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社區網

05月06日
  • Increase font size
  • Default font size
  • Decrease font size
首頁 全球新聞、活動 臺灣 花蓮 0403一場大哉教育 看見慈濟學子的力量

0403一場大哉教育 看見慈濟學子的力量

E-mail 列印
0403強震後的花蓮,溫情處處;除了看見「藍天白雲」慈濟志工身影,也有一群慈濟的年輕學子,他們穿上迷你袈裟(志工背心),一起投入這愛的援助行動。

◎歐陽老師愛的召喚

「平安就是最大的福氣」,慈濟 大學護理學系歐陽安琪老師覺得在「無常」現前時,讓學生能夠做一個手心向下幫助別人的人。「幫助別人,代表自己平安;付出助人,就是對自己的祝福。」

在歐陽老師的號召下,地震當天(4/3),除了慈大各年級護理學系的九位學生,還有後中醫學系、傳播學系、物理治療學系、兒童發展與家庭教育學系、人類發展與心理學系等學生多人,跟著她到化仁國中朝陽館(慈濟援建的減災希望工程)和德興運動場等災民避難收容中心。除了幫忙搭帳篷、安置福慧床,並以所學專業來幫助受災的鄉親。

要出發當志工時,許多學生還緊張地問歐陽老師:「如果災民想家怎麼辦?哭的時候怎麼辦?我們該如何跟災民講話?」

對於學生的疑惑,歐陽安琪老師表示:「很感恩學生們從早上的非常緊張,下午還可以跟著我們一起去當志工。我覺得他們在當下,已經體現了同理心;在付出的過程中,也瞭解救災復原艱辛的歷程。」

◎用錢買不到的寶貴課程。

4月3日的午後,師生一行八人先到化仁國中避難收容中心。有幾位受災戶小朋友,在兒童遊憩區玩,其中一位小男孩和歐陽老師說:「我們的家倒塌了!」

歐陽老師和學生就吉安鄉公所提供的物資中,幫小朋友搭建了一個小小的玩具帳篷。這位小男孩邀請老師進去玩具帳篷裡面,並天真地說:「玩具帳篷是我另外一個家喔!」

「小朋友把我當做貴客,邀請我進去,當下我非常感動。」歐陽老師說:「我陪伴他不到半天的時間,他卻以很純真、很可愛的心情把我當做貴客,只因為我陪伴他。」

在化仁國中,歐陽老師看到有一位受災鄉親,什麼東西都沒有帶,只帶了兩隻狗寶貝出來,放在寵物區的鐵籠裡。「生命真的非常脆弱,生命也真的很可貴,我覺得陪伴災民的每一幕,在我心中都是非常寶貴的畫面,也是用錢買不到的寶貴課程。」

尤其,後中醫學系的林世峰同學和歐陽老師分享他在志工服務的心得,讓老師非常地感動。林世峰說:「我從Take(取用者)轉換成Giver(給予者);然後從Victim(受災者),變成Volunteer(志願者)。」早上明明驚魂未定,可是下午當志工的時候,他卻可以安住別人的心,同時也安住自己的心。

◎付出才有愛和感動的循環

「學校是學生的靠山,而精舍跟上人就是我們最大的靠山。」歐陽老師非常感恩,有這次可以付出的機會。唯有付出才有愛和感動的循環。「上人常說,『積善之家必有餘慶』,這也是上人常常叮嚀我們的。」

歐陽老師也很感恩人文處的劉議鍾主任,12日特別為付出的師生舉辦了一個溫馨的茶會,劉怡均校長和何縕琪副校長同時蒞臨現場,給予非常多的支持跟鼓勵,安住了大家的心。「事實上,我們在做志工時,是放下凌亂的宿舍,去幫助別人。所以我覺得能夠付出,才有愛和感動的循環。」

慈大師生在地震當天到避難收容中心做志工結束後,晚上十點,歐陽老師到學生宿舍關心學生時,學生們邊哭邊說起地震發生當下逃難的害怕心情。

「在這個過程中,同學們親身體驗了無常,更體驗到要珍惜身邊所擁有的,我覺得這就是慈大想要教給所有學生一個強大的韌力,更要培養他們的同理心。」歐陽老師說。

◎賴珍苓做傾聽者 緩解災民壓力

有幾位參與「0403花蓮地震」志工行的慈濟大學和慈濟科技大學的同學們,為鄉親的付出過程中,感觸很深。

慈濟大學物理治療學系四年級的賴珍苓說,學校裡大部分同學從來沒有遇過這麼大的地震,因此地震後人心惶惶,稍微有一點餘震,大家猶如驚弓之鳥。

因為清明連假,在猶豫要不要回家時,從手機line群組看到老師在徵召志工。賴珍苓心想與其待在宿舍擔心餘震到來,不如走出去投入做志工,來幫助災民。

開始,賴珍苓和同學們先去幫忙年長、無力復原的慈濟志工家裡,將倒下來的大型的家具復位;到靜思堂幫忙打包要送到避難收容中心給災民的物資;清理學校教學樓被震落的磁磚、水泥塊等;而在花崗國中、宜昌國小兩場應急金的發放,也幫忙場布和引導受災戶們來領取應急金。

