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社區網

05月03日
  • Increase font size
  • Default font size
  • Decrease font size
首頁 全球新聞、活動 臺灣 高雄 諮詢志工 有求必應土地公土地婆

諮詢志工 有求必應土地公土地婆

E-mail 列印
高雄靜思堂位於高雄河堤南路,緊鄰運河與河堤公園,從廣場到建築物本身,都是綠建築。走入大門右手邊有個最大功能「諮詢臺」,小小方桌大大作用,因為諮詢志工猶如有求必應的土地公與土地婆,許多民眾初次來到靜思堂 有些陌生,都是第一時間詢問諮詢臺的志工。

四天清明連假的最後一天(4/7),高雄人文真善美團隊在靜思堂舉辦了「高屏區人文真善美初階基礎課程」的第二次課程。這次課程結合了文字與錄影的教學,讓學員們學習製作「短影音」。學員被分成了十三組,而第三組的拍攝主題是「諮詢志工」。因此這群溫暖而慈悲且具有極高的同理心和耐心的諮詢志工,他們忙碌的身形,被記錄了下來。

◎各種難題有妙方 待人接物悟妙法

諮詢志工服務的事項相當多,包含為來電的民眾轉接電話、靜思堂的參訪導覽安排、善款的捐助、弱勢個案的提報及轉介、環保輔具的借用登記與管理,甚至如同張老師為民眾們提供諮詢輔導,排解負面情緒等等,都需要諮詢志工的服務與解惑。

當慈濟志工快三十年,來自仁武區的張翠櫻分享:「我每星期都來,覺得來這裡可以學習到很多,能夠學到不一樣的待人接物及如何去應對,我就喜歡這種東西。」在此功能,她也感受到自身的價值。在服務當中,若遇到沒有辦法解決的問題,她就交給其他能解決的志工,所以她感覺到相當的安心,也會比較有恆心和毅力堅持下去。

在諮詢的崗位上,諮詢志工每一天面對不同的人事物,都是新的開始,藉由不斷地學習,從中去體驗及面對種種不同的考驗。幾天前,4月3日花蓮發生7.2級地震,一方有難十方馳援,民眾自發性到靜思堂捐善款,諮詢志工比平常更加忙碌,但法喜充滿。第三組人文真善美志工實作時間不過一小時,就見證了四組會眾透過諮詢臺捐款。

◎實際行動助災民 時時待命守護家

左營張先生帶著八十幾歲的媽媽來到靜思堂,他開心地說:「因為媽媽多年前就皈依上人,很喜歡來這裏走動,只是年紀大了,除了走路不穩,也常忘了如何走回家,曾經走失幾次,出入必需有家人帶著。」因為花蓮地震的關係,特地帶媽媽來禮佛,順便盡一點點力,捐款幫助地震的花蓮。

就在張先生還在等待諮詢志工上二樓幫忙繳善款開收據的同時,大門口進來了一位長相秀麗的小姐,拿著大疊的現鈔請諮詢志工幫忙捐款。

行事低調卻很有愛心的林小姐住在鼓山,她謙虛地說:「看到電視畫面,慈濟人對災民的尊重很感動,尤其是環保隔屏讓受災戶保有隱私。」林小姐認同慈濟是真的將善款運用在幫助災民的身上,所以除了自己主動捐助之外,也積極地邀請朋友們一起共襄盛舉,所以這次帶了三份善款,盡她的一分心力。在分享的同時,她也不忘鼓勵在場的志工,豎起大拇指說:「你們真的不簡單,辛苦了!」

須臾時間,來自三民區的李先生、李太太因不捨災民受難,同一時間也透過諮詢志工,將自己的微小力量傳遞出來,夫妻倆客氣的說:「盡一點點的心力而已。」他們不願大肆宣揚,反而讚歎慈濟志工的辛苦。

微弱之光透過每個來捐款的愛心民眾看見希望,小小方桌上待命的諮詢志工,守護在入口處,接待與招呼來訪的民眾,就如土地公與土地婆ㄧ樣,讓人放心與安心。

圖左 :高雄靜思堂位於高雄河堤南路,緊鄰運河與河堤公園,從廣場到建築物本身,都是綠建築。[攝影者:施純純]
圖右 :左營張先生(右)帶著八十幾歲的媽媽來到高雄靜思堂,他開心地說:「因為花蓮地震關係,特地帶媽媽來禮佛,順便盡一點點力,捐款幫助地震的花蓮。」[攝影者:施純純]

圖左 :行事低調卻很有愛心的林小姐(左),她謙虛地說:「看到電視畫面,慈濟人對災民的尊重很感動,尤其是環保隔屏讓受災戶保有隱私。」[攝影者:施純純]
圖右 :高雄靜思堂,位於繁華的城市之中,卻如同一座寧靜的避風港。當民眾走進這個地方,可以感受到一種深深的平靜和安定,仿佛所有的困擾和煩惱都在這裡得到了釋放。[攝影者:陳敏如]

圖左 :許多民眾初次來到高雄靜思堂總是陌生,都是第一時間詢問諮詢志工。[攝影者:劉國鳳]
圖右 :來自三民區的李先生、李太太因不捨災民受難,同一時間也透過諮詢臺將自己的微小力量傳遞出來。[攝影者:劉國鳳]
圖左 :當慈濟志工快三十年,來自仁武區的張翠櫻(中)分享:「覺得來諮詢臺可以學習到很多,我每星期都來,能夠學到不一樣的待人接物,如何去應對,我就喜歡這種東西。」[攝影者:施純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