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社區網

05月03日
  • Increase font size
  • Default font size
  • Decrease font size
首頁 全球新聞、活動 臺灣 高雄 撤去藩籬 新鳳將展翅弘法

撤去藩籬 新鳳將展翅弘法

E-mail 列印
三月十日那幾天,鳳山慈濟志工群組傳遞著簡訊說明,鳳山靜思堂即將驗收,環保站與地下室倉庫暫存的物品,必須移動方便驗收的動線。眼看著3月17日預訂搬遷的日子近了,但是新甲志工群組裡看不到幾個明確的回應,隊 長戴清森有些擔心。

勤務前兩天,他再傳一次簡訊:「因需搬運的東西增加,人力也需增加,男女眾不拘,可以出來的家人請多多出勤。」這一呼籲真的有效,當天八點鐘之前,南京路上就陸陸續續出現慈濟人的身影。

◎新塔湧現 美麗身影吸睛

鳳山慈濟聯絡處原地改建為四合院形式的靜思堂,當工地的鷹架與圍籬逐漸撤走,新的靜思堂湧現在大家面前,從南京路與國泰路口向北望去,漂亮的側影在廣大的綠地與樹影之間雍容而出,壯觀的建築真是吸睛的亮點。

志工陳也春曾形容,新建的靜思堂像一隻「鳳凰」。牠翩翩然從佛光極目所到的東方,披著滿身燦爛的霞光優雅地飛來,就在此間著陸,鳳冠高擎,兩翼拱起,尾臀高蹺,迎向衛武營都會公園,與對面三倍大的國家藝術文化中心相對。彼此雖然大小懸殊,但一灰一白,一座如鳳凰,一座如魟魚,一個像是來自東方的天際,一個像是來自南方的海洋,隔著國泰路彼此對話,應是共同期盼著社會祥和,或是商議著國泰民安,其中饒富著豐富的文化意象。

「這是一座此地少有的美麗建築!」負責承包工程的洪光谷如是說,他認為臺灣地小人稠,民眾傳統的思維步伐蹣跚,很難跟上時代的進步而更新,尤其是應該歸類在藝術範疇的建築工藝,在急迫的住商需求間,很難慢慢打造出藝術作品應有的質感,遑論臻於美麗的藝術境界。

「鳳山靜思堂正門向西,向東由二樓、三樓、四樓逐層拉高,最東側有七個樓層,是這座建築體最龐大的部分,只因為在三樓處加蓋了一座裝飾性的人字形屋簷,就像是東邊也開著一扇門,用以歡迎來自東方的諸佛菩薩。」近三十年的工程資歷,洪光谷指出了一般人看不到的特點,從議會路那邊看過來,果然靜思堂背面,酷似孔雀開屏,宏大的建築體神采奕奕的展示著它的璀璨。

此時,外表的裝修已經算是完工,植栽工程也剛剛告一段落;後半部一排又一排的臺灣欒樹與無患子樹栽種已超過半年,每棵樹的頂部都已見撐起一大坨的翠綠,如實的揭示著浪漫的春光。前半部則錯落著剛剛新栽的柏樹、樟樹、重陽木,樹身都有八尺的高度,只是仍待繼續澆灌,等著來日枝葉豐茂,好護持著靜思堂一起為眾生說法。

◎大愛共善 營造優美環境

這次的搬遷行動,預估的範圍與規模並不大,基於協力合作的原則,鳳山地區慈濟的五個志工群平分工作份量,每個志工群只需要出動八到十二人,主要工作是因應現階段動線的調整,有些物品需要移動到新的定點。

八點整,到場的志工已經超過五十人,搬遷活動準時開始,整個任務由戴清森擔任總協調,一半跟他到地下二樓的倉庫幫忙;另外的志工委請莊啟忠帶領到新建完成的環保站協助。

這一區隊的任務主要是搬石頭,原來聯絡處裡有些樹木周邊擺置的緣石,平均約有兩斤重,形狀不一致,卻都具有渾然樸實不帶稜角的特質。如今這些石頭要重新擺到新栽樹木的周邊,以前在廣場上是圍繞著黑檀樹,現在則是在僅有的綠草地中,圈著一棵棵新種的樹木。因為石頭數量不多,就以南邊圍籬的那排欒樹優先鋪設。

另外,靠近自由路的廣場是先期工程,早已完工五年,在鋪設的地磚間,圈出好幾個橢圓形的泥土地,保留了讓土地呼吸的空間,其中植栽的樹木綠草都已經完全存活,藉著深入地下的龐大根系,汲取地下水源而灑播滋潤,對小區域氣候的調節,不論是溫度與濕度都很有助益。

王世上領著幾位孔武有力的壯丁負責這區塊,用搬運車推來幾塊重逾百斤的大石,堆在泥地裡,有人問:「還不要就定位嗎?」「排石頭需要專業,還是交給具有專業眼光的人來處理。」王世上如此回應同伴的問題,他指出,慈濟凡事都慎重,樣樣都希望做到盡善盡美,去過靜思精舍就知道,只要是做得到的就一定要做好,哪怕只是一草一木一石,都絕不草率。

