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社區網

04月27日
  • Increase font size
  • Default font size
  • Decrease font size

美麗校園提升就學率 人文老師愛在菩提迦耶

E-mail 列印
3月19日星期二,慈濟佛國團隊教育組帶著愉悅的心情出門了,因為他們要去美麗的花園學校——蘇利普拉政府學校(Middle School Suryapura)。

「蘇利普拉政府學校,是慈濟教育團隊所經營 學校中的奇葩,校長將校園營造成猶如花園,走在校園中,一陣陣玫瑰花香,如置身於菩提迦耶的仙境,這也是學生出席率高的原因之一。」12日教育組在日誌中留下這麼一段文字。這也令來自臺灣的真善美團隊感到好奇,想要去瞧個究竟。這一天,他們跟著教育組出門了。

◎從零開始 荒地變花園

三輛嘟嘟車行駛到丁字路口,這一次,車子不是如常右轉,而是向左轉往迦耶的道路(Gaya-Bodhgaya Rd),雖然還是有波浪狀突起的路障,但路況比起到其他村莊好多了。右側沿著尼連禪河(Niranjan River)畔車行約十分鐘,竟然看見一片花田,色彩鮮豔,很難不去注意。

這裡是蘇利普拉村(Suryapura Village),「Suryapura」在印地文指的是「完整的太陽」。左轉後車子在學校門前的草地上停了下來,校長拜傑納德(Baijnadh Kumar)笑著過來迎接,令人備感溫馨。

拜傑納德校長領著大家進校門,人文老師們到各班去準備上課,教育組窗口姚雅美(慈淯)老師在人文老師迪帕克(Deepak Kumar)陪同下來到校長室。話匣子一開,校長說起學校會宛如花園的緣由。

五十四歲的拜傑納德校長擔任教職二十四年,2016年他榮升校長,在另一所學校服務,是2020年調到蘇利普拉政府學校。剛來時學校一片荒蕪,學生的出席率「勉強及格」,只有百分之六十。

沒多久,新冠病毒(COVID-19)肆虐全球,學生停止上課,但印度教育部規定教職員還是必須到校上班。對園藝有濃厚興趣的他看著學校黃土一片,空蕩蕩的環境,「可以說是一無所有,所以我決定從零開始。」因玫瑰花好種好養且開花時賞心悅目,又能飄香,他決定在校園裡栽植各式品種的玫瑰花。

◎耳濡目染 學生顯人文

種著種著,疫情解封了,學生們終於回到校園。「哇!我們的學校怎麼變得如此漂亮!」孩子們驚喜不已。來學校上課變成是一種享受,出席的學生多了起來,「現在出席率提升到百分之八十左右,他們還會在放學後跟我一起蒔花養卉。」

小小綠手指對校園有了更強的向心力,因為其中有他們一起灌溉的心血。之所以難以達到「一個都不能少」,是因為農村裡一旦有婚喪喜慶或是有農忙,加上有些家長並不重視教育,任由孩子們在村裡遊蕩,或留在家裡幫忙照顧比較小的弟妹等等,孩子們會有各種理由和原因不來上學。

「我們學校收一到八年級的學生,目前學校除了我,有五位老師,任教八個班,學生有二百八十八位。」拜傑納德校長簡介了學校概況,繼續說起慈濟來此的好緣:「牧羊女村政府學校(Sujata Bakrour Gov school)校長馬諾吉(Manoj kumar Sinha)是我的好朋友,他跟我說慈濟有到他們學校去教靜思語,對學生很有幫助,跟我推薦找慈濟來學校。」

於焉,教育組於去年(2023年)10月17日來到蘇利普拉政府學校,由迪帕克老師為師生簡介慈濟及靜思語,30日正式開始教學。雙方互動良好,2024年1月7日歲末祝福時,有十八位高年級學生受邀參與〈行願〉的法船。

