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社區網

05月06日
  • Increase font size
  • Default font size
  • Decrease font size
首頁 全球新聞、活動 臺灣 臺北 醫中之路任重道遠 北區醫療志工全力以赴

醫中之路任重道遠 北區醫療志工全力以赴

E-mail 列印
慈濟從慈善起家,自1966年功德會創立之初,就提供貧民義診,並於1972年成立義診所。期間,上人發現花東民眾「因貧而病,因病而貧」,加上交通不便,求醫之路迢遞,起心興設醫院,讓後山也有「守護生命守護健 康守護愛」的醫院。

歷盡艱辛,以「人本醫療、尊重生命」為願景的花蓮慈濟醫院(花慈),於1986年8月啟業,這也是佛教史上的創舉。2002年,花慈升格為東臺灣第一家醫學中心等級的醫院;2005年5月8日啟業的臺北慈濟醫院(北慈)則於今年(2024)3月1日,正式成為醫學中心。

醫學中心的家數有限,評鑑分數往往只有些微差距,想要脫穎而出非常不容易,究竟北慈是如何做到的?且聽趙有誠院長在4月20日、新店靜思堂舉辦的北區醫療志工進階研習中的分享。

◎有愛的醫院 不負所託

以講故事的方式,搭配歷史照片,趙有誠院長帶領志工走入臺北慈濟醫院成立的時光隧道。從上人和林碧玉副總帶著志工勘查原是塑膠工廠的北慈舊址,再來到2000年,6月10日動土典禮前,因前一年發生九二一大地震,傷亡慘重。上人慈示,有災難時,學校可做為避難中心,醫院則需要正常運作來救治病患,兩者不能倒。記取教訓,北慈參照國外經驗,除有鋼骨結構,並於地底基礎全面配置隔震墊。

耐七級以上地震考驗的建築通過了4月3日主震在花蓮的大地震考驗,開刀房照常運作,唯一有受到地震損害的是門口廣場通道。北區資深慈誠黎逢時得知後,立即帶著一群「花錢都請不到的、用心愛醫院的無名英雄」,利用清明連假,在很短時間內修復完成,使醫院的運作絲毫不受影響。

趙院長點出參與評鑑的目的,「透過評鑑,才能知道我們哪裡做得不夠好;要讓醫院更好,讓同仁有目標。」經歷過2013年和2016年兩次醫學中心評鑑未能入選,全院更加戰戰兢兢地準備。疫情攪局,評鑑暫緩,直到2023年衛福部才再啟動評鑑。十二位委員在三天二夜嚴謹審核後,給出「每一個部門都讓我們感受,臺北慈濟醫院是有愛的醫院」的評語。

等待公布的期間,傳出各種消息,有時令人忐忑不安,有時又有佳音傳來。幸好最終的結果是皆大歡喜,趙院長笑說,以後與這些醫界的同行路上相見不用說對不起。他誠懇表達:「我們就是很單純的心,只是想知道自己做得好不好,也很怕別人受到傷害。」

「德慈師父、杜俊元榮董、林勝勝師姑、張雁寒師姊……報告諸菩薩,我們做到了。」回到慈濟大學的大捨堂,趙院長一一向長期愛護北慈的精舍師父和慈濟人,報告升格的好消息。影片中趙院長望著靈龕的身影,臺下許多人都為之動容。

趙院長繼續說道,北慈走到今日,要感恩好多好多人,尤其是北區志工出錢出力,付出無所求,竭盡所能。上人關心北區弟子的健康,殷殷叮囑要好好照顧法親。「這是上人用心打造的醫院,這是上人誠摯託付的使命,」他堅定表示,謹記上人祝福及使命,北慈會繼續朝「專業與慈濟人文兼具,使民眾信賴,並成為醫學生首選」的方向努力,「用心完成上人託付,我們應該要做到。」

◎全人醫療 讓生命綻放

「全臺四分之一縣市『超高齡』」新聞標題提示,繼嘉義縣、臺北市、南投縣、雲林縣後,基隆市和屏東縣也邁入超高齡縣市。從臺灣人口老化帶出「全人醫療實踐」的北慈全人醫療教學部鍾瑞瑛副主任,提示學員「反省與定義什麼是『好』的醫療」以及「病人作為被照護主體的思維」。

「全人照護不僅強調生病前要提供正確有效的預防措施,生病時要提供以病人為中心之醫療照護,同時也要強調生病後要正確、有尊嚴的復健及支持。」鍾瑞瑛副主任以圖示醫療照護的本質,並透過短片說明要建立多元文化同理心的不容易。感恩的是有一起陪伴的醫療志工,為她帶來美好人生的指南針,能夠在正面思考中,有建設性的向前。

