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社區網

05月05日
  • Increase font size
  • Default font size
  • Decrease font size
首頁 全球新聞、活動 臺灣 臺北 冰山下的覺察 諮詢志工精進共修

冰山下的覺察 諮詢志工精進共修

E-mail 列印
目前北區共有24個諮詢道場,掮負著慈濟募心募愛、接引會眾的重要使命;透過每年固定時間的研習,不僅提升諮詢志工應對來電或來訪的會眾問題的能力,也能促進彼此之間的互動與交流。三月的共修日於16日在新店靜思 堂講經堂舉辦,北區諮詢團隊約一千二百位志工,前來參與研習共修,從自我到社會的情緒學習課題。

人間菩提的影片中,證嚴上人透過歲末祝福的活動給予大家祝福與感恩,也提到每人心中都希望生活平安祥和,各宗教要互相勉勵,要有相同的祈禱,這個祈禱就是愛,有了愛,世界會更祥和;對人,說一句好話不困難,說這句好話也是在造福,因為一句好話,改變一個心念或想法,讓他人能夠向善改惡;每天的一個銅板,投入竹筒時「ㄎㄤ」的聲音都是祝福,這樣也就能夠聚愛集福共善行。

◎冰山下的覺察

慈濟大學教育傳播學院林曉君教授課程一開始就提醒大家,情緒是一種課題,是要討論、學習的問題。有一段靜思語是這樣說的,「人心健康,社會就會健康,社會健康,家家就會幸福。」當志工常會面對情緒的課題,尤其是諮詢志工,要如何先讓自心健康呢?高曼博士在他的著作「平靜的心 專注的大腦」中提到「心腦相依,鍛鍊心就能訓練大腦…練心,應當如同練身,將能提升你身心健康、生活品質與生命內涵,長期禪修不僅能提升專注力、增加洞察力、產生愉悅的生命狀態;長期持續的練習更能提升我們內心素質,帶給人們真正長期的改變與助益。」

目前社會情緒面臨的課題,以全人觀點和系統整體的社會情緒學習觀點來看,需面對的課題有1.為什麼面對外境,人們常常無法當下保持冷靜? 2.當負面情緒升起時,就一定不好嗎?負面情緒具有什麼正向意義? 3.憂鬱、自傷或成癮行為背後傳遞的是什麼訊息? 4.冰山下看不到的部分才是重要的,但那是什麼呢? 5.社會情緒學習(SEL)五大面向融入生命教育和家庭教養,成為學校和社會的共同學習課題。 6.自我覺察是指什麼?要如何開始?

冰山理論是薩提爾所提出的,用來幫助理解人類行為背後深層的情感和原因。冰山理論將人隱喻為一座冰山,人就像一座冰山,能被看見的,只有露出水平線之上的行為,水平面之下則是人更深層的內在,包含應對方式、情緒、觀點、期待、渴望、自我等等,這些不容易被看見,但卻是非常重要的,如何從冰山理論來覺察自我及他人,需要靠不斷的練習。處理情緒時,必須告訴自己,是情緒糟不是自己糟,在大腦中有一個杏仁核會有慣性,遇到事情會戰鬥還是會逃跑,不要讓杏仁核綁架,透過教育讓生物的本能更理性化,更能面對問題,清楚地察覺,減少過去錯誤的慣性反應,提升情緒智商。。

林曉君繼續分享,冰山下的共同渴望包含愛與被愛、尊重、理解與接納。假設今天孩子一回家,就生氣大罵丟東西,你會如何反應?針對他生氣丟東西的行為處罰他,還是問他,妳怎麼了,發生什麼事?理智上,都知道應該要先問他、理解她,但大部分的時候,是沒有辦法這樣處理,而是生氣的處罰外顯的行為。因此,要處理情緒,首先需要聽,用耳朵聽,用眼睛聽,用心聽,要能聽懂他的情緒底下的渴望及期待,這樣就不會有衝突。

所以,面對青少年的社會情緒學習,要從老師(學校)、家長(家庭)做起,一定要提醒自己;混亂中的大人,很難帶出專注穩定的孩子,相關單位也要多關懷中小學老師們的壓力承受與釋放。

◎接納所有的情緒

慈濟團體是目前安定社會的力量之一,身為志工必須要有正確認知,無論是正、負情緒,都是有助於生存、適應與發展的;情緒是不能圍堵的,只能疏導,適時的抒發,而且要接納所有的情緒,當自己生氣時,練習告訴自己「我可以感覺生氣,但不要在別人面前生氣」;所以,處理情緒,可以利用下面的語句練習:「當我一再…時」「我感覺很生氣…」「因為我認為你對我…」「我希望你在下次…」社會情緒學習的五大核心,最重要的也是自我覺察、再者是自我管理、社交覺察、人際技巧以及負責任的決策,從中引導了解自我、管理自我,進而能夠有社交互動的能力。

談到正念療癒力,它可以培養冷靜、超越觀;正念的精神是非評價、接納、信任、耐心、非用力追求、放下(允許人事物的消逝)、初心(保持常態性的好奇與開放)。正念不等於正向思考,正念是指對當下所呈現的一切,時時刻刻保持不帶評價與不偏不倚的覺察,這需要刻意的練習。有一次上完正念的課,隔天學生跟我分享,他昨天用正念洗澡,體會水流過身體的感覺…就是覺察每一個當下,我們可以透過正念的練習,隨時檢視自己、覺察自己。

