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社區網

05月03日
  • Increase font size
  • Default font size
  • Decrease font size
首頁 全球新聞、活動 臺灣 臺北 茶道清明 教師教學研習

茶道清明 教師教學研習

E-mail 列印
靜思茶道教師以教學傳法為主,為提升教學品質,舉行清明全體教師教學研習,於3月16日至17日在新北市新店靜思堂舉辦。共有兩百五十二位來自全臺北中南的師資參與研習。大家共通的目標是推廣慈濟的靜思茶道,接引 更多的人來學習證嚴上人的法理和慈濟人文。

第一天全日由靜思精舍德(亻凡)師父親自授課,第二天觀看師父2017年錄製的教學影帶,兩天都有各類組分組討論,並有茶席評比。

德(亻凡)師父特別向上人告假,從花蓮遠到而來授課。每年兩次的師資研習都是舉辦在清明和重陽兩大慎終追遠的節日之前。2006年,師父以上人思想為法源,制定靜思茶道八理法為茶道的人文思想與行儀章規。靜思茶道與一般坊間茶道課程不同;除了教授茶學知識,它還融入佛法義理、中華文化與慈濟人文等理念;以無量義經為主旨,教菩薩法。以此方便法門接引眾生,故說靜思茶道是學佛之道。

十六日早上七點,已有安單在靜思堂的中南部師資來到二樓感恩堂,來布置自己坐位的茶席。每人自行攜帶花器、花材、茶器等等,依自定主題發揮團隊創意。

布置茶席要落實簡樸美學,對於茶花、茶器和素方等都很用心,因為要融入法味,讓人更能有靜、定的能量。「一杯茶,可以溫暖人的心;一朵花,可以柔軟人的心。」茶和花都是讓人心情感到愉悅的良方,故能陶冶心性,使之達到無聲說法的境教。

布置好茶席,入座靜心,靜思精舍德(亻凡)師父帶領大家行禮如儀後,研習正式開始。

◎備課有方法

師父講授《靜思茶道》靜之系列(一)的備課方法,在授課時,師父一再殷殷叮嚀師資是否有認真備課?是否在家也時常泡茶、插花?將泡茶融入生活,將佛法傳入人群。

師父強調師資自己要認真,要將所學反覆練習、融會貫通。在教學時,才能言之有物,引導學生循序漸進傳道、授業、解惑:弘揚佛法、教授茶道,運用慈濟的人文、上人的思想,人間菩薩大招生。

師父為整整兩天的時間,將之前錄的影片,聽打的文稿重新整理,為師資們提示重點,主要是1.文科專業:涵養學識;2.藝科專業:泡茶與插花。師父也詳述了備課步驟:一、收集資料—從課本延伸,注意固本固根,固骨固幹,開枝展葉;依循課本內容再延伸相關資料。二、篩選資料—授課資料要具有教育性、啟發性,要能淨化人心。三、提綱契領—梳理承轉轉合次序。四、師資還要做到,在每段課本內容旁備註一些讀後心得、授課感想等。教學相長,學生的反饋也可備註下來,做為參考。五、習講—就是在上課前,反覆思考、練習表達,藉由不斷充分練習,可以讓思緒清晰、口才生動、台風穩健,是身口意的修練。

第二天,研習全體學員觀看師父講授《靜思茶道》靜之系列(一)影帶,師資邊看講議,邊畫重點,專注學習。

◎討論有心得

兩天的課程安排師資分組討論,師資踴躍分享心得或教學時遇到的問題,展開熱烈討論。師資陳紅燕邀約同修葉添浩,於2015年開始研習靜思茶道。她以茶道結合慈濟的人文精神與故事,以及中華文化等切入,以此方便法門接引親友會眾。今天來研習指導師父的課程,要將學到的傳承給新任的教師。