賴珍苓說:「平常在學校有參與志工活動,但做賑災志工是第一次,給我很大的震撼。有很多受災的阿姨、奶奶跟我們傾訴她們的情緒和壓力時,雖然我沒有解決辦法的能力,但是我靜靜地傾聽,讓他們的情緒和壓力可以緩解。」

◎黃慧莉 平安就要知足感恩

家住印尼的慈大醫學檢驗生物技術學系的黃慧莉,生平首次體驗「地震」帶給她的震撼。

「0403地震那一整天的心情,是非常的焦慮、不安和恐慌,滿滿的負能量和負面的情緒都上來了,我開始胡思亂想和很焦慮。」黃慧莉說:「我突然想到一句話:『不管我是多麼的渺小,不管力量很有限,但是一旦我走出去,雖然不是戰士,至少我的肩膀可以扛一些責任。』」

黃慧莉覺得身為年輕人不可以輸,所以每一個任務都報名參加。她和同學們協助年長志工的家做災後復原、到方菊雄前校長的家和實驗室,協助將被震移位的鐵櫃歸位;也到地母廟(東源花蓮慈聖宮)和花崗國中發放現場,幫忙場布和動線引導。

在地母廟發放時,黃慧莉聽到一位受災的姊姊對志工傾訴地震發生時,她被困在電梯裡一小時,且餘震不斷,很擔心電梯受損往下墜落。幸好手機有訊號可以求救,最後脫困。「她很感恩我們和慈濟志工的幫忙、關懷和安撫她的心情。從這件事,我體悟平安時,就要知足、感恩。」

「透過這次大地震,我深深體會《靜思語》有一句話:『有餘力就要幫助別人,幫助別人就是幫助自己。』」

◎陳柏如 很幸運能讀慈濟大學

「地震的當天晚上,我和朋友在家裡看電視新聞,看到有大樓倒塌和死傷的訊息,加上餘震不斷,覺得很焦慮又很無力。」慈濟大學傳播系的陳柏如說。

她和朋友很想做一些事情,卻不知從何做起,後來從新聞中知道中華國小成立災民避難收容中心,於是兩個人就騎機車到中華國小。

「請問師姑、師伯,現在有什麼事情我們可以協助的?」詢問後,陳柏如和朋友就協助搭帳篷、安置福慧床等,「地震讓我們的心情一直很浮躁,透過做志工,我們的心較安定些。」

陳柏如述說在地震的前兩天上課時,何縕琪老師問同學們:「究竟是無常先到,還是明天先到?」當下她沒什麼感覺,沒想到週三就發生這麼大的地震,讓她想起老師說的「無常」。

「我很幸運讀的是慈濟大學,在這一次的地震中,可以伸出援手去幫助別人。在現場看到師姑、師伯們,我就覺得很安心,知道我可以做什麼事。」

「我也想起師公上人曾說過,『最怕的事情就是來不及,自己猶豫之間,錯過了做好事的機會,機會一旦錯過,就是永遠錯過了。』」

陳柏如看到群組有很多人在「接龍」承接志工任務。在這大災難下,能夠幫助災民,她希望這分愛能繼續傳遞出去。

◎楊麗諠 體悟施比受更有福

讀慈濟大學物理治療學系的楊麗諠,是馬來西亞的外籍生。因為地理環境因素,她幾乎沒有經歷過大地震。4月3早上七點五十八分的天搖地動,讓她驚慌得不知所措。

同學中,有人覺得花蓮好危險,即使火車沒辦法通行,也想要坐飛機飛回家;但也有人已經穿上慈青制服或休閒服,開始邀約大家去做志工。

「我還在受驚嚇中,如何去幫助別人?而且當晚一直有餘震。」

第二天,楊麗諠去找在慈濟醫院急診室當護理師的姊姊,說自己對地震的惶恐心情。姊姊對她說:「當你們因為地震而恐慌害怕的時候,我們在搶救病人,和病人做生死拔河。為什麼要怕呢?人生中的結束都是註定的,就算你想要逃也逃不掉。」

