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社區網

05月06日
  • Increase font size
  • Default font size
  • Decrease font size
首頁 全球新聞、活動 臺灣 臺北 共築愛的橋梁 愛心竹筒共創善舉

共築愛的橋梁 愛心竹筒共創善舉

E-mail 列印
「愛心竹筒銅板響叮噹,日行一善平安又健康。」竹筒奏響社區的和諧之音,中山區慈濟志工親近鄰里推廣愛心竹筒,讓善意蔓延滋長。

2024年4月15日下午一點三十分,十二位慈濟志工在熱情的招呼聲中聚集在中山 聯絡處,彼此交流著開發愛心商店活動的期待,帶著證嚴上人的靜思語和平安吊飾,準備前往附近的店家分享竹筒歲月與愛心竹筒。

◎慈濟的歷史與精神 點滴愛心匯聚大愛

慈濟的慈善濟貧工作始於1966年,由六位同修每人每天增產一雙嬰兒鞋開始。證嚴上人利用屋後的竹子,鋸成存錢筒,當年三十位家庭婦女響應上人的「竹筒歲月」精神,日存五毛買菜錢作為救濟之用,點滴累積成就了現在的慈濟世界。

2024年4月3日早上7點58分,台灣花蓮發生芮氏規模7.2地震。慈濟關懷行動備受國內外關注,所有賑災的資源其實都是來自於十方大德的點滴捐款,小錢行大善,匯聚點滴愛心,行善助人,這是慈濟一直堅持至今的理念。今天(4/15),中山區志工走入社區推動愛心商店,鼓勵人人時時起善念、行善行。

◎社區愛心行動 推廣愛心竹筒

行前,志工王玉祝向參與者講解如何掃描QR code填寫店家及主責志工的資料。下午兩點準備了十四支愛心竹筒出發,十二人組成兩隊,一隊四人往農安街路線,另一隊八人往松江路及新生北路前進。戶外春日暖陽,志工穿梭於臺北氣溫31度的街道上,明媚的陽光讓整個活動充滿了活力和希望。

首先,由於志工許凱媛在社區長期有良好的人緣,在熟悉的環境下,凱媛帶領志工與店家互動,向他們介紹愛心竹筒的活動。無論其宗教信仰為何,店家們在忙碌中也熱情地與志工互動,對慈濟的慈善無國界付出表示肯定與支持。

特別是美容院的張聖芬老闆娘更建議在辦公大樓或各科技公司進行愛心竹筒勸募活動,讓年輕一代也能夠懷著感恩善心,在忙碌生活中隨時有機會積小善行大愛。她非常肯定慈濟為社會的貢獻,還承諾往後若參加獅子會、捐血等公益團體活動,將會攜帶並介紹慈濟的愛心竹筒,讓更多人感受到慈濟的大愛精神。

其中有一位美容師在忙碌工作之餘,與志工親切地交流,笑容燦爛地敘述對慈濟的認同與讚賞。這種祥和的氛圍為整個活動增添了正面能量,使志工們充滿信心。

◎志工感動見證 活動的積極能量

另一位石頭火鍋店的老闆娘原本要午後休息,但一看到志工便滿面笑容地開門迎接,熱情邀請進入。當下志工高英玲深受感動,原來慈濟的大愛精神已深入每個人的心中。英玲在農安街一間自助餐館看到長期訂午餐於安親班的年輕老闆,他靦腆的笑容確定表示他一定會支持愛心竹筒的活動。

英玲對今天的順利推廣感到意外,起初她擔心可能會打擾到店家,但因為帶領的凱媛善於與店家溝通,又很會講好話,店家樂於互動,甚至和志工合影。他們對志工的到來就像朋友相見一樣輕鬆自在,沒有距離感。正如志工李瑞珠所說:這是廣結善緣的一種方式,向外延伸善緣的開始。

在這次的活動中,英玲從其他志工身上學到了積極的能量。每一句話都能鼓舞人心。志工的鼓勵即便遇到挑戰,也不要灰心,因為通過不斷的努力和練習,我們會變得越來越棒,最終可以獨當一面,發揮自己的所長。今天的點點滴滴,讓英玲收穫滿滿,深深感動,也更以自己為慈濟的一員,引以為榮。

