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社區網

05月02日
  • Increase font size
  • Default font size
  • Decrease font size
首頁 全球新聞、活動 臺灣 臺中 想起修車廠 環保站讓蘇阿仁甘之如飴

想起修車廠 環保站讓蘇阿仁甘之如飴

E-mail 列印
「人生在世沒有幾年,剩下無多的日子,我要做對的事」

蘇阿仁在東勢出生,上有四個姊姊三個哥哥。四、五十年代臺灣還是農業時期,普遍都是貧窮的,因為家裡手足多,雖然是老么,但一切都是要靠自己,國中畢業後就 出來當學徒學修車。

剛開始是沒有薪水的,但他覺得吃老闆的,住老闆的,就連洗澡的肥皂也是回家拿錢買,不需什麼花費,金錢方面並沒讓他有困擾。但跟著師傅學習的過程,真的是一言難盡。

他回憶學徒時期真的很辛苦,「師傅、老闆和老闆娘都對我很好,我也覺得不應該辜負人家的好意,盡力學習做好分內的事。」

「印象最深是有一次修理大卡車,師傅拿給我一支鐵棍插在工具上,叫我用力,十六、七歲的孩子什麼都不懂,我使盡全身吃奶的力氣,用力一扳,結果輪胎跑掉了,師傅卻彈坐到地上,他氣得用拳頭狠狠地敲在我的頭上兩三下,一邊還罵著很難聽的三字經,我躲到角落去哭,感覺很委屈。」

他認為「一個人要有上進心,自己不努力,沒有人會幫你。」從小就對汽車修理很有興趣,雖然汽修廠環境不怎麼好,但是緊咬牙根忍下來,為了學人家的技術只能忍耐,只能去適應環境。

退伍後再繼續當學徒,偶然看到報紙有公家機關招募修車工,他毅然決然去報考,幸運地考上了,此後就在公路局修車三十二年,其中公路局有開汽修教學中心,讓他傳授修車技術考證照。他想到當學徒時,師傅動不動就打罵,不一定有好的效果,於是他修正態度,耐心教導,直到退休。

蘇阿仁是個上進的青年,進到公路局後感覺自己能力有所不足,於是到補校進修高中課程,一直到大專畢業,在五零年代真的很不容易。穩定的收入加上穩重的個性,婚後育有二女一男,目前都已成家立業,有五個孫兒,兒子的兩個孩子都是他一手帶大的。

蘇阿仁成熟顧家,結婚後一心為家庭付出,夫妻偶有意見不合的時候,他認為一個家以和為貴,所以他選擇退讓。雖然工作地點在南投,他仍然每天來回,一大早騎機車到臺中公車站,再坐公車到南投,不管颳大風下大雨,他競競業業的每天上、下班,守本分地將家庭照顧好他。

成家沒多久,上有父母,下有小孩,沒有錢也沒有房子,公路局是公家機關薪水都是固定的,雖然常聽人說錢不是萬能,但在現實生活上真的沒有錢萬萬不能,所以蘇阿仁拼命賺錢,公司常常舉辦自強活動他都自願放棄,只為賺取留守津貼。假日再到其他私人修車廠打工,晚上回家再和太太拚家庭代工到晚上二、三點,早上四、五點就起床準備上班,上了公車再闔眼休息,那段時期真的很累、很辛苦,他說:「每個人都有辛酸苦淚,但自己的淚要自己擦,自己選擇的路要自己走下去,不要後悔。」

民國一百年退休後,一百零二年夫妻倆在社區公園,遇到要帶孫子上學的黃廖秀英,老鄰居見了面很開心,聊天後才知道黃廖秀英做環保做得很歡喜,她也邀約蘇阿仁到環保站做環保,老人家熱情的一再邀請,於是他決定一探究竟。

