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社區網

05月04日
  • Increase font size
  • Default font size
  • Decrease font size
首頁 全球新聞、活動 亞洲 馬來西亞 雪隆分會 以食為藥 植物性飲食吃出健康

以食為藥 植物性飲食吃出健康

E-mail 列印
以「食」為藥。是成功案例和醫學研究的有力見證,顯示了植物性飲食在對抗慢性疾病,和促進整體健康方面的巨大潛力,專家引導人們吃得更健康。

慢性非傳染性疾病已成為現代社會迫切關注的課題之一,而僅靠藥物治療 往往無法達到理想的療效。為此,雪隆國際慈濟人醫會(簡稱:人醫會)於2023年8月6日,於吉隆坡成功時代廣場酒店舉辦了一場「健康促進研討會」,深入探討植物性飲食(plant-based diet)在健康方面的巨大效益。

◎健康促進 進行研討

研討會邀請來自本地及國際、多位不同學科的專家與學者,分享多年來以植物性飲食防治及逆轉慢性疾病的研究、實踐結果及心得。

其中,包括美國克利夫蘭診所(Cleveland Clinic)心血管疾病預防與逆轉項目(Heart Disease Reversal Programme)負責人考德威爾•埃塞爾斯廷醫學博士(Dr. Caldwell B. Esselstyn)、臨床營養學醫師邁克爾•格雷格博士(Dr. Michael Greger)、馬來西亞生活醫學學會(Malaysian Society of Lifestyle Medicine)主席西瓦•普巴拉辛甘醫師(Dr. Siva Poobalasingam)、馬來亞大學醫學中心教授兼臨床腫瘤專科何國煌醫師(本覺)、以及吉打亞羅士打中央醫院(Sultanah Bahiyah Hospital)腎病專科莊苑佳醫師(慮昶)。

「健康促進研討會」由人醫會鼓隊以鏗鏘有力、精彩的鼓樂表演,拉開序幕,迎接逾五百八十位來自各醫學領域的專業人士、慈濟醫療志工和嘉賓的參與。

◎連線提倡 全植飲食

來自紐約的埃塞爾斯廷博士透過連線演說「逆轉冠狀動脈疾病」課題。現年九十歲的埃塞爾斯廷博士分享實例研究結果,和現實生活中患者的故事,並加入圖表和血管圖片,講述他的健康計劃之重要見解。博士亦提倡採用全食植物性飲食,來預防和逆轉心臟疾病。他鼓勵無油飲食,避免攝入油、魚、肉、乳製品等可能傷害血管細胞,並降低血管擴張能力的食物。

《紐約時報》暢銷書作家,同時也是國際公認的營養、食品安全和公共衛生問題演說家,格雷格博士在連線中指出,人們普遍存有錯誤觀念,以為我們對於癡呆症毫無控制權,但其實阿茲海默症雖然無法治愈,但是可以預防的。他強調:「血液中過多的膽固醇,一致被認為是引起阿茲海默病的危險因素。要預防阿茲海默症,我們應遵循以蔬菜、豆類、水果和全穀物等,健康植物性飲食為主的飲食指南。」

◎預防疾病 勝於治療

在腎臟疾病方面,莊苑佳醫師分享「慢性腎病進展與飲食」課題。她簡述傳統的醫病方式往往比疾病發生時晚一步。在病症產生之後才開始以非自然的化學藥物治療,相等於只關注症狀而忽略了疾病的根源;未來的趨向應該注重身體整體的營養、尋找根本病因、並使用天然食品,以採取預防性的方式照護身體。

她揭示讓人震驚的數據,即百分之八十五的腎臟病病例,是由糖尿病和高血壓所引發的。她提倡透過調整生活方式,及採用健康飲食來預防或阻止腎臟疾病,並強調以植物性為主且低蛋白飲食為佳。對此,她建議平均每公斤體重,每天只攝取0.6至0.8克的植物性蛋白質為佳。

她強調「以食為藥,而非以藥為食」並呼籲大家多攝取植物性飲食。她語重心長地說:「我們的腎讓我們活下去,我們能做的也只是為它提供一頓健康的餐食;我們不能一天沒有腎,但我們可以一天不吃肉。」

◎挑戰21 見證健康

雪隆慈濟人醫會召集人陳成亨醫師(惟揚)欣見醫學界人員共聚一堂,積極探討超越藥物的疾病防治方法。他強調:「充足的科學證據顯示植物性飲食是預防、治療,甚至逆轉慢性疾病的重要良方;以植物性為基礎的飲食,是一種有效且可持續的生活方式。隨著肥胖、糖尿病、心臟病、阿茲海默症和癌症等病例的不斷增加,醫學界應儘速認可植物性飲食對維護健康的重要性。」並向公眾推廣此健康生活方式中不可或缺的部分。

