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社區網

05月06日
  • Increase font size
  • Default font size
  • Decrease font size
首頁 全球新聞、活動 臺灣 彰化 關懷與陪伴是義診中一帖良藥

關懷與陪伴是義診中一帖良藥

E-mail 列印
「阮ㄟ左手一直攏嘸法度舉高。」

八十多歲的老者,對林烱郁醫師敘述她的左手疼痛問題。

「用恁ㄟ好手,牽恁疼ㄟ手,兜兜丫舉高。一工做幾遍,慢慢地就卡袂疼。」
(臺語:用您不痛的手,牽起您疼痛的手,慢慢 舉高,一天做幾次,漸漸地就會比較不痛。)

參與第一條路線的林烱郁醫師,一面做動作一面引導。阿媽看著笑得合不攏嘴,頻點頭。

◎行動醫院大集合

時序已是暮春,暖暖的4月14日上午八點,鹹鹹的海風輕拂著慈濟人醫會大醫王、護理師、藥師、社工、志工及村民們。大家為即將邁入第三年的「彰化芳苑鄉漢寶義診活動」齊聚。

社工規劃義診活動初始,與村長鄭鵬豊商討。考量村子裡許多獨居及行動不便的長者,前往醫院就診的不易,所以有「駐點」及「往診」的方式。

今(4/14)有人醫會的內、外科、中醫、身心科及復健科大醫王及藥師、護理師等前來。

除了安排大醫王「駐點」在社區活動中心義診外,也兵分三條路線「往診」。透過三位地陪引導下,眼見白衣天使及藍天白雲的身影,穿梭在漢寶村各個角落,為每兩個月往診展開訪視。

◎耐心傾聽獨居者的心聲

「媽媽就在我的眼前走了。她離開快一年,最近終於讓我夢到她,但是很奇怪,以前明明白髮蒼蒼,夢中的她卻是頭髮烏黑。」

侍母至孝五十幾歲的阿明(化名),看到前來探望的醫療團隊,娓娓道出對已往生的媽媽思念之情。

在家排行最小的阿明,獨自全心照顧病中的媽媽十幾年。媽媽往生前的照護期間,其實他的腳痛就已纏身。

當時每每腳痛,他就騎著腳踏車在村子裡繞行,只為轉移注意力減緩腿部疼痛。刺痛的腳就在照顧媽媽及騎腳踏車之間,周而復始地度過。

「你的腳必須開刀。」

跛腳的阿明,就診時醫師給的建議。

媽媽離世後,他才注意到自己的腳,真的已疼痛膏肓。只是家人考量獨居的他,手術後若恢復不佳,而致無法行走怎麼辦?所以並不贊成他開刀。

樂觀的阿明只能默許,遇病苦的疼痛也會難過地暗自落淚。面對親人時難以訴苦,幸而有志工前來關懷。偶爾他也會透過佛書的內容,給自己信念支撐過生活。

「非常感謝有證嚴上人及慈濟志工。」阿明殷切的說著,並希望自己能儘早康復去工作。

林醫師及藥劑師看完他的用藥後,叮囑他按時吃藥減緩疼痛,並適度走路,才能避免肌肉萎縮。

志工鼓勵他要祝福媽媽往生淨土,別再傷心牽掛。專注在自己的健康,將病苦配合醫生的治療就對了。

◎歡喜心陪伴長者話家常

「阿伯,幾個月嘸來看恁,恁身體狀況有要緊某?」(臺語:阿伯,四個多月沒來看您,您的身體狀況好嗎?)

在第二條路線患有糖尿病的阿伯,拄著拐杖走路微跛。因為屋內空間狹窄,每回往診都是志工扶著他走出,到屋外坐著,再讓醫護人員看診。

之前,阿伯狹小的鐵皮屋內有個大衣櫥,佔據整個屋內的動線,讓原已行動不便的阿伯,出入更不容易。

經志工訪視,並取得阿伯同意後。前往協助規劃搬移後,阿伯進出屋內的動線順暢許多。

「往診」的過程,除了關心他們的身體狀況。志工也會留意環境對長者的的行動是否影響,並且另外擇期協助處理。讓長者有安全的居住環境,也是往診後大家關注的事情。

「伊憨憨一直吵!揪辛苦欸……擱毋甘送伊去安養院。」(臺語:他一直吵,真的很辛苦!又捨不得送他去安養院。)

八十幾歲的許阿媽抱怨許阿公不聽話,讓她身心俱疲。

長期照護病人,真的也是考驗著照顧者的身心狀況。心理諮商師陳品璆,不捨疲累,正漸漸的啃蝕許阿媽的情緒。

大家細心聆聽阿媽閒話家常透透氣,如此短暫地陪伴,讓她不好的心情有發洩的出口。閒談中,黃醫師給予一些用藥的注意事項。「關懷與陪伴」也是另類良藥。

長期臥床的阿蓮婆,在醫護人員往診的記錄上,她是一位憂鬱悲觀的長者。

志工問:「阿蓮婆,之前地震恁有驚到? 搖啊!乎恁挫到齁!」(臺語:阿蓮啊!地震妳有驚嚇嗎?搖到將妳嚇到?)

「有喔!頭都會暈暈。」阿蓮婆回答。

「有起來坐?一直倒著卡欸暈……」(臺語:有起來坐著嗎?一直躺著比較會頭暈。)

黃共璧醫師鼓勵家人,可以協助阿蓮婆運動伸展筋骨,藉此舒展身心。

這次往診感受阿蓮婆的情緒有轉變,感覺比較樂觀。床邊幾個水桶準備要為婆婆洗澡的溫水,看起來水雖不清澈。

但是照料阿蓮婆的那一念心,竟然是那麼的澄淨無染。照料阿婆的孫女的孝心,令往診的所有人欽佩不已!

近午時分活動近尾聲,人醫及白衣大士、志工等,利用休假的時間,選擇走入需要關懷的長者家中,陪伴他們聊近況,探視他們的健康,關心他們是否安全用藥等,耐心地給予正確的醫療觀念。

只是付出時間走訪街坊,與長者相聚的大家。真的深深地感受到上人的慈示:「施比受更有福。」大家都帶著歡喜心賦歸。
圖左 :患有糖尿病的阿伯,柱著拐杖走路微跛,因為屋內空間狹窄,每回往診都是志工扶著他走出,到屋外坐著,再讓醫護人員看診。黃共璧醫師關心阿伯的腳傷。[攝影者:謝惟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