第一次踏進環保站時,剛好是星期五,環保站裡沒有什麼人,看起來好像剛收拾好,想要坐下去,有人來說「大家都收了,你還要做嗎?」他覺得人家說收了那就收吧,隔天再來。

儘管什麼都不會,他會主動提問「師姊,這要怎麼分類?」後來越做越有興趣。有一天有人說「師兄,你來『捧』好了。」他爽快的回答「好啊!」就繼續做到現在十幾年了。

他每天早上穿上環保制服灰衣藍褲,因為住的地方距離環保站很近,騎腳踏車準八點到潭子環保站,幫忙把分類好的回收資源「捧」到分類區。

潭子環保站每天都有像山一樣高的資源回收,環保志工圍成一個大圓圈,外圍是許多黑色的大籃子裝分類好的資源,裝滿了必須要有人幫忙捧起換籃子,再拿去專區倒在一起等廠商來載。看似不起眼的工作,一個早上三個小時至少要走上二萬步,如果沒有強健的體魄是做不到的。

蘇阿仁穿著環保志工服從早上到十一點結束回家,上衣全濕,尤其是夏天,更是濕了又乾、乾了又濕。環保站大小事只要請他幫忙,他從不推辭,有環保車載資源回來,他常會主動幫忙卸貨,舉凡比較粗重的工作,他總是會主動承擔起來。

問他為什麼要做又髒又累的環保工作?他說:「人生在世沒幾年,什麼時候要走也不知道,做環保很有意義啊!比起以前修車那真是好太多了,修車是全身黑麻麻,說不出來的髒。」回收資源難免有髒亂,還有股怪味道,他完全不在乎,他笑笑地說:「就像俗語說要是怕熱就不要進廚房,明知道廚房一定會熱,所以環保站也是一樣,怕髒就做不來了,我來就是要做事,這些對我來說已經司空見慣,不算甚麼。」

蘇阿仁專心一志做環保,他聽到上人的呼籲,地球發燒了,資源回收再利用是刻不容緩的事,他認為做環保是很有意義的,「我要盡我微薄的力量把它做好,不讓地球繼續髒下去。」

他每天來做環保雖然汗流浹背,但很快樂,他說:「當然快樂,如果不快樂為什麼要來。我感覺大家默契很好,緣分嘛,有緣分才能在一起,不要分彼此,大家相處在一起應當惜緣。」

蘇阿仁很感恩父母給他生命養育他長大,這輩子他最感恩的人是太太,他說:「她沒有嫌棄我窮、陪著我打拼,生孩子打理家務,讓我無後顧之憂,還做家庭代工……等等。」可能那段時期拚過頭,導致太太身體虛弱,許多粗重的活她無法負荷,想起以前他對太太很內疚,三十幾年只有打拼沒有享樂,沒有帶她和孩子出去玩過,所以現在想盡可能地彌補她,因此他盡量讓她好好休養,家裡內外灑掃都是他,太太只要負責養好身體就好。

因為他修養好,有禮貌,把做環保當作他應該做的本分事,很多雑碎的事他都主動去做,因此人緣頂好,人人隨喜讚歎。平常他不多話,不喜歡熱鬧,也從不抱怨或發牢騷,就是默默地做,他說:「這樣的環境我們要包容它,適應它,當然還有很多改善的地方,但我選擇適應它,把握當下做對的事,做就對了。」

蘇阿仁能來環保站付出抱著感恩心,「緣分到了,人生就是要多付出多結好緣,趁我身體還可以,就盡量來做。」他說:「欲知前世因,今生受著是,欲知後世果,今生作著是。機會來的時候要自己要把握,機會失去了,不會再來,每個人都可以創造機會,每天都可以創造機會,要自己找機會,機會不會來找你。」所以把握當下付出、說好話、結好緣就是他的座右銘。

資深環保志工劉少萍對蘇阿仁讚歎有加,「這幾年多虧有他,如果他不來,做分類的志工就忙不過來了,感恩他每天都來幫忙,總是認為這是他的工作,他來就是要做事的。」劉少萍說:「他默默的做,也不多話,有人需要幫忙,他總是好!好!二話不說立即上前幫忙。來環保站的每一個人都看到他的付出,都是豎起大拇指說讚!」

對香積很有興趣的志工林裕程,他對蘇阿仁是惺惺相惜,對平常日環保分類一些比較粗重的工作都是他在做,實在是很感恩他,林裕程說:「他沒有分別心,只要有環保車進來,他總是主動幫忙卸貨,不分大小事,環保站有他真的太好了。」

志工劉長庚,談到蘇阿仁「他很盡責,很勤勞,很認真做,也沒言沒句,脾氣很好,沒有不好的習性,是一個很懂得把握當下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