◎長期累積的大愛精神

另一隊伍四人則前往農安街以掃街的方式逐一拜訪店家,有伴同行勇氣也更足了。志工陳麗敏聲音柔和,態度親切,很有智慧的跟店家解說擺放愛心竹筒的意義,也藉由0403花蓮大地震的關懷行動,成功得到大家的共鳴。許多老板紛紛迅速響應;一位長期捐款護持慈濟的文具店老板,馬上投入三個十元銅板讓竹筒響起愛的叮噹。其中一間藥局老闆的姐姐是慈濟志工,他的女兒畢業於慈濟大學,一聊起來就倍感親切,能一起共善,更是義不容辭。

有一間來者不拒的店家有一小櫃子,上面擺了一排募款箱,他讓好多公益團體募大家的愛心,是一位樂於助人的老闆。

當經過一間小吃店,志工廖麗尊產生了一個念頭,她想要向老闆娘表達感激之情;這是因為在過去的近二十年裡,每個星期日,老闆娘都會親自煮兩大桶素羹,以慰勞慈濟環保志工,直到去年Covid-19疫情爆發。愛心竹筒輕輕一推,老闆娘很友善地接受,並毫不猶豫地同意我們在店內擺放,更將它放在最明顯的桌上。

麗尊很開心店家的積極參與及認同,鼓勵志工有空再出來掃街募愛心。今天集體有效率的分工合作;有人解說、有人填資料、有人拍照,效果顯著。

活動結束後,瑞珠分享心得:「雖然有些店家可能會拒絕我們,但我們尊重他們的決定。最重要的是,我們走出去了,至少我們在對方心中播下一顆善良的種子。」

今天攜帶的十四支愛心竹筒,全部都推廣出去了,志工王玉祝期勉大家之後定期出動,每個月至少一次推廣愛心竹筒計劃,彰顯社區的互助精神,攜手共同努力為社區帶來積極的影響,溫暖的融合讓社區充滿愛的風景。

圖左 :中山區慈濟志工於2024年4月15日展開愛心商店推廣活動。行前,志工王玉祝(左四)向志工講解如何掃描QR code填寫店家及主責志工的資料。[攝影者:施惠月]
圖右 :志工在出發推廣愛心商店前合影。在這次的活動中,高英玲(左一)從其他志工身上學到了積極的能量。每一句話都能鼓舞人心。[攝影者:施惠月]

圖左 :志工許凱媛(右一)在社區長期有良好的人緣,在熟悉的環境下,凱媛帶領志工與店家互動,向他們介紹愛心竹筒的活動。[攝影者:施惠月]
圖右 :志工王玉祝為店家獻上祝福吊飾,成功推廣愛心竹筒計劃,期勉社區發揮互助精神,攜手共同努力為社區帶來積極的影響,溫暖的融合讓社區充滿愛的風景。[攝影者:施惠月]

圖左 :過去的近二十年裡,每個星期日,老闆娘都會親自煮兩大桶素羹,以慰勞慈濟環保志工,直到去年Covid-19疫情爆發。老闆娘很友善地接受了愛心竹筒,更將愛心竹筒放在最明顯的桌上。[攝影者:李素霞]
圖右 :廖麗尊將愛心貼紙貼在店家外。她很開心店家的積極參與及認同,鼓勵大家有空再出來掃街募愛心。集體有效率的分工合作;有人解說,有人填資料,有人拍照,效果顯著。[攝影者:李素霞]

圖左 :長期捐款護持慈濟的文具店老板,馬上投入三個十元銅板讓竹筒響叮噹。[攝影者:李素霞]
圖右 :李瑞珠(右)說:雖然有些店家可能會拒絕我們,但我們尊重他們的決定。最重要的是,我們走出去了,至少我們在他心中播下一顆善良的種子。[攝影者:洪碧雲]
圖左 :藥局老闆的姊姊是慈濟志工,站在他旁邊的女兒畢業於慈濟大學,彼此一聊起來就倍感親切,能一起共善,更是義不容辭。[攝影者:李素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