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社區網

04月27日
  • Increase font size
  • Default font size
  • Decrease font size

思龍加村進行訪視複查 村民安居否

E-mail 列印
臺灣的三月乍暖還寒,菩提迦耶亦然,原本氣溫回升到三十度以上的初夏,從前天(3/19)晚上起驟然颳起大風和下大雨;昨兒則是整天陰霾,下午雷電交加,冷風颼颼,得加穿外套,頗出人意表。今天(3/21)終於又 恢復如往常,早晚溫差大,日間晴空萬里。

◎出門訪視 慈善複查

慈善組循例出門訪視,要去的地方是「舊思龍加村」和「新思龍加村」。來到陌生的佛國,要認識各村,常得靠本地志工提供資料。一年過去,志工發現原先的資訊,因為得到的資訊不完整,會出現誤解。

以牧羊女村(Bakraur)的「可洛尼巷(Colony)」為例,因見居住其中的村民似乎較為貧困、破落,以為他們是低種姓村民中的「貧中之貧」。

但追問了本土志工後得知,因牧羊女村人口爆滿,有些村民找到附近屬於政府的土地住了下來,漸漸形成村落,名之為「Bakraur Colony」。其中以低種姓者為主,經濟條件不佳,所以蓋的房子不免因陋就簡。不過,恆河比哈村可洛尼巷(Gangabigha Colony)蓋得起磚屋的相對就較多。

至於志工認知且常互動、位於思龍加政府學校(Middle School Silaunja)對面的「思龍加村」,其實是從舊有的思龍加村(Silaunja)遷出來的,可說是思龍加村的可洛尼巷(Silaunja Colony),政府給的正式名稱為「Dashrath Nagar, Silaunja」。

從慈濟會所過來會先到,嘟嘟車再開幾分鐘才會到原本的思龍加村,過去以之為外圍,直到今天才清楚弄反了。而慈善組今天要去複查的村民,二處都有。

◎貧殘家庭 狀況不一

先來到舊思龍加村所在的村落,主幹道的柏油路四周多為紅磚屋,也有部分低矮的土屋。往裡走的小巷因前二天的雨,泥土路未乾,仍有積水,人走、車走、牛羊走過的痕跡,使得小路高低不平,得小心走,否則白褲很容易就濺到泥濘。但感覺還是比要蓋大愛屋的思龍加村,一片黃沙滾滾,土屋為主的建築要好得多。

慈善組要看的個案是去年六月間接手的,案主和妻子都是殘障人士,妻子兩腳無法站立,一腳穿著拖鞋,另一手套著另一隻拖鞋走路,至於案主本身也要靠兩支枴杖輔助才能站立,之前幾次家訪都未能得遇,今天終於見到本人。

開案後,慈濟持續補助他們,近十個月來,因覺得案主不願改變乞討過活方式,加上一家似有其他援助,出現罕有的電器用品,生活還過得去,行前評估他們應能夠自食其力,所以來跟他們討論。一番磋商後,他們同意不用物資補助,也歡喜地跟志工合影留念。按快門時,少不了來「關心」的村民和湊熱鬧的孩童,一起「Khushi Khushi.(快樂 快樂)」,與「幸福」同在。

下一戶也是家有身心障礙者,慈濟每月提供物資補助。老婦人多年前因意外造成永久性傷害,只能匍匐前進。她的丈夫年紀老邁,但見有人來家拜訪,會雙手一直合十,表示感恩。

大女兒有精神問題,一家靠已婚、住在附近的二女兒照料,把家裡收拾得頗乾淨,沒有堆在灶旁待清洗鍋盤或雜亂的衣物;廁所雖沒有門,但還能使用。因能溝通的二女兒不在,本土志工蘇達(Sudha Kumari)無法有太多溝通,送上他們需要的香皂,志工們先行告辭,待下次有機會遇到二女兒再做討論。

