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社區網

05月03日
  • Increase font size
  • Default font size
  • Decrease font size
首頁 全球新聞、活動 臺灣 高雄 重現茶會好時光 凝聚接引共善行

重現茶會好時光 凝聚接引共善行

E-mail 列印
「什麼是茶會?」早期,慈濟志工會準備茶水點心或師公飯(簡單的麻油薑炒飯),邀請親朋好友來家中坐坐。他們會分享,後山花蓮有一個農場師父,證嚴上人在做濟助貧民的慈善工作,成立了「克難慈濟功德會」的溫馨事蹟 ;分享者本身也因認識農場師父後而改掉惡習,成為更好的自己。

高雄地區最早期的茶會是在慈濟志工陳文全家的小客廳舉辦,1979年從善門入慈濟的他,毅然決然改掉抽菸喝酒的壞習氣、改掉昔日的娛樂消遣,積極投入關懷貧病的食膳工作,也開始在茶會說慈濟。

◎師父如是說 弟子如是做

2024年3月23日苓雅文化社區的慈濟志工在苓雅共修處舉辦第一次人文茶會,活動邀請到高雄醫學院內科醫生謝明裕來「漫談三高」、《無量義˙法髓頌》佛陀的故事影集…等,有志工和會眾共九十一位來參與。

慈濟志工林淑娥:「2023年12月慈濟在臺北巨蛋舉辦了八場《無量義˙法髓頌》的經藏演繹,當時上人拿給我一個隨身碟,隨身碟裡面是經藏演繹的所有節目內容。上人期許志工們都能琅琅上口,走入人群,逢人說慈濟、做慈濟。」

林淑娥表示:「此次推動早期的茶會活動,希望能夠帶動大家了解佛陀的慈悲本懷,聽上人的智慧法語,了解慈濟四大志業慈善、醫療、教育、人文再加上國際賑災、造血幹細胞、推動環保等八大法印。期許藉由人文茶會,能夠對內凝聚,對外接引菩薩一起來行善。」

活動一開始是健康講座,請來了內科醫師謝明裕漫談三高:「所謂三高就是高血壓、高血糖、高血脂。由於這三種疾病,初期對人體也不會造成明顯不適,讓人難以察覺,而忽略掉背後潛藏危害。」謝明裕醫師繼續說著:「我們吃飽飯後都會想睡覺,其實這就是血糖濃度上上下下激烈波動造成的,千萬不要小看這血糖波動,長期下來會讓動脈硬化、腦中風。」

「要如何控制血壓呢?」「那吃完飯後要怎麼做呢?」許多人疑惑詢問,
「控制飲食並保持運動的習慣,散步兩分鐘有助降血糖,晚上不吃水果及不要吃甜的……。」聽到謝明裕醫師為大家說明後,臺下會眾頻頻點頭示意。

謝明裕醫師繼續說明:建議先吃菜、再吃蛋白質,最後吃飯。吃飯不要吃太飽,所以證嚴上人所說的八分飽二分助人好,就是最好的保健方法。」臺上臺下互動熱絡,一問一答,謝明裕醫師不厭其煩的一一解答,隨著講演時間已到,大家仍舊意猶未盡,想要了解更多關於身體保健的資訊,只好相約下次茶會。

◎佛陀的故事 求真理發菩提心

上人曾開示:「佛陀說『演法義』,就是佛宣法、演講。大家聽得懂、會歡喜,願接受,肯發願去行,這叫做演法義。」慈濟將真實佛法入人間,多年來世界上哪裡需要?就往哪裡去。同時也要淨化人心,提升每個人的智慧。

螢幕上正播放著2023年慈濟在巨蛋演繹《無量義˙法髓頌》中佛陀故事。

「哇哇哇……」靜謐的藍毗尼園中裡傳來嬰兒的哭聲,太子出生了。國王等這一天已等了二十多年,終於等到國王繼承人。

其中有位叫阿私陀的仙人求見國王,仙人看見太子又哭又笑說著:「若是太子成為國王必是轉輪聖王,一統天下,若是出家修行,必是開悟成佛,廣渡眾生們。」仙人感嘆自己年歲已高,無法聽聞證法。