於是,楊麗諠決定走出來。她從物資打包、協助校園復原、在同心圓餐廳幫忙洗賑災餐盒、協助花崗國中發放的場布和動線引導。「雖然一天比一天早出發做志工,但收穫一天比一天多。深深體會『施比受更有福,手心向下的人最幸福』。」

◎楊景湧 覺得自己很有價值

就讀慈大物理治療學系碩士班的楊景湧,也是來自印尼的外籍生。由於家鄉鮮少有地震,在強震當下,讓他驚嚇不已。

「感謝菩薩保佑我們這些平安的人,因此我想要出一分力,去幫助需要幫助的人。」在清明連假中,楊景湧加入慈大賑災志工團隊,讓他覺得非常有意義。

有一件讓他印象很深刻的事:6日在中原國小為受災戶發放應急金現場,因為下雨,他撐傘陪伴一位領好應急金的鄉親走到停車場。「好不容易買下來的房子,一瞬間就沒了……」受災者的嘆息,讓楊景湧很心疼又難過,不知如何安慰他。「真的很感謝有你們,不然不知道要怎麼繼續過日子。」

楊景湧有所感地說:「當下覺得自己是很有價值的。」

◎強震後 慈青悲智行

郭佳文和汪宷媫,都是來自馬來西亞的新山, 一樣讀慈科大四年級,也都是慈青。她們投入兩場應急金發放的前置作業,深深覺得臺灣人很有愛心、好溫暖、很溫馨,讓她們「見苦知福」。

也是慈科大慈青的王寶玉,地震時,她家裡衣櫃、書櫃都倒下來,那時她只擔心上學要遲到了怎麼辦?在騎機車往學校的路上,聽到有救護車的鳴笛聲,讓她感到地震的嚴重性。

到了學校,被召集到操場集合。「這時我的手機訊息快爆炸了,除了爸爸、媽媽,還有懿德爸爸、媽媽,及班導師們來問:『孩子們,平安嗎?』我就拍了一些照片,跟大家回報平安。」

地震過後幾天,學校慈青社社長黃可忻打電話問王寶玉:「要不要去做志工?這沒有志工時數喔!」

「我一開始參加慈青時,就是為了志工時數來的。但是在這當下,我毫不考慮就答應了。」

王寶玉去中原國小做發放場布。「我們雖然不是第一線的搜救人員,我們可能是第二線、第三線背後的支持者,這是很強大的力量。只要有需要的地方,慈濟人一直都在,當然也包含慈青喔!」

「災民們需要多大的勇氣去面對災後的損失和接受幫助?」震後,也投入志工行的慈科大護理科五專二年級陳楷茵,希望這次強震後的復原路上,大家手持一把傘,互相扶持,一起來抵禦風雨。「愛是人間最幸福的力量,付出是最有福的人。

強震後,欣喜看見一群年輕的力量。這是一場大哉教育,人人要敬天愛地,戒慎虔誠。祈望天下無災難,人人平安!

圖左 :穿上志工背心的慈濟大學學生,地震當天下午,到德興運動場幫忙搭設帳篷,為災民們盡一分力量。[攝影者:張清和]
圖右 :慈濟大學許多家住海外的學生,放下對地震的驚嚇和恐懼,來靜思堂幫忙打包發放物資,從付出中,心也變安定了。[攝影者:陳毅麟]

圖左 :慈濟科技大學慈青們接到志工任務,就立刻集合出發到中原國小發放現場幫忙,每位慈青都很感恩有這付出的機會。[攝影者:郭師企]
圖右 :強震後,慈濟學子協助年長志工的家做災後復原,從中看見慈濟大學一群年輕學子投入志工服務,並感受到「愛是人間最幸福的力量,付出是最有福的人。」[攝影者:郭師企]

圖左 :在中原國小應急金發放前,慈濟大學校長劉怡均(左)來關懷當志工的學生。劉校長分享自從地震以後,在學校的群組邀請學生來當志工,中原國小已經是第九個任務,校長強調志工服務是學生很重要的學習。[攝影者:徐政裕]
圖右 :4月6日在中原國小發放應急金結束後,穿志工背心的慈大學生和慈濟志工們合力撤場,並將場地恢復。最後靜思精舍德懷師父,感恩所有志工的付出,來圓滿這天的發放。[攝影者:徐政裕]

圖左 :慈青同學們協助在中原國小發放前和結束後的場布和撤場。。[攝影者:許政雄]
圖右 :4月7日在花崗國中舉行應急金發放時,慈濟科技大學慈青紀靜宜,貼心牽著受災鄉親,到報到現場。[攝影者:郭師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