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社區網

04月27日
  • Increase font size
  • Default font size
  • Decrease font size
首頁 全球新聞、活動 臺灣 高雄 四合一如樹 承擔即修行

四合一如樹 承擔即修行

E-mail 列印
「事事有人做、人人有事做。搭建起傳承的橋樑,發掘新發意菩薩並予以陪伴。傳承妙法,發揮團隊最大的力量。」2024年3月9日「〈勤行頌〉四法四門四合一」課程開始前,司儀李善引言與學員們共勉,在社區裡推動人 人承擔起慈濟志業,人人都有責任與使命,勇於承擔四合一幹部。

經歷疫情後 ,高雄區慈濟志工首次回到花蓮舉行「2024年高雄四合一組隊長研習營」,共有四百九十一位學員和三百二十五位工作人員參與,研習營從3月8日持續至10日,在花蓮靜思堂舉行了三天。

◎合上人心 承擔即是修行

「四合一就如一棵樹;樹根即合心——合上人的心、樹幹即和氣、樹枝即互愛、樹葉如協力。」螢幕上播放著上人開示的影片。上人說:「協力就如『力行門』,是進入慈濟的第一道門。人間菩薩招生的『新生』,都是先從協力門進慈濟,所以協力門比合心門更重要,是團體穩固的基礎與關鍵,是最初的門檻。」

講師清修士鄭靜仁在「〈勤行頌〉四法四門四合一」課程一開場,詢問學員們「什麼是四合一?」並播放上人開示影片,讓學員更清楚四合一在慈濟的必要性與重要性。

「既使科技日日先進,使人們的生活便利,但所有的制度還是得靠人去運作。」靜仁接著分享如何將「四法四門四合一」的精神,真正落實與運作在組隊社區中。她引用理想的四合一,應該是百分之五十理念,加上百分之五十運作,才能達到百分之百立體琉璃同心圓,這也是為何上人如此重視四合一——合心、和氣、互愛、協力。落實四合一,還是希望小組關懷、集體討論、凝聚智慧,並期待更多新發意菩薩們能更勇於承擔,因為「承擔就是一種修行」。

◎思上人如何做 換位思考生信心

「進來的初發心就是要修行、跟著上人,承擔就是一種修行。」學員黃聰安期勉自己也鼓勵新發意的志工們。「有人願意承擔就是一種奢侈,願意進來的都是有心要修行、跟著上人,就需要在旁邊給對方多一點的支持力量。」他接著表示有些男眾志工忙於家業,平常可以承擔的都是些年齡較長者,通常新發意志工在家業承擔上的責任更重,年齡比較大的,可能家業、事業都有一點點基礎,負擔反而比較小。「沒有辦法承擔的志工,要怎麼樣鼓勵人人可走出來?」這是黃聰安上完這堂課後,認為未來需著墨努力的方向。

「當遇到困難時,上人會怎麼做?換位思考,我們可能就會更生信心、更有力量再一起前進。人人協力一起去合力推動,去看看問題的點在哪裡,有心就不難。」學員黃佩瑜在社區承擔協力副組長,她覺得這是此堂課受用的一段話,同時也肯定地說:「我非常讚賞我們組內協力組長,她就像火車頭,執行力很強、分工也細膩。」只要協力組長一聲令下,組員們就會各司其職,把自行負責的工作完成。組員間的「關懷」以及「溝通」都是很真誠,例如組內不定期會舉辦法親的聚會,關懷法親或慶生等活動,除了關懷更會進一步了解組員所面臨的困難,佩瑜認為四合一的細節在左營二和氣都有做到。

學員王秀美是互愛組長認為自己社區的形態不太一樣,她說:「現在著重在不管資深或新進志工的陪伴與關懷,在陪伴的當下,也讓大家多了解慈濟的實際精神。」秀美覺得就是要多一點關懷、尊重及愛,舉辦互愛聯誼,讓法親多了解愛是不分彼此的。秀美每次來營隊都有不同的體悟,她歡喜地說:「心態都不一樣,當重新起步的時候,感覺又被洗滌了一次,也提醒自己莫忘初發心。哪個職位其實都是一樣,因為都是慈濟的,沒有所謂的互愛,也沒有所謂合心,我們的心是一樣的,不要分階級。」

「一把米可以吃得很飽,也可以與別人結緣。像我們現在五毛錢存筒,說實在買不到東西,但五毛錢可以結合大家的小愛為大愛。」王秀美分享著持續募心募愛的法喜。所以她現在都跟會員分享,以不影響自己的經濟,每天只要五塊錢或一塊錢,每個月以小撲滿來化為大愛。

圖左 :學員王秀美是互愛組長,分享在其社區中,無論對資深或新進的志工,都著重於陪伴與關懷。[攝影者:鍾美蓮]
圖右 :「既使科技日日先進,使人們的生活便利,但所有的制度還是得靠人去運作。」鄭靜仁分享如何將「四法四門四合一」的精神,真正落實與運作在組隊社區中。[攝影者:鍾美蓮]

圖左 :「〈勤行頌〉四法四門四合一」課程開始前,司儀李善引言與學員們共勉,在社區裡推動人人承擔起慈濟志業,人人都有責任與使命,勇於承擔四合一幹部。[攝影者:鍾美蓮]
圖右 :鄭靜仁分享落實四合一,還是希望小組關懷、集體討論、凝聚智慧,並期待更多新發意菩薩們能更勇於承擔,因為「承擔就是一種修行」。[攝影者:鍾美蓮]

圖左 :學員黃聰安(左三)認為,男眾志工願意承擔要很感恩,願意修行是有心。對於無法承擔的人,應給予更多的支持力量,鼓勵他們。[攝影者:鍾美蓮]
圖右 :鄭靜仁分享理想的四合一,應該是百分之五十理念,加上百分之五十運作,才能達到百分之百立體琉璃同心圓。[攝影者:鍾美蓮]
圖左 :學員黃佩瑜(左一)說當遇到事情時,會思考上人會怎麼做,這讓她有更多的信心與力量一起前進。只要人人協力,有心就能把事推動。[攝影者:鍾美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