拜傑納德校長對〈行願〉演繹鑑真大和尚六次東渡日本,始終不放棄的精神,印象格外深刻;也對學生在臺上所展現的自信,感到欣慰。「慈濟不只是教靜思語,涵養孩子的品格,同時也教英文,雙語教學也讓孩子覺得很有收穫。」後來慈濟要在思龍加村(Silaunja)蓋大愛屋的動土典禮,他二話不說就同意讓孩子們再次上場演繹。

他對慈濟人的待人處事大為讚許,「你們的輕聲細語、有禮貌,讓我感覺很親切,而你們也真的視我們為一家人,不分彼此。」校長很感佩證嚴上人把慈濟人教得那麼好,讓他們來到這裡教孩子,孩子受到志工們身行典範的薰陶,耳濡目染,學校更有人文氣息了。

◎校長首肯 加入教聯會

「我們想邀請您加入教聯會,好嗎?」姚雅美問。拜傑納德校長點點頭。他期許也祝福慈濟人走到世界各地,弘揚佛法,讓所有的貧窮人的生活得到改善,也願意跟教聯老師一起耕耘人文教育,讓菩提迦耶的教育發揚光大。

拜傑納德校長還有頗引以為豪的事,就是連在學校的廁所門口,都有飄香的玫瑰花。他摘下數朵,要讓姚雅美帶回會所供佛,非常有心,難怪教育團隊對蘇利普拉政府學校讚不絕口。

說起廁所,不能不提一下佛國團隊出門,如果想上廁所這件事。去年團隊初來乍到,在各村幾乎看不到廁所,因為村民的家很簡陋,吃喝住都在一個房間裡,床不夠睡,有的就睡地上。而即使是學校,可能也就只有二、三間廁所,加上環境衛生堪慮,志工實在沒勇氣在外面上廁所。

因此大家只好在出門前儘量讓自己不要喝太多水,然後就一直忍耐到回旅館為止。時間短還好,像教育團隊如果是連著去二所學校,三、四個小時跑不掉,怎麼辦?還是只能忍。箇中甘苦,一言難盡。難得還能看到有美化的廁所,怎能不記上一筆呢!「校長在廁所外栽種玫瑰,讓大家對菩提伽耶的『廁所』改變了看法。」姚雅美說。

◎三語教學 無限可能

「不要。」「不要。」咦?教室裡怎麼會有人在說中文呢?原來是馬來西亞教聯會老師黃釋玉(慮澤)與人文老師阿莉亞(Aliya Rahman)在六年級的班級教靜思語,拆解後教孩子們念:「不要小看自己,人有無限可能。」孩子們專注跟著黃釋玉念中文,阿莉亞老師用印地語講解並輔以英文,很快就都琅琅上口。

靜思語教學不只是講述故事或說明字義,還有體驗、省思、靜思和生活實踐等。孩子認知靜思語後,接著是體驗活動,讓他們只能用單手把緞帶綁在鉛筆上。試了又試,看似很困難或不可能,但有些孩子還是成功了。

卡嘉爾(Kajal Kumari)分享時說,剛開始她的鉛筆一直掉到地上,又有時間限制,讓她覺得用單手來綁是很困難的。不過最終她還是做到了,她覺得很難忘也很開心這個經驗。辛波(Simple Kumari)最終沒能綁好鉛筆,不過她還是從靜思語中明白了「我們不應該低估自己,如果我們決定做任何事,我們應該付出更多的努力。」

體驗後孩子們開始,把中、英、印三語的靜思語抄下來。寫中文字對他們並不容易,有孩子是把簿子橫過來寫,不過每個人仍然仔細看著黑板,照著一筆一畫書寫。黃釋玉牽起不知如何下筆的孩子的手,教她如何寫下來,完成的蓋上鼓勵章。阿莉亞也走動到孩子身邊,看他們寫得如何。讓孩子們把靜思語抄在作業簿,是希望他們回家能複習並實踐,下一次上課時可是會檢查和檢討做到了多少。