研討會所有發言者一致強調植物性飲食,在降低非傳染性疾病風險方面的作用。陳成亨醫師更分享了令人信服的見證,力挺全食植物性飲食的功效。他指出,雪隆慈濟人醫會發起的「健康挑戰21」計畫見證了數千位參與者在連續21天遵循全食植物性飲食後,健康狀況獲得了顯著的改善,包括高血壓、高血糖、高膽固醇指數恢復到健康水平。

其驚人成果促使其他國家地區,包括新加坡、香港、印尼、臺灣和美國也紛紛仿效、推動;自2020年啟動以來,此計畫已累計超過一萬五千名參與者。陳成亨醫師大力呼籲:「讓我們共同提倡植物性飲食,為更健康的未來做好準備!」

◎參與挑戰 喜獲健康

來自新加坡的查爾斯約翰遜醫師(Dr. Charles Johnson)三年前獲知慈濟推行「健康挑戰21」,即主動聯絡慈濟志工。他笑說:「參與21天挑戰後,至今未曾中斷過全植物性飲食,並在短期內感覺身體素質提升了。」

作為一名急診醫師,他的工作必需輪值夜班,造成生活作息常常日夜顛倒,導致體重、血壓和膽固醇皆超標,「朋友都認為這是基因與生活作息相關,是無法改變的事實。然而,採取全植物性飲食後,容易入眠,也能在鬧鐘響起之前自然醒來,而且全天精神奕奕。血壓、膽固醇都保持在健康水平,體重亦回到十八歲般的輕盈。」

隨即開始深入探討健康飲食,約翰遜醫師欣喜參與這一次的研討會。他融會講師們的分享,領悟到整體的飲食概念、疾病管理及養生與長壽的重要性。「病患可藉由飲食調整身體,全植物性飲食與否取決於自己的掌控之中。」他會大力地向身邊的人推廣,讓更多人受益,同時亦可保護地球。

◎改變方式 嘗試素食

阿莫依斯范醫師(Dr. Ahmad Isfan Syakir)是一名莎亞南醫院的外科手術醫師。他透過朋友群組分享的信息而獲悉此研討會,被其主題吸引,報名參加。

依斯范醫師坦言自己從小就努力減重,無奈體重一直起起落落。他亦表示自己的體質對雞肉過敏,因而以魚肉取代。今日研討會中,他驚覺許多魚的體內含有過量的汞(水銀),並非長遠的餐食之最。專家們提供的植物性飲食,和改變正確的生活習慣可以根治疾病,讓他獲益良多。

喜歡烹飪的依斯范醫師時常研究食材,以避免造成身體過敏。他表示:「植物性飲食能預防,甚至治療多種慢性疾病。今天的素食午餐相當可口。回去後,我會探討全植物性飲食食譜,學習烹調更多的餐食,對我的過敏一定有幫助,對長期維持理想體重也更有信心。」

預防勝於治療,期許參與者吸取專家們的建議,推廣均勻的飲食以及正常的生活作息,不讓身體有負擔。冀望全植物性飲食儘快融入人們的日常生活,人人身體健康,人人皆可告別疾病和非自然的藥物。

圖左 :雪隆國際慈濟人醫會于2023年8月6日,於吉隆坡成功時代廣場酒店舉辦一場「健康促進研討會」,深入探討植物性飲食在健康方面的巨大效益。[攝影者:梁倩宜]
圖右 :查爾斯約翰遜醫師參與21天挑戰後,至今未曾中斷過全植物性飲食,並在短期內感覺身體素質提升了,全天精神奕奕。[攝影者:黃勇雄]

圖左 :身體過敏的依斯范醫師從研討會中驚覺許多魚的體內含有過量的汞,毅然決定把原本以魚取代肉的方式,換成攝取植物性飲食。[攝影者:黃勇雄]
圖右 :埃塞爾斯廷博士分享研究結果和現實生活中患者的實例,並加入圖表和血管圖片,講述他的健康計畫之重要見解。[攝影者:梁倩宜]

圖左 :莊苑佳醫師強調「以食為藥,而非以藥為食」並呼籲大家多攝取植物性飲食。她語重心長希望大家好好照顧自己的腎。[攝影者:梁倩宜]
圖右 :陳成亨醫師欣見醫學界人員共聚一堂,積極探討超越藥物的疾病防治方法。他冀望醫學界應儘速認可植物性飲食,對維護健康的重要性。[攝影者:莊貴賀]

圖左 :人醫會鼓隊以鏗鏘有力、精彩的鼓樂表演,拉開研討會的序幕。[攝影者:莊貴賀]
圖右 :逾五百八十位來自各醫學領域的專業人士、慈濟醫療志工和嘉賓參與此研討會。[攝影者:莊貴賀]
圖左 :格雷格博士指出人們普遍存有錯誤觀念,以為我們對於癡呆症毫無控制權,其實阿茲海默症雖然無法治愈,但是可以預防的。[攝影者:莊貴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