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社區網

05月20日
  • Increase font size
  • Default font size
  • Decrease font size
首頁 全球新聞、活動 臺灣 屏東 珍惜現在 朝更好的自己努力

珍惜現在 朝更好的自己努力

E-mail 列印
張智翔2002年讀大學時加入慈青社,他畢業於屏東科技大學社工系,2006年8月進入慈濟慈善基金會服務,2010年慈誠受證,2020年回到屏東分會擔任社工至今。今日(2024/04/28)他受邀於屏東分 會見習課程中以「因為愛讓生命更圓滿」為題回溯盤點自己的生命歷程。

◎因緣牽引東進洄瀾 活佛桌下好修行

「從進慈濟,過去到花蓮,成家立業後,後來回到屏東慈濟,一切都是因為有愛,愛讓我的生命更圓滿。」張智翔一開頭即以破題的方式開場,然後從自己的姓名緣由與受證法號,開始做自我盤點。

他自稱為客家混血,因為父母分別為南北兩地的客家人,他誕生於臺北,寄養於屏東,從阿婆養大天真爛漫的時期,也是他最快樂的時光;隨著年齡漸長被父親接回桃園後,歷經抽離、回歸、適應不良的時期,開始從「乖孫變成孽子」。

國小階段他在否定、壓抑中苟延成長,他與父母和弟弟間存在著格格不入的關係,也因為父母經常把他的行為表現歸咎於是祖母教導的結果,讓他的內心更加的不平衡,與家人間的情感越來越冷淡、越來越陌生,甚至覺得自己不是父母親生的。他國中開始進出網咖玩遊戲機,直到高一被教官抓到,過程中他與父母經常是處於否定與對立的關係,難容於一室。

◎孽子在慈濟中轉變 行善不能等行孝會努力

高中後他積極申請南部的學校,一心想脫離父母的視線,也因為進了屏科大讀書,後來因參加慈青社,他開始接近了慈濟。他回溯自小在佛桌下爬穿、吃素等因緣,這些也成了他自然與佛教親近的緣分。在慈青社師姑師伯愛的的陪伴下,他開始從適應、接納,到學習著去做他過去很畏懼的「叫媽」這一件事。他說:「心讓我的行為開始在慢慢中得到轉變。」

因緣與為了賭「你待不過三個月」這一口氣,他在慈濟花蓮基金會裡當職工待了十四年,培訓了兩年才受證。他說:「做慈濟就是要有伴啦!」很感恩有一群社工們的陪伴,他剛到花蓮時,每個月除了寄錢回家給中風的父親家用外,還要還學貸,身上就僅剩四千塊,三餐都常在精舍用餐,生活用品也多是來自環保站回收的。所以他戲稱幾乎是精舍與環保站養大的,現在胖胖的身形也都是慈濟養成的。

「行善不能等,但行孝……繼續等。」慈濟養大的他,慈濟事總是擺第一,懺悔自己第一張罰單就是開環保車時不慎被開的,「台九線小飛象」是他當時開玩笑的別稱。但是對父母的行孝,總是在一場場的浴佛時泛起漣漪後又退失,直到母親也生病,在病榻前他才開始體諒與同理母親的心境,也開始省思不想讓父母與自己的關係延續到下一代身上,所以他開始尋求改變,卻還是與母親「保持距離以策安全」,不過,他說自己會持續努力。

家庭與工作間,究竟該如何兼顧?也因為這個問題的因緣,他放下了在花蓮工作累積了十四年的經歷,攜家帶眷回到屏東。「有了愛,就有德;有放下、有捨,就有得。」張智翔說「珍惜現在,持續努力」就是他未來持續前進的目標。

圖左 :「從進慈濟,過去到花蓮,後來回到屏東慈濟,還有成家立業後,一切都是因為有愛,愛讓我的生命更圓滿。」張智翔一開頭即以破題的方式開場,然後從自己的姓名緣由與受證法號,開始做自我盤點。[攝影者:郭秋蘭]
圖右 :從阿婆養大天真爛漫的時期,也是張智翔最快樂的時光;隨著年齡漸長被父親接回桃園後,歷經抽離、回歸、適應不良的時期,開始從「乖孫變成孽子」。[攝影者:郭秋蘭]