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社區網

05月08日
  • Increase font size
  • Default font size
  • Decrease font size
首頁 全球新聞、活動 美洲 加拿大 加拿大志工 照亮難民之路與藍天助學計畫

加拿大志工 照亮難民之路與藍天助學計畫

E-mail 列印
加拿大是全球數一數二福利最好的國家,即使在福利很好的國度裡,仍然存在難民問題。根據統計,截至2023年底加拿大約有四千萬居民,其中約有0.05%是街友。此外,加拿大也是最受歡迎的移民國家之一,每年接受 五十萬的移民,而在這五十萬的新移民裡面,也因為某些因素,會有1.75%的人成為街友。

加拿大政府也視自己為一個國際公民,因此一年接收了四萬名難民,這些難民可能是因為戰爭、氣候變遷等原因而流離失所,其中有24%會成為街友,因此每年街友人數增加約20%。

◎三千天 長期陪伴難民

說起加拿大慈濟志工長期耕耘陪伴難民,要從一張相片說起;在土耳其博德魯姆(Bodrum)海岸,2015年9月2日,一名三歲的敘利亞難民的孩子和家人搭一個小型充氣船到歐洲避難,但是因為超載導致傾斜,小男孩不幸遇難,屍體漂到了岸邊,小男孩瘦弱的身體被海水不停地拍打著……

加拿大政府2015年11月開始,大量地接受敘利亞難民;慈濟志工同步啟動關懷行動,陪伴敘利亞新移民已經超過八年。志工們扮演了重要的角色,長期致力於陪伴難民,提供物資和情感上的支持;透過定期的拜訪和物資供應,努力讓難民感受社會的溫暖和支持。

五年後,2020年敘利亞內戰已經開打五年了;志工為關懷的敘利亞移民送寢具時,五歲以下的小朋友,不知道什麼叫做床,志工把床組、床墊鋪好,小朋友迫不急待地跳上床:怎麼有這麼舒服的東西!如果比五歲還要年長的孩子,都是睡在地板或者睡在帳篷裡面,看到這些小朋友的笑容,令志工感動不已。

除此之外,也希望趕快幫他們融入加拿大的社會,加拿大的社會有很多社會福利及設施,慈濟志工就帶他們參觀博物館,也帶他們到圖書館教導如何借書,如何運用這些資源,甚至帶到學校去註冊;就像家人一樣的關懷他們。

這些逃難到加拿大的第一代敘利亞人,已經成為加拿大公民。截至2024年3月為止,已經有一百多個敘利亞家庭成為加拿大公民。

最近這幾年,敘利亞的難民漸漸地減少,緊接而來的是另一波的難民,也就是烏克蘭家庭,所以志工們帶著這些敘利亞家庭,循著以往的方式,關懷烏克蘭難民,力行落實本土志工的概念。

志工也曾想,什麼時候才會做完?當有那一天不再有難民,也就是加拿大志工可以稍微喘口氣的時候;也是證嚴上人「人心淨化、社會祥和、天下無災無難」的願望實現的時候。

◎愛心早餐 填飽胃溫暖心

加拿大志工除了用心陪伴及關懷難民外,也關心孩童的健康與學習狀況,展開「藍天助學計畫」,針對一些原住民、難民或者低收入家庭,到校提供孩童上學的愛心早餐,及開辦「大愛小學堂」。

七大工業國(美國、德國、英國、法國、日本、義大利、加拿大)組織中,加拿大是唯一沒有營養午餐的國家。為什麼呢?因為加拿大政府認為,針對孩子已有許多福利政策。可是根據2023年多倫多大學的報告,小孩子空著肚子去上課的比例,小學生13%、中學生更將近30%,因為他們多來自難民家庭。

空著肚子去上課對孩子的學習、健康都有影響。於是從2007年開始,慈濟志工在本拿比推動愛心早餐,剛開始是溫莎小學(Windsor Elementary School),後來陸陸續續推展到石溪(Stoney Creek Community School)、阿姆斯壯(Armstrong Elementary school)、史翠街、梅屋(Maywood)、百恩(Byrne Creek Community School)、南本拿比共七所學校。

溫莎小學的愛心早餐一週五天,服務近十七年,史庭祥(濟廷)和張淑貞(慈枋)自2012年起就固定支援,2022年起更接引媳婦帶著就學的孫女史雨鷺和孫子史昊雨上課前來服務。

另一所阿姆斯壯小學的愛心早餐也是一週五天,蘇東岳(濟岳)十年來每天不間斷,趁服務早餐的機會,教導孩子排隊、道謝等人文。期間校長及負責早餐的老師都換過人,所以剛接手的校長、老師都說,自己什麼都不懂,可是得知有一位慈濟志工對這個區塊很熟悉,且天天都會在,他們就安心了。

另一個城市素里區,2013年也開始有福賜(Forsyth Road Elementary School)、可可(Kirkbride Elementary School)、河畔(Riverdale Elementary School)、合力(Holly Elementary School)四所小學辦理愛心早餐,這些學校都是原住民、難民或者低收入的家庭,甚至有的孩子因為有與人相處上的障礙,所以家長特地讓他來學校吃早餐,學習跟大家相處。

