

再來就是活動後常用來放結緣品的「福慧袋」,除了給她們練習製作,長駐菩提迦耶的佛國執行團隊、馬來西亞雪隆分會副執行長蘇祈逢(濟祈)也希望再多找些人來「代工」,增加製作的數量,更重要的是要幫貧困的村民,創造工作機會,增加所得。

3月12日,透過住在恆河比哈村可洛尼巷(Gangabigha Colony)的本土志工南都(Nandu Chaudhary)的介紹,蘇祈逢和林玉金來到一對夫妻都是裁縫師的家中。裁縫車放在他們家的一樓頂,志工走上樓,先見到腳有殘疾的裁縫師柯達爾(Kedar Chaudhary),過了一會兒,他身形更瘦小的太太穆妮(Muni Devi)拄著一根木頭,慢慢的走上樓來。

很佩服夫妻能殘而不廢,維持一家生計,但還是得實事求是。蘇祈逢向他們表示,想先了解他們的手藝如何,要請他們試做一下福慧袋再做打算。

◎製作不難 感恩回饋

穆妮先坐在裁縫車前,林玉金取出已剪成需要大小的紗布,對摺後請她先把兩側車起來,再在底部兩端一吋半的地方車一條線,成三角形,這樣袋子底就能有一個寬度。接著是袋口部分,要在摺下來二吋處車出二條線,然後分別將緞帶從兩側穿過去再打結,這樣一個福慧袋就大功告成了。

林玉金很有耐心地,一個步驟一個步驟地說明,希望他們能掌握製作要訣,「你們不要急,慢慢做,最重要的是要做好。」她說。

穆妮只有單腳可以踩踏板,雖然走路不方便,但不影響她踩縫紉機踏板。但因為得透過翻譯說明製作細節,時間多了一些。大約半小時後,她車好了福慧袋,認為並不難做。

接著換柯達爾上場,他胸有成竹的車邊、車底部和車袋口,卻在穿緞帶時沒注意裡外,弄錯了,還好影響不大,抽出來重穿就好。他有點尷尬地表示,因為是第一次車縫,有點緊張,不過做福慧袋對他來說,是很容易的事。

眼見可行,蘇祈逢跟他們討論是否願意以每十個二百盧比的價格,幫忙車縫福慧袋,並多做一個當做行善?「這不只是賺錢,還是跟全世界結好緣。」蘇祈逢說明福慧袋的用途及意義,讓他們了解。

兩人聽了,認為能夠回饋是好事,歡喜點頭同意,與團隊合影留念。談妥等他們做好第一批後送到會所來,也就是他們除了今天所做的二個,只要再做九個就可以。他們表示3月14日應可完成,林玉金於是將材料交給夫妻。請他們來會所,一方面是要確認福慧袋品質,以利未來長期合作;同時也讓他們認識慈濟會所,了解慈濟在職能訓練班的縫紉班教學環境。

一行人不急著離開村裡,在熱心的南都帶路下,前往村中其他會有婦女的,邀請她們來參加裁縫班;若有人已經會裁縫,蘇祈逢希望能找到技術佳者,希望有機會讓她們製作學生制服。就像慈濟在尼泊爾藍毘尼的縫紉班學員學習後,能為學生量身訂作新制服,慈濟付給她們代工酬勞,她們多了收入,孩子也能有自信地上學去,一舉數得。

◎改善品質 長期接單

14日,林玉金左等右等,從說好的八點,等到九點終於看見夫妻身影。會所因為是租用的,沒有無障礙設施,柯達爾身體一擺一擺、似走又爬的先走進了會所佛堂,太太穆妮緊接在後,手上還是要拿著拐杖輔助,不過兩人沒有抱怨,因他們在家裡天天爬上爬下。

帶來的成品有出現緞帶空間預留太小、車線壓到緞帶、縫線邊緣沒有平行等問題,作品需要再精細些,林玉金指出需要修改的地方,請他們帶回去調整一下即可。

林玉金再請他們到樓下縫紉班教室,依著製作步驟說明要改進的地方,一步一步傾囊相授技巧,毫不藏私,就是期待他們做得更好,能大量接單,對他們的家庭經濟會更好。教完後,因他們使用的剪刀很大隻,林玉金送他們小剪刀和拆線刀,因善用小工具做出的成品才會更精細。柯達爾很認真注意聽細節,剛好第二班學員開始上課,穆妮在旁注意觀察及學習。