有了全人醫療為目標,要如何使全院更能朝此前進呢?透過「跨團隊全人照護分享競賽」,讓各單位相互觀摩學習是很好方式之一。榮獲2023年此項競賽第一名的六C心蓮病房潘盈潓護理師以「綻放的仙人掌」為題,述說在心蓮病房陪伴癌末長者的感人故事。

「閉上你的眼睛,想著你最敬愛的人患有阿茲海默症,不記得、不信任你,此時你的心情是?」潘盈潓護理師請大家想像後,娓娓道來一位八十六歲阿嬤喪偶後,獨力撫養子女長大成人,並成為樂於付出的慈濟志工的生命故事。病症使得阿嬤成了帶刺的仙人掌,排斥想好好陪伴她的女兒,令女兒傷心不已。

幸好,潘盈潓護理師找到了切入點,讓母女有機會「道謝、道歉、道愛、道別」,綻放笑顏,就如仙人掌開出燦爛花朵,令人欣喜。你有「難以說出口的愛嗎?」潘護理師鼓勵大家要趁父母還沒有生病、忘記我們前,勇敢地把對他們的愛說出來。

生老病死雖無法避免,但透過全人醫療和全人照護,更全面、有品質的治療模式,可以使個人、家庭、社區或醫療團隊不留遺憾,也是「人本醫療、尊重生命」的實踐。

◎徹底犧牲 徹底奉獻

為什麼說「醫院是菩薩的訓練道場」呢?午前上臺授課的喬麗華主任秘書先是深深一鞠躬,感恩所有慈濟家人從北慈動土、啟業以來,堅定護持,菩薩身影一直都在。

細數北區醫療志工從疫情前的空中花園景觀工程,到評鑑前開刀房上方七樓防水工程、全院長達七千處尺長的欄杆油漆,再到五月間的「吾愛吾家」,用八天幫忙醫院大掃除,「看得到、想得到、走得到」的每一個角落都不放過,合計動員超過一萬人次,「因為人間菩薩都進來了,所以醫院很平安。」

喬麗華主秘指出,好的醫院必須教學、研究和臨床三者兼備,展現技能、效能和良能,但慈濟的醫院還有人文貫穿其間,很重要的就是志工們做醫護的典範。醫院也是「五趣雜居處,諸苦相示現之地」,用心看那些病狀,醫院也宛若人間地獄。醫療工作很辛苦,從醫生到醫師,從護士到護理師,醫護更是經文說的「大醫王」和「白衣大士」,他們將辛苦置之度外,只感到「幸福」。

舉張聖原策略長曾分析指出,被尊為西方「醫聖」的希波克拉底斯所立的醫師誓言,發現完全可以對應到上人的「為佛教,為眾生」、「師徒之情」、「誠正信實」、「守護健康」、「尊重」、「守志奉道」、「視病猶親」、「無緣大慈,同體大悲」、「守護生命」、「守護愛」以及「慈悲喜捨」。上人的卓見,與醫學之父無二般。

原本在外商公司上班的喬麗華,因為上人欽點,成為二十四小手機待命的「主秘」,到底「主秘」要做些什麼,她謙說就是「煮麵、煮米粉」,實則扮演了非常重要的溝通橋梁和問題解決角色。

桃園區慈濟志工李徐寶春被喬主秘二十年醫療路深深感動,她形容自己在聽講的過程中,「幾乎是從頭哭到尾」:「喬主秘真的是上人的好弟子,勇於承擔,從不會學到會,可說是『成所做智』;又堅定深信,法入心、法入行,做到『妙觀察智』;愛護醫護和法親,做『箍桶人』,愛護醫療大家庭,真正做到『平等性智』;以院為家,慈悲喜捨,是『大圓鏡智』的體現。」

李徐寶春很早就接觸慈濟、做慈濟,卻因為工作及家庭經濟因素,經歷三次培訓才在2000年順利受證。其中有一個很大的助力是來自兒子李建達的鼓勵。大愛劇場曾播出的《阿爸》,描述的正是李建達與父親間的真實故事。她在花蓮、大林和臺北慈濟醫院都做過醫院志工,且樂此不疲,年末「簽」下一個年度的醫院志工梯次時,只要時間許可,她都勇於補位。

「睡寮房贏過睡病房,感恩別人把機會讓給我,能夠做是福報,我要做到最後一口氣。」李徐寶春把握能做的分秒,不希望「七老八老」做不動時,再來後悔就來不及了。

◎造福花東 救心救腦和救命

北慈通過了醫學中心的考驗,花慈醫學中心的評鑑則將於今年六到八月間進行。對比北區醫學中心的「仙拚仙」,林欣榮院長說他絲毫不敢有「靠勢、穩過的」心態,還是用心準備,因為他希望花慈能名列全國醫學中心前三分之一,更要成為「以病人為中心的國際化醫療典範」。