另外,同理心也是在諮詢時會使用到的技巧,同理心對話有兩大關鍵,傾聽與回應,要如何讓對方知道你在聽是很重要的,這樣能夠自然營造讓對方繼續說下去的可能性,傾訴(訴說)本身就是一種情緒的釋放,對話過程中如果因為感覺悲傷而流淚,本身也是健康的行為;對談中要避免無用的語言,如「你要看開一點…」「你要正向思考…」「不要難過、傷心…」「不要…你要…」

最後,講師跟大家分享慈濟大學天空學院,裡面有人文與正向教育的課程,只要上網註冊,即可免費學習;愛是慈悲,覺悟就是智慧,智慧與慈悲平行,就是「覺有情」。

◎諮詢社群的成立

這次的課務團隊特別安排宗教處郭又慈師姊來跟志工們說明,諮詢社群成立的目的及使命。在募心募愛的過程中,對外希望持續廣募愛心商店,在大家的努力下,全省已有20115家愛心商店;對內則是希望串聯與社區諮詢志工的連結與互動,能即時回應第一線會眾的需求,讓他們有歸屬感。

郭又慈很感恩諮詢志工們平日對於會眾們需求的用心,她舉了兩個案例。有一次一位會眾來電,提到自己曾是會員,因某些因素,目前沒有繳善款,但現在家裡有家屬往生,希望在告別式現場有慈濟人的祝福,不知可不可以幫忙?接到電話的諮詢志工馬上告知,「沒問題,我們會想辦法」,因為這樣的積極,不僅祝福了會眾,全家族也從此成為慈濟的會員,願意一起捐善款做善事。

另一個案例是,某一天諮詢幹事提到工作上的同事(同時也是慈濟委員)沒有來上班,也連絡不上,於是組隊志工們互相詢問狀況,最後在里長、警察們的協助下破門而入,才發現同事是臥倒在地的,也因此救了一命;這種種案例,都是因為志工們的彼此關心與用心接待會眾、個案提報、真誠陪伴與熱忱服務而成就的。因此希望透過諮詢社群的成立,已成以情來語彙種互動,各道場之間的互動,再者則是希望當日有案例的分享,彼此學習,資訊透明學習共享。

透過社群的互動學習,讓諮詢團隊力量再擴大;下次,當上人來跟大家祝福時,可以大聲說「上人,我們不只願意,我們也都做到了!」

來自淡水的胡秋芬十四年前就已是慈濟委員,目前擔任培訓幹事,會來共修是因為被主題所吸引。今天收穫最大的是自我覺察的部分,講師要學員們想想「我們是否常說出抱怨的語言?逆境中有感恩嗎?」上課時胡秋芬一直在反思自己的家庭,在與先生的互動中,與孩子的教育過程裡,她是如何對待他們的?有沒有因此而受傷?先生曾經也參加見習的課程,但因某些因素沒有繼續;目前家中成員對於她參加慈濟活動是認同的。女兒有天跟她說,她要茹素,說這是愛大地的行動啊!讓胡秋芬感動萬分。聽完今天的課程,她會更謹慎的自我覺察,端正自己的言行,做好榜樣,也希望有一天,孩子與父親之間的距離可以更短,互動可以更良善。

基隆信義組隊的林庭英提到,家族中兩位姊姊都是委員,她到今年2024年才授證。之前都是參加其他道場的活動,曾經有人跟她說,你的名字不好,要不要去改名?在一次的機緣下,她真的問了神明三太子,三太子告訴她,你自己覺得這個名字會不好嗎?如果沒有這個名字,你無法承擔這麼多的事。當下她覺察到,別人的話語都只是建議,要自己相信自己,於是心念一轉,就參加慈濟委員的培訓到授證。

雖然授證至今只有三個月,但從上人要蓋醫院開始就有接觸慈濟,家族中兩位姊姊的耳濡目染,再加上社區裡慈濟人的真誠,林庭英對於上人要做的事是不陌生的。今天的課程中,也學習到從自我到家庭到社會,都是互相牽連的,需要先把自己做好,才能帶動家庭,社會也才會祥和。

共修日進入尾聲,合心諮詢關懷高秀敏給予全體志工愛的祝福與期勉,感恩林曉君教授給予受用的課程內容,感恩大會對於共修的精心安排,感恩大家把握珍惜這份因緣,求知、求法、求更好,更到位服務的精神與態度,跟緊上人每天的開示,時時做好諮詢的準備。

圖左 :北區諮詢團隊約一千二百位志工,前來參與研習共修。[攝影者:萬文郁]
圖右 :從課程覺知到混亂中的大人,很難帶出專注穩定的孩子。[攝影者:許金福]

圖左 :同理心也是在諮詢時會使用到的技巧,同理心對話有兩大關鍵,傾聽與回應。[攝影者:許金福]
圖右 :宗教處郭又慈師姊分享諮詢社群成立的目的,下次,當上人來跟大家祝福時,可以大聲說,「上人,我們不只願意,我們也都做到了!」[攝影者:許耀明]

圖左 :林庭英(左)學習到從自我到家庭到社會,都是互相牽連的,需要先把自己做好,才能帶動家庭,社會也才會祥和。[攝影者:萬文郁]
圖右 :來自淡水的胡秋芬會更謹慎的自我覺察,端正自己的言行,做好榜樣。也希望有一天,孩子與父親之間的距離可以更短,互動可以更良善。[攝影者:萬文郁]
圖左 :合心諮詢關懷高秀敏感恩大家把握珍惜這份因緣,求知、求法、求更好更到位服務的精神與態度,跟緊上人每天的開示,時時做好諮詢的準備。[攝影者:許耀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