承包過鋪設工程的周金泉說:「這些石頭不值錢,是空;需要時都值錢,是有。尤其當成園藝來擺設那就更值錢,是妙有。如果知道這些是前人苦心收集而來的,我們珍惜它並且留存到今天,就知道其實是更值錢了。」將來在此徘徊,細細品賞眼前的樹石,若能跨越時空,追想此中因緣,或許也能有所開悟。

◎合力搬遷 找出流暢動線

方銀燦與戴清森領著五甲與新甲二十多位志工,來到地下二樓的停車場,點一點人數,居然還是有五十多人,大概是有些人遲到了些,但都願意把握機會來付出。

五甲的志工跟著方銀燦,把所有散置各處的桌椅屏風等家具,通通集中起來,還包括布置組配合慶典法會活動時,用來擺設的竹木素材,分門別類,整齊的排放在預先鋪了塑膠帆布的東側房間裡。

新甲志工群就跟著許景翔到西側的總務倉庫裡,把其中供應各種事務的用品稍稍移動。這些東西品項猥雜,卻也都自有類目。任務不重,就是要讓原來緊靠牆邊擺放的物品離開牆壁,同時要清理出兩條通道,好讓驗收人員可以輕易檢測牆壁壁面上下方的管道與設施。

人多好辦事,預估兩小時的工作,全部任務在互相支援下,差不多一個小時就全部完成。

◎結好人緣 預期美好未來

和興社區的蕭廉穎家裡是冷凍饅頭的盤商,特別蒸了一批饅頭送過來,「不能說常常啦,剛好這裡有辦活動,今天我方便過來而已。」他謙虛地表示,走入慈濟以來,最高興的是常常能歡喜與大家結好緣。

「今天提供的飲品,白開水以外還有水果茶和青草茶。知道今日有搬遷活動,昨天就先熬煮青草茶濃汁,剛剛才調配好,非常好喝,還可以保健退火,你一定要喝喝看!」五甲社區的楊寶金誠懇地向志工們推薦,各社區的生活組是在暗中較勁嗎?在鳳山聯絡處值勤,一直都擁有非常優質的呵護。

「今天的勤務太輕鬆啦!來的人又多,沒多久就全做完了。只是停車場的灰塵太多,營造公司說要用吸塵器,我們只能盡可能把雜物清理乾淨、擺整齊。」新甲社區的林國富經常出勤務,他最高興的是這座漂亮的靜思堂就要啟動了,以後搬遷的機動勤務會減少,可以參加活動的機會就增加了。

黃金民也是社區志工隊長,總是帶頭出任務,而收拾殘局也總有他的一份,凝視著靜思堂的側影,他知道,驗收通過後,應該很快,出任務的頻率會更多,品質的要求當然要更好。

圖左 :鳳山靜思堂興建完成,當工地的鷹架與圍籬逐漸撤走,新的靜思堂湧現在大家面前,壯觀的建築真是吸睛的亮點,今天搬遷物品前,大家先合掌向佛菩薩問訊。[攝影者:李文斌]
圖右 :這次的搬遷行動,預估的範圍與規模並不大,主要工作是因應現階段動線的調整,有些物品需要移動到新的定點,好方便驗收的過收,莊啟忠帶領一批人到新建完成的環保站協助。[攝影者:陳延盛]

圖左 :這一區隊的任務主要是搬石頭,以前在聯絡處廣場上是圍繞著黑檀樹,現在則是在僅有的綠草地中,圈著一棵棵新種的樹木。因為石頭數量不多,就以南邊圍籬的那排欒樹優先鋪設。[攝影者:陳延盛]
圖右 :大家來到地下二樓的停車場,立刻動手先搬桌椅,不分男女,每個人依自己能力所及,搬移桌椅等物品,人多就是好做事。[攝影者:李文斌]

圖左 :志工把所有散置各處的桌椅屏風等用具,通通集中起來,還包括布置組配合慶典法會活動時,用來擺設的竹木素材,分門別類,整齊的排放在預先鋪了塑膠帆布的東側房間裡。[攝影者:李文斌]
圖右 :此番任務不重,就是要讓原來緊靠牆邊擺放的物品離開牆壁,同時要清理出兩條通道,好讓驗收人員可以輕易檢測牆壁壁面上下方的管道與設施。[攝影者:李文斌]

圖左 :看來挺重的物品,三位師姊使勁全身的力氣,就是要將它移開,看來很不容易,但是不放棄再加油試試看,慈濟人常說的女人當男人用,這一幕就是貼切的寫照。[攝影者:李文斌]
圖右 :黃金民也是社區志工隊長,總是帶頭出任務,而收拾殘局也總有他的一份,凝視著靜思堂的側影,他知道,驗收通過後,應該很快,出任務的頻率會更多,品質的要求當然要更好。[攝影者:陳延盛]
圖左 :鳳山靜思堂最東側有七個樓層,是這座建築體最龐大的部分,只因為在三樓處加蓋了一座裝飾性的人字形屋簷,就像是東邊也開著一扇門,用以歡迎來自東方的諸佛菩薩。[攝影者:羅克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