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社區網

05月08日
  • Increase font size
  • Default font size
  • Decrease font size
首頁 全球新聞、活動 亞洲 印尼 巴淡物資發放 助貧戶安心迎開齋節

巴淡物資發放 助貧戶安心迎開齋節

E-mail 列印
開齋節將至,全球穆斯林行齋戒一個月,這段期間市場需求過高,物價難免有所上漲,尤其是生活物資。為幫助減輕貧苦民眾過節的負擔,八十四位巴淡慈濟志工於2024年3月31日,分組在巴淡島兩個地點;中村(Kam pung Tengah)及上瑟拉亞村(Kampung Seraya Atas)進行物資發放,總共發放四百二十九份生活物資,每份生活物資含有:十公斤大米、一公斤砂糖、一包甜醬油、一瓶糖漿、一公升食用油及一包雞蛋麵。

◎幫助弱勢民眾 傳遞慈濟精神

中村是巴淡島最古老的村莊,以往住著上百戶人,今已剩下八十七戶。村民多數為老弱婦孺,從事拾荒者、清潔工人、家庭助理、建築工人及計程機車司機的工作,收入微薄,且住處多為違章建築。

發放前一週(3/23),志工隊伍頂著大太陽走入社區,確保村內每戶有需要的人都能受惠,在當地鄰長的帶領和幾位村民的幫助下,逐一拜訪受惠村民的家,為其發送領物券,並溫馨提醒大家發放的日期和地點。

其中有一位穆斯林志工拉特寧希(Ratnengsih)投入發送領物券,雖然自己也正在行齋戒,但這並不阻礙她要付出行善的心念,反而成為動力,因為對穆斯林而言,齋戒月行善福報增倍。

發放日前一天(3/30),志工們合和互協把物資裝入紙箱,眾人合力在數小時內完成任務。隔天(3/31)發放日,志工隊伍中女眾偏多,但志工秉持「女人當男人用,男人當超人用」的精神付出;師姊們也奮力扛起大米,以及協助搭建發放場地的帳篷。

發放活動於早上九點準時開始,志工在發放活動中,為大家帶來〈一家人〉手語演繹,並帶動受惠村民一起比手語。志工林文雄(誠原)向大家介紹慈濟活動,以及推廣慈濟的「竹筒精神」,讓大家更了解慈濟的理念與大愛精神。

◎形成愛的循環 共善造福社區

自2009年就住在上瑟拉亞村的受惠者阿里(Ali Amril)是一名裁縫師,他有三個孩子。其顧客只有村裡的人,因此收入只能勉強滿足日常所需。現在一家人正準備搬家,因為他們住的違章建築將要被拆除。慈濟人此時送來生活物資正好減輕他們的負擔,他感恩說:「感謝真主阿拉,很感恩能在齋戒月有此福報,獲得生活物資的幫助,謝謝志工們。」

其中一位受惠者玉麗(Yuli)向志工要取一個竹筒,並發願要加入慈濟志工行列付出。雖然生活困苦,但看到慈濟人付出精神,讓她深受啟發。「透過竹筒,我也能以小錢行大善。」

「慈濟給的幫助直接、重點、務實,親自拜訪受惠者,以及親身投入發放,是非常好的典範。」中村鄰長阿古斯(Agus)讚賞說道。從發送領物券到發放活動,他都全程用心投入,鼎力協助志工。

「我們發放的這些生活物資,或許在一輛週後就用完,但希望這分愛心能永存,也期待這些物資能減輕大家的生活負擔。」上瑟拉亞村發放活動負責人江亞曆(惟詣)說道。

志工侯麗竹(明歆)很歡喜能把握機會付出,「今天雖然身體很疲倦,加上天氣炎熱,但內心滿滿歡喜。感恩所有投入發放的志工,共同合和互協成就發放,期許志工隊伍日益浩蕩長。」

圖左 :發放活動於早上九點準時開始,志工在發放活動中,為大家帶來〈一家人〉手語演繹,並帶動受惠村民一起比手語。[攝影者:Emilia]
圖右 :志工張麗蓉(慈觀)在致詞中,祝福大家安心行齋戒,以及歡喜迎接即將到來的開齋節。[攝影者:Emilia]

圖左 :其中一位受惠者玉麗(Yuli.右二)向志工要取一個竹筒,並發願要加入慈濟志工行列付出。雖然生活困苦,但看到慈濟人付出精神,讓她深受啟發。[攝影者:郭德明]
圖右 :二十二位志工合和互協,共同完成在中村的物資發放。[攝影者:李輝國]

圖左 :志工以接力的方式,把物資從車上卸下來,整齊擺放在發放地點。[攝影者:真善美志工]
圖右 :六十二位志工在上瑟拉亞村(Kampung Seraya Atas)發放三百三十九份生活物資。[攝影者:真善美志工]

圖左 :發放前一週(3/23),志工隊伍頂著大太陽走入社區,在當地鄰長的帶領和幾位村民的幫助下,逐一拜訪受惠村民的家,為其發送領物券。[攝影者:真善美志工]
圖右 :其中有一位穆斯林志工拉特寧希(Ratnengsih.右一)投入發送領物券,雖然自己也正在行齋戒,但這並不阻礙她要付出行善的心念,反而成為動力,因為對穆斯林而言,齋戒月行善福報增倍。[攝影者:真善美志工]
圖左 :受惠者阿里(Ali Amril)是一名裁縫師,他有三個孩子。其顧客只有村裡的人,因此收入只能勉強過日。現在一家人正準備搬家,因為他們住家將要被拆除。慈濟人此時送來生活物資,正好減輕他們的負擔。[攝影者:真善美志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