列舉花慈如何在地廣人稀、弱勢鄉親居多的花東救命又救心的案例,學員驚艷花慈團隊的實力堅強。不以自身的卓越而自滿,更積極建構偏鄉及國際人才培育基地、承擔國家東區緊急醫療應變中心、為花東消防局開辦高級救護技術員訓練、提供花蓮消防局醫療人員及藥品醫材,還發展展多元遠距醫療,以網路取代馬路,推動秀林鄉全人整合照護計畫……每一項的背後,無不是希望守護花東鄉親的健康。

實證顯示,林院長回到花慈這八年來,提升在地醫療花東鄉親的平均餘命增幅超過全國,跨區的就醫趨勢,「流出比例下降,流入比例上升」。

花慈團隊積極爭取資源和經費,創新研發屢屢獲獎,特色醫療可圈可點,深部腦刺激術(DBS)領先全臺,更完成全國第一例政府授權細胞治療脊髓損傷病例,幫助患者走出希望之路。

新引進的「CAR-T免疫細胞療法」,更是為血癌和淋巴癌治療帶來新曙光。再如臺灣最強的中西醫合療團隊、世界級大體老師模擬中心和成功當從歸中萃取出小分子正丁烯基苯酞(z-BP),用於對抗腦癌的藥物,已獲得多國專利等。花慈為解決病人的苦,不斷創新研發中西醫精準醫療,幫助病人「能醒能走」,有說不完的案例和故事,可說是病人和家屬的大福音。

◎精準服務 有你真好

緊接在林院長之後的花慈常駐志工顏惠美(靜曦)笑談很難經營的花慈,曾面臨年終獎金發不出來的窘境,但林欣榮院長回來後,運用高科技,使院務和治療蓬勃發展。而他和院長都是抱著感恩的心,要來感恩今天的學員,因花慈有一半的醫療志工是來自北區志工。

醫院有精準醫療,志工也要有精準服務,那就是「Smile(臉要笑)、Sweet(嘴要甜)、Soft(腰要軟)、Smart(手腳要快)、Sensitive(眼睛要亮)」顏惠美叮囑大家:「隨身五寶,隨時要用」。

話題來到4月3日的花蓮大地震,她生動講述了當下醫療志工的臨危不亂,還能用笑容關懷病人,給予膚慰並送平安和健康的祝福。「志工只有前進,沒有後退。」接下來的幾天,除了在醫院愛灑,她也帶著志工收容的處所安撫出院的病人和鄉親。

「慈濟志工在這,你都不用怕。你不孤單,因慈濟人都在你身邊。」來視察的花蓮縣衛生局長朱家祥安慰鄉親。藍天白雲安定人心的收驚效果,真是不錯。不僅如此,她繼續推素並發動大醫王的夫人們,也就是「先生娘」辦理「醫馨一念善, 募愛膚苦難」活動,義賣手工餅乾、手作娃娃、乾燥花束、芳療精油、新鮮水果等,為受災鄉親盡一分心力,還造成轟動。

最後,顏惠美總結做志工的好處,「做慈濟志工有法可聽,又有上人疼惜,真正是福慧雙修。你們太優秀了,有你們真好,連上人也在感恩您們。」

從培訓就愛上醫療志工的文山區慈濟志工黃秋鴻,十五年來不曾改變勇於承擔的初發心。聽課時勤做筆記的她,感慨因疫情影響了醫院志工的出勤。以北慈為例,目前日間志工尚未恢復,梯次志工則改為當天來回,少了過去「同行同命、生命共同體」的交流和相互學習,殊屬可惜。

後疫情時代,欣喜北慈榮升醫學中心,展望未來,她希望能保留過去醫療志工的優良精神,還能有更精準的志工服務,讓慈濟的人本醫療更受肯定。不管未來如何轉變,她都會堅定在醫療這塊福田付出。

◎不怕慢 只要對準方向

相對於許多白髮蒼蒼的慈濟志工,今年培訓的內湖區慈濟志工顏明郎年輕,但他卻深感自己遲來了。「我覺得自己太晚進來了!」這樣說著的背後,有著覺得自己過去想太多,過慢加入慈濟的遺憾。

顏明郎與慈濟的因緣始於《超完美任務》這部大愛劇。當時還在大陸科技業工作的他,被劇中骨髓捐贈的情節所感動。2018年,他在返臺的假期裡,主動前往花蓮和臺北慈濟醫院要捐贈骨髓,卻因不熟悉程序未能如願。剛巧內湖園區正在辦理骨髓捐贈驗血活動,最終趕在假期結束前完成了抽血建檔,圓了心願。他在心裡暗暗告訴自己,有朝一日要成為慈濟志工。

