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社區網

05月08日
  • Increase font size
  • Default font size
  • Decrease font size
首頁 全球新聞、活動 臺灣 臺北 不老菩薩 做慈濟跑第一

不老菩薩 做慈濟跑第一

E-mail 列印
絲絲白髮、數道皺紋,是老的象徵嗎?不是,只要心態健康,時常走入人群服務,利益社會,她就是不老菩薩。邁入八十歲的林謝淑美做慈濟總是跑第一,無論是做環保,生活福田志工、做香積或到花蓮做勤務志工,總是會看到 她的身影。

◎閒不住 找事做

民國三十三年(1944年)出生於臺南的林謝淑美,家中有八個姊弟妹,她排行第三,兩個姊姊分別從國小和國中畢業後,就投入父母經營的內衣中盤商事業,淑美則在就讀臺南的南英商職畢業後,才投入家中事業,協助記帳和各庶務的整理工作,地點位於在臺南市西門路與中正路上的熱鬧商圈。

淑美感恩二位姐姐犧牲就學機會,成就她讀到高商,淑美說:「我的姊姊,人很好,姊姊說就讓妹妹讀,反正我們還沒要嫁,讓她讀沒關係。姊姊犧牲自己,把讀書機會讓給我,家中事業她們來顧就好。直到我畢業,姊姊嫁人,我才投入家中事業,沒再繼續讀書,在多年後我也嫁人了。在2002年先生離世,才應女兒要求北上到南港區居住,於同年認識慈濟師姊,自此結緣的走入慈濟世界做志工。」

閒不住,總是要找事情做的淑美,初踏臺北市對南港區周遭環境不熟悉,平常除了幫忙協助照顧孫女、孫子,為了充實生活,她走到南港附近一座金山寺做義工和學佛,於學佛誦經時,她常自問「每天誦經就是真正佛弟子嗎?應該不是這樣。」心中產生疑惑的淑美,同年巧遇南港區的慈濟師姊,受邀加入做環保的結識汐止志工廖秀珠。

人生視野自此打開,讓淑美每天過得很充實,除了照顧孫子、和前往金山寺學佛誦經外,常跟著志工廖秀珠在南港與汐止間,四處做日間環保和夜間環保,只要有回收物,她就跟著去,愈做愈起歡喜心。淑美說:「做環保,除了打發時間,也深深感受到資源回收再利用的重要,和付出後的快樂喜悅心。」

◎勁量電池的體力

將近五十八年歲月,未踏足社會上的公司行號的淑美,在女婿的引薦走進雙語安親班工作,做清潔打掃。淑美說:「女婿跟我說,安親班老闆要請人,那時心想平時做環保,沒有其他工作,而以前都只在家裡幫忙做生意,沒有其他社會經驗,去試看看、做看看,多看看社會與人群,應該也是個新體驗吧!」安親班老闆很愛乾淨,戴著白手套去摸擦拭清潔過的地方,看看有沒有乾淨,經一個月審視,老闆比「讚」的認同淑美,並升薪水。

猶如勁量電池般的充沛體力,淑美白天在安親班工作,晚上也把握機會做夜間環保的跟著志工四處做回收和分類。淑美說:「做夜間環保,將汐止各點收回的資源回收物,載回到汐止新台五路遠東科學園區的汐止共修處的地下室做資源分類,一星期做好幾天,做到晚上九點、十點多才回家。一路跟著志工做環保的做到汐止聯絡處搬遷到福德一路的聯絡處,也於2006年受志工邀約培訓成為受證委員。」

職業生涯在六十五歲畫下句點的淑美,在安親班老闆告知政府規定,年滿六十五歲就不能再做了,於是淑美將重心全投入做全職志工。淑美說:「走進慈濟做善的事,就要永遠守著去做,不要輕易退轉放開。只要沒顧孫(臺語),就到慈濟做環保、福田志工、香積組等工作,女兒沒綁住我的時間,她說,媽妳要做什麼儘管去做,只要晚上六點多幫忙接小孩就好了,其他時間就去做妳愛做的事。」

年紀漸長的淑美,除了做環保,也搶著做福田生活組,要大家把掃洗廁所的工作留給她,為甚麼搶做掃廁所,淑美說:「我有開過髖關節,比較不能彎蹲,粗重也較使不上力,以及有心臟病和心律不整,所以做事要慢慢做,因此掃洗廁所較能勝任,可以慢慢來。因為大家都那麼地疼惜我,我要讓大家放心、安心。」

◎做公車也是一種享受

淑美再說及2018年為了趕公車,就一路追跑公車,不慎摔倒的趴倒著地,而淑美還是堅持到汐止園區做環保,她用手帕遮住臉頰,怕被別人看見,就一直掩面的坐在椅子上,看到淑美嘴唇流血,臉色慘白的志工楊妙真趕緊將淑美送到附近醫院,而果斷的志工顏桂蘭隨即安排轉院到臺北慈濟醫院就醫住院和檢查。淑美說:「幸好有轉去慈濟醫院,如果沒就醫,又真的回家躺著睡,可能就一躺不起,因為摔跌時,有撞到頭部。」女兒勸說慢慢做不要趕,出去就慢慢走,做多少算多少,不是在做業績,不要用跑的。