太子長大成人在出城遊歷時,親見世間老病死苦,體悟修行才是解脫之道。
距今二千五百多年前,佛陀選擇觀念封建,四姓階級,宗教複雜,貧病充斥的古印度出生了,本名為喬達摩悉達多。

億百千劫的時間長河裡,佛陀像是慈悲的聖者,他不斷來回六道之中,為求真理發菩提心,為度眾生行菩薩道。

◎願力大於業 見證生命奇蹟

第十功德品樂曲響起,舞臺上由慈濟志工和會眾一起演繹,經過兩星期的練習,道氣十足的精神,呈現出虔誠的信念。

其中,慈濟志工張貞娥,經歷人生病痛之苦時,卻奇蹟般地拔掉鼻胃管,「湯汁緩緩的從嘴巴慢慢的進入了食道」漸漸恢復正常,歷劫歸來,是什麼力量讓她恢復正常呢?

當年,張貞娥父親生病倒下,年事已高的母親因勞累照顧父親,接連倒下。她在工作家庭兩頭燒同時,漸漸出現四肢無力、頭暈、感覺麻木……等症狀;醫師判定是延腦中風,影響語言和吞嚥的功能,必須開胃造口,或者一輩子插著鼻胃管,復原的機率幾乎是零。

突如其來的打擊令張貞娥悲痛欲絕,姊姊張貞秀和姊夫蕭水樹都是慈濟志工,他們勸說:「要茹素,願力大於業。」但她沒聽進心裡。之後姊姊又再勸說要茹素,她回了一句:「這那有可能?」

時間一天天過去,積極配合醫師治療一段時間後,卻遲遲未見起色。就在父親過世後,萬念俱灰下,張貞娥只好又再度求助張貞秀:「到底該如何是好?」張貞秀說:「妳應該知道要如何做。」張貞娥雖然心裡明瞭,但是全家人極力反對:「要茹素不可能。」她仍心意堅定想發願茹素。

在父親往生的圓滿餐會上,張貞娥自己試著拔掉鼻胃管,嘗試將湯汁慢慢吞嚥下去。奇蹟發生了,張貞娥感覺到自己「可以吞下去了」,好像恢復吞嚥功能了,日後她配合醫師治療和茹素,漸漸恢復進食功能。

康復後的張貞娥詢問姊姊:「我還需要做什麼嗎?」張貞秀:「你應該來參加培訓了,跟隨上人行菩薩道。」於是,張貞娥就在2018年完成培訓課程,成為上人的弟子。

人的身體,會有生、老、病、死的痛苦,但是永恆的「慧命」需要法雲地的培養,「法語」滋潤眾生,有如智慧甘露,「雲」象徵慈悲、愛護,能解除眾生的熱惱,這就是「慈悲」。

上人常常感恩有這麼多志工跟隨,成就慈濟四大志業,師徒間一定是累生累世因緣。彼此間因緣相聚,因佛法相成,因慧命相助。時日在過,資深慈誠與委員「到飯鍋,到碗籃」人生無常、壽命無常,有因緣有機會就要持續付出。

◎有心就不難 攜手慈濟行

在今日人文茶會的經藏演繹中,還看到張貞娥的先生黃松銓的菩薩身影。「為了演繹,我這兩個禮拜非常的緊張,都吃不好、睡不著。因為我覺得不能漏氣,要盡量做好,嚇到今天終於輕鬆了。」黃松銓臉上掛著微笑述說著。

談到太太張貞娥延腦中風時,黃松銓眼眶泛紅,語帶哽咽:「她是我最愛的人,聽說無藥可救了,還要插管插一輩子,真的很害怕。會這樣好起來(發願茹素),令人難以置信,真是奇蹟啊!」

張貞娥的女兒黃柔蓁也出一同出席人文茶會,她在七歲時就在電視聽證嚴上人講經,雖然不太能理解,卻心生歡喜。之後加入了慈少班,也在出社會後,參與了慈濟的活動,從活動中體會如何處理事情的道理「如果心不難,做起事就不難」她謹記證嚴上人的靜思語。