在高貴林區的蘇瓦爾克中途學校(Suwa`lkh School),專門為中輟生設的學校,這個學校的孩子有很多是無家可歸,不但缺物資,更缺愛。所以志工用心為他們每個月一次準備午餐,就是要讓孩子在吃到這份餐時,感受愛。

其中許多校長、老師調到別的學校,也會希望慈濟志工可以到校辦愛心早餐,因此慢慢的推展到更多學校。志工主動提議辦理一個禮拜五天的課後輔導,名為「大愛小學堂」,內容是靜思語教學。溫莎小學、艾德蒙小學都有開辦「大愛小學堂」。

志工們用各種不同的方法,教導孩子們感恩、尊重、愛,其中有孩子短短的五天就變得更懂事了,讓家長非常感動。另外也在溫莎、艾德蒙(Edmonds Community School)、石溪、梅屋四所小學進行頭蝨檢查,很難想像在加拿大的小學生也有頭蝨的問題;也曾捐贈書籍經費給溫莎、艾德蒙、石溪三所學校。

◎青年志工 用心付出感悟多

隨著時間的推移,越來越多的年輕人加入關懷行動。於歲末隆冬之際,在百恩中學發放歲末禮籃及關懷新進的難民活動,接引了很多年輕的志工。

什麼是「歲末禮籃」?百恩中學,有一百多位難民家庭來的孩子,所以校方於每年歲末時聯合學生、老師募集物資,送給有需要的家庭,也邀請慈濟志工一起參與。2012年開始,志工不但協助發放也贊助物資,十多年來,發放物資增加到八十五戶,到了疫情之後已達一百戶,青年志工們想方設法來把愛心物資送給這些低收入家庭。

源於愛心早餐的因緣,百恩中學社工師曼柏(Mambo T. Masinda)專門協助新來難民家庭的孩子,他邀約慈濟志工協助剛從非洲來的三戶難民。除疫情期間,每年秋末冬初,本拿比志工均請曼柏提供學區內二十至三十戶、近三年內新到加拿大的難民學生家庭名單,於週末發放,並鼓勵上班族、年輕志工參與。

2020年冬天,天氣特別冷,慈青學長張曉菁(懿沇)帶著先生及兩個兒子先後參與禮籃發放及難民家庭送暖行動。那一年正好是疫情,期間志工無法進到難民家裡,所以打電話請他們出來。看見非洲難民們穿著單薄,所以從第二年開始,志工再為這些難民家庭募冬衣,也為孩子募玩具。

2022年發放那一天,還沒有出發就開始下大雪,這些年輕人,不覺得下雪了怎麼辦?開車很危險;他們覺得這是雪中送炭,讓這個活動更有意義。在加拿大,一方面重視隱私,一方面福利很好,難有見苦知福的機會。

這些年輕人表示,在媒體上面看到烏克蘭戰爭的新聞,總覺得好遙遠,但是當實際送物資到難民家,才真正體會戰爭是那麼真實的存在。覺得比起他們來,自己在生活中遇到的種種困難,真的不算什麼。

透過慈濟志工的努力不懈和年輕人的積極參與,無論是物質上還是精神上,這些行動都為難民提供了溫暖和希望,也彰顯了人間的大愛精神。希望隨著時間的推移,愈來愈多的人能夠加入關懷送愛行動,共同為創造一個更加溫暖和包容的社會而努力。

圖左 :志工主動提議辦理一個禮拜五天的課後輔導,名為「大愛小學堂」,內容是靜思語教學。溫莎小學、艾德蒙小學都有開辦「大愛小學堂」。[攝影者:曾永莉]
圖右 :溫莎小學的愛心早餐一週五天,服務近十七年,史庭祥(濟廷)和張淑貞(慈枋,左)自2012年起就固定支援,2022年起更接引媳婦帶著就學的孫女史雨鷺(右)和孫子史昊雨(中)上課前來服務。[攝影者:曾永莉]

圖左 :一週服務五天的阿姆斯壯小學愛心早餐,志工蘇東岳(左)十年來每天不間斷。[攝影者:曾永莉]
圖右 :高貴林區的中途學校多為流落街頭的青少年,這裡的學生缺乏物質,更缺愛,因此,志工備餐時格外用心,希望孩子們能感受這分愛。[攝影者:曾永莉]

圖左 :在溫莎、艾德蒙、石溪、梅屋四所小學進行頭蝨檢查,很難想像在加拿大的小學生也有頭蝨的問題。[攝影者:曾永莉]
圖右 :2020年慈青學長張曉菁(懿沇), 帶著先生及兩個兒子先後參與禮籃發放及難民家庭送暖行動。[攝影者:曾永莉]

圖左 :源於愛心早餐的因緣,百恩中學社工師曼柏(中)專門協助新來難民家庭的孩子,他邀約慈濟志工協助剛從非洲來的三戶難民。[攝影者:曾永莉]
圖右 :2020年敘利亞內戰已經開打五年了;志工為關懷的敘利亞移民送寢具時,五歲以下的小朋友,不知道什麼叫做床,志工把床組、床墊鋪好,小朋友迫不急待地跳上床:怎麼有這麼舒服的東西![攝影者:朱啟誠]
圖左 :加拿大志工透過每個月的敘利亞新移民的家訪及每年的活動,彼此從開始的陌生到熟悉,熟悉到相知,多年的互動,已經熟如家人。[攝影者:朱啟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