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社區網

05月08日
  • Increase font size
  • Default font size
  • Decrease font size
首頁 全球新聞、活動 臺灣 雲林 覓得一條環保路 從谷底走向藍天

覓得一條環保路 從谷底走向藍天

E-mail 列印
「建材都是從鴨寮拆下,還有援建九二一斗六組合屋期滿拆下的。雖是回收,還很好用。」蓋斗南環保站時,一片片烤漆板、一支支C型鋼,無不經過劉冠勝的雙手搭建起來。

志工中有很多人才。搭建前,地面水平定位,有 測量專業的陳紹益、蔡風枝做前鋒;而正在見習的劉冠勝,因經營土木工程有建設專業,主動來幫忙搭設。

早期,在雲林聯絡處旁邊有一處廢棄鴨寮,慈濟基金會購下之後納入園區;既要做道場,鴨寮需拆除。C型鋼、烤漆板大多從鴨寮回收使用。斗南環保站成立於 2003 年,克難啟用至今超過二十年。

◎心情低落 在中年轉業

「在環保站,我的工作是開環保車載回收、開夾子車堆疊回收物,也負責調度環保車、接洽上游廠商。」自認「熱心腸」的劉冠勝曾歷經人生谷底,已不怕好事多考驗。

他年輕時,就有股衝勁的個性,滿懷抱負經營與所學相關的土木工程,但好景不常,受景氣影響承做案件少,而有感「時不我予」。2005年,在心情最低落之時劉冠勝剛好四十歲,決定「中年」轉業。

「因為朋友做廢棄物處理,知道我會開工程車,要我去幫忙。就在那時我公司買一部夾子車,可夾廢棄物。」開夾子車的薪水高,壓力也很大,但需經過訓練。

身手矯捷的劉冠勝,先去參加「高空工作車操作人員的特殊作業安全衛生教育訓練」。除了熟練機械操做,工作時必須穿上工作服、戴工程帽,不得撥打行動電話、不得飲食……注意力要集中。

操作夾子車,蘊含著英雄情操,非人人可做的工作,劉冠勝卻從中找到「心」的方向,於是轉做資源回收的事業就靠這部夾子車,也把它應用於慈濟斗南環保站,重新塑造自己的人生。

◎古道熱腸 是宣導好手

他古道熱腸又好學,接觸環保後,不只開夾子車,還成為慈濟第二屆環保講師;在2019年取得防災士講師;更是雲林合心急難救助隊窗口,每個月帶隊訓練。

「天生的個性吧!學生時代就喜歡把自己所會的教給別人,同學都叫我小老師。」如今在慈濟,在課程上只要劉冠勝一站上講臺,那幽默有智慧的話語,很吸引人聆聽。 

去鄉鎮宣導環保,當然少不了他,合心環保幹事林永吉特別叮嚀他要講「不燒金紙」的觀念。他腦筋一轉,即想到上人「以功代金」的好辦法。

「沒問題!一定要宣導。」配合公部門,他一場場去宣導。「啥是保庇?」不污染空氣不會影響健康,也是「保佑平安」;把燒金紙的錢轉為捐款助人,響應環保做愛心,一舉數得是「真功德」。

經觀察,劉冠勝深感鄉親有逐漸在進步,現代很多民眾不再迷信,而且廟宇負責人參加雲林縣政府推動寺廟環保政令座談、交流,許多廟宇燒金紙的火爐已經少用了。

◎改變個性 薰法香內化

來慈濟做環保、做宣導,劉冠勝說:「自己改變最多的是──做人做事。」以前個性很直爽,認為:「我去載、你給我收就好啊!」簡單打個招呼,就開車走人。

自從證嚴上人推動「清淨在源頭」,他開始思考要如何去宣導?也感受到做人很重要!「人圓、事圓、理就圓」,要讓人高興接受才可推得順利、才能事事圓滿。

「我學會了婉轉,而不是拒收,這要從內心改變。」2013年慈濟推薰法香,上人第二次開講《法華經》,劉冠勝不缺席,「我都有做筆記,但來不及寫很多,只寫上人開示的偈語來警惕自己。」

他的同修陳照蓉調侃:「不要只寫偈語,要多寫內容。」劉冠勝說:「我的筆記是給自己複習,又不是去參展,主要提醒自己將法落實、身體力行,較重要!」他還肯定說:「天天早起薰法,已成習慣,精神會較敏銳。」

◎結好人緣 從做人開始

早起,時間變得充裕,在環保車的調度上可以很機動,劉冠勝跟司機陳銘偉、宋麟祥、許文在、歐陽柏全、黃銀隆,一起輪值,都是資深志工。他們帶著「清淨在源頭」的概念行走大街小巷。

「未成佛前先結好人緣」劉冠勝想起上人這句開示,較能懂得應對。載回收曾發現袋子裡有垃圾,沒有當場拒收,面帶笑容婉轉告知。

從袋子裡拿起垃圾,輕輕說:「這不是資源,可能是你們不小心掉入的。沒關係,下次注意一下就好了,這次我們載回去處理。」對方不但不會惱羞成怒,反而說:「不好意思,辛苦了。」