2019年上人行腳到汐止園區時,志工魏麗蘭向上人報告淑美趕公車摔倒,上人很不捨的心疼慈示「公車坐不到沒關係,坐下班次就好,不用追成這樣,不要一定堅持用跑的,慢慢走就好,做多少算多少就好了。」淑美女兒看到大愛臺網路播報此則,就列印護貝。淑美說:「能得到上人關懷,這是難得機會,太幸福了,我還沒有跟上人有這麼近距離接近,人生能有這樣,太值得了!」

遷居景美與女兒同住的淑美,六點多就從住處坐車到汐止環保站做環保。淑美說:「每天搭二八四公車,坐二小時,我是邊坐車邊看風景,這也是一種享受,習慣了,二八四公車好像是為我設立,一班車就到汐止園區,很方便。做環保已二十二年了,一星期來六天,做的很開心、很歡喜,待在家裡很無聊,來環保站可以打發時間,也能讓自己覺得很有用,既健身、又有說話的對象,一舉數得。」每天搭公車,司機先生熟識常客淑美,淑美也藉因緣的向他說慈濟事和上人教導做環保護生護地球,讓司機讚歎不已。

淑美謹記上人說老人家要多走出來,讓大家看,讓關心的人放心,若一、二天沒到園區,志工許民惠就打電話關懷,因此淑美若當天沒到園區就會打電話告知和報平安,也因她的身形與堅持的影響到手語老師王娟娟力行於做環保,王娟娟向淑美表示「你每天坐兩小時的車到汐止園區,我就反思自己住汐止這麼近,不能不來,我一定要來做。」至此,王娟娟只要沒有其他勤務,就日日到環保站做環保。

來去自如的淑美,自己坐公車或搭捷運,她都不假於人,她說把自己的時間做好管理,調配安排好,每天有事做,就會做得很快樂、很充實,很有價值。去年(2023年)的《無量義法髓頌》經藏演譯,淑美報名大愛之光區,因她的腳曾摔倒住院,無法久站、跪拜。

淑美說:「此生能參加入經藏的坐在大愛之光區唱頌經文,心很法喜,很感動,為甚麼感動,我說不出為甚麼,只感恩上人,讓我可以成為第一代弟子,聽到上人說的法和教導的人生方向,就是要用做的累積福德與智慧,上人的法,我覺得很受用。」淑美要以「做」供養上人和生生世世跟緊上人做利益眾生的善事。

◎在環保站 是一種修行養性

做慈濟一定要跑快一點,不然會做不到,淑美說:「2023年二月份在內湖做送愛到土耳其的打包物資,沒幾天就提前圓滿,這就是慈濟人的高效率。」

常笑稱自己是坐不住的淑美說:「在家閒著沒事做,很痛苦,我一定要出來做,只要讓我做和付出,我就比較開心快樂,每天做完回去心情特別好。女兒都依順我,若一天沒出門,女兒就很關心地問,是不是不舒服?有志工笑著問我,妳一日不做,不可以嗎?我說不行,來園區做半天也沒關係啊!若不做在家裡要做什麼,是浪費時間,上人常常提點時間很寶貴,要把握不要空過,只要能每天出來做,就覺得很開心踏實。」

淑美勉勵自己在團體中,不比較、不計較,少說話、多做事,以沉默代替,到環保站做,是一種修行養性。人與人之間難免會有耳語,如果聽到有被批評話語,就當作沒聽到,不去斤斤計較,及不道人長短是非。

淑美說:「很感恩能有因緣讓我從臺南北上加入慈濟,和感恩女兒成就,以及師兄姊的貼心疼惜,沒有嫌棄老人家!慈濟是我最感到安慰的地方,是此生最高興的依止處,能讓我做最喜歡做的事情和與慈濟人共行菩薩道。期望身體健康繼續做,做到最後一口氣。」

圖左 :不老菩薩,邁入八十歲的林謝淑美做慈濟總是跑第一,無論是做環保,生活福田志工、做香積或到花蓮做勤務志工,總是會看到她的身影。[攝影者:林宏謀]
圖右 :淑美女兒從大愛臺網路播報後列印護貝。淑美(右)說:「能得到上人關懷,太幸福了,我還沒有跟上人有這麼近距離接近,人生能有這樣,太值得了!」[攝影者:吳珍香]

圖左 :2024北區人文團隊精進共修,淑美(前左)協助香積打餐盒裝飯。[攝影者:林宏謀]
圖右 :把握每個付出機會,淑美做福田志工擦窗戶。[攝影者:吳珍香]

圖左 :淑美(左)的身形與堅持也影響到手語老師王娟娟(右)力行於做環保,王娟娟向淑美表示「你每天坐兩小時的車到汐止園區,我就反思自己住汐止這麼近,不能不來,我一定要來做。」[攝影者:林宏謀]
圖右 :淑美說:「很感恩能有因緣讓我從臺南北上加入慈濟,和感恩女兒成就。在慈濟是我最感到安慰的地方,是此生最高興的依止處,能讓我做最喜歡做的事情和與慈濟人共行菩薩道。」[攝影者:林本豐]

圖左 :2023年《無量義法髓頌》經藏演譯,淑美(右二)參加大愛之光區。她說:「此生能參加入經藏的坐在大愛之光區唱頌經文,心很法喜,很感動。」[攝影者:林家如]
圖右 :淑美與汐止環保站的環保菩薩們參加環保共修。[攝影者:許民惠]
圖左 :淑美協助將環保碗熱燙。志工們疼惜老人家,挑較輕的工作給淑美,讓她一起參與。[攝影者:吳珍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