新冠疫情爆發後,他回到臺灣,面對三級警戒,迫使他反思生命的意義。盤點前半生為了工作和財富奔波,這樣的生活是否值得?於是,他開始尋找肯定的答案。

2023年2月土耳其大地震,他參與了內湖園區的物資整理。在那裡,他看到了慈濟人忙碌付出和浩蕩長的的身影,進一步激發了他的志願。整理結束後,他主動報名成為志工。從做環保、送輔具到入經藏,他愈做愈歡喜。慈濟從一個人到一群人到一個足跡遍及全世界一百三十三個國家地區,是他想要歸屬的團體。

「上人帶著慈濟人行菩薩道,就是一部活生生的大藏經。慈濟無處不佛法、無處不道場。」太太原本以為他只是三分鐘熱度,沒想到他卻是全心投入慈濟的世界,也跟著他參與見習、培訓。不僅如此,他的性格變得更加善解包容,不會因小事就情緒起伏。過去愛吃肉的他因為入經藏的原因開始嘗試素食,並且願意將年假留給慈濟勤務。他期許自己能走上國際賑災的路,並以修行的心態去面對一切。

從幾位講者的分享中顏明郎體會了「有願就有力」的道理。看到上人即使面對諸多困難,也要為貧窮人創建醫院,在全臺各地照顧著無數的人,基督徒的他,「用修行的心去做慈濟,愈做愈歡喜。」

對他來說,醫院不僅是治療疾病的地方,更是慈濟人的福田。「時間是找出來的,只要把做慈濟當生活的一部分。」幾天不做慈濟就覺得渾身不對勁的顏明郎,要和太太、和慈濟人,如同中午教育團隊帶動時的歌詞:「風風雨雨一起走,今生今世不離分。」

北區醫療志工進階研習課程從早上七點連線花蓮的志工早會開始,在課務組用心安排下,有重量級的醫學中心院長分享,也有主秘的真情流露和護理師、資深醫院志工的感人故事,學員都覺得大有收穫。一千四百多位來自新竹、桃園、基隆和臺北市、新北市的學員,分在三樓講經堂和二樓感恩聽專心聆聽。最後由知音暨合心團隊、喬主秘以及社福室同仁楊美雲為學員的提問做解答。也要感恩在幕後成就今日研習的生活組、內外場、香積組、交通組、機動組和音控等工作人員的付出。

愛的叮嚀時,資深志工洪家明透露了一個大家期待的訊息,就是醫院已經在規劃醫療志工重新上線的事項。「真是太好了!」請大家耐心等候,只要社會祥和、天下無災無難,我們一起用健康的身體、歡喜的心情回到醫院,用愛與關懷陪伴鄉親大德,走過人生的自然法則。

圖左 :「這是上人用心打造的醫院,這是上人誠摯託付的使命,」臺北慈濟醫學中心趙有誠院長堅定表示,謹記上人祝福及使命,會繼續朝「專業與慈濟人文兼具,使民眾信賴,並成為醫學生首選」的方向努力,用心完成上人的託付。[攝影者:許耀明]
圖右 :花蓮慈濟醫學中心林欣榮院長以今年將接受醫學中心評鑑為主軸,分享花慈花東肩負的救心救腦和救命的案例及獲獎無數的創新研發。[攝影者:許耀明]

圖左 :資深醫院志工顏惠美提是志工精準服務的五寶:「Smile(臉要笑)、Sweet(嘴要甜)、Soft(腰要軟)、Smart(手腳要快)、Sensitive(眼睛要亮)」。[攝影者:余錦豪]
圖右 :臺北慈濟醫學中心全人醫療教學部鍾瑞瑛副主任,帶領學員「反省與定義什麼是『好』的醫療」以及「病人作為被照護主體的思維」。[攝影者:許耀明]

圖左 :榮獲2023年「跨團隊全人照護分享競賽」第一名的六C心蓮病房潘盈潓護理師以「綻放的仙人掌」為題,述說在心蓮病房陪伴癌末長者的感人故事。[攝影者:許耀明]
圖右 :桃園區慈濟志工李徐寶春(白髮者)在花蓮、大林和臺北慈濟醫院都做過醫院志工,且樂此不疲。她覺得睡寮房恰贏睡病房,感恩別人把機會讓給她,能夠做是福報,她要做到最後一口氣。」[攝影者:余錦豪]

圖左 :今年培訓的顏明郎(灰衣者)做慈濟,愈做愈歡喜。他期許自己能走上國際賑災的路,並以修行的心態去面對一切。[攝影者:余錦豪]
圖右 :從培訓就愛上醫療志工的文山區慈濟志工黃秋鴻,十五年來不曾改變勇於承擔的初發心。展望未來,她希望能保留過去醫療志工的優良精神,還能有更精準的志工服務,讓慈濟的人本醫療更受肯定。[攝影者:余錦豪]
圖左 :在精進組帶領下,一千四百多位學員很有道氣的準備共進午齋。[攝影者:許耀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