為了環境衛生,清淨在源頭很重要!回收的資源不髒臭,也是對分類志工的尊重。司機們都很用心宣導,雖然環保點無法做得十全十美,但店家經過宣導後,很努力配合,讓斗南環保站保持清潔、沒異味。

◎創造循環 資源能永續

斗南環保站是慈濟全雲林回收寶特瓶的集放地在,量很多,維持得很整潔。但站內沒有推土機可推,志工會說:「沒得放了,要推了喔!」劉冠勝就開來夾子車把寶特瓶往上推,推出空間可再收納更多。

上游廠商一個月來收購一次,載回處理,才送到大愛感恩科技公司運用。每支瓶子的回收過程,在每個環保站都做得很仔細,這是與上游廠商的默契。

「志工的智慧與管理很重要!」因為回收的塑膠袋有PP、PE、PVC、透明、有顏色……很多種。劉冠勝一再強調:「做環保、垃圾減量,還要懂得創造經濟循環價值,才能實現地球資源永續。」

所以,劉冠勝不定期到各環保站跟志工複習,建立分類概念:「若無法讓上游廠商回收,會變垃圾;做到讓上游廠商願意來收購,再去好好利用就是資源。」

◎軟實力陪伴 見志工溫情

在環保站,劉冠勝如家人的親切,又如稽查員的角色,一做二十年,用軟實力帶出許多志工。其中一位王頭老菩薩,跟他學得很道地,塑膠袋分類得很精準。

只要用手一摸、眼睛一看,王頭便知道塑膠袋的種類,從不懂到堪稱塑膠袋達人,因用心而專業而有福,讓王頭在環保站撿回一條生命。

王頭每天從大埤鄉搭公車到斗南火車站前的客運站下車,再走三十分鐘路程到斗南環保站做分類,十幾年間從不間斷,公車司機都認得這位老人家。

有位司機看他每次一個人搭車,到底忙甚麼?寒暄之後,知道他要到慈濟做環保為大地付出。他還不忘對司機募愛,司機聽了受感動,而變成他的慈濟會員。

王頭不因心臟不好而休息,有次感冒,吃了感冒藥又吃心臟藥,如常到環保站,做到九點多突然昏倒被劉冠勝發現,立即叫119救護車,並通知他兒子。與志工歐國忠一起陪伴到臺大醫院雲林分院急救。

送上救護車,救護人員及時為王頭帶呼吸器,到了醫院拔下呼吸器他卻無法自主呼吸,院方立即為他做CPR,檢查結果是血中鉀離子濃度過高。

王頭在醫院急救,他的兒子還在路上趕著,劉冠勝及歐國忠就像家人的照顧。劉冠勝說:「所幸,他有來環保站,及時發現送醫急救,救回一命。」

王頭與他的兒子都非常感恩,因而王頭風雨無阻搭公車做環保,不僅做出「塑膠袋」達人的美稱,還延長十年的生命做到最後一口氣,把生命發揮得淋漓盡致,八十歲往生。劉冠勝不捨說:「他長年無私奉獻,真不愧為第一代的斗南環保志工。」

◎志業當事業 活化環保車

目前,站內有兩部資源回收車,一部新車由斗南志工集資合購。雲林志工的大家長余天助跟劉冠勝說:「這部新車,要當機動車,因為你住在附近,要把它發揮到最大的功用。」

「好的,環保車是機動車,管理車子是我的工作。」劉冠勝做得起勁,把環保志業當事業做,在他的調度下,司機們開著斗南環保車四通八達的運送,人人使命必達。

圖左 :早期資深志工許文在,一直是斗南環保車司機之一,長年在環保志業用生命付出。[攝影者:不詳]
圖右 :劉冠勝師兄是慈濟第二屆環保講師;也是雲林合心急難救助隊窗口;更於2019年取得防災士講師,常到研習課程授課。[攝影者:許原榮]

圖左 :只要雲林聯絡處成立災害應變中心,急難救助隊窗口劉冠勝到中心報告運作情況。[攝影者:張如容]
圖右 :斗南環保站的建材都是從鴨寮拆下,還有援建九二一斗六組合屋期滿拆下,於2003年7月12日啟用,環保志工歡喜準備湯圓。[攝影者:張萬]

圖左 :古坑環保點隸屬斗南環保站,搭建時,劉冠勝前往幫忙整理。[攝影者:沈秀雲]
圖右 :志工王頭,從不懂到堪稱塑膠袋達人,因用心而專業而有福,在斗南環保站把生命發揮得淋漓盡致,做到八十歲往生。[攝影者:沈秀雲]

圖左 :身為慈濟環保講師的劉冠勝,為來參訪的小朋友說明分類的辨識方法。[攝影者:張國徽]
圖右 :環保志工也是福田志工,2008年雲林聯絡處荷花池重整,劉冠勝(前一)與林永吉(前二)來幫忙清理。[攝影者:廖學永]
圖左 :雲林聯絡處的斗南環保站是慈濟全雲林回收寶特瓶的集放地,量很多;劉冠勝會開夾子車推,時常保持得很整潔。[攝影者:張如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