去年培訓時來佛國,主要在教育組,偶爾也參與慈善,受證後再回佛國、改穿藍天白雲的雲嬿婷(懿愿),這次完全投入慈善組,「因為我很喜歡小孩子,我也比較喜歡慈善。」看到這麼多不幸的家庭,已經不富裕了,又有病苦,雪上加霜,她感受「真的是很慘,如果沒病會好些。」家中有一個人生病就已經是很大的負擔了,還一家都有病,慘上加慘。

看到這裡的家庭,本來是由一家之主來賺取生活之所需,但因其工作不穩定,反而得靠做太太的撐起一個家,「她們很可憐,但也很棒。」同為女性,雲嬿婷在馬來西亞是規模很大的醫療體系資訊長(CIO),和這邊缺乏教育的女性生活相比,可說有天壤之別。

「她們很樂天知命,也很單純,你對她好,她也對你好。」即使許多村民安於現狀,但雲嬿婷覺得還是要從教育去著手,淨化他們的心靈,就如環保要「清淨在源頭」,不管是內心或外在,要教育村民不能只被動接受外援,「你給他錢,是永無止境的。」一個人、二個人,如果有愈來愈多人願意自立自強,並為改善家庭和社區而努力,佛國才能成為真正的聖地。

◎災後重建 仍需自強

「你還記得我嗎?」去年4月20日發生火災,有五戶燒毀的「思龍加村」是這次訪查重點。做為第一批來佛國的慈善組陳美聰(慈任)剛好是當時協助災民的志工之一,三戶有在家的村婦都還記得她。一位老婦人見她打招呼,特地走出家門,過來牽著她的手,一直走到下一戶人家去。

高澧(Gauri Devi)是去年有收到慈濟二萬六千盧比(約合新臺幣一萬元)和政府一萬九千盧比的婦人,她用這筆錢重建了二間沒有門的土屋,房屋四周用一種常見於尼連禪河,本地稱之為「Serki」的植物,曬乾後紮起來,圍出一個庭院。「Serki」因是草本植物,大概一年左右就得換新的。「Serki」不僅用來當圍籬,村民築土屋時,土牆中間就夾有它。

庭院中有外國慈善團體捐贈的水泵,門口一隻母羊,正舔著剛出生一個小時的小羊。小羊放在舖有墊子的塑膠盆裡保暖,旁邊猶有餘燼,是怕小羊冷到,燃燒樹枝留下來的。

高澧說羊是幫人養的,養大後約可賣一萬盧比,她可獲得一半酬勞。她的居家範圍並沒有權狀,但基本上政府不會來趕他們。她又說先生很害羞,一個月只找得到幾天工可做。陳美聰請她鼓勵先生主動積極些,多找事做並申請權狀,未來才有機會入住大愛屋。

來到琳琦(Rinki Devi)家,二間土屋沒有相連,留了走道,屋子是蓋在庭院後側,沒有廁所。本土志工士楊(Vivek Kumar)指向屋後的大片靠河樹林說:「在那邊。」

高澧雖然也是為生活操煩著,但琳琦臉上的愁容更深。不知什麼原因,大火後她沒有拿到政府的補助,和先生設法籌出一萬五千盧比,加上慈濟的補助,蓋成現在的住處。先生的工作也是有一搭沒一搭,還有一男一女在讀小學,「我們過得很辛苦,有時沒得吃。」

與其坐愁無米,陳美聰邀請她到會所參加縫紉班,學習一技之長。連自己幾歲都不清楚的琳琦,想了想,點點頭說好。她的憂愁和院子裡擠在水泵旁,只是用手拍掌,就玩得很開心的孩子們,形成強烈對比。