黃柔蓁發願邀約爸爸一同加入慈濟行列,兩父女攜手報名了今年見習培訓,一起幫助更多的人。

鄭進隆和黃秋拿在演繹經藏隊伍中的夫妻檔,他們和慈濟的因緣長達二十多年,卻遲遲未成為上人弟子,是因世間太多繁雜事物牽絆無法放下。現在屆齡退休,覺得是時候該放下心,一定要跟隨上人腳步同行菩薩道。

「來不及﹗來不及﹗」在上人開示中常聽到上人如此呼籲弟子「天地告急,我的生命也在告急。」黃秋拿表示不能在蹉跎時間,必須加快腳步,所以偕同先生鄭進隆一起參加見習培訓。

◎無限的溫暖 有錢買不到

司儀林淑娥分享一個慈善個案故事,慈濟照顧戶楊女士,她很早就離婚,女兒因白血病往生,留下三歲的孫子讓她照顧;二兒子不慎從約二樓高的地方跌落,歷經四次手術,目前暫時安置在岡山的養護機構。

今年十歲的孫子凱凱,在楊女士用心教育下,品學兼優,是新芽獎學金「學習領域獎」得主。楊女士非常感恩慈濟在她最重要時,給予她關懷與幫助,若不是慈濟,他真的走不出來。

「我們隨時都在,我們是一家人。」慈濟志工陳美珠和梁宏銓輕拍她的肩膀安慰著,也給她最堅強的力量。

「今天我們吃飯要吃幾分飽啊?」林淑娥問大家。
「八分飽,二分助人好。」這二分存在竹筒裡,每天發一個善念,一個月有三十個善行,一年就又三百六十五個善心善行。

慈濟五毛錢的力量就是從這一點一滴累積,幫助世界各地受苦受難的大眾。「苦難人走不出來,有福人就要走進去,為他們拔苦予樂。」希望大家能持續著這個善念。

茶會漸漸進入尾聲,志工們貼心準備太陽餅和麵線羹讓大家帶回家,活動在感動分享後結束,仍有會眾依依不捨離去,紛紛表達,期待下次四月二十八日的茶會到來。

圖左 :經藏演繹道氣十足的精神,呈現出救拔苦難的決心。[攝影者:蘇育賢]
圖右 :鄭進隆(中)和黃秋拿夫妻和慈濟的因緣長達二十多年,遲遲未成為 上人弟子,是因世間太多繁雜事物牽絆無法放下。現在屆齡退休,覺得是時候該放下心,一定要跟隨上人腳步同行菩薩道。[攝影者:蘇育賢]

圖左 :活動一開始是健康講座,請來了內科醫師謝明裕漫談三高。[攝影者:蘇育賢]
圖右 :謝明裕醫師繼續說著:「我們吃飽飯後都會想睡覺,其實這就是血糖濃度上上下下激烈波動造成的,千萬不要小看這血糖波動,長期下來會讓動脈硬化、腦中風。」[攝影者:蘇育賢]

圖左 :舞臺上由慈濟志工和會眾一起演繹著第十功德品,經過兩星期的演練,道氣十足的精神,呈現出虔誠的信念。[攝影者:蘇育賢]
圖右 :聽到謝明裕醫師為大家說明後,會眾趕快做筆記。[攝影者:蘇育賢]

圖左 :參加茶會後黃松銓(右二)歡喜和女兒黃柔蓁(右一)相偕一起參加見習培訓。[攝影者:蘇育賢]
圖右 :慈濟志工張貞娥張貞娥來見證自己中風後一直無法恢復健康,因發願茹素三天後走出病苦的奇蹟故事分享。[攝影者:蘇育賢]
圖左 :鄭進隆和黃秋拿在演繹經藏隊伍中的夫妻檔,他們和慈濟的因緣長達二十多年,黃秋拿表示不能在蹉跎時間,必須加快腳步。所以偕同鄭進隆一起參加見習培訓。[攝影者:蘇育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