都寫好了,有三位孩子看到真善美志工林靜君,叫著「師姑」,請她過去,原來他們想知道自己名字的中文如何寫。拿出手機,林靜君翻譯確認後,把名字寫在他們的本子上,孩子露出開心的笑容,跟她道謝。

一堂課的時間很快過去,志工們要跟孩子暫時說再見了。「感恩師姑!」孩子們站起來道感恩,還一直揮著手。孩子們認真又熱情的表現,顯示人文老師們經營近五個月的成果,讓大家都有點捨不得離開了。

◎人文老師 全新的體驗

和黃釋玉搭配的阿莉亞老師,是去年(2023年)團隊在六月間新招募的人文老師,今年才二十二歲。經過6月6日的觀摩教學,於6月19日正式加入教育組團隊,到今天剛好滿九個月,看著她從青澀到逐漸能獨當一面,團隊很是欣賞。

除了今天教的靜思語,提醒她不要輕言放棄,要不斷追求成長外,她很喜歡的另一句是「做好事不能少我一人,做壞事不能多我一人」,因為她也很相信佛家所說的業力,當有不好的念頭出現時,要想到「業力現前」,多去行善,而不是為惡。

「慈濟的人文課程包含很多體驗,對我是全新的學習,也從中獲益不淺。我之前的學校比較著重在課本,教學完全仰賴課本,而慈濟教學融入能落實在生活中的體驗,學生也很喜歡體驗。」阿莉亞自己也覺得靜思語給了她新的觀點和成長。

當老師是阿莉亞從小的志願,新冠疫情之前,她曾在慈善團體當幼教老師,幫幾位孩子課輔,「學生都很愛我,假如我沒去上課,學生都會想念我。疫情爆發,她所去的慈善團體被迫關閉,不忍心孩子們失去學習機會,因為她希望「孩子能成為對社會有用的人,懂得孝順父母、樂於助人,而且有份正當的事業。」

於是她把孩子們邀約到她家,免費為他們課輔,後來並將慈濟的人文教學,傳授給孩子們。轉眼兩年多過去,一直到最近因搬遷至較遠處,大部分孩子無法來上課才結束。

「我們心目中最好的老師就是阿莉亞,她非常有愛心。」這些接受她課輔的孩子們,異口同聲地讚美心目中亦師亦姊的阿莉亞。孩子們喜歡跟著她學習,加入慈濟後,她還是在每天回家後為他們做一到一個半小時的輔導,日復一日,除非有其他要事,才會暫時停課。

「你們願意當志工嗎?」去年底阿莉亞問蘇莉普拉學校七年級的孩子。孩子們知道海外志工是自費自假前來印度付出無所求,踴躍地舉手,因為她們也像要像「「師姑師伯」一樣有愛心。孩子們自願,校長樂觀其成,促成後來歲末祝福和大愛屋動土典禮上的演繹。

阿莉亞跟著海外志工,積極學習中文,希望能用中文說出靜思語。「假如有機會,我想回去見上人,因為上人引導我走菩薩道。」儘管信仰不同,但志工不斷給她信心,告訴她:「不管你信仰什麼宗教,一樣可以行菩薩道。」她放心跟著是佛教團體的慈濟,「感恩志工們從不會放棄,並且很真誠的付出,是我們人民的希望。」

◎行善行孝 茹素護生

阿莉亞來自穆斯林家庭,有爸爸媽媽、兩位哥哥、一位已出嫁的大姊和兩位妹妹。阿莉亞是位孝女,她不但將父母照顧得無微不至,還扛起家中經濟,毫無怨言。回到家跟妹妹合作,妹妹幫忙洗切,她負責掌廚,即使要花上一個多小時為家人準備晚餐,她也不會覺得辛苦。