蘇祈逢送給他們竹筒,告知「竹筒歲月」的意涵,邀他們每日布施愛與善念。離開前,他們也一起在宇宙大覺者前恭敬禮拜。帶著林玉金給他們的新材料,提起學員之前練習做的紅色米撲滿袋,他們在南都陪伴下,一起回村。

「在他們來講,這是第一次,算是很不錯,其實他們也是會車衣服的,只是這個東西他沒做過。他們說福慧袋的材質跟他們車的衣服不同,很軟,所以是有一點難度。」林玉金肯定柯達爾願意努力學習的精神,「我就跟他結緣了(小工具),讓他拿回去好好的去車,因為那天我們也去過他家,是真的滿窮的,也是希望他可以賺到一點錢,幫助到家用。」

◎不請之師 慈悲為懷

「其實他們夫妻車的很不錯,福慧袋還用熨斗燙過。」蘇祈逢很高興柯達爾夫妻能如此用心,還有一件開心的事就是後來南都又到村子裡,邀約到十多位婦人和少女,有意願加入裁縫班。未來如果找到場地,希望能夠就近在村裡開班。

總是笑容可掬的南都,讓人一見就有很親切的感覺。與慈濟人初相見始於去年7月7日,志工到村中關懷照顧戶和送物資。聽到本土志工士楊(Vivek Kumar)跟村民宣導「竹筒歲月」,馬上抱著孩子來投竹筒。志工向他簡介慈濟在做的事,他聽了很歡喜,請志工若有證嚴上人的書籍可以送他,還領養了一個竹筒,要帶到工作的德里(Delhi)。

他很開心能認識慈濟人,向志工表示,雖然從德里回來一趟要四十八小時,但如果未來慈濟有活動需要他協助,可以聯繫他,並把電話留給士楊。慈善組志工當時感受他很有善心,又很謙虛。

後來醫療組到村裡幫村民健檢後,於十月間辦理健康講座,再次遇見他。因為想回家鄉重新開店,他將布料行交給朋友,時間空出來。他很開心見到慈濟人,立即投入志工行列,成為「不請之師」,並於今年二月和其他新發意志工,一起受服。

聽蘇祈逢說要找村中會車縫的人,他馬上就想到住在他家附近的柯達爾夫妻,「他們的手藝很好,而且他們是殘障人士,更需要幫忙。」有一顆慈悲柔軟心的南都,在德里時曾接觸佛法,佛陀的教導與慈濟所做的,跟他的心念不謀而合。

「我很喜歡『竹筒歲月』教人小錢行大善,一盧比、五盧比的集合起來,去幫助貧窮的人。」就如同靜思語所說的,「行善不是有錢人的專利,是有心人的付出。」南都非常認同沒有錢的人,一樣可以布施的做法,「竹筒歲月的方式深得我心。」說到這裡,南都原本慈眉善目的臉龐,更加散發出大愛的光芒。

儘管新的事業還未開展,南都一點都不擔心,因為他體解「過去是雜念,未來是妄想」,唯有把握現在,做該做的事。他告訴自己,能夠和在上人教導下,「慈悲為懷、濟世救人」的慈濟人一起為善,一定不能錯過。

儘管在空間上有三千七百多公里的距離,但南都的心和上人是貼近的,「證嚴上人是大導師。」南都希望有朝一日能夠到臺灣面見上人,期待那一刻能早日到來,因為上人一定會很悅然,佛國有這樣一位善男子。

◎人文涵養 自利利他

前一天,林玉金已經開始教縫紉班學員,學習如何製作「福慧袋」。用紗布來縫製的「福慧袋」很輕薄,不同於學員之前練習製作的「米撲滿袋」是棉布,對於非專業的學員們來說,是一個新挑戰,也很考驗功夫。

