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社區網

05月09日
  • Increase font size
  • Default font size
  • Decrease font size
首頁 全球新聞、活動 臺灣 雲林 虎尾親子班 下田插秧趣

虎尾親子班 下田插秧趣

E-mail 列印
「鋤禾日當午,汗滴禾下土,誰知盤中飧,粒粒皆辛苦。」唐朝詩人李紳的《憫農詩》,描述農夫種田的辛苦,在物質富裕的社會,孩子無法深刻體會詩中的含意。3月10日正逢春耕時期,虎尾親子班特別規劃與米相關的一系 列課程,讓孩子到雲林斗南大愛農場體驗插秧樂,赤腳踩在泥土中,不僅接觸大自然也更加體會農民種稻的不易。

為培養孩子珍惜食物,啟發善念再造福,3月課程主題「布施:滴水成河,粒米成籮」,首先播放證嚴法師說故事「一把米的故事」,結合手語〈我很幸福〉帶動,邀請水林小黑農介紹稻米以及志工簡圳銓教導插抰,體會靜思語「布施不是有錢人的專利,而是有心人的參與。」

水林小黑農紀紳傑介紹當前政府在農產品「三章一Q的規範」,現行有四種種植方法,有機農法、慣行農法、自然農法、友善農法。米能夠做成哪些加工產品以及白米、糙米、胚芽米如何去分辨,現場更準備黑秈糙米、秈米、蓬來糙米、蓬來米等四種米,讓學員親自動手辨別。

志工簡圳銓帶領虎尾親子班到大愛農場水稻田裡插秧,「在農曆二月立春之後,天氣還是很冷,下水的瞬間是痛苦的;天氣熱時,又得在豔陽天揮汗。」他鼓勵學員親身體驗農事的辛苦,實際做一遍,才會深刻知道「盤中飧,粒粒皆辛苦」的道理,不浪費每粒飽滿香甜又有營養的米飯。

由於天氣有點涼,還要赤腳踩在爛泥巴裡,許多學員有些怯步,學員陳梓翔卻是躍躍一試,他開心的說:「這次到田裡實作感覺農夫很辛苦,因為腳一踩下去就卡住,拔起來又很困難,下雨天又還得種田,不然就沒有經濟來源。我們一定要好好珍惜這些食物,吃飯時一定要把它吃光光。」

家長陳威良陪同女兒陳品妤一起體驗插秧的樂趣,他說,平常吃米,不覺得特別,踩在泥巴裡,看到稻子的幼苗,真的感受很不一樣。上課聽小農解說米的種類,真的是每一粒米,都有自己的知識。

「以後吃飯的時候,想到插秧的辛苦,會提醒自己及孩子要把飯吃光光,因每一粒米都是辛苦得來的。」陳威良很感謝虎尾親子班設計這麼棒的課程。

家長陳姿吟把握機會,帶著女兒蘇宛彤、蘇妍芳一起插秧。她表示,「現在小朋友能夠接觸到這種原始的生活不多,藉這次上課的機會,讓他們體驗什麼是插秧。農夫真的好辛苦喔!不管什麼天氣,雨天、大熱天都必須下田工作。」

陳姿吟看著女兒說:「我們要惜福,以後吃飯一定要把它吃光光。」蘇宛彤、蘇妍芳笑著點點頭。

插秧後,學員回到雲林聯絡處餐廳,由志工吳錦祥介紹慈濟緬甸「米撲滿」,讓孩子了解一把米行善助人的故事。志工吳錦祥娓娓道來,緬甸受了很大的風災,災民連果腹的糧食都沒有。志工走入災區,幫助他們還提供稻種,與緬甸人民分享慈濟功德會早期克勤、克儉、克難的精神,還有三十位家庭主婦,每天存五毛買菜錢,竹筒歲月濟貧救苦的慈善故事,啟發人人善念。

「我沒有銅板,但是我可以存一把米,匯集眾人的米,再將米拿去幫助貧窮的人,這就是米撲滿的故事。最主要就是讓我們把這分善良的心,用善心來存所有的善念,心的撲滿是最重要的效應。」

課程最後,來到眾人最期待的美味可口三角飯糰DIY,由水林小黑農張妤唯教導飯糰製作,「我們動手作飯糰,親自品嚐、體驗,米原來可以有這麼多的變化,不只是手裡的一碗白飯這麼簡單而已。」她帶來了自家生產的黑米拿鐵飲、黑豆天貝、黃豆天貝與學員們分享,要讓學員們知道在友善耕種下,大自然回饋那份天然的米香、甘甜,令人回味無窮。

活動結束,與會的家長、孩子及志工都帶著豐碩滿滿的心情賦歸。更期待六月參與稻田收割,再次體驗豐收後,農夫耕耘後的辛苦,看見自己的幸福,學會知福、惜福、再造福。

圖左 :志工簡圳銓指導學員陳品睿如何插秧。[攝影者:張麗敏]
圖右 :課程特別邀請到水林小農紀紳傑,為孩子及家長介紹米的種類及營養價值,了解小農疼惜大地的那一分心與堅持。[攝影者:陳宏宜]

圖左 :志工楊雅惠(左)、學員廖泰霆、家長吳雅菱(右)專注地研究手上是哪一種米。[攝影者:張麗敏]
圖右 :水林小黑農紀紳傑準備黑秈糙米、秈米、蓬來糙米、蓬來米,讓學員親自動手辨別。[攝影者:陳宏宜]

圖左 :水林小黑農張妤唯教導飯糰製作,學員透過動手作飯糰,親自品嚐、體驗,原來米可以有這麼多的變化。[攝影者:陳宏宜]
圖右 :學員陳怡靜,開心的向鏡頭展示自己動手完成的三角飯糰。[攝影者:張麗敏]

圖左 :體驗插秧後,小農教大家製作美味可口的飯糰,吃在嘴裡的每一口飯,顯得特別香甜。[攝影者:陳宏宜]
圖右 :志工吳錦祥表示,這次課程最主要的目的,就是要用善心來儲存所有的善念,心的撲滿是最重要的效應。[攝影者:張麗敏]
圖左 :爸爸陳威良和女兒陳品妤一起上課,他表示原來米食可以這樣做,農作也有那麼多不同的農法,非常期待六月參與稻田的收割。[攝影者:張麗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