受到志工茹素的影響,阿莉亞不再吃葷食,「我是家裡吃素的第一粒種子,從踏入慈濟,我就茹素了。」阿莉亞體認到動物也有生存的權利,茹素令她感到快樂,頭腦清新。以前她很容易覺得身體會疲累,但成為素食主義者後,她發現自己變得更健康了,因此她也想說服家人一起來。

起初,她有些擔心家人會反對茹素這件事,猶豫了三天,心裡有一股堅強的信念驅使她,還是跟家人表明了此事。她的媽媽聽到她想茹素,對她爸爸說:「如果阿莉亞能成為素食主義者,我們也可以茹素,為什麼我們不一起成為素食主義者呢?我們會跟隨你。」就這樣,全家人一起成為蔬食護生的穆斯林。

阿莉亞一家人的感情很融洽,但如今她卻遇到了阻力,就是佛國團隊想送她回臺灣慈濟大學學習中文,家人顧慮她是女孩子,不表同意而難成行。想起曾教學生「有心就有福,有願就有力」就句靜思語,阿莉亞說她不會放棄的。

欣見教育組有認同慈濟、願意學習又有愛心的本土夥伴,姚雅美很肯定阿莉亞的加入。她長期與菩提迦耶的十多所學校互動,有四位師長曾參與慈濟的慈善日及家訪活動,他們告訴姚雅美:「根據我們的觀察,教育對本地人非常重要。」

「在菩提迦耶方圓五公里的範圍,因為摩訶菩提寺(Mahabodhi Temple)附近有很多遊客,造成許多本地人靠乞討維生,而不願意去找工作。雖然有一些家庭的確是很貧困,但慈濟的補助,應該是短期的,照顧戶不能長期依賴幫助,他們可以學習一項技能,自力更生,這才是解決問題的最終方法。」

是的,要翻轉佛國,非教育不可,教育組一定會努力再努力,承擔起這分重責大任,讓上人的大願力,在佛國實現。

圖左 :孩子們學寫靜思語「不要小看自己,人有無限可能」,完成後教聯會老師黃釋玉(右),幫她們在作業簿上蓋上完成的獎勵章。[攝影者:呂佩玲]
圖右 :阿莉亞((Aliya Rahman,左)很喜歡能為家人準備蔬食,媽媽也放手讓她獨當一面。[攝影者:楊文輝]

圖左 :去年10月11日,阿莉亞邀請姚雅美(右二)和志工陳文忠(右二)前去家中,大家圍坐在地上共進晚餐。姚雅美感受他們的家庭氣氛,對阿莉亞的媽媽說:「您有一位好女兒及祥和的家庭。」[攝影者:楊文輝]
圖右 :蘇利普拉政府學校(Middle School Suryapura)校長拜傑納德(Baijnadh Kumar,左二)歡喜迎接教育團隊,令人備感溫馨。[攝影者:呂佩玲]

圖左 :蘇利普拉政府學校(Middle School Suryapura)在拜傑納德校長(Baijnadh Kumar)用心經營下,成為美麗的花園學校,連廁所前都有綠美化。[攝影者:呂佩玲]
圖右 :人文老師阿莉亞(Aliya Rahman)很喜歡今天教的「不要小看自己,人有無限可能」和「做好事不能少我一人,做壞事不能多我一人」這二句靜思語,自己也從教學中獲益良多。[攝影者:呂佩玲]

圖左 :「感恩師姑。」孩子們站起來道感恩,還一直揮著手。孩子們認真又熱情的表現,顯示人文老師們經營近五個月的成果,讓大家都有點捨不得離開了。[攝影者:呂佩玲]
圖右 :拿出手機,林靜君幫想知道自己名字的中文為何的孩子,翻譯確認後寫在他們的本子上。[攝影者:呂佩玲]
圖左 :拜傑納德校長(Baijnadh Kumar,右)摘下飄香的玫瑰花,要讓姚雅美帶回會所供佛,非常有心。(左為人文老師迪帕克)[攝影者:呂佩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