志工們往回走,見一家非受災戶的婦女,因前二天的大雨,門前的土灶缺了一角,正用右手拿出桶子裡的黃土,加以修補、抹平。他們習以為常,但對家有天然瓦斯,水電一開就有的新、馬、臺慈濟志工來說,很難想像他們生活的「不便」。然對村民來說,生活就是這麼一回事,用純淨的右手抓取食物、做牛糞餅或是與人握手、遞交物品等,是他們幾千年來的「不變」。

◎接受教育 改變未來

在思龍加政府學校教「科學」這門學科的阿維南丹(Avinandan Kumar)老師指出,此村住的都是低種姓的印度人,多數沒有受教育,以致沒有什麼謀生能力,小孩也無法接受好的教育,形成惡性循環的「世襲」。

就如同志工們前幾天在牧羊女廟門口的那間學校所見,有些觀光客或朝聖者,手拿一把二十盧比的鈔票,一個一個發給坐在地上的小朋友。小朋友拿了錢,往自己的小圍裙內的襯衫口袋塞,下一個發錢的人來,再伸出手去接。老師沒有任何阻止的動作,甚至也接受施予。習以為常的「手心向上」舉動,志工們親眼目睹,感概萬千。

阿維南丹老師說,因為菩提迦耶是佛陀成道處,有很多外國團體會來這裡布施,幫村民建廁所、做水泵和發放食物等,以致這裡的村民有等著被救濟的心態。而小孩有樣看樣,有人來發放時,會一窩蜂衝上去拿,「這是很不好的行為,但他們已經養成習慣了。小孩也不覺得讀書有什麼重要,不願上學。」

老師認為多數村民存有貪念,想要不勞而獲,「只有少數家庭父母有應該讓孩子好好接受教育,以後才能出人頭地的觀念。」

「慈濟來這裡做的事很好,給他們很大的幫忙,希望其他團體也是,不要只是讓村民坐享其成。」阿維南丹老師語重心長地提出建言:「未來希望慈濟要給村民任何物資,要有一個但書,就是要求村民要讓他們的孩子去上學,否則他們永遠不會有好的發展。」

◎愛在慈善 建立模式

會來佛國付諸行動,是因一通來自執行團隊、也是雪隆分會副執行長蘇祈逢(濟祈),從印度打來的電話,將本來很少參與國際賑災、擔心會不適應的陳美聰,呼喚到菩提迦耶來。更重要的是在此之前,她不斷看到證嚴上人心繫佛國,想要翻轉貧困村民的悲願,早就心動。

陳美聰在雪隆有豐富的慈善訪視經驗,來到這裡,「一接到個案,我們就會安排三到四位成員去做初訪。這邊的生活環境比較簡單,所需要的東西亦然。訪視過後,我們會召開研討會,不同於雪隆有很多人來參與,可能就還是訪視組成員,有時會加上教育組或醫療組有空的成員,一起來討論。」陳美聰說明兩地的差異:「這邊主要就是不以金錢,而是以物資來補助他們。」

唯一例外的有三戶,一戶給予租金補助,二戶補助錢讓案主買牛奶,補充營養。至於每月補助的物資,依照家戶成員,價值約二千到四千五百盧比。「今天是我們第一次把複查制度帶進來。」陳美聰說。

帶進來的還有訪視月會和慈善研討會,陳美聰指出,因本地案例相對單純,個案及參與人數不多,所以通常將會合併,新、舊案同時討論,時間訂在每個月第二個星期六下午,在共修《人間菩提》後的時段。

「發放的時間我們也定下來了,就是每個月的最後一個星期天,會在這一天去做家訪,同時發放。」比較不一樣的就是會進村辦理《證嚴法師說故事》活動,今天來思龍加村,也順道勘查了週末的活動場地。

◎扶貧脫貧 付出到最後

慈善不以補助為目標,最終還是希望照顧戶有朝一日能夠重新站起來,改變人生。牧羊女村村民比姆森(Bhimsen Prajapati)因慈濟幫忙設立「佛陀果汁」攤,有穩定收入,今天慈善組來到村口擺攤的地點,見衛生條件有進步,給予稱讚。比姆森另外找到夜班工作,小攤也有營收,陳美聰跟比姆森太太商量,未來是否靠他們自己,她欣然同意。