師資葉添浩是2021年臺灣醫療典範獎得主,在忙碌的醫師工作中,參與高雄人醫會,還修習靜思茶道三年。之後,再進一步參加茶道師資認證,他也常將茶應用到義診中,他認為茶道能修身養性,更看到許多人因茶道而改變個性,覺得這是一個自度度人的重要法門。

茶會組吳美杯來自澎湖,十年前曾參加海外茶道專班,去年通過師資認證。吳美杯參加茶道後成長許多:「心胸越來越開闊,越來越柔和,對於個人的身形也會有修正,各方面都有很好的提升。」因為未來澎湖靜思堂將有茶道教室的規劃,吳美杯在學習茶道過程中受益良多,因此她想藉著茶道,讓澎湖有緣的人能夠像她一樣,從茶道當中有所成長,所以在新冠肺炎疫情期間,坐飛機來回高雄、澎湖兩地參加研習。

中南區詩書組志工黃聰安感佩師父的用功,師父講到因為看到檸檬香蜂草而去追查,發現到跟歐洲修道院有關,再去查英文資料,香草藥草常做為景觀,從藥草發展中又知道修道院對早期歐洲醫學的發展有貢獻。他有感而發:「引導我們一生無量的道理,也教導我們怎麼去查資料,是即感動又有領受。」

◎茶席有法味

師資熱烈分組討論時,各桌茶席評比也悄然展開,資深茶道師資邱淑珍,仔細觀察、認真評比。邱淑珍分享:「靜思茶道非單純教泡茶,課程中富含著法味道味的。茶席的布置落實簡樸的美學,也是無聲說法的展現。」

來自南投鹿谷鄉的師資盧俐澐,以椰殼當花器,搭配小風竹、茶葉來呈現小品花。盧俐澐本身是茶農,透過學習靜思茶道並認證,成為茶道師資。她鼓勵大家有機會可體驗製茶:「從製茶開始去感受茶的滋味。」

合心團隊公布茶席評比結果:優等獎及佳作各兩組頒發獎品,並說明得獎原因及其他組不足之處。在各組推派人員上台分享心得後,慈濟志工楊美瑳與大家結緣《霜雪映初心》—杜俊元與楊美瑳一書。這本書是撰寫兩位人品典範的慈濟路,給後輩很多啟示。

靜思茶道手持茶器為法器,師資唯有法入心、法入行,專注於充實自己的內涵,才能接引學員進而菩薩大招生。

圖左 :靜思茶道教師以教學傳法為主,為提升教學品質,一年舉行兩次全體教師教學研習。[攝影者:黃品慈]
圖右 :布置茶席的茶花、茶器和素方等,要落實簡樸美學,因為要融入法味,讓人更能有靜、定的力量。[攝影者:余錦豪]

圖左 :師資觀看聆聽指導師父講授靜之系列(一)影帶,影片中,師父提示重點:好的老師要懂得蒐集、整理資料。[攝影者:黃品慈]
圖右 :當日指導師父授課後,師資分組討論所學心得。[攝影者:余錦豪]

圖左 :師資陳紅燕以茶道結合慈濟的人文精神與故事,以及中華文化等切入,以此方便法門接引親友會眾。[攝影者:余錦豪]
圖右 :師資葉添浩認為茶道能修身養性,更看到他人因茶道而改變個性,覺得這是一個自度度人的重要法門。[攝影者:余錦豪]

圖左 :師資吳美杯(左二)參加茶道後成長許多,她說:「心胸越來越開闊,越來越柔和,對於個人的身行也會有修正,各方面都是很好的提升。」[攝影者:黃品慈]
圖右 :中南區詩書組師資黃聰安感佩師父的善巧傳授,啟發一生無量的道理,也教導如何查資料,是既感動又有領受。[攝影者:賴麗惠]
圖左 :資深茶道師資邱淑珍仔細觀察、認真評比。邱淑珍分享:「靜思茶道非單純教泡茶,課程中富含著法味道味的。茶席的布置落實簡樸的美學,也是無聲說法的展現。」[攝影者:余錦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