透過樣本給學員依著規格學著做,林玉金耐心教導,說明製作的步驟與相關的裁縫技巧和手法。飯店同仁欽圖(Chintu Kumar)除了協助每天課後靜思語的翻譯、詮釋,也幫忙在旁說明,讓學員更能瞭解。機器有問題,他也會幫忙調整和修裡。牧羊女村這班的學員學得快些,逐漸能上手;思龍加村班的學員有待加強,只是觀看如何縫製,暫時還沒開始製作。

「Good.」林玉金稱讚13日有來上課的五位牧羊女村學員做得好,讓她們更有信心了。縫紉班共有兩班,八點到十點是牧羊女村班;十一點到下午一點是思龍加村班。怎麼會跨中午上課呢?因為這裡的村民早餐吃得晚,午餐通常在下午二點,回去以後還趕得上。

學員來到會所,不論是信奉什麼宗教,都會先禮佛問訊,再下樓進教室上課,賦歸時亦然。成立縫紉班的目的,除了希望學歷不高的婦女們,在不容易找到合適工作的農村,能夠學有專精,即使不必出門也能在家工作,幫忙養家。因為沒事做,村中男男、女女常常就是各自湊在一起,「哈拉」度過長日,若沒有改變,空過時日,永難翻身。

每次下課前的靜思語人文教導,諸如「自造福田、自得福緣」、「人生只有使用權,沒有所有權」、「布施不是有錢人的專利,而是一分虔誠的愛心」、「人最難看見的就是自己」,讓她們靜下心來,聆聽欽圖的解說,也相互分享静思語對自已的影響與幫助。潛移默化村婦增長智慧,她們原本只想到「顧尪顧子顧那口鼎」的心態,開始懂得如何與人相處以及助人行善。

就如來自牧羊女村的薩拉斯瓦蒂(Saraswati)理解到,不只有錢人可以捐款,窮人也可以做得到。行善不只是只有捐錢,而是什麼都可以布施,只要是發自內心地去幫助人。

期待她們早日學有所成,成為明日的縫紉高手,更能成為菩提種子,從自身的美善去影響家人,乃至一整個村。有朝一日,神聖的佛國再無高低種姓之分,清淨無染,祥和富裕。

圖左 :本土志工南都(Nandu Chaudhary,右一)與慈濟人初相見始於去年7月7日,他主動抱著孩子投竹筒。還希望志工若有上人的書可以給他,並領養了一個竹筒,要帶到工作的德里(Delhi)。[攝影者:葉真珠]
圖右 :送修回來的縫紉機還有點小問題,機身和桌面無法扣合,欽圖(Chintu Kumar)幫忙調整。他也負責在每次下課前,解說每日一句的靜思語。[攝影者:呂佩玲]

圖左 :慈濟於2023年11月1日在菩提迦耶會成立二班縫紉班,幾個月下來,學員初步能做出一些小衣服、小褲子和小背心,但進度距離團隊期待地做出學生制服或更多成品,仍有落差[攝影者:呂佩玲]
圖右 :蘇祈逢跟裁縫老師萍姬(Pinke Devi,右二)討論,是否能和學員一起設計出適合本地婦女穿著的志工服裝。[攝影者:呂佩玲]

圖左 :牧羊女村縫紉班學員莎莉哈(Saliha Praween)開心展示完成的作品「Kurti」,也就是長衫。背後是她們每日一句的靜思語,3月9日學的是「自造福田、自得福緣」。[攝影者:呂佩玲]
圖右 :在南都帶路下,蘇祈逢(右一)前往村中其婦女家中,邀請她們來參加裁縫班;若有技術比較好的,希望有機會讓她們製作學生制服。[攝影者:呂佩玲]

圖左 :林玉金在裁縫教室剪裁福慧袋的紗布,好讓代工的村民和縫紉班學員可以製作。[攝影者:朱秀蓮]
圖右 :蘇祈逢送竹筒給柯達爾夫婦(左三、左四),告知「竹筒歲月」的意涵,邀他們每日布施愛與善念,再與他們合影留念(左一為南都)。[攝影者:王美卿]
圖左 :林玉金(左一)指導牧羊女村縫紉班學員,如何製作福慧袋。[攝影者:王美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