除了扶貧,更要使他們脫貧。慈善組接著前去關懷甘滿季(Gaina Manjhi),因本週開始,提供了物品讓他嘗試去牧羊女廟販售,雖然還沒有看到成效,假以時日,或許就能有轉機,也就能停止接受補助了。

志工走過一個又一個村落,發現本地工作機會有限,村民多僅能靠當勞力的建築工人或幫忙農耕,「有時有陣」。由於教育水準不高,識字、書寫有困難,因此職訓很有必要,陳美聰認為縫紉班是目前的可行之策。

一年下來,慈善組接觸了不下一百一十個案例,有的給予一次性補助,有的長期援助,迄今還有二十一個家庭需要關懷。開案的原則是單親撫養小孩,尤其是還在就學的;再來是家中沒有工作人口可以養家、有身心障礙及重病家屬需要扶助等。

陳美聰認為,在印度做慈善訪視,很大的考驗就是語言不通,得靠本土志工,慈善組現在只有士楊和蘇達二位,人力不足,需要再培訓更多人加入,並加強他們的慈善理念。

「我們要以身作則,陪同訪視,把我們會的交給他。他們有不會的,鼓勵他們提出問題,慢慢去提升他們對慈濟慈善志業的了解與品質。這樣他們去訪視時,才能多去跟照顧戶分享,讓對方找到『心』和『新』的人生方向。」

團隊希望能慢慢放手給本土志工和村民來承擔「共善」,志工擔任配合的角色,就像接下來的說故事活動,就會有村民去幫忙帶動。針對村民的問題,用故事先讓他們建立正確觀念,再結合實際的行動,身體力行,才會有效果。

「我想可能我跟印度人有好的因緣,因為在馬來西亞,在我們那個地區的感恩戶,一半以上也是印度人。」本就樂於投入慈善、三度來到佛國的陳美聰越來越喜歡印度,也覺得自己越來越能適應。她不僅出人也出錢,聽到上人說要「弘法利生」,分三年圓滿榮董,希望為佛國多盡一分心力。

「我要跟上人一樣,做到最後一口氣。」直心走在菩提道上,陳美聰要學習上人把握分秒,此生不空過。

圖左 :終於見到久違的照顧戶,陳美聰(右)和他討論停止補助事項,他欣然同意。[攝影者:呂佩玲]
圖右 :陳美聰(前左)帶著慈善組志工前去思龍加村複查個案。[攝影者:呂佩玲]

圖左 :雲嬿婷(左)很喜歡小孩子,隨身帶著小貼紙,跟孩子互動。[攝影者:呂佩玲]
圖右 :陳美聰(左)邀請為家計煩惱的琳琦(Rinki Devi)加入縫紉班,她同意了。[攝影者:呂佩玲]

圖左 :阿維南丹老師(Avinandan Kumar)肯定慈濟對村民所做的事。他希望慈濟協助村民時,要有一個但書,就是要求村民要讓他們的孩子去上學,否則他們永遠不會有好的發展。[攝影者:呂佩玲]
圖右 :雲嬿婷(左)與去年曾見過的孩子相見歡,一起比出幸福的動作。[攝影者:朱秀蓮]

圖左 :村中的孩童擠在院子裡的水泵旁,玩拍掌遊戲,玩得很開心。[攝影者:朱秀蓮]
圖右 :「你還記得我嗎?」陳美聰(右)問去年火災受災戶。老婦人見她打招呼,特地走出家門,過來牽著她的手,一直走到下一戶人家去。[攝影者:朱秀蓮]
圖左 :慈善組團隊前去關懷牧羊女村村民比姆森(Bhimsen Prajapati)的「佛陀果汁」攤。[攝影者:朱秀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